理论教育 河西走廊西部汉长城遗迹研究成果

河西走廊西部汉长城遗迹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河西走廊西部汉长城遗迹及其相关问题考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李并成史载,贯穿河西走廊的汉长城始筑于武帝元鼎六年。笔者近年多次在河西实地考察,并考证有关文献,找到了若干遗迹,摸清了其走向,明确了一些相关问题。其中安西县境汉长城遗迹的考察,得益于该县博物馆李春元先生的大力支持,不少情况为李春元先生提供,深表谢意。

河西走廊西部汉长城遗迹研究成果

河西走廊西部汉长城遗迹及其相关问题考

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李并成

史载,贯穿河西走廊的汉长城始筑于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这条长城今天遗存情况如何?在敦煌市西部一带遗迹较清楚,学界所作研究亦较多,而在河西其他地区却大段损毁,其历史面貌若明若暗,不甚了了。笔者近年多次在河西实地考察,并考证有关文献,找到了若干遗迹,摸清了其走向,明确了一些相关问题。现就河西走廊西部疏勒河流域,即东起金塔县北部、西经玉门市、安西县,西至敦煌市东部的汉长城塞垣、烽燧遗存状况以及有关都尉、候官的辖域、治所和候望燧次问题作一考察(敦煌西部长城已有研究,本文不涉),以就教于学界。其中安西县境汉长城遗迹的考察,得益于该县博物馆李春元先生的大力支持,不少情况为李春元先生提供,深表谢意。

一、金塔县北部汉塞、烽燧

金塔县北部汉塞遗址大体以臭水墩为界,可分东、西两段,约分属于汉酒泉郡东部、北部二都尉辖。《汉书·地理志》酒泉郡会水县条:“北部都尉治偃(前)[泉]障,东部都尉治东部障。”笔者已考出,汉会水县城即今金塔县金塔乡五星二队西部的西古城[1],则位于会水县境的北、东部二都尉辖域恰为今金塔县北部的汉代塞垣一带。此二都尉居延汉简亦有记载。如“其一封居延都尉府章,诣酒泉北部都尉府”(《居延汉简释文合校》之44.16简);“乃以戊午宿酒泉北部[都尉]”(484.20简)等。甲编1261简之“东部、北部塞”即指东部、北部二都尉所辖汉塞,“塞”即指长城。

(一)东部塞

东部塞约东起于今金塔县东北部鼎新镇之北大河汇入黑河处,其东与沿黑河东西两岸延伸的塞垣,即汉张掖郡肩水都尉肩水候官塞相连。现存塞墙遗迹始见于A40烽台,此烽位于两河交汇处以西12公里,烽东塞墙荡然无存,亦未见壕堑残迹。此烽即斯坦因编号T46k烽,俗名红墩子。由此向西塞垣沿北大河古道北岸延伸,经红沙墩、沙墩子、西窑墩北、烧墩北,延至大庄子乡臭水墩附近,长约25公里。臭水墩西塞垣亦无存。此段塞墙残高多为0.8~2.2米。塞墙近侧残存城障1座、烽燧10余座。

障即A49,位于两河交汇处西5公里北大河北岸,平面呈正方形,每边长78米,夯土版筑,夹压芦苇和柴草层,基厚4米,残高4~5米。四角置角墩,南垣正中开门,有矩形瓮城。北、西、东三垣各筑马面一座,马面显系后代增修。该障规模较大,依其位置座系东部都尉治所东部障。

此线烽燧自西向东有T46a~l,计12座,T213~215,3座,共15座。T461即红沙墩、底基15×15米,残高9米许,颇雄伟,燧南有坞壁残基,坞基16×11米,土墼砌筑。T46K(A40)红墩子底基亦15×15米,残高9米,烽南有长方形房址。T46i(A4)即沙墩子,残高3米,土墼间夹芦苇、柴木筑成,台南有房基。在T46a、b、e、h、i、j诸烽均发现数枚至数十枚汉简。

(二)北部塞

约东起于金塔县北境臭水墩,西至玉门市花海东、疙瘩井北。仅在柴墩子(T44a)以北6.4公里处发现一段东西走向塞垣遗迹,其余地段塞墙均被夷平。于史籍中见这里确曾筑塞。《魏书·张恭传》:“恭即遣从弟华攻酒泉沙头、乾齐二具。恭又连兵寻继华后,以为首尾之援。别遣铁骑二百,迎吏官属,东缘酒泉北塞,径出张掖北河,逢迎太守尹奉。”所言“酒泉北塞”即应包括本段塞墙在内的酒泉之北、酒泉郡北部都尉辖区内的边塞。

