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果品产销多元化发展研究

果品产销多元化发展研究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1.3多元化发展阶段1984年6月4日,国务院对农副产品购销政策作了进一步调整,苹果、柑橘退出二类物资,至此全部果品实行放开经营,自由购销。1999年产量迅速上升到6 237.6万吨,是1984年的5.33倍,成为世界果品大国。如山东日照市供销社,组织了果业合作社(协会),为果农提供完善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与果农建立了稳定的产销关系,使80%的苹果通过供销社上市。

果品产销多元化发展研究

3.1.3 多元化发展阶段(1984—)

1984年6月4日,国务院对农副产品购销政策作了进一步调整,苹果柑橘退出二类物资,至此全部果品实行放开经营,自由购销。在1985年国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中提出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农产品不再受原来经营分工的限制,实行多渠道直线流通。也促进了果品产销组织的多元化发展。

购销政策的调整,刺激了果品的生产。1999年产量迅速上升到6 237.6万吨,是1984年的5.33倍,成为世界果品大国。由于果品流通领域丰厚利润的吸引,迅速出现了“国家、集体、个体一起上”的形势,进入了多元化发展阶段,出现了以下果品产销组织类型:

(1)果农+批发市场

各地供销社和果品公司将原先建立起的贸易货栈改建为批发市场,有些则承包给了个人经营。此外,其他许多国营公司和各类集体商业也都兼营起果品批发零售业务。到1985年底,全国已建立各类批发市场20多个,这些批发市场有些是综合性的,有些是专业性的,其经营形式大多是通过提供场所,组织产销双方直接见面成交,同时进行代购代销,提供信息、结算、储运、生活服务等项目。据统计,1990年末全国共有果品批发市场700多个,其经营量占到当地果品经营量的60%以上,“果农+果品批发市场”成为了一种主要的果品产销组织类型。

(2)果农+果业龙头企业+市场

从山东省和陕西省这两个全国果品大省的情况来看,山东省在1993年以后陆续上马的果汁饮料生产企业达到三、四百家,引进浓缩果汁生产线十余条。据陕西省果业局统计,1993年开始陆续投产的果汁加工企业,到2001年已增加到13个,省内固定资产在1 000万元以上的果业龙头企业已达34家。在这些龙头企业与果农组成的果品产销组织运行过程中,由于有实力的果品公司和企业较少,加上果农小规模、分散经营,在产销衔接过程中,机会主义行为频频发生,影响了这种产销组织形式的发展。(www.daowen.com)

(3)果农+供销合作社+市场

各地供销社为了在经营中掌握主动权,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向生产者提供系列化服务,建立了一批以供销社为依托,以果品专业生产者为对象的生产服务组织。如山东日照市供销社,组织了果业合作社(协会),为果农提供完善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与果农建立了稳定的产销关系,使80%的苹果通过供销社上市。山东沂水县供销社成立了果品经营集团公司,加入该公司的果园有41个,面积511.8公顷,年产5 000吨,集团通过低产园改造,新品种开发,系列化服务,实行构想保护价,售后利润返还等措施,使供销社与果农利益均沾,风险共担,促进了果品的生产和流通。

(4)果农+果农合作经济组织+市场

在果品流通计划体制被取消之后,千家万户小规模生产的果农迅速直接面向大市场,使祖祖辈辈习惯于在土地上辛勤耕作的果农不知所措。为了适应市场发展,部分果农开始组织起来,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将果农组织起来共同进入市场。如山东省平阴县东阿果品合作社,1992年将东阿、洪范池两镇和毗邻的东平县、梁山县的25个乡镇的3 000多个果农组织起来,依托县供销社的陈旧设施投资86万元,建立了占地1.67公顷的果品交易市场,同时为解决外地客商运输包装难的问题,建起了一个年产150万个果品箱的纸箱厂。合作社以果树医院、农资站和果品市场为主体,把科技服务贯穿于果农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系列服务之中,通过内部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将产销各环节连接起来,形成了完整的产销链,到1998年,果农的收入增加了76万元。

从果品产销组织的演变历程中可以看出,其发展历程可概括为:自由经营→高度集中经营→多元化经营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由于果树种植的经济效益较高,果品的产量大幅度上升,产量的迅猛增长促进了果品流通体制的变革,形成了果品产销组织多元化发展的格局,这正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