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内果品产销组织化研究动态综述

国内果品产销组织化研究动态综述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3.2国内研究动态综述1.关于农业产业化的研究在国内,自1993年农业产业化概念被提出之后,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农业产业化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热潮,对农业产业化内涵与特征的讨论也日渐增多。董满章认为,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围绕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特性,因地制宜地提高其组织化程度的过程。

国内果品产销组织化研究动态综述

1.3.2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1.关于农业产业化的研究

在国内,自1993年农业产业化概念被提出之后,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农业产业化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热潮,对农业产业化内涵与特征的讨论也日渐增多。截止到1996年,国内关于农业产业化的观点概括起来有以下说法:农业产业化是“农业产业系列化”;农业产业化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管理体系和经营方式;农业产业化是按产业化要求组织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农业产业化是一种生产经营方式;农业产业化是以龙头企业为主,外连国内外市场、内连千家万户的“龙型经济”;农业产业化是围绕一个或多个相关的农副产品项目,组织众多主体参与,进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活动,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新产业体系的过程;农业产业化是以某种或某几种产品生产为龙头,将产、供、销不同阶段的服务企业以合同或协议的形式联结起来,组成的一个统一经营综合体;农业产业化是龙头企业按照市场要求,依靠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掌握的市场信息,与农民签订产销合同,建立生产基地,提供配套服务,农民按合同生产、交售,企业按合同收购、加工,把产品销往市场的过程;农业产业化又称农业关联产业群,是一种与发展农业相关的社会分工体系和市场体系,是为农业服务的一群产业等等。在对农业产业化运作的核心问题上,理论界也各有侧重,如“利益连接与协调”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问题、“培育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完善和规范市场体系”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的成败等等。

此后,又有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胡定寰用现代农业产业组织理论对微观的农业产业化进行了研究,认为微观农业产业化是由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不确定性存在,企业为了节省获得生产资料的交易费用而进行的一体化经营。张苏林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去理解农业产业化概念的内涵,认为从静态看,农业产业化是一个发展目标,是一个理想模式,是人们对农业发展方向的一种设计,是把农业放在整个国民经济系统中运用系统论的观点进行重新定位的一种假设;从动态看,农业产业化是一个发展过程,是人们对农业发展方向的一种探索,是按照理想设计向目标推进的经济行为和行政行为。李谦认为,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在理解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应该强调农业产业化的微观组织意义和经营意义,即农业产业化经营。董满章认为,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围绕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特性,因地制宜地提高其组织化程度的过程。吴方卫认为,农业产业化本身并不创造或添加价值,它实际是一个制度框架,是对农业生产关系进行调整的过程,是农业生产者和食品供应链的重组和整合过程。它涉及到产业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的改革和调整,是理顺农村管理体制、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与收入分配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和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快农业技术进步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学术界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学者从市场经济体系发展的过程来分析农业产业化,认为产业化只不过是农业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和表现,是对合同农业或订单农业等的表现性描述,并且由于农业产业化忽视了农民的主体地位,其发展中的有关政策与WTO的规定相违背,建议取消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除此之外,对农业产业化的认识和描述还很多,虽然各观点不尽一致,但其理论和原理则是相近的。比如:各种观点均认为,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而进行的生、加、销一体化;产、加、销应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这种经营方式,不仅突破了所有制界限、突破了行政区域界限,还突破了行业隶属关系的界限,促进了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优势和利益互补。各种观点从宏观、微观和宏微观相结合的角度,运用生态学经济学市场机制系统工程的原理和理论将农业产业化认定为是多功能、多目标、多层次的农业产业经营系统,其目的是达到农业经济总体效益最高,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关于农业产业一体化的研究

对于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内涵在国内大致有两种观点。持第一种观点的是牛若峰,他认为社会上流行的“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业一体化”是一回事。他将农业产业一体化定义为:农业产业一体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以广大农户为基础,以科技服务为手段,通过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是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引导分散的农户以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是系统内“非市场安排”与系统外市场机制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是市场农业自我积累、自我调节、自立发展的基本经营方式;是以多元参与者主体共同利益为基础的经济共同体。同时,牛若峰提出了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四条标准。①“龙头企业”与多元参与主体是否具有共同的交易利益;②是否有稳定的组织形式来联结;③是否以稳定的产销制度相维系;④是否按照一体化经营机制来运作。

第二种观点认为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是由于专业化(区域专业化和生产单位专业化)的发展,市场交易范围的扩展,农业对市场依赖程度加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发挥规模经济效益,降低市场交易风险和交易费用,适应农产品在更大地域范围的竞争和农产品的深度开发需要而进行的非市场化的组织创新。农业产业一体化与农业产业化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从专业化的角度来看,农业产业化是专业化过程,而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是专业化基础上的一体化行为。从行为主体来看,农业产业化主要是政府行为,是宏观经济指导政策和市场法律体系的建设过程;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是具体的生产经营主体的行为,它是微观经营主体适应市场竞争而采取的经营手段。