北部塞范围内今存汉燧10余座,多座烽燧为斯垣因探查所漏。自东向西计有:石梯子墩,位于臭水墩西4.5公里,残高6米。正薛墩,位于生地湾国营农场场部东北5.5公里,残高10米。五连北部墩,位于生地湾农场五连北3.5公里,残高10米。二十里小墩,残高10米。营盘大墩,残高6米。又有旧寺墩、木头井北部墩、石银子坊城障。以上7座烽燧、城障斯坦因漏查。此外重要的烽尚有:T44d烽,位于疙瘩井东南9公里,底基4.9×4.9米,残高4.3米。T44c,位于T44d西北4.8公里,西距疙瘩井6公里,其东面为断山口河,底基2.4×2.6米,残高2米,土墼垒炮,残余16屋,有坞壁,已成废墟。T44f,位于T44d西南2.5公里,残高2米。T44b,位于T44f西北2.5公里,底基8.2×8.2米,残高6.4米,烽台东北有坞堡废墟。T44a,位于T44b西北4.5公里,俗称柴墩子,底基9.7×9.7米,残高4.3米,烽东侧有坞。上述烽燧均发现汉简,尤其是T44c烽1977年8月出土木简、梯片93枚,无字素简12枚,其中有非常珍贵的所谓“武帝遗诏”(212字)和《仓颉篇》。由其所出77·J·H·S:3简“檄到禽寇日失时卒会郭以□”等简可知,T44C即汉之禽寇燧。另外见于简文的燧名尚有:始乐、万贳(世)、长生、大口、第七、第八燧[2]

石银子坊城障,位于西坝乡西移村正北6公里的戈壁上,南北25米,东西31米,基宽3.6米,残高4.7米,夯土夹红柳、石块筑成,南开门。该障位处北部塞中部,又是此段塞垣沿线唯一城障,当即北部都尉所治的偃泉障。

二、玉门市境汉塞、烽燧(西部塞)

汉塞遗迹沿玉门市境北部延伸,大抵属汉酒泉郡西部都尉辖。《汉书·地理志》酒泉郡乾齐县条:“西部都尉治西部障。”据《中国历史地图集》,汉乾齐县位于今玉门市中部,则西部都尉辖域无疑是今玉门市北境的汉塞一带。其辖区地段约东起金塔、玉门交界的疙瘩井北之玉门市花海乡东的干海子,与汉酒泉郡北部都尉辖北部塞接界,西至安西县东的三道沟镇东北疏勒河转弯处,与汉敦煌郡宜禾都尉辖广汉塞接界。

西部塞大体沿玉门市北石河(疏勒河支流)沿岸穿行。干海子西至花海乡黄土湾村西北12公里的头墩一段长约35公里,毁坏严重,墙垣基本无存,亦未见壕堑遗迹。自头墩起西经二墩、三墩、四墩长约20公里一段,保存较好,沿北石河南岸延伸,连续不断,残厚1.3~2.4米,残高1.5~2.3米,皆以夯土夹压红柳、砂石筑成。由四墩向西,塞垣呈断续状延伸,形迹不连贯。至五墩越过北石河,又傍北石河北岸延展,残垣断断续续,经六墩、七墩、八墩、九墩、十墩、十一墩、十二墩、西黄花营北、三站、四站、六站、西入安西县界。玉门市境汉塞全长约110公里,有明显遗迹的约70公里,皆利用北石河沿岸丰富的天然红柳,与砂石、粘土相间夯筑而成。《居延新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E·P·T52:783:“□□□□军王(玉)门塞外海廉渠,尽五月……”所云“玉门”指汉玉门县,非汉玉门关,因玉门关外并无人工所修渠道。笔者考得汉玉门县位于今玉门市赤金镇赤金堡古城[3],玉门塞外海廉渠即应指今五墩以东延伸于长城塞垣之北的北石河东段,此处造渠,表明其地昔日为戍守兵卒的屯田之域。

