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哲学视角下的国内工程演化现状

哲学视角下的国内工程演化现状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工程界与哲学界专家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与合作研究,在历时2年多的时间完成了研究课题并出版专著《工程演化论》。《工程演化论》的出版,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开辟了工程哲学研究的新边疆。

哲学视角下的国内工程演化现状

二、国内工程演化研究现状

到目前为止,工程演化的相关研究在国内还没有引起足够关注,也尚未形成明确的类似于西方的研究进路,只有少数学者从工程史或技术(产业)进化角度的一些研究。较早关注技术进化研究的有黄顺基、黄天授等人。通过对技术演化阶段的历史考察,他们认为,技术的演变历经了经验型技术为主导、实体型技术为主导和知识型技术为主导的三个发展阶段,各阶段的代表性技术分别为手工技术、动力技术和信息技术,而手工技术又细分为石器技术、青铜器技术和铁器技术;动力技术又分为蒸汽机技术和电力技术。处于同一阶段的技术,主要呈现渐进式演进态势。在各个不同阶段内部,是一种渐进的演化过程,而在各个不同阶段之间是突变式、跳跃式的演变过程[31]

陈昌曙、远德玉两位先生专门对技术发展中的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技术是在社会的竞争中被选择的,正是因为竞争与选择,才有了技术的发展。“近代的蒸汽机技术、内燃机技术、电子技术、转炉炼钢技术……都不是轻易被人们所重视的,它们中的每一项都曾被认为是不可选用或难以选用的……经过竞争较量,才取得了被选择的资格,从而有了今日的技术发展”[32]

肖峰教授对运用进化论来解释技术的演化之合理性进行了论述[33],他认为,正是由于技术具有变异与被保留、渐进与累积、延续性等“进化”特质才赋予了技术进化以合理性。但他同时认为由于进化论中自然选择是一种无目的的随机性,而技术选择是有目的的,因此必须注意技术发展也有进化论所不能说明的地方,需要与社会建构论相融合和互补,才能对技术发展演变加以全面的把握。

毛荐其从技术创新系统的角度,对技术创新进化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34]。首先,他论述了技术创新系统的要素、结构和复杂性,并分析这一系统的开放性、层次性、非线性、涨落性、对初始状态的极端敏感性和自组织性等特征;其次,他对“是否可以从生物进化的隐喻中推断技术创新也是进化的”给予了肯定回答;然后,对技术创新产生的原因和技术创新进化的动力源进行了论述,认为市场选择、因子相互作用、创新个体、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竞争与协同等构成了技术创新进化的原动力体系。最后,对企业技术创新进化的过程模型、二次创新模式、组合创新类型、技术创新螺旋等的进化特性进行了论述。(www.daowen.com)

王德伟从某类具体产业——钢铁工业——出发,对钢铁产业的工程演化问题进行了哲学分析[35]。以演化论作为他的研究视域,立足于国内外钢铁产量的增长轨迹,将我国钢铁工业的案例研究放在世界冶金工艺流程变化之中,通过对武钢1.7米轧机的技术引进案例,以及鞍钢宝钢和首钢等案例的分析,运用冶金流程工程学和一般系统科学理论中的元系统跃迁理论方法,揭示了钢铁工业工程演化的元系统跃迁机制与模式。并对工程演化与工程合理性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哲学思考。

郭利平从产业群落的角度对产业的空间组织模式的演化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36]。在分析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他重点探讨了产业群落演化的动力学机制和成长机制,并应用演化经济学和自组织理论,提出了产业群落的生命演化周期,剖析了产业群落的生成条件、产业群落与国际竞争力的关系、产业群落的竞争优势和产出机制等。另外,他还提出了产业群落的两种演化范式(内生性演化范式和外生性演化范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区域产业群落的空间演化机制和作用机制的分析,提出了产业群落的空间演化模式,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中国产业群落的空间演化模型。

万长松从拉兹洛(E.Laszlo)的广义综合进化论的角度,对产业技术(特别是主导产业技术)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以主导产业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进化论。他认为产业技术是不同于专利技术、实验室技术的,体现于生产、制造或服务过程的对象化和社会化的技术,它能够直接发挥生产力功能并在成本一效益的市场选择过程中不断演化;主导产业技术是某一历史时期起基础性作用,强烈地影响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的产业技术。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他将广义综合进化论同主导产业技术进步结合起来,论证了以主导产业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进化论。他认为,主导产业技术进步是产业进化的根本动力;产业进化是人类社会进化的主要内涵,科学技术进步使产业进化呈现加速度趋势;产业进化是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外化和物化的过程。产业进化是一个以主导产业技术为基础,以主导产业部门为核心的整体演进过程。最后对新型工业化道路进行了哲学反思[37]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由中国工程院殷瑞钰院士倡导,10多名国家重要行业的院士参与合作,并同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的一些学者联合,于2009年开始启动了“工程演化论”研究课题[38]。工程界与哲学界专家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与合作研究,在历时2年多的时间完成了研究课题并出版专著《工程演化论》。《工程演化论》是《工程哲学》的拓展和深化,从内容上包括理论部分和实例部分。“理论部分”包括对工程演化的过程、路径、方向、动力、机制等问题的研究,“实例研究”部分主要按钢铁冶金工程、石油工程、化学与石化工程、铁路工程、通信工程等为例,探讨行业工程演化的一般规律,包括对演化动力、方向与趋势等相关问题的剖析。《工程演化论》的出版,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开辟了工程哲学研究的新边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