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湖北中部五省经济发展比较研究成果

湖北中部五省经济发展比较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是国家在作进一步的区域规划,调整区域发展战略,突出了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在我国区域发展整体战略中的地位,而中部地区再次遭受“冷落”。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一员,湖北有着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

湖北中部五省经济发展比较研究成果

1.2.1 全国经济区划大调整为湖北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区域划分是研究区域经济的基础,是深入探讨区域发展的前提,是把握区域发展规律,进行宏观调控,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最基本的工作。我国是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由于历史的原因及各地区之间经济技术、社会生活、地理区位等存在的较大差异,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制定宏观政策时,应该以一定的区域为单位,因而,制定合理的经济区划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加快建立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基本上是根据资源禀赋、经济地理区位、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等的原则把全国划分为几个地域单元,作为国家规划建设布局和政策实施的基本区域框架,并适时选择重点发展区域和调整生产力布局。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提出了对外开放的方针,区域规划逐渐突破行政限制,纳入了市场经济轨道,促进了区内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使要素流向生产率最高的地区和行业,从而提高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率,达到经济区划的目的。邓小平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将经济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优先开发东部地区,全国要支持这个大局;等将来条件允许了再来开发西部地区,全国也要支持这个大局。“六五”计划(1981—1985年),以适应国家实行非均衡的沿海重点发展战略,全国经济区域划分为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1980年,我国正式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这5个经济特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的政策和优惠措施,随后逐渐开放了沿海、内陆的城市。1986年通过的“七五”计划,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带,并对每个地带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要求。“九五”计划在划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同时,又划分了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北地区七大经济区,其中,山西划归环渤海地区,而中部地区只包括湖北、安徽、江西、河南、湖南五省。(www.daowen.com)

1999年,伴随现代化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开发西部的战略时机已经到来,我国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缩小与东部的差距。2000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确将“七五”计划时划分的西部省(市、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纳入西部大开发的政策范畴。2001—2005年是“十五”时期,国家按照西部、中部、东部地区的先后次序来统筹安排和布置全国的经济布局,把广西、内蒙古划归西部地区,形成新三大地带,吉林和黑龙江被列入中部地区,辽宁还在东部地区。2003年l0月,中共中央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划归东北地区。这样中部地区就包括湖北、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六省。这是国家在作进一步的区域规划,调整区域发展战略,突出了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在我国区域发展整体战略中的地位,而中部地区再次遭受“冷落”。2004年,国家注重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加快中部地区发展。

长期以来,农业在中部地区占主导地位,受传统自然经济的影响较严重,开放意识不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严重,致使内外发展阻力重重,与全国的差距越来越大。在新世纪里,国家重新进行了区划调整,明确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四部分,并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制定、实施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总体发展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国家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中部地区的支持。这必将对中部地区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一员,湖北有着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全国区划的重新调整,突出了中部地区在全国的重要性,也为中部地区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大大鼓舞了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信心,这对于充分发挥湖北在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综合经济优势,加强现代农业,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能源、重要原材料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