西部塞烽燧、城障今约存30座左右,其中斯坦因在这一区域编号的烽26座、城障1座。现存最东的烽燧为独尖墩,位于黄土湾村东略偏北12公里,残高5米。北石河南岸的头墩至四墩间共有烽12座,沿塞墙东西方向延伸。头墩即T431,残高7米。二墩位于头墩西0.5公里,烽周发现铜箭头、五铢币等。T43k烽位于头墩西2公里,已倾圮成小丘,烽南灰堆中出土汉简20余枚和一面用于辟邪的人面画杙。T43i位于头墩西4.5公里,已完全倾圮,出土汉简39枚。T43h、T43g、T43f诸烽,均完全倾圮或严重坍塌,均发现汉简及五铢币等物。三墩位于塞墙外约1公里,残高7米。大石疙瘩墩、小石疙瘩墩、四墩位于小泉村北19~20公里,发现铜箭头、灰陶片等。T43a烽亦坍成土丘,出土汉简、封泥木匣、五铢币等。

汉长城在五墩附近越过北石河后,汉烽燧亦沿该河北岸设置。五墩西至疏勒河转弯处,即玉门、安西交界的三道沟镇东北,存汉燧15座,城障1座。大部分烽燧位于塞墙南侧,西面少数几座位于塞墙之北。其中13座烽燧组成一条东西向的烽线,两座烽燧不在烽线上。多数烽燧经过修补,即将烽台扩大并加修一重围墙。烽与烽相隔1.5~5公里不等。七墩残高8米,九墩残高2.6米,十墩残高8米,十一墩残高6米,十二墩残高5米。分布于黄花营村西北一带的13、14、15、16号墩则破坏严重,高者2米许,低者仅见基部,烽周发现灰陶片、铜箭头、五铢币等。T41o烽位于七站北部3公里许,坞壁面积9.8×9.8米,出土汉简1枚。城障位于十二墩西的T42d烽南9.1米处,类似敦煌小方盘城,平面呈矩形,夯土版筑,障内面积17.7×14米,残高5.5米。障墙上建有土墼砌筑的垛墙。南开门。此障为西部塞迄今所发现的唯一城障,其大小与敦煌小方盘城(汉玉门都尉治所)类似,或即汉酒泉郡西部都尉所驻的西部障。

三、安西县境汉塞、烽燧

安西县境内汉塞大部属于汉敦煌郡宜禾都尉所辖,其西部一段属汉敦煌郡中部都尉万岁候官辖。《汉书·地理志》敦煌郡条:“广至,宜禾都尉治昆仑障。”广至,县名,笔者考出其城址即今安西县踏实乡西北之破城子[4]。敦煌所出汉简一简云:“宜禾部蜂第:广汉第一,美稷第二,昆仑第三,鱼泽第四、宜禾第五”(《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之145简,《敦煌汉简释文》之1683简)。简出斯坦因编号T6b烽(凌胡燧)。据王国维先生的考证,简中宜禾郡(部)者,殆指宜禾都尉辖境,汉志敦煌郡广至县下宜禾都尉治昆仑障,此出平帝元始时版籍,其先当治鱼泽,故孝武时有鱼泽都尉,其后徙治宜禾,故又称宜禾都尉,后徙之昆仑障仍用宜禾之号;此简中五烽,其次序自东而西,广汉、美稷、昆仑三烽,皆在广至县境,鱼泽、宜禾皆在效谷县境,宜禾一烽又在效谷之西,西与敦煌之步广候官接界[5]。王国维先生的这一观点,已普遍为学界所认可。林梅村、李均明的研究进一步指出,宜禾都尉五候官统辖区域为安西西沙窝东北至瓜州故城西,安西以西至双塔堡,布隆吉北至疏勒河转湾处[6]。西沙窝以西则为中部都尉(详后)辖区。

县境现存汉塞遗迹东起三道沟镇北约12公里与玉门市交界的蘑菇滩,沿疏勒河岸延伸,西止于与敦煌市交界的西湖南沙窝,总长296公里。其中因人工搬运、河流改道冲毁、风雨剥蚀等因素消失115公里。地面实存遗迹143公里。另有复线塞墙38公里。沿线存烽燧54座。塞墙多就地取材而筑,其中底层压胡杨、二层红柳、三层芦苇、四层罗布麻夹砂砾构筑的10.5公里,红柳、芦苇夹砂砾结构的265米,全砂砾垒筑的约93公里。烽燧有夯土版筑、内夯土外包土墼构筑、全土墼结构、胡杨、红柳、芦苇、罗布麻夹砂砾构筑等多种形制。

塞墙东起蘑菇滩汉墓群,西经碱沟堰,沿疏勒河北岸延展,又经八墩(T41m)、桥湾魏晋墓群、桥湾古城、桥湾火车站、九墩(T41f)汉豁落墩烽、布隆吉汉墓群、布隆吉雅丹地貌区、唐玉门关址、双塔水库、唐苜蓿烽、双塔农场、小宛农场,约在此附近越过疏勒河,又沿该河南岸穿行。复经北干沟、安西县城南1公里多、瓜州乡北、四工、望杆子、西沙窝北端北路井北、草包、望火堡、火烧林、西湖乡南沙窝、入敦煌界。

