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报告
副会长 胡辛人
三届年会以来,市会和各分会在市领导的关怀和社联的指导下,开展了几方面的工作与活动,获得一些成绩,也存在若干问题,现受理事会委托,作一简要的回顾,并对今后工作提出初步建议。请代表们审议。
一、学术活动和政治学习方面
(一)1987年长篇历史小说《皖南事变》出版后,社会上反响强烈,贬褒不一。新四军老同志们对此极为关切,市会和军部分会为此举行了几次研讨会。《大江南北》杂志刊登了对小说既有肯定赞扬的,也有质疑批评的文章近百篇,展开了争鸣,形成了研究新四军历史问题上的一个热点。军部分会还组织了14人赴皖南等地作访问调查研究,编辑出版了《皖南事变50周年纪念专辑》。1991年初,召开了有400人参加的纪念皖南事变的大会(有12人发言)。1991年11月,在名誉会长胡立教支持下,邀请北京中央党史办、南京参加军事大百科全书撰写项英条目的负责人,以及安徽、浙江。福建新四军研究会和上海的同志共50余人汇集上海.对皖南事变的性质,项英的功过等重大问题,提供了大量历史文献作了专题研讨,会后整理成文的《会议纪要》,已上报了中央和市委。
我们认为“皖南事变”是国民党顽固派一手炮制的企图消灭新四军的大阴谋,这是客观史实。由于我方对国民党顽固派这一阴谋的严重性事前估计不足,应付突然事变的准备不够充分,遭敌进攻后迟疑犹豫指挥处置失当等等,以致未能避免我军遭受惨重损失。作为东南局和新四军的主要领导人的项英对此负有主要责任。我们还认为,项英原是党中央和军委领导人之一,对党的事业是有贡献的,长征后他留在南方领导坚持三年游击战争和组建新四军都是有功绩的,同时他也有很大的弱点,犯过一些错误,但他一生忠于党的事业,功大于过。前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对“皖南事变”和项英的功过已作了阐述和评估。
(二)开过两次“党的统一战线和党政职能分开”的专题研讨会。周原冰的专题发言、范征夫的《从党的一元化领导到党政职能分开》、邬正洪的《党政关系的历史分析》等论文,从不同角度论述了革命战争时期,贯彻执行党的统一领导的重要意义,并就新时期中党政、政企分开问题、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党的领导问题,以及在中共中央领导下加强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问题,各抒己见,作了探讨。
(三)为纪念淮海战役和上海解放40周年,市会举行了一次座谈会和两次报告会,胡辛人讲《淮海战役》、章尘讲《渡江战役》、范征夫讲《上海接管工作》,胡辛人、吴瑾瑜还应邀赴徐州出席全国性的关于淮海战役的学术研讨会,各自发表了专论。方晓升代表我会出席在南京召开的“纪念渡江战役和南京解放40周年”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
(四)1991年6月市会召集分会理事、负责人约百人开会,传达在北京召开“粟裕军事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的精神.会上还宣读了国防大学校长兼政委(现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上将的开幕词。其要点是:学习粟裕坚定的政治立场,对党无限忠诚的高贵品质和胸怀韬略与军事指挥家的风度;学习他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顺利完成党中央战略意图的卓越才华;研究粟裕军事理论与实践,要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在浩繁的资料中要去伪求真、除糟留精,要尊重历史,以史实为依据;对于学术研究文章要下功夫,严肃认真对待。
会议认为粟裕的军事理论与实践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大家以严肃认真的态度继续深入学习研究。
(五)1991年12月初,市社联、市国际关系学会、市世界史学会召开“太平洋战争爆发50周年学术讨论会”,市会与分会有10多位同志应邀参加。会上重点发言有: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的原因;太平洋战争前夕的美国亚太政策;国联对日本扩张政策的态度与太平洋战争;太平洋战争与亚太国家的崛起;国际格局的变化与太平洋战争;日美矛盾与太平洋战争。胡辛人、丁力同志提出研究太平洋战争历史应和中国的抗日战争相联系。会后,还撰写了《太平洋战争与中国抗日战争的关系》一文,上报社联。
