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是我国历史上专制统治的真实写照。我国的专制统治源远流长,统治者牢牢地掌握着行政大权,衙门官阶森严,行政事务不仅要做到令行禁止,而且要秘而不宣。由于封闭的权力运作体系和愚民的政策交相呼应,行政成为纯官方的、秘密的东西,更谈不上公开。然而,在这种封建专制主义的漫漫长夜里,也会有个别思想家和仁人志士燃放出要求政务公开的思想火花。
《尚书》中有“举烛尚明”的政论,意思就是说政事应该力求公开、透明,才可以采纳民众的言论,将这些言论反映到政策的制定以及政策执行过程当中去。《孟子・梁惠王下》认为,“国君进贤……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这段话实际上就是在讨论人事任免方面公开,认为人才好与坏的评价及其升降,最好的办法是公之于众,让百姓来评判。把行政事务公诸天下,可以做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从而实现“天民”合一而德治天下。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1]子产在这里留给后人的最大政治遗产是打破民不议政的禁锢。他不仅提出了“民议朝政”的政治主张,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实行了这一主张。人们朝夕议论朝政的好坏,受到褒奖的地方就继续执行,受到大家鞭策的地方就逐步改变。子产的这种言行具有某些朴素的民主观念,在当时能提出开放言论、广纳善言的惊人之语,实属可贵,他是在中国先秦时期最早将政务公开付诸实施的政治思想家。
除了在政治上对统治者实行政务公开进行理论论证外,在很多有关历史文献的记载中也将政治开明作为政治经验予以推广。例如:“工以纳言,时而飏之。格则承之庸之,否则威之。”[2]“治国之道,劝之使谏,宣之使言,然后君明察而治情通矣。”[3]“贤路当广而不当狭,言路当开而不当塞。”[4]“君子弗患乎人之议也,而患其无可议也。”[5]“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6]“主道利明不利幽,利宜不利周。故主道明则下安,主道幽则下危。”[7]这些至理名言与治世经验从不同侧面阐明了政治开明的必要性、紧迫性,尤其是荀子在阐述治国之道时,更阐明政令公开、明白对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意义。在封建专制体制下,封建君王在政治上的开明,思想家们主张广开言路和政令公开在当时条件下实属难能可贵,也为后世的政治统治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在交通、经济、社会等众多条件限制下,政务公开可能缺乏广泛性、普适性、可行性,最多具有象征意义,在历史长河中但见波光粼粼,虽不算耀眼却能照亮后世;政治清明可谓缺乏普遍性,但是作为一种政治作风不仅被后世效法,更名垂青史。
不过,在古文献中,也有关于因为没有政务公开,因为“不透明”而导致亡国的记载。西周时期,周厉王控制言论自由,造成“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三年,乃相于畔,袭厉王。厉王出奔于彘。”[8]这从反面印证了禁止言论自由、阻塞信息流通渠道的严重后果。秦始皇君临天下之后,号令天下,统一思想,推行“焚书坑儒”,迫使人们道路以目,最终导致流言蜚语横生,上下失察,江山易主。此后各朝各代,虽然广设厂、卫,又制定各种严刑峻法,但是却难免各地流言四起,遍地狼烟,生灵涂炭。(www.daowen.com)
基于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我们不禁会说,民可载舟,亦可覆舟。其中新含义就在于加强官民沟通,公开信息,鼓励大众参与。如果一个全民的政府没有全民信息,或者说缺乏获取信息的途径,那么它要么是一出闹剧,要么是一出悲剧,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中国2000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历程中,“权力专属、弄权神秘”是其普遍的政治特点,要实现公开透明是不可能的。但是,即便如此依然有思想家、政治家萌生出要求政治透明的思想,并进行了尝试。
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从不同层面观察社会,提出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在当时社会政治环境下,国家无论大小、人无论具备什么才能都能够找到用武之地。因此,诸子百家在相对自由的条件下议政,诸侯国的国君无论怀着什么样的心理,大体上都能从不同程度上放开言路,听取智者的呼声;秦国商鞅为取信于民,就于南门立柱,以表明政府“号令分明、一言九鼎”;魏国李悝为向国人宣示法律,就把当时的刑书(法律)铸刻在鼎上,以体现法律的威严与公开。
战国时期齐国邹忌讽谏国王博采民意、广开言路,以至于提出建议的人门庭若市,充分显示了执政者的开明;唐太宗公开纳谏,并以此作为为政的镜子,体现了对臣下的信任和宽容。秦朝的廷议制度、唐朝的政事堂制度都属于政务公开的制度安排,不过参与知情者和公开的范围具有特定性,而且知情范围被限定在官僚阶层以内。北宋时期的枢密院决策、金朝章宗主持的“百官议政”、清朝末期的资政院等都被认为是政治透明化的例证,不过普通百姓被当然地排除在核心决策之外。人员选拔的科举制度其实就是一种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其中,考试的规则是公开的,命题范围(四书五经)是公开的。这种公开模式为广大基层知识分子提供了进入上层社会的敲门砖,也为他们提供了无尽的遐想。这些渠道成为沟通上下的纽带,成为基层百姓了解政府运作和社会发展状况,反映自己的呼声的有效平台。尽管不如今天那么畅通、活跃,但是这种范式值得后人借鉴和思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