(一)广汉塞

约相当于蘑菇滩至九墩段塞垣,长约30公里,烽燧5座。1981年敦煌酥油土汉烽出土D38:15简记:“官乃丙子虏可二百余骑燔广汉塞格至其夜过半时虏去□□□□□□□□”(《敦煌汉简释文》1369简),即指此段塞垣。破毁严重,大段仅见残基。其中桥湾城北以东段断续残存18公里,几乎全系就地砂石垒筑,间有夹压柴草者,外观上呈现为一条起伏延伸的砂石梁。基宽4~8米,残高0.8~1.2米。地面暴露大量绳纹、水波纹灰陶片、素面夹砂红陶片和少量五铢币。桥湾城东北一段4公里长保存最好,基宽8~10米,顶宽1.5~3.5米,残高1.3~1.6米。桥湾城西至九墩段长10公里,因疏勒河水冲刷、风蚀、修建兰新铁路和甘新公路挖运砂石等原因,多被损毁,其中3.5公里被辟为路基。此段烽燧以九墩(T41f)保存最好,该烽经晚期补修,扩建,原烽台底基7.3×7.3米,土墼砌筑,间压苇层,残高6米许。烽南灰层中出土汉简、“货泉”钱币等。位于三道沟北的T41h烽亦发现汉简。

于此段塞墙南侧,即桥湾火车站南1.5公里许,发现汉代城址一座,墙垣已很残破,南北50米许,东西约40米,暴露少许汉灰陶片。依其位置、规模、出土遗物,该城应即广汉候官治所。

(二)美稷塞

约相当于九墩西至高皇庙、双塔水库、双塔农场段塞垣,长约37公里。其中九墩至高皇庙段长约20公里。其间穿越雅丹地貌区,风蚀破坏严重,现存遗迹断续残长约8公里,为残宽4米,残高0.8~1米的砂石梁,紧靠国道312线(甘新公路)南侧,极易被误认为是筑公路时堆挖的砂石堆。其中3公里保存稍好,底宽6—8米,顶宽3米,残高1.2~1.6米。有4公里塞垣被削平作了路基。长城南侧戈壁存汉代砂石洞墓葬群。该段沿线烽燧几乎全部倾圮为土丘。位于布隆吉乡政府西北约10公里的T41a烽,底基6.1米×6.1米,烽周遍布汉席纹陶片,并发现汉简。(www.daowen.com)

高皇庙至双塔农场段,长约17公里,双塔水库以北断续3段保存较好,长约7公里,砂砾垒成,基宽8~12米,顶宽1.5~2.5米,残高1.4~1.6米。水库大坝西至苜蓿烽段4公里亦保存较好,底宽7米,顶宽1.4~1.8米,残高1.2~1.6米,顶部加压0.35米厚的罗布麻。苜蓿烽西汉塞沿疏勒河北岸延伸6公里消失,约在此附近越过疏勒河。该段烽燧大部倒塌,有的被唐代重新利用,如唐苜蓿烽,残高4米。位于双塔堡西北塞墙以北2公里的T40c烽,底基7×7米,残高3.9米,烽顶残存小屋一间,出土汉简3枚。美稷候官治所无考。

(三)昆仑塞

约相当于双塔农场至北干沟段,均位于疏勒河南岸,长约26公里。昆仑塞之名于史籍中多见。《后汉书·明帝纪》载,东汉明帝永平十七年(74年)“遣奉车都尉窦固、驸马尉耿秉、骑都尉刘张出敦煌昆仑塞,击破白山虏于蒲类海上,遂入车师。”《后汉书·西域传》载敦煌太守张珰上书:“北虏呼衍王常展转蒲类、秦海之间,专制西域,共为寇钞。今以酒泉属国吏士二千余人集昆仑塞,先击呼衍王,绝其根本……”

昆仑塞因穿越小宛农场垦区,塞垣人为破坏严重,大段缺失,遗迹甚难寻觅。仅在北干沟口东见一段夯筑塞垣,由农口坝向西南方向延至雁脖子湖林场北,长约5公里。此段烽燧仅存6座,其中T39a、b、r三烽位于北干沟口东塞垣内侧,自东向西排列,烽间相距2公里许。T39r烽残高4米,T39a烽残高3米。

