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湖北与中部五省经济发展比较研究:整合资源,产业结构

湖北与中部五省经济发展比较研究:整合资源,产业结构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湖北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大力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形成有利于湖北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的产业结构体系将是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该地区工作的重点。当前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湖北的共识。

湖北与中部五省经济发展比较研究:整合资源,产业结构

12.4.3 积极整合区域内的资源,通过构建产业链,调整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湖北资源丰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优越,特别是在建国初期,国家在“一五”、“二五”期间投资和布局了一大批如武钢、武船、武重、二汽等一大批以钢铁、汽车制造、冶金等为主体的重工业企业,使其成为我国产业配置较好和产业集中度较高的地区之一,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湖北已形成以冶金、机械化工电子、轻纺、建材、医药为主体的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激光软件、材料、生物、汽车、船舶等新兴工业和现代农业已初具规模。一些工业行业和产品在完成数量扩张之后,在地区上出现了产业集聚的自发过程。在空间分布上,主要集中在沿长江干流、铁路干线分布的大中城市及周围地区,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竞争优势。

进入20世纪90年代,湖北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九五”期间,GDP增长速度明显回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内各地区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孕育着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各地区调整产业结构的空间加大,有条件在更大范围内选择结构调整的方向。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为各地区利用国外资源、资金、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开辟了新的渠道。

湖北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集中表现为区域产业结构趋同,致使产业结构的失衡进一步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区经济优势和经济活力。而区域产业的困境又制约着区域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发展,同时也扩大了国家整体上的产业失衡。

湖北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大力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形成有利于湖北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的产业结构体系将是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该地区工作的重点。产业链作为产业重构和产业带动的重要形式,对打破传统的地域产业分工、形成产业优势和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实施产业链战略,对改变地区产业配置低下和产业结构趋同等方面的作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经过近年的发展,湖北在产业链的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已经出现了以产业链形式表现的产业带、产业密集区和企业集团,为湖北今后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当然,产业链的构建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为此,在构建产业链方面,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以资源为基础,以技术为支撑,以优势企业为龙头,大力开展区域内的产业协作,形成若干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长的区域性产业集团;二是积极开展产业园区建设,将相关产业向园区集中,形成若干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的集约化生产和规模经营。而这就必须要求湖北的产业形成优势,并形成一大批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为此,我们就湖北发展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把湖北打造成为中国的创新农业基地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的发展方向。湖北是一个传统农业占主导的地区,农业产业化的任务艰巨。当前,湖北的农业产业化工作有一定的成效,并被国家确定为现代农业基地。发展高新技术农业、创新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一是要实施科教兴农,增加科技含量。要围绕“良种工程”,改进作物栽培和畜禽饲养技术,加强病虫害防治,搞好储藏保鲜和农产品深加工;二是要推进农副业生产分工的深化与多种经营,延长产业链,在发展农、林、渔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家庭经济;三是兴建农业科技园,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形成创新农业基地,就是要推进农业结构升级、布局调整和土地整理。在坚持粮、棉、油基础农业的同时,重点发展高科技农业、生态技术、观赏农业(特别是苗木、花卉和草皮业)、绿色食物、无公害蔬菜和高效经济作物,发挥湖泽地区特点,发展水生高技术、水生经济作物、水产、水禽;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化农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建设一批现代化农产品加工企业;推动农业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培育多层次的农产品市场,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建设湖北创新农业基地,重点是要建设好江汉平原商品粮生产基地和长江中游棉花生产基地,构筑沿江、沿湖平原农业产业带。

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进程,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带,使湖北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湖北分布着大量的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是中国智力密集的地区之一,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湖北的智力密集优势已开始显出,成为支撑中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资源。变智力优势为经济优势是湖北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湖北振兴和崛起的重要途径。当前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湖北的共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就是要充分利用本地区科教资源和高科技人才丰富的优势,积极开展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工作,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湖北逐步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的高地和以武汉为中心,宜昌、襄樊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为此要积极推进以下工作:

