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生网络舆论行为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作为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引导的受众,其网络舆论的表达多是出于自我认知与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个群体对于尊重大学生思想、情感、态度的行为和建议持认同态度,并能够虚心接受。因此,把握大学生网络舆论行为的心理特点,对于提高网络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
从心理发展角度看,大学生处在一个正在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的阶段。我国一般从出生到青年期分为8个时期:乳儿期(0~1)、婴儿期(1~3)、幼儿期(3~6)、童年期(6~12)、少年期(12~15)、青年早期(15~18)、青年中期(18~23)、青年晚期(23~18)。[5]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年龄跨度基本在18~22岁之间,从年龄上看,当代大学生正处在青年中期,个体的生理发展已接近完成,基本已经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和生理功能。但是,大学校园是一个特殊的地方,与中学相比,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与此同时,我国社会各个领域正在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变革,这些必然会影响到当代大学生。所以在这个敏感而又重要的阶段,校园网络舆论的作用或者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说情感,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所以在大学校园里面就免不了要提到“情感”二字。但是情感不是单一的指向爱情,还有其他很多方面。大学生正值青年中期,他们充满了青春的朝气与活力,随着文化层次的逐步提高,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他们终将形成多样、复杂而愈发深刻的情感世界。这一世界包括政治面、道德面、社会责任面、经济面、事业面、人际交往面以及爱情面等诸多层面。这种情绪和感情具有典型的时代性、社会性和政治性。
因此,校园网上的各类信息都能在大学生身上形成综合作用,影响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他们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针对国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他们期望美好生活和爱情的到来,追逐美好;他们的道德感更加深化,使命意识继续增强。这些都为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开辟了一个新的世界。情绪、情感中稳定性和波动性并存。因此,校园网络媒体作为大学生们抒发自己情感的重要基地,在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的构建过程中,必须重视大学生的特殊心理特点。因此,可以说,从整体上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网络舆论行为的心理特点,是开展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的重要前提,本书将其心理特点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加以归纳。
(一)积极的心理特点
1.强烈认知心理与好奇求新心理
认知心理指受众间普遍存在的、寻求信息的心理现象,寻求信息的目的是减少或消除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而更好地生存和发展。[6]因此,每一个受者皆有一定的求知欲,希望了解新的环境,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验证。大学生只需点击鼠标就能把天下事尽收眼底,获得的知识领域、范围更广,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地遨游,其认知心理得到了强化。
互联网以其信息快、内容新、手段先进等优势极大地吸引着大学生,引起他们的特别关注和兴趣,激发了他们学习和掌握网络知识和应用技能的欲望。网络信息的时效性决定了它有很强的生命力,由于有着无穷无尽的信息,网络似乎永远都能带给人们新奇感。网页无时无刻不在更新,新闻无时无刻不在充实。从一个链接到另一个链接的背后是无数个新奇的链接。[7]
2.强烈的平等、情感、意见诉求心理
网络平等自由的氛围适应了当代社会中对自由、平等呼声最高的大学生群体。网络的虚拟性,使得在这个虚拟的空间中,现实社会中的种种限制都消失不见了,一旦参与进来,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互联网的“主导者”,人人都能在网络空间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
由于互联网独特的隐匿性,很多人利用网络的隐匿性扮成各种身份在网上发泄心中的郁闷,高校的大学生也不例外。在网络上,想找一个人出气便找一个人骂他一顿,爱情上失意了,就会在上面找一个人倾诉一番;胆汁质的人选择网络战斗,抑郁质的人选择网络抒情,多血质的人选择网络释放自己原有的疯狂,黏液质的人选择网络思索。无论是在BBS还是在聊天室里,大学生们对于热点问题都可以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无需顾忌周围的舆论压力。[8]有些平时不敢或不能对朋友、家人、恋人抒发的苦闷,在网络空间中可以自由、开放的与来自不同地域的陌生人交谈、沟通,使压抑的情绪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泄。
高校是一个典型具有共同心理结构的社区。当高校学生把某一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抛出后,公众通过共同商讨,为诉求者分析原因、提供建议,在这种情况下诉求者通常集思广益,挑选最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这种诉求加剧了高校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淡漠了现实中的人际关系。但是,通过这种诉求可以平衡人的内心,释放心里的压力,有利于形成健康人格。