宜禾都尉及昆仑候官治所昆仑障,据《通典》卷174载,唐瓜州晋昌县“有昆仑障,汉宣禾所居,故城在县界,后魏明帝正光中置会稽郡于此”。《太平寰宇记》卷153瓜州条更具体地指出:“宜禾故城,汉宜禾都尉所居,城在(晋昌)县西北界。”《明一统志》卷37亦如是记载。笔者考得唐瓜州晋昌县治即今安西县桥子乡南8.2公里处的锁阳城遗址[7],晋昌县西北界,上述昆仑塞所经地域恰可当之。昆仑障无疑在这段塞墙域内。即在此段塞垣中部,即农口坝北360米,小宛农场场部西3公里许,T39a烽东2公里,安西县城东18公里(鸟道)处,残存一座古城遗址,今名小宛古城。城垣夯土版筑,略呈方形,南北182米,东西179米。墙基宽10米许,顶宽4.5米。四面各筑马面一座,南开门,有瓮城残迹。城周城内已被辟为耕地。散落遗物为汉至魏晋北朝时期不同纹饰的一些灰陶片和碎砖块等,亦有唐代的陶片。该城当为汉至北朝时期的城址,唐代以后废弃。据之,该城即是汉之宜禾都尉治所昆仑障。北魏孝明帝正光(520—525)中所置的会稽郡。其城址规模较大。城垣又有马面,当为北魏置郡时增筑。又据《晋书·地理志》,惠帝元康五年(295年)分敦煌郡东部5县、酒泉郡沙头县,又“别立会稽、新乡、凡八县为晋昌郡”。则该城在西晋时即为会稽县城。据《隋书·地理志》,会稽郡北周废。《中国历史地名辞典》将西晋会稽县治定为今玉门市西北玉门镇附近,误。

(四)鱼泽塞

约相当于北干沟口至四工段塞垣,长约26公里,因穿越绿洲垦区,大段破坏严重。北干沟口西至安西县城西南4公里一段保存较好,长约14公里,皆以砂砾筑成,基宽6~8米,顶宽1.8米,残局1.2~1.6米。其余地段仅存砂砾塞墙残迹。沿线存汉燧15座,大多坍成土丘状。雷墩子(安西县博物馆编33号烽)保存最好,规模最大,底基8.4×8.4米,夯土夹压芨芨、麦草筑成。夯层厚8~10厘米。T38a、b、c三烽位于安西县城西南4~7公里处,东西向排列,各烽相距1.7公里,北靠塞墙残迹,残高分别为6、2.5、7米。至于鱼泽候官所治的鱼泽障目前尚无直接资料证明。王国维据T28燧所出简“入西蒲封(按王国维将“封”误释为“书”),吏马行,鱼泽尉印,十三日起诣府,永平十八年正月十四日中时,扬威卒□□受,临介卒赵仲”(《敦煌汉简释文》之2228简)认为,简中“府”者,谓敦煌太守或部尉府,自鱼泽诣敦煌之书,经过T28烽,而曰入西蒲书,则鱼泽必在T28之东,鱼泽障当在敦煌东北百里余[8]。这一看法是正确的。惜这一带今已无城障遗址可考。如从此段塞垣、烽燧分布状况来看,T38a烽,当地称煨烟墩,位置居中,未知是否为鱼泽障?

(五)宜禾塞、万岁塞

宜禾寨与万岁塞分属宜禾都尉和中部都尉辖。据上引《敦煌汉简释文》之2228简,以及2180简“□尽时万岁扬威隧长石伋受宜禾临介卒赵诗”和2189简“□月十二日庚辰夜大晨一分尽时万岁扬威隧长许玄受宜禾临介徒张均”,知宜禾候官辖最西,燧为临介燧,万岁候官辖最东一燧为扬威燧。二燧临界,其位置约在今西沙窝北端北路井则近,则此两段塞垣的分界亦当在此近侧。