(六)市会和华东师大政教系合办了“中共党史和新四军军史培训班”,吸收各地新四军纪念馆、图书资料馆、以及有关研究党史、军史的政工干部参加学习。重点学习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树立对中共党史和新四军军史的正确观点和认识。培训班邀请新四军老干部和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讲课。培训班历时近一月,普遍反映效果良好。
(七)各分会、大组在此期间,汇集了一批论文、回忆录和历史资料,单独或与有关单位协作出版了不少书刊。其中有年老体弱的老同志,他们身弱志坚、无私奉献,对党、对人民怀有一片赤诚之心,抱病撰写回忆录。据初步统计:我会会员撰稿者计有《战地红花》16篇;《铁军轻骑兵——新四军战地服务团》11篇;《从硝烟中走来》30篇;《有朋自远方来》14篇。此外,还有王德、黄胜天、吴瑾瑜、范征夫、丹敏、斯简、吴鹤鸣等同志的论文多篇,发表在其他书刊上。
(八)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发生后。市会于6月初专门召集常务理事、各分会和单位负责人会议,讨论面临的严重局势对发生动乱的原因作了分析。与会者指出:极少数别具用心的人,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企图利用我们工作中和作风上的一些缺点错误,来否定多年来四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欺骗煽动一些青年学生和不明真相的人,进行反党反社会主义活动,企图推翻人民民主专政。与会者对此表示极大的愤慨,并上书市委和中央,建议对北京反革命暴乱进一步采取断然措施,坚决予以制裁。
在政治风波平息后,市会召开常务理事扩大会。学习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决议和江泽民、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讲话。对中央果断地平息北京反革命暴乱,使政局稳定、人心安定表示衷心地拥护。在这场政治风波中,市会和各分会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坚决地站在党中央一边,许多老同志挺身而出,对子女、青年进行宣传教育,在交通受阻的情况下,不少同志徒步或骑自行车坚持工作、开会,表现了良好的政治风貌。
(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根据中央的方针,我会与一师等分会,举行了多次大中型报告会。请专家学者作关于苏联、东欧形势演变等报告,有助于大家在国际风云变幻多端之际保持清醒头脑,坚定对党的信念。
(十)1992年5月,市会与一师分会等召开座谈会,交流学习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讲话的体会,提高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明确了区别姓“社”姓“资”的重要标准。一致认为:要着眼于全球的经济,科技迅速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及国际化的趋势,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实事求是,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小平同志的讲话具有重大的战略指导意义,引起国内外人士的广泛重视,给人以极大的精神鼓舞。广大干部和群众思想更加解放,精神更加振奋,到处热气腾腾、生气勃勃。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此外,为加强学术研究工作,市会成立了“学术研究部”。推选范征夫、王维、吴瑾瑜、庄振华、宋祖彰、周苏烽、林信泰、李洛、邬正洪、方晓升等为研究部成员;各分会也陆续成立了学术研究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学术研究工作。学研部曾召开了多次会议,并初步提出20多个研究课题,供各分会作参考。对1992年下半年的学术活动也作了安排。
二、关于书刊出版工作
(一)《大江南北》杂志,坚持“历史与现实结合,学术性与文学性兼备”的编辑方针,近几年来经过全社同志的努力,做了许多工作,作品质量、编辑水平均有所提高;发行销售的联络网点不断增多;使发行量保持在5万份左右。在举办《扬我中华魂》的征文活动中,应征稿件达500余篇(择优刊登27篇)。并进行了评奖,收到了预期效果。1992年开始精简人员以节约开支,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听取各方面意见,总结经验,发扬特长,把杂志办得更好。
