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网络文化与高校舆论环境建设研究

网络文化与高校舆论环境建设研究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接入互联网的初期,基础的网络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中国顶级域名的设置、BBS讨论区正式出现。生活中涌现出大量的新名词来自于计算机技术语言,比如“点击”、“视窗”、“BBS”、“文本”、“平台”、“在线”等。与此同时,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正在悄悄地融合渗透。

网络文化与高校舆论环境建设研究

一、网络文化

高校网络舆论引导是在网络文化建设的高度为指导的前提下开展的,因此,必须了解网络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网络文化的内涵、特征,才能更好地加强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和环境的建设。

(一)网络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网络文化的发展历史并不长。1987年9月,我国发出了第一封电子邮件,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1994年4月20日,我国首次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当时的信道宽度只有64kbps。这一年,动工建设了第一代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我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真正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第77个国家。1997年1月1日,人民日报网络版进入国际互联网络,这是我国开通的第一家中央重点新闻宣传网站。这些重大事件,标志着网络文化和网络宣传在我国的诞生与发展。

网络文化就是信息网络化、网络社会化、全社会信息化,这三个进程共同发生、作用,构成了我们网络文化20多年的环境和背景。[1]纵观网络文化的发展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首先是萌芽阶段。在接入互联网的初期,基础的网络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中国顶级域名的设置、BBS讨论区正式出现。该阶段的校园网建设和BBS站点建立,主要针对的服务群体是学术工作者以及科研人员。总体说来,我国的第一批网民主要聚集在科技、教育领域

其次是培育阶段。该阶段开始进行大范围的互联互通,一些专门为计算机网络提供的信息、服务,ISP、ICP陆续出现。特别是高校、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普及电脑的政策。比如,在国家的“九五”规划中,就专门提到了关于互联网的政策法规。伴随着高校、潮流聚集的地方出现电子杂志的同时,我国的部分地区开始出现网络咖啡屋,其中包括一些尚未成形的网吧。在我国,网吧真正意义上的出现是从商务、工作、学习,甚至科研教育开始的。在当时,网吧的环境好、定位高。但是,在今天,我们对网吧却出现了另外一种理解。网络的发展、电脑的普及,也促使网络文学的产生,故此我们把该阶段定义为培育期。

1999~2006年是我国网络文化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1999~2006年我国开始大规模建设网站,特别是政府开始推行上网工程。网络在我国开始大规模的建设和互联互通主要都是从学校开始的。1998~2006年八年间,站点增长了5000多万个,上网用户从210万到一个亿,这个时期对我们国家的互联网成长、网络文化的涌现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2]

2007年至今是一个新的成长期。2007年1月,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专题探讨网络文化,从全国的政治意义的角度,2007年成为网络文化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起始。与此同时,文化和科技、科技和网络相结合产生的新型产业网络文化服务业与传统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更为明显。移动互联网与手机文化,手机游戏和手机动漫更是丰富了网络文化的内容,加快了其传播速度。

(二)网络文化的内涵

网络文化经历了孕育和扩张,目前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并在逐步走向理性与成熟。它所形成的冲击波,正在打破社会生活的种种传统界限,重新书写许多既有范畴的含义,比如自然与社会,虚拟与现实,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权利与民主,真实与虚妄,等等。

网络文化还衍生了许多泛文化现象,如黑客、闪客、网恋、闪婚等。生活中涌现出大量的新名词来自于计算机技术语言,比如“点击”、“视窗”、“BBS”、“文本”、“平台”、“在线”等。与此同时,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正在悄悄地融合渗透。很多网络文化从网络上走入了纸质媒体,许多出版单位逐步尝试网上发行。当虚拟世界成为现实时,未来的网络文化将会和人类社会融为一体,分不清楚虚拟和现实。

网络文化是一种新型的文化形式,黄李凤、温雪认为它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社会亚文化”。[3]杨向明认为网络文化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依赖于以“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网络资源为支点的网络活动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4]冯永泰则认为,网络文化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基于信息传递所衍生的所有文化活动及其内涵的文化观念和文化活动形式的综合体。那么,网络文化存在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必须依托网络;其次,必须有自身的实体文化。网络承担“信息流”的沟通,而作为信息流通载体的网络,如果不与实体文化即具体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相联系的话,它只能作为一个空架子存在。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将网络文化作为一个整体,从内涵上可以从四个层面来把握即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以及行为层面。