宜禾塞约相当于四工西至西沙窝段塞垣,长约30公里。万岁塞约相当于西沙窝西至西湖南沙窝段塞垣,亦长约30公里。两段塞垣总长60公里,穿越疏勒河南的戈壁荒滩地段,人为破坏较轻,绵延不断,气势壮观。多以砂砾、夯土夹红柳、胡杨等筑成。其中部38公里长一段呈内、外双线,内外线相距约60米。内线为砂砾、夹柴草夯筑,其中三小段计长约10公里结构复杂,底层压胡杨,二层夹红柳、三层夹芦苇,四层夹罗布麻,层间压砂砾,夯筑结实,今仍巍然挺立在戈壁、荒滩间,其底宽8~12米,顶宽2~2.5米,残高2.5~3.5米。外线则全系砂砾堆砌,已坍成宽4.5~5.5米,高0.8~1.2米的砂梁。此区段残存烽燧约20座,亦大多坍塌,以南沙窝近侧一烽(安西县博物馆编8号烽)最大,其底基8×8米,残高3.5米,土墼结构,烽侧存障城一座,黄土夹砂砾版筑,南北70米,东西99米,残高1~1.5米,障之西北角连接长城。此障规模较大,依其位置应为中部都尉万岁候官治所。至于宜禾都尉宜禾候官驻所,恰在宜禾塞中部的西沙窝东10余公里,芦草沟北10公里许有古城遗址,斯坦因编号T37g。然而遗憾的是笔者在这一区域尚未找到此城,其详情不明。据见过该城的老乡们说,城垣已很残破,周围散落成片的碎陶片。该城应即宜禾候官驻所。城址正处于芦草沟下游汉唐古绿洲中部,这一古绿洲范围达200余平方公里,昔日渠流萦绕,因连阡陌,唐代以后沦为沙漠(笔者有专文研究[9])。这一古城名为“宜禾”,其地在昔日可谓名符其实。

四工农场西雷墩子附近还有一段长约6公里的古道遗址,呈槽状,宽2.5~3.8米,深1.2~1.5米。

四、敦煌市境东部汉塞、烽燧

汉塞由安西县西湖南沙窝进入敦煌市境,仍沿疏勒河南岸蜿蜒西行,经东碱墩、黄墩子农场,盐池北、后井湾、大、小月牙湖、哈拉诺尔南、酥油土、条湖、大方盘城、小方盘城、墩子湾、马圈湾,至于马迷兔,长约150公里。断断续续,中间多有缺失。沿线约有烽80座。此外从小方盘至古阳关还筑有一条长城支线。因大方盘城以西段学界探查、论述得较清楚,无庸赘言,本文仅涉及大方盘城以东段。此段长城属汉敦煌郡中部都尉辖。

《汉书·地理志》:“敦煌,中部都尉治步广候官”。王国维《流沙坠简序》据T28、T27、T22b等烽所出汉简考得,中部都尉下辖步广、平望二候官,而步广候官于王莽时改为万岁候官;平望候官所辖青堆燧即T22b烽,所辖朱爵燧即T19烽,此二燧之间自为平望辖境。1981年敦煌西湖酥油土汉燧出土一批木简,D38:12简记:“四月戊午敦煌中部都尉过伦谓平望破胡吞胡万岁候官写重案候官亭燧”;D38:13简记:“七月丁未敦煌中部士吏福以私印行都尉事谓平望破胡吞胡万岁候官写移檄到”(以上二简见《敦煌汉简释文》之1366、1367简)。据之敦煌县文化馆认为中部都尉自西向东下属平望、破胡、吞胡、万岁四候官,而无步广候官[10]。然而笔者认为,步广候官的存在是无疑的,不仅《汉书·地理志》有明确记载,而且在汉简中亦记得言之凿凿。《敦煌汉简释文》1272简(采自小月牙湖东墩,即T23g烽):“步广候官破虏燧戍卒宋外”。2220(A)简:“月八日莫宿步广一敕情候望恐”。并有步广烽、亭之设。2195简:“望乡广烽”1933简:“□亭长胜受步广亭长产”。至于上述D38二简未提及步广候官,当因步广候官系中部都尉治所,中部都尉的一些事可直接获知,无须专门写简传达。至于是否王莽改“步广”为“万岁”,据目前资料尚难证明。因而笔者认为,中部都尉应下设含步广候官在内的五个候官。由上引出自小月牙湖东墩(T23g烽)汉简知,该烽当为步广候官所辖的破虏燧。依此烽位置推之,则步广候官辖域应在中部都尉所辖塞垣的中部。由此该都尉五候官自东向西序次应为:万岁、吞胡、步广、破胡、平望。居中的步广候官为都尉治。中部都尉统辖区域,东与上考宜禾都尉宜禾候官之临介燧接界,西止于平望候官之朱爵(T19),因该隧与玉门都尉玉门候官之最东端的大方盘城毗邻)。其中吞胡至平望四候官辖塞垣当在今敦煌市境东部。