(二)新四军历史丛刊社自成立以来,于1989年编印了《战地红花》;同年4月与江苏省文联合作,出版“大江”文艺丛书。先后出版了《从硝烟中走来》、《铁军轻骑兵》、《回忆苏中报》;第三辑《烽火照江明》编辑加工已基本完成,并增添了上海文联党组书记陈清泉、杜宣与《文学报》社社长储大泓为编委。1991年出版了《有朋自远方来》和《华中抗日斗争回忆》第9辑等;第10辑即将出版。另有,与南京军区政治部《新四军》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办公室,各地新四军纪念馆联合编辑的《新四军历史辞典》正在编辑中。(www.daowen.com)
(三)各分会出书情况初步统计:已出版的有军部分会的《皖南事变50周年纪念专辑》;一师的《苏中抗日斗争回忆》、《战斗生活回忆》、《苏中公学史》、《新四军抗战歌曲》;二师的《淮南史料》、《抗日歌曲》(另外与人合作)拍摄4集电视剧《半塔晨曲》;三师的《一代楷模》(自费出版,印1900册.自己发行,收回成本)、《苏北征程》(1~3辑);四师的《淮中校史》、《联中校史》已完成组稿审稿工作;五师丹敏、丁之翔的文章已列入湖北人民出版社的出版计划;六师的《鼓角长鸣》、《平原水乡任驰骋》配合南京的老同志共同编辑;浙东分会编辑出版的《回忆与研究》(1~6辑);建大的《华中建设大学校史》、《建大校友诗词选》;双印的《战斗在华中敌后》(第5辑)、《中国革命印刷史选辑》(第l~4辑)、《中国印刷史简编》、《活字印刷源流》、《历代刻书概况》、《红色号角》;后勤的《后勤》期刊每年出版四期;通讯的《鸿程集》、《新四军通讯工作史料选集》(第l、2集);军工分会与上海市国防科工办编辑出版了《中国军事工业历史资料丛书》;海防分会已收集回忆录与论文40余篇,待经费筹措好即可出版;联抗大组在海安县委支持下,出版了《联抗4年》;鲁艺大组与南京、北京等地老战友合作,出版了《新四军的艺术摇篮》;老战士合唱团每年坚持编辑出版《团讯》报;大专院校部分同志分别参加丛刊社、双印分会的各类选题与书目,如《印刷印钞资料》、《新四军军工史料》(第2辑)和《新四军历史辞典》等书刊的编辑出版工作。
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一)老战士合唱团成立于1986年3月。经过训练和人员调整,加强艺术指导后,在演出活动中,水平不断提高。近四年多来,下部队、工厂、大中学校、医院、街道、少年宫、少教所等单位演出百余场次。并和青少年开展忘年交活动,进行多次联合演出“没有你们哪有我们”等节目。1992年应徐汇区委邀请,参加“学习雷锋”的文艺宣传演出活动,冒雨走上街头.执着精神使人感动,雄壮的革命歌曲,振奋人心。
(二)近两年来,市会和军部、一师、二师、三师、六师、浙东、建大、大专等分会,以及老战士合唱团、《大江南北》杂志社、叶挺部队老战士分会等单位,先后成立了宣讲团(队组)分别到部队、学校、工厂、街道、里弄以讲故事、作报告等形式,对居民尤其是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形势等宣传教育。1991年苏、浙、皖遭受严重水灾,三师苏北分会发动在沪的老同志为老区募捐,所得数千元,全部汇给苏北灾区。当地报刊和电视台都作了报道。六师分会曾组织200余人去革命老区常熟,参观“沙家浜革命历史教育馆”和凭吊革命烈士。叶挺部队分会组织了五六十人去南通、如东、海安、如皋等市县访问战斗过的地方,凭吊革命烈士陵墓,对地方干部进行宣讲,又去张家港市参加渡江纪念碑揭幕典礼。
(三)先后举办了叶挺将军摄影作品展览会、风云五万里——新安旅行团史迹展览和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联合举办的“理想之路”史料图片展;协助黄浦区文化馆举行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史实图片展览,积极支持华中鲁艺画家莫朴画展;市会与湖北省美协、上海美术馆共同举办武石画展;以及热情支持沈柔坚从艺55周年画展等,观众累计近万人。画展中还结合展览举行了座谈,及进行一些忘年交活动。
(四)1991年8月,为纪念陈毅同志诞辰90周年,市会和市政协、学委会、市体委、盐城新四军纪念馆等单位,共同举行了系列纪念活动。召开纪念陈毅同志的座谈会,举办陈毅生平图片展览、陈毅诞辰邮票发行报告会、纪念陈毅围棋邀请赛、以及纪念文艺演出会。上海电视台放映电影《陈毅市长》,而后又放映了镇江地委党史办和南京电影制片厂共同拍摄的10集电视剧《江南风云》以纪念陈毅在抗战期间创建茅山抗日根据地的历史功绩。这次系列纪念活动社会影响较大,反映良好。
(五)为纪念黄克诚同志90诞辰,三师苏北分会于1992年9~12月,举行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在《解放日报》、《文汇报》、《大江南北》杂志上发表黄老的遗作和怀念黄老的文章,举办诗歌吟诵会。最后,与市会合作在静安区文化馆举办黄克诚生平图片展览,展出照片104幅中,约有一半是由三师苏北分会提供的,还将组织约15万字的文章,准备出版纪念专辑。