3.关于农业产业链管理的研究

农业产业链管理(Agricultural Chain Management)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的一种新的观点。与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一体化相比,农业产业链管理有以下特点:①农业产业链管理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它主要侧重如何使农业发展不偏离方向,强调的是管理的手段。②农业产业链包含了农、林、牧、副、渔各业的产品链,它是具体的不同农产品链的集合体。农业产业链管理就是分别对不同的农产品在产业间的物流链、信息链、价值链、组织链等方面进行管理,侧重综合运用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管理职能对农业产业链中的人、财、物以及信息、技术等要素进行整合。③农业产业链管理注重如何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行效率。它将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运和销售环节连接成为一个有机体,并对其人、财、物以及信息与技术等要素流动进行组织、协调和控制,以期获得产品价值增值的过程。农业产业链管理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①价值链管理。其基本原则是在市场条件下,通过产业链的有效管理,使农产品尽可能地增值。农业产业链中的利益分配是由市场来决定的,是一种供需平衡的结果。②组织链管理,农业产业链各环节在市场条件下形成一条条完整的农业产业链,并由市场来指挥其进行生产结构调整,提高其组织效率和决策效果。③信息链管理。在农业产业链管理中,信息流起到带动农业产业链中物流与价值流的重要作用,信息来自于市场或消费需求,在产业链中进行反向流动,它要求产业链的各参与者根据市场的原则进行分工与协作,以较少的投入生产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④物流链管理。农产品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特性,对其流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农业产业链的物流系统必须方便快捷,而且要求物流体系必须完备。总之,农业产业链管理是我国农业市场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一个研究农业发展的新视角。

4.关于物流的研究(www.daowen.com)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从日本引进了物流的概念。1979年6月,中国物资经济学会派代表团参加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把物流的概念介绍到了国内。此后,有关部门及专家学者展开了对物流的研究,代表性的物流定义有:

1987年,王嘉霖、张蕾丽在《物流系统工程》一书中指出:物流泛指物资实体的场所(或位置)转移和时间占用,即物资实体的物理移动过程(有形的与无形的)。狭义地讲,物流包括从生产企业内部原材料、协作件的采购开始,经过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半成品的存放、装卸、搬运和成品包装,到流通部门或直达客户后的入库验收、分类、储存、保管、配送,最后送达顾客手中的全过程,以及贯穿于物流全过程的信息传递和顾客服务工作的各种机能的整合。

1987年,李京文等主编的《物流学及其应用》中,物流被定义为:“物质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各个生产阶段之间的流动和从生产场所到消费场所之间的全部运动过程”。

1995年,王之泰在《现代物流学》一书中,将物流定义为“按用户(商品的购买者、需求方、下一道工序、货主等)要求,将物的实体(商品、货物、原材料、零配件、半成品等等)从供给地向需要地转移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运输、储存、保管、搬运、装卸、货物处置和拣选、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许多相关活动”。

1996年,吴清一在《物流学》一书中,将物流定义为:“指实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这种转移既要通过运输或搬运来解决空间位置的变化,又要通过储存保管来调节双方在时间节奏方面的差别”。

1997年,何明珂在《现代物流与配送中心》一书中,对物流的定义是“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和空间效用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配送)、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是这些活动的统一”。

2000年,宋华博士等在《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一书中,将物流定义为“为了实现顾客满意,连接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克服空间和时间阻碍的有效、快速的商品、服务流动经济活动过程”。

2001年4月,由中国物资流通协会牵头组织,中国物资流通技术开发协会、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方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原国内贸易局物流技术研究所等单位专家学者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以下简称《物流术语》标准)正式颁布。在充分吸收国内外物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物流术语》标准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从对物流的定义看,它既参考了美国、日本的物流定义,又充分考虑了中国文化和国外现代物流理念的接轨。众所周知英文“Logistics”直译为“后勤”,但中文的后勤与物流的概念相距甚远,一般理解“后勤”的含义是“后方对前方的一切供应活动和生活保障”(并非军队对后勤的要求),而“物流”汉语词义解释是“物的位移过程”。

5.小结

国内对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一体化以及农业产业链的研究对总结农业产业发展经验和指导农业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本书认为,以上研究尚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一体化研究确定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但其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即利益分配合理化问题至今仍未能得到圆满的解决,农民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市场主体地位也未能体现,在一个由产、加、销各环节组成的产业链中,农民始终处于生产原材料供应者的地位,这显然不是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最终目的。其次,农业产业链管理研究从价值链、组织链、信息链、物流链的角度对农业产业链的优化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强调农业产业链的整体性,但却将农业产业链的形成交给了市场,这无疑忽略了农业产业链管理的前提。因此,本书认为,在现实条件下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需要对农业产业链的形成规律进行深入探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