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研究的内容
第1章是绪论。首先从洪水灾害及其损失概况、洪水灾害损失与保险补偿提出了研究的主题。其次,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述评,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
第2章对洪灾风险的可保性及其保险产品的经济学属性进行了探讨。首先从洪灾风险的概念、洪灾风险的特点、保险的一般理论引出了洪灾风险及其保险。其次,通过分析风险可保性的影响因素,结合洪灾风险的特点,探讨了洪灾风险的可保性,指出洪灾风险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可保风险,同时提出了扩大洪灾风险可保性的途径。再次,分析了洪灾风险的保险产品——洪灾保险的内涵、约束条件及其特点。最后,探讨了洪灾保险的经济学属性。本文认为洪灾保险是介于纯粹的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的准公共物品。洪灾保险在某些方面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如效用上的不可分割性、经营上的规模性。但洪灾保险在某些方面又具有私人物品的特性,如消费上的竞争性和收益上的排他性。这种准公共产品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是很难运作的。
第3章对洪灾保险的需求进行了分析。首先,从中国农业保险的困境引出了中国洪灾保险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对潜在的洪灾风险人群进行了市场细分和需求分析,分析了政府与个体间的博弈及其对洪灾保险需求的影响。其次,探讨了影响洪灾保险购买意愿的因素,将这些因素归结为从洪灾风险认知与信息传播特性、政府的防洪减灾策略、洪水灾害受体的特性、个体社会经济特性与投保意愿四个方面。推导了决定个体购买洪灾保险意愿的效用函数和购买概率,并分析了购买概率对效用的影响。最后,以鄱阳湖区的波阳县和洞庭湖区的华容县的405户居民的调查结果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www.daowen.com)
第4章是洪灾保险的供给分析。本章从洪灾保险供给决策者的角度了解供给核保态度与决策过程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国内财产保险核保人员与精算人员进行调查,应用预期效用与非预期效用理论,进行核保决策分析。
第5章是洪灾保险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启示。重点介绍了英国的保险公司主导的“捆绑式”洪灾保险、美国政府主导的“专项式”洪灾保险。并从法律制度及承保范围、保单设计、洪灾基金投资背景及原则等方面对各国洪灾保险模式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对中国洪灾保险模式构建的启示。
第6章是中国洪灾保险模式探讨。首先提出了中国洪灾保险模式的构建原则及依据。其次,根据第3章、第4章及第5章的分析结果,提出中国洪灾保险的模式,应该是政府、市场、公众三者合作,在政府主导下,商业保险公司分区域、分阶段开展经营。最后,提出了中国洪灾保险组织及管理相关问题及发展中国洪灾保险的对策及存在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