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 中部六省的经济发展投入方式比较
中部六省与全国其他区域的投入方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而中部地区内部的情况又如何呢?为此,我们对中部六省的经济发展投入方式进行了比较。
1.比较指标选择及数据说明
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了对中部六省的经济发展投入方式进行具体、科学的比较,我们选取了中部各省的人均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分析指标。书中的人均物质资本由人均年固定资产投资来表示,人力资本指标采用综合的指标体系来计算。人均GDP统一采用当年全国的物价指数进行了修正。数据样本区间从1995—2007年,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及各省统计年鉴。
2.模型分析
模型分析采用通用的格兰杰因果检验,首先对数据序列作ADF单位根检验,以避免虚假回归;其次,构建Johansen协整模型,探究人均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时序上长期均衡关系。由于本书不涉及到短期波动分析,因此不采用误差修正模型对长期协整模型进行短期修正;最后,利用格兰杰进行因果检验,研究中部六省的投入与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
第一,对中部六省的人均GDP、人均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作ADF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8-2。
从表8-2可知,一阶水平下,人均GDP、人均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均表现为不平稳状态,其中人均GDP进入二阶差分后全部平稳;人力资本和人均物质资本方面,全部省份均为二阶平稳。
第二,对中部六省经济投入方式作长期协整模型检验。由于非平稳系列直接作回归分析,可能导致弃真和纳伪的虚假回归结果。故进行协整检验,以探究变量的长期趋势是否是稳定的。本书选取的ADF单位根检验显示:三组变量序列上是二阶平稳的,即同阶单整。因此,对中部六省作协整模型检验经济投入方式的长期发展趋势(表8-3)。
表8-2 中部六省各变量ADF检验结果
注:表中*及**分别代表5%和10%的置信水平
从模型结果显示:经济增长和物质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在长期表现高度的正相关关系。就人均GDP和人均物质资本而言,中部六省表现出极强的正相关关系,说明物质资本投入对于中部六省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贡献,其中湖北、湖南、河南和山西的物质资本贡献度显得尤为突出;就人均GDP和人力资本而言,除了湖南省表现不是十分明显,其他五省模型检验结果均表明人力资本显著地影响人均GDP,这也说明了人力资本投入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内生性的推动作用。这样的结果还可以衍生出另外一个趋势:经济总量或人均GDP越高的省份,人均物质资本投入越高,人均物质资本贡献率越大。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中部六省的经济发展靠的是“高物质资本投入”的推动,显然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所造成的“高消耗”及“高污染”是不可持续的,是急需进行调整的。
表8-3 中部六省协整检验结果
注:表中*及**分别代表5%和10%的置信水平(www.daowen.com)
同样的结果,我们可以根据生产函数和各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核算公式(1),可计算出中部地区物质资本积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力、人力资本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表8-4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严重依赖于物质资本,中部各省的经济增长对物质资本的依赖均超过了40%。物质资本的贡献大多是源于物质资本的大量投入,而物质资本具有边际收益递减的特征,它的投入往往会带来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等效应,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中部地区物质资本存量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弹性系数都比较小,也就是说资本积累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效益并不大,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不明显。这也说明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以依靠大量的物质资本投入来实现的,经济效益低下,这是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随着自然资源的不断枯竭,这种粗放的经济增长将越来越受到制约,不仅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也是背道而驰的。
如此,中部各省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表现是通过扩大投资规模和过多依靠各种资源的大量消耗去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它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主要特征,而忽视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和环境状况。
诚然,协整检验模型及生产函数模型所揭示的中部六省经济发展与人均物质资本及人力资本时序上存在着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但是在统计意义上,这种关系有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是需要进一步给出解释的。为此,我们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中部六省的协整关系作因果分析。
表8-4 1979—2004年中部六省各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资料来源: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部崛起与科技创新[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第三,中部六省长期协整模型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利用上述分析结果,构建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江西、湖北、湖南、安徽及山西的物质资本投入均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但经济增长并不是物质资本时序上增加的原因;而河南物质资本投入和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同时,中部六省的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原因。
结果还显示,除江西省外,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大于物质资本投入贡献。这说明,单靠物质资本投资推动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其长期拉动效应也是极为乏力的。其中湖北省人力资本投入贡献度最高,江西最低,相反,江西省的物质资本投入效应最高,其边际效应要大于该省人力资本投入效应。
3.结果分析
通过对投入方式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湖北的发展与中部五省具有相同的发展特征,已对湖北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改进投入方式势在必行。改进投入方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要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建立以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高效回收利用为主要特征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发展。
第二,要推动资源整合,强化资源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湖北是我国资源的富集区,中部崛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单纯通过提高资源开采量来发展资源型产业不仅没有出路,而且可能带来资源枯竭,削弱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是与科学发展观相违背的。湖北要增强区域竞争力,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进技术引进与创新,从广度和深度上拓展资源型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实现由资源大区向资源强区的跨越。
第三,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对于湖北来说,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正是其长期“挖资源、卖资源”,难以拓展产业链、提升产业水平的根本原因。近年来,湖北在利用先进技术成果拓展资源型产业链、提升资源型产业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今后,湖北要继续加强对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的支持,通过科技计划、相应的政策激励措施,引导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鼓励企业引进、吸收先进适用技术,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工艺,推动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要继续推进产、学、研结合,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研究机构、大学相互结合,以增强产业竞争力为目标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引导和鼓励与国内大企业和跨国公司开展合作,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企业研发水平;要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依托新产品、新工艺,加快资源型产业的结构优化,将传统的资源型产业打造成内容丰富、结构完整、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现代产业链条。
第四,要积极改善资本投入结构,摒弃传统的高物质资本投入方式,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教育及相关技能培训的投入比例,创造环境激发企业研发的投入力度,从而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发展创造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