3.追求开放性和多元性
互联网作为一个开放的信息源,各类文化、思想、理念在这个空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高校学生追寻多元化的观念、开放性的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二)消极的心理特点
1.浮躁心理(www.daowen.com)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知识更加具有高度综合性、声像多维一体化、高度图像化的特点。因此,网络的发展加速了快餐文化的盛行,网络媒体的超文本链接,使得读者有快速选择的自由,这篇文章还没有浏览完,另一个更吸引人的文章又出现在读者眼帘,公众不能仔细理解文章的内涵。同时,由于网络广告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使得公众不能对其辨别真伪,有些人所需要的只是在快速浏览中体验精神的刺激与快感。这种感受使得大学生不愿意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品味一部作品,这种长期养成的习惯,会延伸到学习、生活中。青年大学生网民长期依赖网络,自身思维退化,机械性的操作层出不穷,从而导致学术领域粘贴、复制的盛行。
2.猎奇心理
猎奇心理,主要是为了追求感官刺激。高校学生中一些人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猎奇,他们寻求在现实日常生活中难以接触或了解的事物、通过正常的方式不能准确获取的信息,来满足感官上的刺激。正因为如此,他们会在好奇心和冲动心理的驱使下刻意查找一些色情和暴力信息。
3.宣泄心理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部分。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大量的理念、期望、想法等,由于和社会道德相悖,这些理念和期望长期被压抑,未能出现在意识中。而网络舆论环境恰恰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情绪宣泄的空间与平台。在网络的空间中,大学生可以更加随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表达自己的喜与恶,阐述自己的信念、信仰,而不需担心会受到限制或承担责任。平时对学校不敢提、无处提的意见可以发表到BBS上去;平时对同学不敢表达的感情则可以在网络空间尽情抒发。
4.逃避现实的解脱心理
多数学生在高校的学习生活中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挫折与困难,比如学习上的、情感上的、人际关系上的。在面对这些的同时,复杂的社会生活也使得思想发育相对不成熟的年轻学生感到无助和彷徨。但是,令我们感到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学生受到挫折,遇到困难时,通常愿意到虚拟的网络世界倾诉、发泄。网络已然成为他们逃避现实、寻求自我解脱的一个“良好”的渠道。
5.显著的移情、角色任意性心理
移情心理是指受者对自己能力无法实现的欲望,或不存在的经历,通过对信息内容的角度置换,达成心理的满足。[9]比如,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孩子总要屈服于父母的意志。但是,每个孩子都有逆反心理,在他们的潜意识中,也希望充当父亲或母亲的角色。网络正好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帮助他们实现角色转换。大学生群体中,痴迷于网络游戏的人就是受这种心理的支配。再比如,在现实社会的竞争中大学生处于劣势地位,而在网络世界里,特别是网络游戏中他们则可以通过多道关卡,在游戏中充当领导者的角色,使他们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实现,也促使他们更加沉溺于游戏中。他们在现实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在游戏的世界里得到了实现,移情就显得更加明显。
6.虚拟的自我实现心理
在现实社会中,有些高校学生未能充分理解自我实现与自我价值的真正含义,他们希望在网络空间中“大展拳脚”。为了能够使自己的能力得以充分展示,他们制造网络病毒盗取他人电脑中的个人信息,窥探他人的隐私。有些高校学生甚至为了虚拟的自我实现,做了一些不道德甚至犯罪的行为。比如,非法通过银行和信用卡进行盗窃和诈骗,给社会和他人带来重大损失。另外有部分高校学生,在理想与现实相互矛盾的情况下,不能准确地找到自身的位置,他们在网络上盲目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他们的记忆力随着上网时间的不断增加而下降,在对上网渴望不断加深的同时,对学习逐步产生厌烦感。随着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加深,这些学生网民对网络的依赖心理也随之加深,具体表现有:逃课上网,导致学业荒废;对校园内的各类学生活动不关心、不上心,进取心减弱;性格愈发孤僻,与周边同学的关系趋于紧张。同时,在现实生活中遭受打击或者承受挫折的大学生,其自我控制与调节能力较弱,而网络的理想化和成就感恰恰弥补了其在现实生活中的缺憾。
7.先入为主心理
首因效应与犄角效应是先入为主心理的具体表现。根据社会心理学,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10]因为一旦第一印象形成,对随后信息的理解和组织有着很强的决定性作用。公众对后期获取信息的理解,通常是在第一印象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完成的。与首因效应相对应,犄角效应是指由于某一缺点导致公众对事物的评价普遍较差的现象,即“一差百差”。比如,提到大学食堂的饭菜质量,大学生多为批评之声,这就造成即使高校食堂改善了现状,学生网民仍会对食堂的饭菜质量存在较差的评价。
8.从众心理
从众是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个人的观念、行为,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社会比较理论认为,在情境不确定的情况下,他人的行为最具参照价值。大学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从众心理更为普遍,特别是对于同群体保持一致的成员,群体更容易喜欢、接纳和优待,而对于偏离者,群体则倾向于厌恶、排斥和制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