物质层面的网络文化是“‘人化的自然’,对象化了的人类劳动,立足于社会信息和信息资源的积累和沉淀,是网络技术和管理方法更替和勃兴,能为人类的信息交流提供坚实的、物化的人文环境,是人类活动与网络活动交融的结果”。[5]可见,从物质层面理解,网络文化是人们以网络技术为手段、以数字形式为载体、以网络资源为依托,在从事网络活动时所创造的一种全新形式的文化。

制度层面的网络文化是与网络有关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其组织和管理方式,它是维系个体生活与一定文化共同体的人类网络关系的法则,是一种秩序化、制度化的文化。它基于个体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认同感,确定网络活动的道德准则和法律制度,从而构成了网络活动的基本依据和总体要求。通俗地讲,就是在网络环境下“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应该怎样做”。

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是个体和群体的精神、内化的网络意识和素养的集中体现,它外化成为网络文化的精神支撑,是网络文化的核心所在。它又可以细分为客观精神文化(如关于网络的基础知识、网络道德规范等)和主观精神文化(如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道德情操、道德观念等)。简言之,它是“个体和群体的网络意识、情感和素养的集中表现”。[6]由此可见,网络不仅仅作为一种物质存在,更是一种独特的精神存在。它以数字化为基本技术手段,为人类创造出一种新的生存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是人类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延伸和多样化展现。它在网络中体现为网络主体的思维方式、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等文化心理。

行为层面的网络文化是个体和群体通过网络进行的工作、学习、娱乐、交流等活动及其独特的行为方式。

因此,狭义的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互联网作为重要媒体所进行的教育宣传、信息交流等诸多现代层面的文化活动。广义的网络文化是指遍布全球的借助网络为媒介的,并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等现代技术为融合手段,从事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活动在内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笔者认为网络文化是以网络为媒介,以文化为内核,在网络开放的虚拟空间中自由实现多元文化信息、多样艺术形式的创造,获取、传播、交流与融合,并影响和改变现实社会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网络文化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作用于社会文化,进而影响到其他人的文化选择和价值取向。

(三)网络文化的特征

网络文化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使得它显著的区别于其他文化形态。当前学界关于网络文化的这种特殊性,从不同的角度有着较多的探讨,如将网络文化概括为开放、渗透、集群、共享等特征,在综合这些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比较赞成这样的概括方式,即网络文化的特征可以通过图1-1[7]所示的模型来予以解读和阐释。

img2

图1-1 网络文化特征三维度模型图

1.基于技术的属性呈现的网络文化特征

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样,和历次科技革命衍生出的文化相似,网络文化首先也是由产生它的技术所决定的,这就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在这里,技术的特征通过文化的形态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从技术的属性考察网络文化实是追本溯源、抓住本质的必要环节,也是考察网络文化其他特征的前提基础。具体来说,这种技术的属性指的就是互联网的特性,它包括虚拟性、交互性、共享性和时效性

(1)虚拟性。互联网搭建的Cyber空间是一个由无数符号组成的虚拟空间。在此之前,人们都是依托于实体空间进行生产、生活的。互联网络产生以后,为人们的生活空间提供了另外一种形态,即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所搭建的空间发生相互的影响。在这个虚拟的空间中,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意愿扮演在现实空间中无法扮演或充当的角色,可以以各种虚拟的身份表达在现实空间中无法传递的思想和言行。总而言之,相较于现实生活,网络虚拟世界提供的是一种全新的空间,它的准则和习惯完全有别于前者。(www.daowen.com)

(2)交互性。交互性是相对于单向性而言的,指人们在发送和接收信息时呈现出的互动的操作方式。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主要是单向的,如报纸、电视的信息流基本是单向地流往受众。互联网的交互式操作方式使得它本质的区别于以往的传播媒体。体现为,在网络中,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由传统的被动式接受变为主动参与。信息资源由网民生产和提供,同时也是由网民来消费的。网民和网民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生直接或间接的互动及影响。

(3)共享性。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多用户对同一资源进行同时访问和参与的可能性,也实现了不同的网民提供的信息资源被其他网民所同时分享的可能性。它既使信息资源能被及时地和广泛地分享,同时又使得信息资源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积累和递增,从而使资源不断更新,使共享达到了供给与需求的一致性。总之,作为网络技术的优势,共享性使本属于某区域、某部分群体或某个个体的文化资源转变成了所有文化的共同资源。