(六)建大分会曾组织“华中解放区抗日根据地教育研究会”,在淮阴市召开,并为淮阴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筹集教育基金等作出了贡献。
四年多来,经广大会员共同努力工作,研究会取得了上述几方面的成绩,但市会领导还存在若干缺点和问题,如组织领导乏力,工作和认识上的若干问题未能及时沟通解决,不够团结,各行其是,凝聚力不强,缺乏活动,以致未能正常地发挥研究会的优势和整体功能,工作未能跟上形势的发展和要求,这些缺点和问题必须予以重视,力求改进。
在经济工作方面,虽做了不少工作,也有一些成绩,但因缺乏经验,用人不当,领导上对有利条件看得多,对不利因素和可能发生的因难问题估计不足,以致遇到调整政策、政治风波、市场疲软等情况时陷入困境,发生经济亏损。近年来情况虽有所好转,但重创一时还不能完全恢复。分工负责这方面工作的同志是负有领导责任的,并应继续尽力,合情合理依法把工作做好,把问题处理好。
四、对今后工作的初步建议
在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上海加快了改革开放和建设的步伐,形势很好,希望四届代表大会改选换届后,能遵循党的十四大和市六次党代会的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实事求是,振作精神,发挥研究会的整体功能和优势,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继续作出贡献。
初步建议如下:
(一)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继续贯彻加强学术研究工作为主的工作布置和要求,要重视和发掘历史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在条件具备时,有重点地组织写作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论著。对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中有重大意义和影响的问题,可组织进行重点研究。1993年以纪念毛泽东100诞辰为中心的学术活动,需按中央指示结合市会情况及早作出计划安排。同时,在学习十四大文件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一些大家关心的重大问题,可组织结合实际的必要的讨论和研究。在学术研究工作中,要加强各委员会间的联系和合作,充分发挥新四军和根据地老同志和大专院校从事研究工作同志的双方优势,取得更多更好的成果。
(二)面向社会、关心下一代.特别是对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是我会的一项经常工作。深入基层,以文艺演出、宣讲、开展忘年交与举办各种展览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多层次的活动,加强与各方面的联系和协作,是大有可为,备受欢迎的。
(三)继续做好出版书刊工作。《大江南北》杂志,已取得良好成绩,奠定了较深基础,可继续提高质量、丰富内容,进一步与新四军历史学术研究紧密结合,增进社会效益.采取积极措施,精简节约,提高工作效率。 丛刊社应根据人力、财力,考虑社会和经济两方面的效益,制定编辑出版计划.并与有关方面共同商定后实施。各委员会(分会)按各自的条件与特点,继续编印出版书刊、史料,发挥“以史育人”的作用。
(四)市会应调整机构、人员,认真实行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根据社联关于学会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本会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以提高工作效率,市会应加强和各委员会(分会)的联系;对直属单位的工作应作经常了解、检查和关怀,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
(五)按中央兴办第三产业的指示精神,检查总结以往这方面的工作,吸取经验教训,扬长避短,积极创造条件,上下结合发挥优势,有计划地组织力量,切实办好经济实体工作。
(六)市会和各委员会要逐步创造条件,根据会员的要求与爱好,以及可能条件,组织各种诗词、书法、绘画、棋弈、歌咏、气功等联谊活动。
以上报告请代表们审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