(一)吞胡塞、步广塞

约相当于安西、敦煌二县交界处至哈拉湖东岸段长城。东起安西县西湖南沙窝,西经东碱墩(T29)、穿越红当公路、大碱滩、国营敦煌农场(黄墩子农场)北部、明沙窝、垒墩子、头道沟,折向西北,延至哈拉湖东岸的后井湾、小月牙湖,长约55公里。大碱滩附近墙段遭受强烈风蚀,红(柳园)当(金山)公路(国道313线)以东塞垣多已无存,公路以西可见断续残垣,已不连贯,多被风蚀成长数米或十数米一节、一节的短垣,残高2.5~3米,基宽约1.5~2.5米,延长10余公里。塞墙附近地面亦被强烈风蚀,塞墙底基今已高出地面0.8~1米。穿越农场垦区段,因人为破坏严重,大段无存,有些地段甚至连一点痕迹也找不到。垒墩子以西塞墙复现,延至后井湾,长约12公里,基本连贯,残高1.8~2.5米,亦以粘土夹压红柳等夯筑而成。

此段烽燧、城障遗址大多保存,部分烽燧为斯坦因漏查。T28烽(甘肃省文物队编号D67烽)位于东碱墩东略偏北2.2公里,长城内侧,底基6.1×6.1米,残高3.9米,烽侧有障的残迹。烽南坡下灰堆出土汉简70余枚和封泥匣,木印章、铜镞、铜带扣、丝织品残片等物。此燧出土一简记:“万岁东西部吞胡东部候长燧次走行”(《敦煌汉简释文》2221简),此简或为中部都尉下达万岁、吞胡候官之檄书残简,据之此障有可能为吞胡候官治所。由此简又知万岁候官下设有东、西二部候长,吞胡候官下设东部候长。

西碱墩,即T24,障城,位于国营敦煌农场场部东北6公里,党河、疏勒河汇流处东南13公里。障墙土墼砌筑,间以红柳枝层,正方形,每边长32.6米,残高1.5米。障西北隅为烽燧,烽燧底基6.4×6.4米,筑于3公尺高的土丘上,残高6.3米,夯土夹压芦苇筑成,共24层。障内东南隅有小屋残址两间,亦土墼砌筑。此障正位于步广候官辖区,规模较大,又靠近党河干流(紧贴今党河北干渠东岸),水源供给方便,且其东北11公里(疏勒河南岸3公里)处又置有另一座城障——T25(详后),以为屏蔽,因之笔者认为T24障当为步广候官驻所,亦即中部都尉治。T25,今名砂石墩,位居长城之外,据阎文儒1944年的调查,其残高7.6米,底基每边长7.6米,烽顶有小屋残址,四面各长4.5米。烽南有方形城障遗址,东垣24.7,南垣25.5,西垣28.4米,东垣距墩东南角8.4米,西垣距墩西南角10.7米[11]

上考小月牙湖东墩(T23g),即破虏燧,靠近哈拉湖东岸,可能为步广候官所辖最西一烽。

(二)破胡塞、平望塞

约相当于哈拉湖南岸至大方盘城段塞垣,自东向西途径大月牙湖、烟墩梁、人头疙瘩、青土崖子、大泉口、香炉墩、二公里半戈壁北缘、酥油土、黑牙泉、卡子墩、窟窿梁、条湖、大方盘城北,长约42公里。仅存3段塞垣:一段在哈拉湖南岸与南泉以北的烟洞梁之间,东起T23f烽,西至T23b烽,长约5公里,其间自西向东留存T23b、C、d、e、f五座烽燧。另一段在酥油土附近,东起哈拉湖西岸,经二公里半戈壁北缘、酥油土,西至卡子墩,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长约7公里,其间留存T22c(D41)、T22b、(D40)、D39、D38、D37、T22a(D36)诸烽,D37、38、39三烽为斯坦因遗漏。第三段塞垣位于大方盘城北约0.8公里,长约4公里,其间留存T19、T20两烽。哈拉湖南岸西侧、波罗湖和条湖南岸未发现长城遗迹,仅存T23、23a、22f、22e、22d、21等几座烽燧,很可能这里原本就未筑塞,而以湖泊为天然屏障。