(4)时效性。互联网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传播速度的快捷性和有效性。它不受时间地点所限,能通过文本、图像、视频等以静态或动态的方式将人们实时地连接起来。它既可以将信息在极短的时间内发送至海量用户,也可以满足用户随时取用信息。

2.基于精神视角呈现出的网络文化特征

由于技术性特征的存在,使得网络文化从社会精神层面角度教育来看,伴随着以下几个特殊的方面。

(1)开放性。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交往的角度来看,不同于现实空间的就是,互联网呈现出极大的开放性。首先,就开放的范围而言,网络资源基本都是面向公众开放的。用户可以凭自身的喜好进行畅通的访问。其次,从开放的对立面而言,互联网对不同的思想观点、文化产品基本没有准入制度,它与封闭、故步自封相去甚远。因此,各种文化、各类群体、不同的个体,都可以在网络文化的参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2)平等性。平等性是网络文化的显著特点。表现为:其一,网民在网络交互中并不存在上下级的关系,而是平行、平等的关系。其二,这种平等的交互使得网络文化的平等性进一步得到巩固,它为人们提供了理想中的平等实践,进而吸引更多人的参与和维护。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强制性相比,它的平等更有公众参与的选择性。

(3)包容性。包容性是开放性的题中之意,开放性赋予了互联网更大的包容。首先,开放的空间,使得各种观点、文化得以存在和安身立命。这种空间,从精神层面上说,可以是无边界限制的;从技术层面上而言,诸如网络存储空间的剧增,这种空间同样实现了需求上的包容度。其次,开放的网络文化,使网络文化从诞生之日起就带上了包容的基因,并随着网络技术和网络文化的发展进一步得到加强,从一种自在的状态逐渐发展为一种自觉的特性。具体表现为,网络文化产品无数量限制、类型丰富且理念多样,各种文化都可以在网络上获得空间,并使人们可按需进行选择和提供。相较于传统的农耕文化的狭隘、工业文化的排他,网络文化呈现出巨大的包容性。

(4)自由性。网络文化具有自由的元素。这里所指的自由既是能力上的自由,又是规则上的自由。前者体现如,网络为远程的人们提供实时沟通,而不需要高昂的费用,使得人们在沟通方便程度上显得自由自在。而后者则体现为,网民们可以自由地参与网络活动,自由地表达思想观点,自由地进行价值选择。总而言之,在网络的自由空间里,网民享受着自由而不需背负在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顾虑。

3.基于主体特点呈现出的网络文化特征

网络文化的参与者是人,其主体即是参与网络交互的网民。主体的不同,是不同文化特性的重要体现。从网民这个网络文化主体的角度审视,可将网络文化特征概括以下三个方面:

(1)个性化。当今网络文化给民众最大的主观感受之一,就是太有“个性”了。这种“个性”是诸多的网络文化主体人共同涌现出的群体性特征。现实生活中,个性并不鲜明的个体人,在网络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护佑下,其特别的乃至另类的词汇、服饰、观点、生活方式都可以通过网络得到展现、放大和传播。网络文化的自由和包容,为生活在比较保守、刻板、稳定的文化形态的现实空间中的人们,提供了个性得以充分彰显的平台,从而汇集成了不同于传统文化中的鲜明的主体个性。

(2)大众化。网络的优势、网络的吸引力、网络的迅猛普及、网络入门门槛的不断降低,使得网民数量不断攀升。现在的网络的覆盖面早已扩展到了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民众。呈现出大众化的特点和趋势。一方面体现在数量上;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参与的方式上。网络文化是大众的文化,是大众参与、大众传播、大众消费、大众共同创造的文化。每个网民既是文化的消费者又是文化的推动者。当然,这种网络文化的大众化不仅仅停留在网络空间上,它还切切实实地回馈到大众的现实生活之中。如当前方兴未艾的网络反腐,就是一种大众参与的网上网下的交互活动,其足以显现网络文化在大众中的影响力。

(3)平民化。网络的平等性,吸引着不同的人参与,尤其是平民的参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未能获得满足的诉求,在网络的参与中得到了某种程度上的补偿。因此,网络文化显示出强烈的草根文化特性。平民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自己的语言方式对国家大事、社会热点、各类人物进行评头论足,网络也因此孕育了无数的“草根名人”。[8]

