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校网络舆论环境建设: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形态

高校网络舆论环境建设: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形态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6]“蝴蝶效应”是在已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论形成、演化过程中,我们往往能看到的身影。并且正是这种群体盲思,导致师生做出有缺陷的决定、决策,最终表现为通过诉诸网络的“媒介审判”效应,造成对舆论的误导。

高校网络舆论环境建设: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形态

三、突发事件中网络舆论对舆论引导活动的制约形态

(一)蝴蝶效应:网络媒介的突变催化

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1963年在一篇提交纽约科学院的论文中分析了这个效应,蝴蝶效应也称为拓扑学连锁反应,通常解释为: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美国德州一场飓风的爆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蝴蝶轻拍翅膀这一运动,将会影响它周围的空气系统发生微妙的变化,同时产生一股微弱的气流,这股气流将进一步作用于四周空气以及其他系统,使之发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一个连锁反应,最终影响并导致其他系统发生极大的变化。[16]

“蝴蝶效应”是在已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论形成、演化过程中,我们往往能看到的身影。这一词对于社会科学研究者并不陌生,在研究高校网络舆论突发事件也不例外。通常来说,在网络上,舆论效益从舆论中心波及面逐步扩大地、放射状地向四周递次扩散,构成一个随机、方便的、整体性的话语空间,这是由于互联网技术赋予其匿名、虚化、私密的特性,加之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论瞬间生成特点造成的。可以说,具备“蝴蝶效应”特性的传播是一种“非线性”的传播,这也就意味着网络舆论的传播也是“非线性”的。每一个受众不仅可以接受信息,还能够对信息进行再加工,进而向外围传递再加工后的信息,如个人的看法、意见、利益诉求、各种情绪。需要注意的是,信息由传者向受者交互的路径过程并不是唯一的。在这样一种快速、广泛、众声喧哗的传播过程中,为谣言的产生提供了丰富土壤。谣言,一种“伪民意”,一种非理性、非真实的言论,容易在网民间一呼百应,其号召力和感染力是惊人的,自然而然地充当了网络突发公共事件的催化剂。[17]

(二)群体极化:从众行为的盲目演进

美国学者詹姆斯·斯托纳最开始提出群体极化这一概念,这是他在研究群体讨论的时候提出的。他的研究表明在群体中进行决策时,决策往往会向极端的方向发展,群体成员往往会比个人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两大极端,会逐渐向某一极端倾斜,从而与最佳决策相背离,即激进的会更激进,保守的会更保守。在多数情况下,群体决策更偏向冒险的一面。美国当代法哲学家凯斯·桑斯坦将群体极化理论应用于网络社会,提出“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在网络和新的传播技术的领域里,志同道合的团体会彼此进行沟通讨论,到最后他们的想法和原先一样,只是形式上变得更极端了。”[18]

网络决策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决策,由于网络信息更新很快,成员间的沟通也通过网络媒介,而没有正面深入的交流,在线交织和无限增值的网络群体,更加容易聚集大量的志趣相同者,更方便了跨区域开展规模较大的舆论沟通,所以这个时候个人经验和领导者的意见就成了决定性因素。这也正是为什么群体极化现象更容易产生在网络传播中的原因。

高校网络突发事件发生后,师生开始声明主张、表明立场,就事件本身展开激烈的讨论。危急状态所引发的各种不安、恐慌和焦虑的心理很容易在网络上传染,信息蔓延开来,使得大学生陷于其中,理性的思考和批判的生成与扩张变得极为困难,非理性的情绪与非理智的声音往往会成为被极化群体内的“主流话语”。而作为该群体内的成员对这些看似“主流话语”丝毫不怀疑,进而可能形成行为上的盲目跟从。[19]一旦现实被虚拟世界中的消极所充斥,便很容易使突发事件失去控制,最终演变成更大、更广泛的危机。(www.daowen.com)

(三)匿名制服:社会情绪的非理性宣泄

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浦·津巴尔多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模拟监狱”实验。在实验中,24名心理正常的大学生被随机分为“犯人组”与“看守组”。实验发现,这些原来心理正常的被试者,因在实验中扮演的角色不同,结束后在某种程度上都产生了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甚至有部分被试者产生了想摆脱社会规则束缚的极端行为。比如,在“犯人组”的被试者,因被管教而变得无助、软弱和消极;而在“看守组”的被试者,因管教犯人开始变得粗鲁、冷漠和无情,并具有一定的“施虐”倾向。这一实验表明,在一个群体中,如果所有的成员全都穿着一样的制服,个人就不易被识别,因而能够湮没于匿名之中。人们潜意识中对权力的操纵欲望可以被“匿名制服”激发出来,然而在某种程度上,“隐匿性”这一身份特征为实施这种对权力的操纵欲望提供了一定的安全环境[20]

“匿名制服”原理正好可以解释网络空间中责任意识淡薄、个人道德缺失的现象。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匿名性和不可接触性,使得每一个发言者都有机会穿上一件同样的“网络匿名制服”,如此一来,便使某一个体在整个网络群体中的可见性和辨识度大为削弱,这最终将导致个体对自我观察、反思、评价能力大大降低。

(四)群体盲思:弱势群体的集合压力

群体盲思,又称集体盲思。是指团体在决策过程中,由于成员倾向让自己的观点与团体一致,因而使整个团体缺乏不同的思考角度、不能进行客观分析的决策过程。它具体表现为尽管部分成员并不赞同团体的最终决定,但在群体盲思的影响下也没有人提出一些有争议、有创意的想法或观点,或是这些建议及意见遭到群体忽视或隔离,从而使群体顺从团体决定。这一现象有可能导致团体做出不合理、甚至是危害性的决定。[21]

造成网络中的高校群体的群体盲思,使群体从松散的、无组织的联结集合发展到结构化、有一定组织的群体集合,是因为那些师生通过聚焦于某个观点而黏合起来的群体,这些观点会造成受众的选择性接触,故形成高校群体组合。而群体中的师生个人如果仅仅依据他人的结论来进行思考(甚至有些结论是对事实的故意歪曲),并未直接了解事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而就会在群体中产生极强的一致性压力。并且正是这种群体盲思,导致师生做出有缺陷的决定、决策,最终表现为通过诉诸网络的“媒介审判”效应,造成对舆论的误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