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网络舆论
(一)舆论的内涵
舆论一词出现的较早,由于出发的角度不同,国内外关于舆论定义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根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定义,舆论是指社会上值得注重的相当数量的人对一个特定问题表示的个人意见、态度和信念的汇集。《辞海》中把“舆论”一词注释为:“舆论就是众人的议论……现多指群众的言论。”
刘建明在《基础舆论学》一书中,指出:“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合意识、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10]孟小平提出:“舆论是公众对其关心的人物、事件、现象、问题和观念的信念、态度和意见的总和,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并对有关事态的发展产生影响。”[11]
舆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舆论,是指在一定社会范围内,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广义的舆论,认为社会总是同时存在多种舆论和各种意见纷争,人们往往把各种意见的总和称作舆论。[12]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舆论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如国家政策、制度法规、工作实践以及影响公众利益和主客体利益管理不断变化的事件)的产生、发展、变化,作为主体的公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执政者所产生的政治取向和所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通俗地讲舆论就是社情民意,即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社会公众对社会现实的主观反映,是群体性的思想、心理、情绪、意志和要求的综合性反映。
(二)网络舆论的内涵
当前,对网络舆论的定义仍不是很明确,但大致从语义和经验上来理解,网络舆论一般是指代表着各种观点的在网络平台中汇集的言论。目前在学术界,有些学者则从焦点事件的角度来考察网络舆论,如有学者认为,网络舆论是互联网空间中在一定时期内,围绕某中介性社会事项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所引发的网民和其他社会民众社会政治态度发生重大变化,公众舆论的传播发生重大转变的态势。至于焦点事件与网络舆论的关系,哪个是因哪个是果,抑或是互为因果,目前学界也有不同程度的争议。但必须承认的事实是,近年网络舆论对一些重大的新闻热点无疑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再从内涵上来看,网络舆论至少包涵了对舆论产生和传播载体的限制,是社会舆论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是社会舆论的直接反映。其有别于传统的社会舆论,传统的社会舆论存在于民间,存在于大众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的街头巷尾的议论之中,舆情的获取只能通过社会明察暗访、民意调查等方式进行,获取效率低下,样本少,并且信息很容易失真。网络舆论则可以以网络自动抓取等技术手段方便获取,效率高,且信息保真,覆盖面广。
本书中将网络舆论分为广义上的和狭义上的网络舆论来理解。前者包含互联网平台中所有的舆论,既包括普通民众的个人观点,也包括政府、单位等团体所倡导和发布的资讯。而后者,即狭义的网络舆论则主要专门指普通民众在互联网交互中所形成的舆论及观点。与政府、企业所发布的资讯的显著不同在于,后者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自发性,若无特定组织的助推,其目的性和组织性相对较为松散,有时容易偏离理性思考的轨迹。即便如此,群众性的舆论也可以通过不同思想观点的碰撞,最终形成较有影响的网络思想和行为。
(三)网络舆论与社会心理
网络舆论如今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像别的事物一样,网络舆论也有两面性,网络舆论既有积极理性的一面,也有消极非理性的一面。此前,很多专家学者从网络的传播特性,如匿名性、互动性等方面对网络舆论进行分析,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这不是问题的全部,网民社会心理层面也应该是网络舆论分析的一个视角。
1.网络舆论与去抑制效应
心理学上将去抑制行为定义为与现实生活中同样的行为相比,受到更少的抑制的行为。这种去抑制行为主要包括对自我的表现和呈现以及对他人的看法的担忧显著降低的所有行为。具体来说就是,在网上,在线的成员可以较少受社会现实情境压力的影响,更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去抑制效应也可能会出现网络群体成员间相互攻击、谩骂的情况,或因意见分歧而各持己见,甚至导致出现无法决策的方面。
网络上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去抑制行为:一是纷争(flaming),以谩骂和攻击作为其表现形式。人们在互联网上交流时,有些时候会对议题缘于很小的争议而逐渐偏离原议题,相互之间进行猛烈的语言攻击。二是过度自我暴露(excessive self-disclose),即在网络虚拟的环境中,人们的表达忌讳较少,所以表现更为直接,也相对容易真实表达自己的内心,暴露自己的隐私等。
