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工程划界问题及解析-哲学视野下的工程演化研究

工程划界问题及解析-哲学视野下的工程演化研究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了解工程与科学、技术、产业等相关概念的区分,弄清工程的划界问题就变得非常重要。这是工程哲学得以独立因而获得学科分支合法性的重要问题。李伯聪认为,工程划界问题应处理两个方面的关系[24]。这也是明确工程划界问题的应有之义。工程哲学的“三元论”明确指出,技术是工程设计及工程活动的基本要素,工程是技术的集成系统。

三、工程的划界问题

(一)对工程划界的认识

对于什么是工程的认识,不仅要了解它的“是”(是什么),还要了解它的“非”(不是什么)。了解工程与科学、技术、产业等相关概念的区分,弄清工程的划界问题就变得非常重要。这是工程哲学得以独立因而获得学科分支合法性的重要问题。

李伯聪认为,工程划界问题应处理两个方面的关系[24]。一方面,提出了科学、技术与工程的“三元论”,通过对比科学、技术与工程三个不同对象的特殊本性和三者的异同关系,明确什么是工程。科学活动以发现为核心,技术活动以发明为核心,工程是以建造为核心的活动。三者在本质、知识形式、参与活动的社会角色、相关的哲学范畴等方面有着很大差别,同时它们之间也存在“转化”关系;另一方面,从对比和分析工程与劳动、实践、生产等概念的语义和用法来认识工程。

工程与科学的关系,既有结构性的差异,也有“知识链”的关联。德国学者汉斯·波塞尔(Hans Poser)在《科学与工程的结构性差异》一文中[25],把科学与工程的区分等同于自然科学与人工物的科学之间的区分,然后分析了工程作为一门应用科学的观点,分别从规则和规律、Know-Why和Know-How、技术诠释学和文化世界观基础上的目的和价值等方面对科学与工程的结构性差异进行了详细论述。最后,他指出从方法论和目的论来区分工程与科学是有帮助的。张铃在Hans Poser的基础上更加明晰了工程与科学之间的结构差异[26]。工程与科学在知识内容、 目的性和价值等方面明显不同。科学知识是关于Know-Why的知识,科学知识的结构相对简单,而工程知识是以Know-How为标志的,工程知识的结构要复杂得多,并且工程知识的结构是历史的、不断变化的。科学的目的在于获得知识,其目的性相对较弱;而工程的目的在于观念的物化,在于造物,其目的性相对较强。从价值上看,科学是价值中立的,而工程是价值导向的。

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看[27],科学是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构成、本质及其运行规律的系统性、规律性知识体系。科学知识的基本形式和基本单元是科学概念和科学定理、定律。它具有公共性特征,与经济的关联度不高。工程是以一种核心专业技术或几种核心专业技术加上相关的配套辅助技术所构成的技术组合应用的知识体系。对某一特定工程而言,工程知识具有很强的、综合的知识属性,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独特的适用性。它有明确的经济目标和社会服务目标,与经济的关联度较高。此外,从工程事实本身来看[28],科学是理论性认识活动,而工程是物质性实践活动,工程活动要应用科学知识,但科学知识并不能涵盖全部的工程知识,它仅仅是工程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程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基础,是技术性要素与非技术性要素(经济、社会、文化等)的知识集成过程与集成体。因此,工程划界需要从“自然—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经济—社会”的联系中加以区分,从设计、工程、运行(生产、制造)等工程实践本身的关联中进行区分。这两个方面的关系,需要针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国家或地区)中工程与科学、技术、产业之间的动态关系,从人工物的设计、工程建造和运行的历史演化中,考察并揭示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等社会实践活动在“自然—人类—社会”三元系统中的位置与作用。这也是明确工程划界问题的应有之义。

(二)工程、技术与产业

科学属于认识自然的活动,而工程属于改造和利用自然的活动,工程划界问题还需要认识工程与技术、产业的区别与联系。区分工程与科学、技术、产业的关系,就是从知识(或知识链)层面确立了彼此的“边界”。下面对工程与技术、产业的关系进行剖析。

