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工业经济时期工程的发展特点
动力机器的发明与创新,“制造机器的机器”的发明与生产,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技术创新,推动了这一时期工程活动的加速发展。以动力机器体系为先导,带动了矿业工程、纺织工程、机械制造、结构工程、化学工程、铁路工程、汽车工程、海洋工程、电信工程等工程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并产生了一批新兴产业。这一时期,工程“物种”类型发展之多,“分化”(同一类型的延伸)之广,变化之快,是以前历史所未有过的。同农业时代的工程发展相比而言,工业时代的工程呈现发展的快速化、机械化与电气化、职业化(专门化)与建制化、科学化与系统化等特点。
1.工程的发展快速化,经济功能日益突出
无论是技术创新及其工程应用,还是工程活动种类和规模,快速化是这一阶段最明显的特征。工业经济中的各个产业的兴起及其发展都似乎一下子以“指数的形式增长”,特别是从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工程活动的种类和规模都急速“膨胀”,人类社会进入“指数增长的工程时代”。马克思也不禁惊叹工业时代所创造的生产力,“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料想到有这样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呢?”[20]工程作为直接的生产力的社会经济作用在这一时期也非常突出。
2.工程的社会建制化日趋完善
工程领域的分叉与专门化、职业化特征明显。随着以动力技术和电子技术等主导的技术群进一步扩展,新的工程类型不断产生,在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各类工程在基础理论与技术上也都有了明显进步。以土木工程为例,在近代早期的工程主要以力学和结构理论为指导,确立了牛顿力学在土木工程的地位;建筑材料除了传统的木、石、砖、瓦外,钢材、混凝土等日益被广泛应用;施工技术进步明显,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建筑速度加快。到19世纪,大型桥梁、水坝等为主的结构工程从土木工程中分化出去,成为一个专门的领域。这种分化与专门化在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等领域都有出现。
工程组织、工程教育机构日益增多,工程的社会建制化趋于成熟。从早期的法国高等专科工艺学校,到英国、德国的工程师协会,特别是美国一系列工程活动组织机构的出现,表明工程已经成为一门社会建制化的职业。最主要的是,各种与工程知识相关的期刊、文集的出版,为众多的工程组织开展各类知识的扩散提供了资料,也帮助工程师、 自然哲学家和商人之间形成信息交换和人员互动的网络机制[21]。
3.科学的基础作用日益凸显,非技术性要素越来越重要(www.daowen.com)
工程活动的科学基础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这种基础性作用更多地在于促进工程科学的出现,积累了具有潜在实际用途的工程知识。培根认为,知识的目的在于实用主义的需要。基于实用主义而拓展自然知识,从不断增长的科学知识中形成效用、效率更高的技术或工程知识,这本身也许是知识探索的动力。近代以来,自然科学所取得的成就,一方面,促进了定量知识的持续积累,为工程知识提供科学依据(如电机的发明及其广泛的工程应用),自然科学理论(如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基础性作用功不可没;另一方面,自然科学(自然哲学)家“探究上帝的杰作,发现其中的因果奥秘,使技艺和自然有利于人类生活的需要”的重任[22],使得自然知识(如与矿物、动物、植物等相关的科学知识)具有了潜在的用途。此外,许多制度(如专利制度)也为工程知识的商业应用发挥了激励作用。
投资者在工程活动中逐渐起主导地位,资金成为工程活动中的重要因素。在工程活动的企业之间及其与工程师的关系上,也有新的变化。一方面,工程师既作为建造者,又作为设计与操作者,变得非常重要。另一方面,随着工厂数量的日益增加和商业投资变得日益重要,工程师却逐渐成为了企业主的雇员。企业之间在装置设计和研发上展开了广泛而系统的合作,科学和科学方法成为了工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师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制造者和操作者转为企业的雇员[23]。
4.工程管理精细化,工程对自然的掠夺式“干预”,已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工业时代工程模式的典型代表是制造业中的“福特制”和管理中的“泰勒制”。“福特制”的特点主要体现为标准化产品的批量生产、互换性原理的应用、流水作业、精细分工、刚性化的生产设备、专业化分工、集中领导与分级管理等。工业时代工程的这种模式将工程及其组成单元视为“死”的、没有自组织特性的东西,主要通过他组织作用从外部对之加以设计、组织、实施和控制。
“泰勒制”的特点在于以工商业的生产管理和车间管理为起点,将理论、原则和操作性技术方法结合,内容上涉及生产管理的技术与方法、管理职能、管理人员、组织原理、管理哲学等方面。泰勒制对现代工程管理(如劳动方法标准的制定、生产控制、成本和质量控制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无论是“福特制”,还是“泰勒制”,在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还是适应了当时科技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需要的,但是工业经济的行为模式主要是对自然过程的掠夺式、强制性的干预。这一时期快速发展的工程,在加速工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却也带来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负面影响,至今仍然是备受关注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