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去抑制行为之所以产生有三个重要因素:
一是个人因素,苏勒尔(Suler)认为,在互联网的去抑制行为中,个性的特点和差异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去抑制的易感性受到一个人潜伏在内心的情绪、内心的驱动力以及需求的强度大小影响。不同的个性风格也会在防御机制和抑制或表达上有不同的表现。
二是环境因素,苏勒尔(Suler)认为,匿名、听觉和视觉信息的缺乏、继时性、内心专注于自我、游离的想象和对权威的轻视是造成互联网去抑制行为的六个互联网环境因素。在网络的环境中,人们只能通过网络的文字和图像进行沟通,相互之间能传递的信息非常有限,缺乏现实生活中交流的动作手势、语音语调、身体语言和外部环境等线索。进而产生了社会责任、社会约束和制约的减少,结果导致个体产生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
三是群体动力因素,在互联网上,个体一般匿名参与网络行为,大家关心的点是网络任务,会忽略个体的内部准则。这样一种去个性化的状态减轻了网络参与者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压力感,影响网络参与者更直接、更真实表达自己,减少自我规范和约束。(www.daowen.com)
互联网中普遍存在的去抑制行为,在高校校园网络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虽然这是网络的不足,但同时也是网络的吸引力所在。这能帮助我们很好地了解互联网和现实行为之间的不同,同时也是我们理解网络行为的出发点。当代大学生在这种去抑制效应社会心理的影响下,在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环境下,会产生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结果。积极方面表现在:现实生活中不善于和不乐于表达的大学生因为受去抑制效应的影响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思考以及思想,找到新的朋友,寻找新的认可。他们可以借由网络寻求自我帮助和健康的信息;也可以通过网络媒体,更加容易地开展讨论,使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改变。消极方面则表现在:一是大学生有可能会因现实身份被揭开而受到影响和伤害;二是网络上充斥着不实、不正确和非法的信息,这也会影响到甄别力不强的大学生;三是大学生长期习惯于去抑制行为的发生,尤其是攻击、谩骂等纷争行为,这有可能会助长其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类似的行为。
网络暴力虽然和去个性化有很大相关度,但这并不代表去个性化可以解释所有的网络暴力行为。比如在实名社区中,如校内网,之前出现某学生发表观点认为地震震得好之类,之后迅速遭到了其他人的持续攻击,该用户道歉后,仍受到大量攻击,最后注销了。在实际管理和运行中,必须重视去抑制效应的影响。
2.网络舆论与从众效应
“从众”是一种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指个人因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以及外界群体压力的影响,在个体的知觉、判断、认识以及行为上表现出和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方式。
网络对在校大学生的各个方面的影响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变得多元和多面,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了新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也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的从众心理有了以下新的表现和特征:
(1)网络聊天从众心理。对于很大一部分大学新生来讲,大学学习生活的开始同时也是他们远离家乡独立生活的开始。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会想念曾经熟悉的环境、家乡的亲人以及高中的同学,这样的情绪中容易产生孤独感和空虚感。因此他们很容易受高年级同学的影响,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去感受网络聊天的亲切感。大学新生喜欢使用腾讯QQ、校园论坛、微信等聊天形式。
(2)网络交友从众心理。从封闭的高中学习生活进入大学,对刚入学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阶段,大学生渴望人际交往,想和学校以及学校以外各个领域的人实现沟通和交往。这个时候当他们知道有其他同学在网上寻找到了想要的人际圈子,他们也就会积极投身于网络交友。
(3)网络游戏从众心理。交互性最能体现互联网优势,网络游戏是交互性最好的体现,通过网络游戏,交互的各方能被有机紧密联系。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大学生会同时喜欢上同一款游戏。
(4)网络恋爱从众心理。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迅速普及,网恋,作为网络环境特有的一种恋爱方式,也越来越被大学生了解。大学生由于本身很多的相似性,比如相近的年龄、相同的教育背景、相似的观念意识、共同的兴趣爱好。他们之间最容易相互影响,周围同学的网恋客观上也会影响他们,一有机会很可能会选择尝试。
(5)网络语言从众心理。网络词汇伴随着网络的发展逐渐发展壮大,很多网络词汇来源于网络,但是也被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所接受,不仅用于网络世界也逐渐运用于现实生活。例如:“元芳,你怎么看”、“PLMM”、“I服了U”等。