1.工程与技术

关于技术概念的论述缤彩纷呈,有“劳动手段体系说”(相川椿喜)、“巨机器说”(芒福德)、“技术活动说”(舒尔曼、皮特等)、“技术知识论”(武谷三男、星野芳郎、贝克曼等)和“技术过程论”(远德玉)等,在这里不一一赘述。因而,对于工程与技术之间关系的认识也是观点各异。概括起来,基本上有三种态度或主张:第一种主张将技术与工程不加细分或将之等同起来。这种观点在西方技术哲学界比较普遍。以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波塞尔(H.Poser)为代表,他认为工程与技术、工程科学与技术科学、技术哲学与工程哲学,相互之间没有必要区分,也很难区别开来。“工程与技术没有必要分得那么细。要加以区分的话,可以分为教工程学的人与应用工程技术的人”[29]

第二种主张,以“三元论”为基础,将技术与工程视为“要素”与“系统”的关系。工程哲学的“三元论”明确指出,技术是工程设计及工程活动的基本要素,工程是技术的集成系统。技术不等同于工程,若干不同的技术的集成才构成了工程本身,人们可以通过技术的集成来说明工程,但工程却不可以归结为技术。而且,工程是技术的动态系统。当技术已经发明,形成一种完备的技术形态,它就不是工程;当人们调动各种技术要素来组织实施某一具体的项目,建造人工物时,这才是工程。工程与技术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30]

第三种主张以一种“包容”与“嵌入”的态度来认识工程与技术。远德玉认为,工程技术是工程哲学和技术哲学的共同领域,它既是工程活动中的主要技术形态,也是技术的某一种特殊形态(而非技术的全部)。工程“包容”了技术,技术不断地“嵌入”到工程中。“新技术的嵌入,增加了工程活动的可选择范围;否则工程只能在已有技术的条件下重复。同样没有工程对技术的包容,则技术永远停留在潜在的价值形态,就像一匹野马在草原奔驰,但不能拉车,变为现实生产力”[31]

上述三种态度或主张存在着一致性,都强调从联系中看待工程与技术。波塞尔的“无需细分”的观点,实际上是从联系出发反对绝然的区别,在这种意义上显然是合理的;“要素与系统”说从构成工程活动的技术性要素这个层面来进行二者的区分,也是合理的,但这时的技术是处于工程形态的工程技术,而非知识形态或潜在形态的技术。二者的联系在于系统的整体性。第三种观点消融了前两种主张的“隔阂”,采用了“包容”和“嵌入”的解释框架,比较完善地说明了工程与技术在动态联系上的区别。

从工程哲学的视角看,技术与工程是两类范畴,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活动,它们之间有明显的区别,但也存在“交界面”。

工程与技术是两类范畴。工程是一种活动的存在而不是一种存在物的存在。工程活动是正在进行的“事物”。技术(形态完备、现实的而非潜在的)是一种存在物,只有当技术从理论形态向实物形态转化,这一转化的社会过程便成为活动的存在(即工程)。当然,一项技术的发明过程,涉及多种资源的调动与合理匹配,它本身就成为一项工程活动。

认识论上二者是两种不同的知识,与经济的关联度不同。技术知识是一种特殊的知识体系,包括知识、经验、技能等要素。技术知识的基本形式和基本单元是技术发明和技术诀窍(Know-How)。它多以专利知识、方法、操作规则等形式出现,具有适用性、私有性、使用的可重复性等特点,是有经济目的和社会目的的知识系统。技术知识(操作规则、方法)不是一次有效的,在适用范围内是多次有效的;其私有性表现为专利权的占有,与经济有直接的关联;而工程知识是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的综合集成,具有独特性、综合性、复杂性、境域发生性等特点,往往经验性应急措施也成为工程知识的一部分。由于每一具体工程的独特性,使得工程项目是“唯一对象”,是不可重复的。严格意义上,工程知识还是“唯一”的,几乎不可完全复制。从生活世界的现实性上看,“工程知识被证明要比科学知识更加可靠”[32]。工程必须应用技术,但不等同于技术的应用,技术知识作为工程知识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境域性知识等一起服务于建造人工物的工程实践。

