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湖北省区域创新研究:结论与建议

湖北省区域创新研究:结论与建议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9.4结论与建议就湖北而言,湖北省综合得分最高,其区域创新组织结构最合理,主体最集中,主体间关联最紧密;湖北省区域创新系统动力机制、调控机制和综合得分最高,说明其区域创新动力最强劲,政府与金融调控能力最高,运行机制最具效率。但是,湖北省的扩散机制得分不高,说明湖北省的创新运行机制中产、学、研衔接不够,使湖北的科技优势没有转化为区域的整体优势,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落后。

湖北省区域创新研究:结论与建议

§9.4 结论与建议

就湖北而言,湖北省综合得分最高,其区域创新组织结构最合理,主体最集中,主体间关联最紧密;湖北省区域创新系统动力机制、调控机制和综合得分最高,说明其区域创新动力最强劲,政府与金融调控能力最高,运行机制最具效率。但是,湖北省的扩散机制得分不高,说明湖北省的创新运行机制中产、学、研衔接不够,使湖北的科技优势没有转化为区域的整体优势,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落后。即要突出高等学校和科技地位在区域创新中的独特作用,同时以市场为导向,按照经济、科技和社会等方面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积极探索政府、企业与高等学校合作和互动的机制,为创新成果的合理流动创造环境。

因此,湖北在区域创新方面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构建信息、技术和管理三大平台。依托现有高新区信息资源和信息网络,联接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科技型企业,建设科技信息平台,使各地区信息网络互联互通,实现电子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满足网上信息交换、信息发布、信息服务和决策智能化的需要;打破传统的研究开发模式,以产品、产业为纽带,对我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科研院校的科技资源进行整合,推进技术平台的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大技术转移和科技资源共享;优化科技力量布局,合理配置科技创新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二是建设人才、研发、金融和服务四大支撑体系。从激励、使用、引进、培养4个方面,推进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氛围,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社会环境;打破地区、部门、所有制的界限,引导和推动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体系;引导鼓励金融部门增加对高新技术的投入,扩大社会融资,完善科技风险投资机制,形成高新技术平台的金融支撑体系;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建立以技术创新服务机构、信息咨询机构、科技经纪机构、科技评估机构等为主体的科技服务体系。最终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高校、政府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金融系统相互联动的创新网络及运行机制,形成国际与区域合作并举、引进与输出并存的科技合作格局,在产权、技术、人才、资金的大循环中,使我省科技创新和产业化能力不断发展和壮大。

三是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建设。高技术产业的竞争,本质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我省要实现高技术产业的大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发展道路,高度重视原始性创新和知识产权在高技术产业化中的关键性地位和作用,切实加强创新能力的建设,从根本上提高高技术产业的持续实力,并以此带动中部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要继续加强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通过政策有效引导企业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同时,不断完善要素市场发育,为各类创新活动提供资源配置的渠道和平台。

四是进一步加快高新区的建设和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和科技力量的合理布局,在高新区形成科技资源的集聚和整合,培育高技术产业集群。一方面通过政府的规划,发挥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机制,集成国家高新区、特色产业基地、大学科技园和专业技术孵化器等的优势基础;另一方面,通过科技计划的引导,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形成有特色的高技术主导产业。

五是加快实现高技术产业化。大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实现高校科研机构“供给”与经济发展“需求”的对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强科技成果信息的沟通,促进资源共享机制的形成,减少科技产业化中交易成本。通过重点发展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加强孵化服务的公共技术基础设施平台建设和发展多种模式的高技术产业中介服务机构,促进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化。

六是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与传统产业的发展相结合。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很难脱离传统产业的经济与制度基础;另一方面,高技术产业发展又使传统产业效率大为提高。事实上,发展高科技产业和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并使之高科技化,都是高技术产业化涵盖的内容。高科技和传统产业的结合给高科技带来巨大的需求和市场空间,在促进高科技产业化的同时又可带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使传统产业高科技化,并促进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注释】

(1)C.Freeman.Technology polic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lessons from Japan[M].London:Pinter,1987(www.daowen.com)

(2)R.R.Nelson.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a comparative analysi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3)柳卸林.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分布与成因[J].科学学研究,2002,(5):550~556

(4)课题组.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1999)[R].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5)尚勇,朱传柏.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6)陈光,唐福国.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地区差异分析:框架、指标与评价[J].中外科技信息,2001,(11):180~181

(7)课题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1)[R].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8)黄鲁成.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内容的讨论[J].科研管理,2000,(5):43~48

(9)孙锐,石金涛.基于因子和聚类分析的区域创新能力再评价[J].科学学研究,2006,(6):986~990

(10)周立,吴玉鸣.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因素分析与聚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8):96~1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