网络从众心理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必然存在的一种现象,也必然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个人成长发展。网络从众心理的积极影响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能促进心理素质发展。一个人只有将自身的成长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保持一致并且有机统一的时候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推动自身成长。网络从众心理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听取他人看法,拓展视野,学习他人的经验,能够帮助克服自身局限,不断修正自身思维方式。二是网络从众心理可以使人收获安全感。当大家在共同进行一个项目时,心理上有一种隐性的安全踏实感,因为我不是一个人。三是适度的宣泄有助身心健康。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阶段,各种生活压力逐渐靠近,而大学生又处于身心成长和逐渐成熟的一个阶段,各方面的压力和紧张情绪需要排解,网络从众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网络从众心理的消极影响从以下两个方面体现:一方面是对大学生学习习惯的消极影响,网络时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网络时代学习资源丰富,大学生可以自行思考,借助网络资源能实现自主学习。但是也容易形成大学生对网络资源的巨大依赖性,从网上照搬照抄,独立自主的思考生受到严重影响,也严重影响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另一方面,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消极影响。网络从众心理有利于大学生学习已经被大多数人掌握的正确知识。但是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创新性的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针对大学生网络从众效应的特点和影响,在构建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的时候,我们必须认真抓好舆论引导。心理学认为人的习惯、态度与行为方式,在群体中明显地存在类化的现象,群体中大多数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体行动的指南。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才能塑造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它以一种隐形的力量对群体中的每个成员产生着积极的教育作用。
3.网络舆论与去个性化效应
去个性化又叫去压抑化,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影响下,会导致自我导向功能的削弱或责任感的丧失,产生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它是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个体在去个性化状态下行为的责任意识明显丧失,个体缺乏远见,缺乏预先考虑和计划,并未意识到自己是独特的个体,因此便不能对自己的行为做出监视和反馈,会做出一些通常不会做的行为。
在网络情境中,“匿名”和“期望避免道德责任的消极评价”是影响网络环境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匿名”是影响网络环境的客观条件,“期望避免道德责任的消极评价”是影响网络环境的心理因素。匿名是网络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大多数的网络活动是在匿名的条件下进行的,网民没有固定的身份特征与限制,可以随心所欲地以自己希望的名义出现。正是由于网络的这种匿名性和虚拟性,使许多网民认为网络行为是一种虚拟行为,不受法律的限制和道德的约束,这样便助长了网络情境中一些不文明、不道德行为甚至是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建设。
对于在网络情境中去个性状态下的大学生来说,其通常会表现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积极方面表现为:其可以超越现实社会中固已形成的种种人际互动障碍如社会地位、教育背景、文化背景、从事职业等,进而实现其自我超越,达到重塑自我的效果。并且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在网络情境中会比实际生活中更倾向于帮助陌生人。消极方面则表现为:在匿名状态下,其自我羞耻感会降低,社会违规行为有所增加,大学生自我控制水平和自我评价能力将逐步下降。
在建设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的时候,结合去个性化的积极消极影响,网络舆论引导应该注意到得是我们可以从大学生自身和环境两个方面去考虑防范网络中去个性化的负面影响,使大学生明确自我意识,养成自我同一性,在加强校园网络监管力度的同时,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意志,加强自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