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湖北与中部五省经济发展比较研究:模型分析成果

湖北与中部五省经济发展比较研究:模型分析成果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中武汉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商业贸易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和环境资源区位竞争力得分分别为0.116、0.251、0.085、0.258和0.337分,在中部省会城市中十分强劲,排名第一。此外,武汉市文化形象竞争力得分为0.286,排名中部第三,实力相对较强。

湖北与中部五省经济发展比较研究:模型分析成果

4.1.2 模型分析过程及结果

本书的数据资料主要取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09》以及中部各省统计年鉴。运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其基本步骤为:首先,根据标准化后的矩阵X来求其相关系数矩阵R;然后,由其相关系数矩阵R求其特征值、特征向量方差贡献率,本书按照特征值大于1,且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来确定主成分因子的个数;最后,求各个主成分得分及总的得分,并作相应的分析。有关运行结果如下(表4-2)。

表4-1 中部地区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img19

表4-2 方差分解主成分提取分析表

img20

由表4-2可知,前4个因子的特征值都大于1,且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2.371%,即前4个主成分包含的信息占原始变量所包含信息的92.371%,所以提取前4个主成分是可以反映全部指标信息的。

通过运行SPSS可以得到初始因子载荷矩阵,如表4-3所示。

表4-3 Component Matrix(a)

img21

续表4-3

img22

Extraction Method: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a 4components extracted.

由表4-2和表4-3,通过相关处理可得每个主成分的表达式:

F1=0.25ZX1+0.24ZX2-0.19ZX3+0.17ZX4-0.17ZX5-0.33ZX6-0.22ZX7+0.02ZX8-0.05ZX9-0.04ZX10-0.08ZX11+0.31ZX12+0.20ZX13+0.22ZX14+0.29 ZX15+0.19ZX16-0.24ZX17-0.29ZX18+0.14ZX19+0.06ZX21-0.15ZX22+0.16ZX23+0.32ZX24+0.09ZX25(www.daowen.com)

F2=0.26ZX1+0.27ZX2-0.16ZX3+0.33ZX4+0.27ZX5+0.09ZX6+0.12ZX7-0.1ZX8+0.03ZX9+0.35ZX10+0.1ZX11-0.01ZX12+0.11ZX13-0.25ZX14-0.08ZX15-0.1ZX16+0.11ZX17+0.18ZX18+0.34ZX19-0.12ZX20-0.18ZX21-0.32ZX22-0.13 ZX23-0.05ZX24+0.24ZX25

F3=0.02ZX1-0.08ZX2+0.3ZX3-0.03ZX4+0.18ZX5+0.07ZX6-0.22ZX7+0.35ZX8+0.07ZX9+0.08ZX11+0.06ZX12+0.3ZX13+0.06ZX14+0.14ZX15+0.29ZX16+0.27ZX17+0.14ZX18-0.03ZX19+0.32ZX20+0.33ZX21-0.11ZX22-0.26ZX23-0.05 ZX24+0.3ZX25

F4=0.09ZX1+0.06ZX2-0.03ZX3+0.05ZX4-0.03ZX5-0.14ZX6-0.2ZX7+0.04ZX8+0.55ZX9-0.22ZX10+0.49ZX11-0.21ZX12-0.16ZX13+0.09ZX14-0.09 ZX15+0.24ZX16-0.04ZX17+0.2ZX18+0.12ZX19+0.03ZX20-0.22ZX21+0.05ZX22+0.24ZX23-0.24ZX24+0.08ZX25

由上面的表达式可知,第一主成分在万元GDP能耗、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城市道路面积、每千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等指标上的系数较大,由于在万元GDP能耗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上的系数最大,它们综合反映了城市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状况,因此可以把第一主成分称为能效与环境保护因子。第二主成分在城市建成区面积、邮电业务总量、城镇人口数、地区总人口数、GDP、人均GDP、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等指标上的系数较大,这些指标反映了城市化的综合发展情况,可以命名为经济社会发展因子。在第三主成分中,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数、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每10万人口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指标上的系数较大,这些指标主要是结构性指标,反映了城市化的进程和发展现状,可以称为结构因子。第四主成分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等指标上的系数较大,这些反映了居民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状况,可以认为是生活质量因子。

由主成分表达式可得各省的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如表4-4所示。

表4-4 中部地区各省城市化发展水平的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

img23

城市化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体现。从模型的结果可知,湖北省在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整体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得分为1.496;山西省的城市化进程较慢,综合得分为-1.742,落后于中部地区其他省份;河南、湖南、安徽、江西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居中。其中F3因子得分居中部之首,说明湖北省在城市化进程中产业发展较好,产业结构合理;F1、F2、F4上的得分相对较低,处于中上水平,说明湖北省在城市化进程中整体能源利用效率、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得还不够,发展还不够快(表4-4)。

省会城市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高度发达高度集中的地区,体现着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由表4-5可知,中部地区的省会城市与全国的相比整体竞争力都不高,长沙排在全国第20位,位居中部地区第一;武汉的整体竞争力在全国位居第22位,在中部地区仅次于长沙位居第二;合肥、郑州和南昌次之;太原的整体竞争力在中部地区最弱。其中武汉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商业贸易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和环境资源区位竞争力得分分别为0.116、0.251、0.085、0.258和0.337分,在中部省会城市中十分强劲,排名第一。此外,武汉市文化形象竞争力得分为0.286,排名中部第三,实力相对较强。但是武汉市的财政金融竞争力较弱,特别是社会体制竞争力得分仅为0.065,与其他五市差距较大,位居中部地区最后1位,说明武汉市在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不强,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表4-5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整体竞争力比较

img24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竞争力年鉴2007》

中部地区的城市化发展不平衡、水平差异很大,严重制约着小康目标的实现和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城市化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目标,这就要求中部各省在制定和实施城市化目标时必须立足于本省实际,科学规划,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融入其中,协调处理好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中部各省在城市化过程中应加强相互合作,协调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