(四)高校网络文化的发展及内涵

1.高校网络文化的发展

高校网络文化的发展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融入高校的教学工作、教育管理工作、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在某种程度上,高校网络文化一直发挥着为整个网络文化引领的作用。1987年9月,我国发出的第一封电子邮件源自高校,较早知名的论坛水木清华和未名BBS也是来自高校。

高校网络文化的发展是基于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同时不断丰富其内容。1994年,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开通,这是由国家开始投资建设的全国第一个国家范围的计算机网络。1998年3月,CER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主干网升级工程开始实施。1998年5月,中国第一所网校在湖南大学诞生。1998年10月,教育部石家庄召开全国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应用现场会,原国家教委制定了《中国教育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00年发展纲要(草案)》,在“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中,平均每个校园网络投入近1000万元。1999年1月,教育部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制的、面向全国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的主网——“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正式开通。1999年10月1日,北京大学成功实施国际互联网进研究生宿舍工程。

概括起来,我国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萌芽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2000年),那时的高校对网络文化的认识尚属于新奇事物,更多的是理解其为一种技术,而不是一种文化形态,与传统意义上的校园文化相较,高校网络文化具有独特的现代性和技术性特色。网络的应用和开发给高校校园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具明显的是时代性和创新性。这一阶段的高校信息化建设以硬件集成为主,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校园网硬件平台的搭建。第二阶段为初级阶段(2000~2006年),那时的高校对网络文化的认识有了新的理解,对高校网络文化与校园网络文化的关系有了更为深入的研究,认为高校网络文化既是校园文化的网络化形态,又创造了独立于传统校园文化的崭新内涵。高校网络文化包含了传统校园文化的基本内容,绝大多数的校园文化可以实现网络化转换。这一阶段高校信息化建设以应用软件集成为主,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体现在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上。第三个阶段为发展建设阶段(2007年至今),这时的高校对网络文化建设上升到了“提供多种类型的学习方式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为目标”的高度。高校认识到,高校网络文化具有其独特的文化模式,培育出一种新型的文化内容和形态,重塑着人们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带来全新的身心体验。可以说,高校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两者之间存在着互动互补、共同进步的密切关联。首先,校园文化是高校网络文化的母体,校园网资源的最初来源即是校园文化,它是校园文化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历史产物;其次,高校网络文化能够创造出新的文化内容,衍生出一系列颇具商业价值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产物,是极具创造性的网络亚文化。因而,高校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互动互补、共同进步。把握了高校网络文化特质,将给校园文化的建设和管理带来效率和效益,实现双赢。这一阶段的信息化建设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主,逐步改善硬件加软件的简单模式,发挥校园网优势,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设多层次、创新型、开放式的高等学校。因此,高校网络文化的发展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2.高校网络文化的内涵

“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之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了狭义文化的早期经典学说,即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文化、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对一种文化要从思想、行为、表象三个层面切入,抓住真、善、美三个主题内容,使用选择排序、表现方式、区别特征三个关键要素来进行认识。[9]

从上面的论述看,高校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在高校这同一空间聚合点上形成的亚文化。高校网络文化,指高校师生员工,以网络技术为载体,在长期的网络活动中共同创造的所有物质和精神存在的总和。具体而言,高校网络文化,是以高校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为建设主体、以主体参与创建的数字化互动媒体,如以论坛、博客、QQ群、手机短信等为载体,以发送和接收数字化信息为核心内容、以高校校园为聚合点的文化。它是高校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通过网络进行的校园工作、学习、交流、娱乐等活动中形成的文化。它的产生以高校校园为空间背景,其作用也集中于高校校园。

因此,与普遍意义上的文化一样,高校网络文化在内涵上包括物质、精神、制度、行为等四个层面。物质方面,是指以计算机、网络、手机、数字电视、虚拟现实等构成的高校网络环境以及参与创建的网络媒体传播的内容。精神方面主要包括高校师生在网络活动中和网络内容及其影响下的师生员工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欣赏习惯等。制度方面,涵盖了高校中涉及网络的各种规章制度、组织方式以及高校师生共同遵循的约定俗成和不约定俗成的习惯和规则等。行为层面,指高校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通过网络进行的工作、学习、交流、娱乐等活动及其形成的行为方式等。

因此,高校网络文化是高校校园内与互联网紧密联系的一种文化形态,有着其特殊规律和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