技术与工程是两类不同价值、不同性质的社会活动。工程是以建造为核心的实践活动,技术是以发明为核心的实践活动;虽然技术是以实践为导向的,但是它属于“应当怎样造物”的程序性知识和“工具性”手段,不是造物实践本身(即工程);技术活动的主体是发明家,多为单个主体,组织程度较低,而工程活动的主体包括企业家、工程家和工人等,有严格的组织和管理程序;工程活动与技术活动在目标取向、发展模式和演化路径、管理原则、制度安排、制度环境、制度运行方式和规范、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差异性,二者也存在不同的文化内涵与特点;“公众理解技术”与“公众理解工程”各有自己特殊的内容、意义和社会作用。从价值层面,技术侧重于人工物产品的使用价值,而工程是价值导向的,追求多维价值和效用;技术在一定限度内首先是私利性的,而工程创造直接的财富,既有公益的一面,也有私有的成分。(www.daowen.com)

从联系中看区别,一方面,不存在“纯技术”的工程,工程还含有非技术性因素。“应用”到工程中的技术(工程技术)是工程的要素,工程是包括资本、资源、土地、劳动力、管理等非技术性要素在内的多个技术要素所集成的系统;技术发生变化的工程一定是新的工程,而工程发生变化并不必然引起技术的变化,即工程创新还包含非技术的创新。另一方面,也没有无技术的工程,不存在脱离技术的工程。工程必定“包容”着技术(无论是实在形态的还是潜在形态的),工程对技术具有不可逆的演化特性;技术(实在形态的)被“嵌入”工程之中,工程选择、集成技术;企业往往成为“包容”和“嵌入”的主体,成为技术与工程联系的“媒介”。

2.工程与产业

产业是一个经济范畴,人们普遍认为产业是介于宏观经济(国家)与微观经济(企业)之间的中观经济形态。目前,对“产业”概念的界定也众说纷纭。经济学界将产业界定为“从事同类物质生产或相同服务的经济群体”。“具有同类生产属性(包括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等特征)的生产社会所需产品的生产实体的集合”。这里的生产实体泛指所有有投入产出活动的个人和组织,其边界以市场交易为准。产品包括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劳务[33]。笔者认为,产业是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等手段和方法,生产产品和提供各种服务以满足人的生产、生活需要的实践活动,是由同类的或相似的工程(技术)系统与相关配套的工程(技术)系统组合而成的行业系统。不同产业都有其专门的产业知识体系。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与升级,产业的知识密集度在增加,知识在产业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明显。同科学、技术与工程相比,产业与经济的关联度最高。越是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对工程(技术)创新的需求也越高。

近十多年来,哲学开始关注和研究产业哲学。陈昌曙的《产业研究论纲》为产业哲学研究奠定了基础[34]。产业中的许多问题,如产业的本质,矿业的类属问题和“四矿”问题,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变迁、教育与产业人才培养等,不仅是经济学问题,也应当成为产业哲学、产业社会学等的研究主题。

工程与产业之间类似于“个体”与“集体”的概念。相对于产业,工程是“个体”概念,而相对于工程,产业则是“集体”概念,产业是许多工程“个体”的集合。如果将产业视为一个“生物圈”,那么工程则是这个“生物圈”内的“生物”。在这个“生物圈”内,既包括许多不同“种群”的工程,如冶金工程、机械工程属于第二产业部类,也包括许多同一“种群”的工程“个体”(项目),如大庆油田开发工程、胜利油田开发工程等。工程与产业之间,在作用对象、基本的知识形式、活动主体、与经济的关联度、作为哲学分支领域的范畴等方面都存在区别[35]

从工程与产业的联系上,工程是产业的物质基础,产业是标准化、可重复运作的工程活动[36]。同类工程可以处于产业内部不同的生产实体;同一生产实体也可能从事多样的、不完全一样的工程。二者之间的紧密关系,既存在“内在逻辑”(内部知识流)的关联,又存在着“外在逻辑”(外部知识流与社会文化和制度的相互作用)的联系。这说明,产业在建立之初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工程设计、实施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产业的现实生产能力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三)设计、工程与运行