一是重点建设好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光电子通讯、激光、计算机、软件、网络以及自动化、传感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新一代专业化加工中心,加速建设武汉·中国光谷和高新技术产业带。同时要发挥宜昌、襄樊等地科技资源丰富的优势和产业基础,形成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加快区域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进程。

二是发展生物技术特别是生物芯片、生物农药、新医药技术和产业,全面支持、建设生态大农业基地和环保产业基地,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本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根本动力。

三是整合本地区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优势,积极开展纳米技术的研究,加速纳米科技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新材料工业;鼓励研制网络安全技术和量子计算机技术等新型技术,并形成产业,占领新一代量子、电子产品市场。(www.daowen.com)

3.依托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重化工业,使湖北成为我国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当前中国正处于从轻工业发展阶段向重化工业发展阶段转变的重要时期,湖北具有明显的水资源、能源航运优势,具备发展钢铁、汽车、石化等大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和装备业的条件和基础,必将成为中国重化工业布局的重点地区,但从发展的实际来看,湖北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其准备显然不足,应通过产业链的构建,积极推进布局调整和产品结构提升,使湖北现代制造业宏观成带(走廊)、微观成团(组团)。

钢铁工业作为支柱产业在湖北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我国由于尚处于工业化初中期,原材料消耗较大,钢材需要量还在上升,钢铁工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布局分散和产品差异化小等问题长期存在,使湖北的钢铁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积极引导湖北的钢铁工业向集团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应成为湖北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具体调整措施为:首先是大力开展企业重组,形成以武钢为龙头的钢铁企业集团,积极引导中小型钢铁企业向非钢产业发展;其次要重视提高钢产品的品种和质量水平,生产优质钢、特种钢、大型板材等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提高企业效益。在这个基础上,本地区的钢铁工业组团仍然还有继续发展的余地。

汽车工业作为产业带动作用比较明显的产业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和加强,我国汽车工业尚处于成长阶段,在未来十几年里必将大有发展。湖北是我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基地。十堰的东风公司、武汉的神龙公司是我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基地。湖北大力发展汽车工业的条件和基础较好,但必须充分体现产业化分工的原则,积极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带动零部件工业的发展,形成组团。

石化工业也是当代工业的一个重要支柱。要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市场优势,大力发展石化工业。目前本区的石化工业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但存在着规模不够和产品深加工不够,今后要在规模和产品深加工方面有更大的发展,不能都局限于炼油,要发展乙烯,上高分子材料,上精细化工,并形成组团。

我国正处于大发展阶段,建材工业的产品需求量必将不断上升,本地区的黄石、宜昌等是我国重要的水泥生产地,建筑玻璃、建筑陶瓷也是本地区的特产,也应该有较大的发展。加大科技含量,加速纳米材料和功能材料的研制、开发和产业化,使材料工业组团、成带,加速构筑大产业基地。

在重点发展重化工业的基础上,积极调整轻工业结构,突出发展日用品工业和服装业,使其形成品牌、形成规模、形成特色。

4.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产业,积极提升服务业层次

为制造业总部服务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链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点。湖北作为制造业相对集中的区域,如何通过服务业产业链的构建来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应是本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方向。根据现代服务业的特点和湖北的实际,重点发展以下产业,即:由通讯、网络、传媒、咨询等组成的信息服务业;由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租赁等组成的金融服务业;由会计、审计、评估、法律服务等组成的中介服务业;由教育培训、会议展览、国际商务、现代物流业等组成的新型服务业。为此,要通过发展大市场,整合商贸、金融、物流、信息、旅游等服务业,提高服务业质量和水平,实现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变,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进展:

一是在沿江、沿河、沿路的几个交通中心(枢纽)城市创建若干个具有地区性、全国性大市场,发挥本地区辐射优势,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是加速建立中国中部武汉金融中心,引进更多外资银行,发展资本市场,拓展证券业务,强化融资功能。

三是建设中部地区信息网,建立开发高效的信息市场体系。充分发挥本地区的区位优势,加速仓储、运输、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商业的建设,使本地区成为我国通达南北、贯穿东西的现代物流中心。

四是改善软硬件环境,保护生态资源,开发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完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做到手段现代化、组织网络化、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功能社会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