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工程演化中的系统自重组
系统的自重组过程是指系统内部状态参量发生较大变化或外界环境条件变化时,系统为适应这种变化而自发改变自己的结构和行为模式的过程。可以说,系统的自重组过程是在系统结构不稳定性“刺激”基础上做出的适应性“响应”。正是这种自重组可能导致系统向新的有序结构进化。正如普利高津指出,“结构的稳定性是没有限制的,只要引入合适的扰动,任何系统都可以呈现不稳定性。……这个自然界的‘超创造力’当然出自我们这里所提出的描述模式,‘变异’和‘创新’随机地发生,……因此,在这种看法下,我们得到的‘新类型’和‘新思想’不断产生,它们可以纳入系统结构中去,引起系统结构的不断进化”[10]。
在钢铁工业制造流程的工程演化中系统自重组(或组合优化)过程具有普适性。我们可以将现代钢厂视为由“刚性组元”和“柔性组元”组成的协调系统[11]。“刚性组元”具有“弹性”,“柔性组元”具有“极限”限制,它们与形成这些性质的参数的组合关系,体现了整个钢铁制造流程的“黏性”特征,系统的这类“黏性”特征的变化会引起流程工程系统内的“黏性耗散值”的变化,并最终影响整个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实际的钢铁工程的运行过程中,由于不同类型“刚性组元”的“弹性”值不同,不同类型“柔性组元”的“极限”值不同,以及各类前后衔接工序的衔接匹配关系的不同,工程系统的运行方式将会表现出稳定谐振状态和谐振失衡状态。就谐振失衡状态而言,会使得组元工序间的关系不能互相连续适应——“自组织”失控,从而导致整个流程工程系统失衡,这种情况对系统采取的措施可促使相关工序间关系的重组(自适应)。在这一过程出现系统失衡时有一个临界点,在临界点附近,从宏观尺度看,出现了一系列临界现象,流程系统中序参量的涨落,导致了宏观流程结构的重新组合。(www.daowen.com)
任何工程系统都有一个从孕育、产生到成熟、分化和扩张和衰退的过程。每一行业的工程的产生往往都是对原有的(或过去的)工程系统稳定性束缚力的突破和逾越。这种突破能力的取得主要取决于如下因素:一是技术革命或技术创新。历史上的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带来新的工程系统或已有工程的“突变”,如分别以蒸汽机、电机和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技术革命,都导致了一些新的工程类型的出现,也带来了已有工程的突破(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效益上)。
二是经济或社会效益与投入之间的弹性关系。技术性因素可以称为工程实力提升条件,效益因素可以视为生产力的弹性条件。系统通过涨落,达到某一临界点(分叉点)上,也就是达到工程实力提升条件和效益弹性条件的界限,则有可能使原有工程系统结构发生变化。若技术(特别是主导技术)没有变化,且效益弹性变小(效益与投入比例在减小),则说明工程系统的“活力”在衰减,涨落或扰动就会复归,原有工程系统的结构失稳也会恢复,原有结构得以保持。这种涨落也称“微涨落”。如果发生技术革命或技术创新,效益弹性增大,即涨落超过临界点,会放大成为巨涨落,将会改变原有系统结构,通过自组织达到新的有序而稳定的结构,这就是系统自重组。
三是资源或自然环境条件的变化。资源或自然环境条件对工程演化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因素,它往往关系到工程系统结构、功能的调整,甚至会影响工程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或组元)的自重组。如由于煤炭资源条件的有限性或市场行情变化,对以煤炭为能源的工程系统必定产生影响,从而促使一些企业对工程系统的结构进行调整,或者寻求替代性能源(如电炉炼钢),或者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获得工程持续运行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