从词性上的变化看,工程(Engineering)作为动词时有设计、创造的含义,在用词上容易与“设计”(工程设计阶段)、“运行(生产或制造)”(工程用物阶段)等混用。实质上,它们是既有明显区别又有联系的。因此,从不同阶段的活动层面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工程。

1.工程与设计

英文中Design一词既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作为名词的Design主要指思想中形成的计划,或者指艺术中的草图或效果图。作为动词的Design,含有做记号、制造的含义。现代汉语中的“设计”一词也有两种词性和词义。作为动词的设计,指人工物的构想、规划等活动过程;而名词的设计,则是这种构想、规划等活动的成果,是思维、知识的“物化”(如设计图)。不仅工程项目有设计,“设计”也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中创造性活动的用词(如家庭装饰设计、服装设计),其内涵在不断泛化。如今,设计已经形成一种特殊“产业”(如广告设计),近年来迅速崛起的文化创意产业,就属于一种新兴的“设计”产业。“21世纪以来的现代设计,不仅已融入全球化轨道,赢得社会各界的刮目相看,而且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巨大产业”[37]

设计(或者说工程设计)是工程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具有重要的作用。美国学者莱顿(Layton)提出的“从工程的观点看,一切都是设计”的观点[38],体现了设计对于工程活动的重要性。这是由于设计具有创造性、选择性、复杂性等特点决定的。乔治·戴特(George Dieter)将工程设计的基本特点概括为四“C”:创造性(Creativity)——工程设计需要创造出那些以前不存在的、甚至不存在于人们观念中的新东西;复杂性(Complexity)——工程设计总是涉及具有多变量、多参数、多目标和多重约束条件的复杂问题;选择性(Choice)——在各个层次上,工程设计者都必须在许多不同的方案中作出选择;妥协性(Compromise)——工程设计者常常需要在多个相互冲突的目标与约束条件之间进行权衡和折中。

现代工程设计对技术知识形态、设计主体及其社会建制等有着重要影响。罗玲玲从哲学层面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回答[39]。她将设计视为主体意识外化为真实技术事物的媒介替代物的过程。在工程设计中,现代设计促使技术的知识形态具有了自己独立的形式——媒介替代物或技术的虚形态;设计的出现,使设计主体分裂为“脑主体”和“手主体”,强化了“脑主体”的主导地位;促进了设计师的职业化和建制化,使技术体系中的人原则上具有了可替代性。

从联系的观点来认识工程与设计,正是由于设计才使得经由工程设计的潜在物质产品(如设计图、规划图),向现实的物质产品的转化成为可能,从观念上实现了“设计”与“产业”(生产)的关联。值得注意的是,没有“纯设计”的工程,设计只是工程活动的重要环节;设计并不一定是工程(如艺术设计),但设计中有工程思维。

2.工程与运行

“运行(Operating/Operation)”一词有多种含义,其中多指周而复始的运动。在众多的词典中还有如下含义:操作、工作;活动;作用,效力;手术;商业上资金的运用;交易、投机买卖;数学上的运算等。在工程活动领域,“运行”包括操作/运转、生产、服务等含义,如工程机械的操作/运转、产品的生产和工程外包服务等。

当工程处于“用物”阶段时就是运行,工程包含运行。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两者能够等同,在通常意义上来理解,二者也包含如下方面的区别:首先,工程往往在效益上多样化,而运行是其效益的实现过程;其次,就“造物”或生产产品来说,工程表明具有了生产能力,但还不是完全意义的生产,而运行此时就是生产,生产是重复的、批量的“造物”,在量上有着不同;最后,管理与协调的范围不同。工程管理主要涉及技术管理与协调,涉及各个部门之间工作的协作与协调;而运行过程中的管理更多的是关注产品质量、数量、包装、运输、销售、售后服务和设备维修等方面的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