“破湖”、“平望”之名于汉简中多见。除前引D38:12、13两简外,《敦煌汉简释文》2219简:“破胡西部言八月”;2259简:“破胡止奸隧弩(巾盾)一完”;2144简:“入西书二封,一封中部司马诣平望候官,……”;1854简:“敦德步广尉曲平望塞有秩候长……”;2147(A)简:“平望青堆隧兵守御器簿”;2117简:“平望朱爵隧蝱矢铜镞百……”;1987简:“……建武廿二年闰月廿六日癸已平望朱爵隧长”;1960简:“出糜二斛元和四年八月五日僦人张季元付平望西部候长宪”;1943简:“平望燧长□□□燧长□□”;1917简:“平望候以次□”;1381简(出自酥油土D38烽):“平望候官马驰人走行回”;同燧所出1393简:“平望青堆隧惊候符左券齿百”;同燧出1392(A)简:“十二月戊戍朔博望隧卒旦徼迹西与青堆隧卒会界上刻券ヘキ”;1392(B)简:“十二月戊戍朔青堆隧卒旦徼迹东与博望隧卒会界上刻券ヘ显明”;等,据之知破胡候官下属有西部候长,有止奸燧;平望候官亦下辖西部候长,并辖有青堆燧、朱爵燧、平望燧、博望燧等。王国维考证青堆燧即T22b(D40)烽,准此。则位于其东并与其交界的博望燧应为T22c(D41)烽。该烽紧傍哈拉湖西岸,其东部数公里内无塞垣和烽燧遗址,据之敦煌县文化馆认为平望候官辖区西起于朱爵燧(T19、D33),或东止于博望燧[12]。笔者同意此看法,则博望燧以东直到小月牙湖段当为破胡候官辖区。

破胡候官辖区现存烽燧12座,其中3座不在烽燧线上;平望候官辖区现存烽燧9座,其中2座不在烽燧线上。这些烽燧多筑于盐沼中的风蚀台地上。较重要的有:D38烽,斯坦因漏编,位于酥油土近侧一座风蚀台地上,方位东经94度08,北纬40度27,已坍成圆丘状,底基5.8×5.5米,残高1.1米,结构为三四层土坯夹筑一层芦苇。烽燧西北坡灰层中出土汉简76枚,简文内容丰富,有诏书、太守檄书、都尉檄书、律令、品约、名籍、屯戍簿册、字书、兵书、历书、私人书启和其他杂简,并有平望候官封检。其中纪年简一枚,为西汉昭帝始元七年(前80年)之简。同时发现丝织品残片、木器残件、畜粪、灰陶片等。T19(D33)烽,位于大方盘城东北塞墙内侧,底基6.7×6.7米,烽顶有小屋,烽东侧存坞壁残迹,仅存半间小屋和一条隔道。出土汉简多枚。该烽与玉门候官辖域最东的大方盘城相邻,因知其为平望候官所辖最西的朱爵烽。T22a(D36)烽,位于酥油土西、湖滩东岸,残高3.9米,烽台东侧挖有一间半地穴式小屋,发现汉简多枚。T23a烽,今名碱墩子,位于南泉东、玉门关至敦煌大道旁,底基4.9×4.9米,残高2.4米,烽侧连接小屋一间,烽南土圹中发现汉文纸文书一张。此外,T20、21、22b-f等烽亦发现汉简。

破胡、平望二候官治所,目前尚无直接资料证实,难以断定。据塞垣、烽燧分布状况推断,T23烽有可能是破胡候官治所,该烽居破胡塞中部,又处玉门关至敦煌大道近旁,其北部有T22d、e、f诸烽屏蔽,南部137米处又有T23烽拱卫,其位置无疑十分重要。至于平望候官治所,王国维考证在T22a(D36)即今酥油土墩,主要依据该烽所出“入西书二封,一封中部司马诣平望候官……”简;敦煌县文化馆则认为应在D38烽,因该烽所出木简不仅数量多内容丰富,还有平望候官封检。两说各有一定道理。笔者认为,依据烽燧所获简文来作判断无疑十分重要,但还应和其他方面情况结合起来考虑。如从平望塞垣、烽燧分布状况、位置来看,T22a和D38烽均偏居东部,且不在交通大道近侧,而T21烽即今卡子墩则位置重要,既在此段塞垣中部,又在玉门关至敦煌道路近旁。烽台已倾圮,残高3米,烽东连接坞壁,存两间小屋残迹,发现数枚汉简,该烽或有可能是平望候官治所。

朱爵燧(T19)以西段塞垣属玉门都尉管辖,该都尉下辖玉门候官和大煎都候官,其辖区西止于榆树泉盆地吐火洛泉西南的大煎都候官广昌燧(T6d),以显明燧(T8)为界,以东属玉门候官,以西属大煎都候官。此段塞垣学界多有研究,本文不赘。

(原文刊载《敦煌研究》1995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