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果品产销组织化研究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果品产销组织化研究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3.1国外研究动态综述果品产销的组织问题从根本上说是果品产销链各环节的分工与协作问题,它是随着农业领域内农产品交换范围扩大和产销链各环节的分工逐渐深化而引发的。1.分工与交换理论的演进亚当·斯密对分工和交换的研究对分工的探讨最远可以追溯到柏拉图,但是更为系统而深刻地论述社会分工的应该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1.3.1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果品产销的组织问题从根本上说是果品产销链各环节的分工与协作问题,它是随着农业领域内农产品交换范围扩大和产销链各环节的分工逐渐深化而引发的。纵观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发展历史,有关分工、交换、协作和组织的研究一直贯穿其中。

1.分工与交换理论的演进

(1)亚当·斯密对分工和交换的研究

对分工的探讨最远可以追溯到柏拉图,但是更为系统而深刻地论述社会分工的应该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76年,在他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中,他说,分工是一种“人类倾向”,“这种倾向就是互通有无,物物交换,相互交易”。亚当·斯密认为,人的天赋才能使他只能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但他的需要又是多方面的,他只能通过契约、交换和买卖取得他不能生产而又需要的东西。对于分工与交换的关系,他指出,“分工起因于交换”,交换的发展制约着分工的发展,而分工的确立又是交换发展的前提。在这个问题上,亚当·斯密较多地看到交换对分工的制约作用,甚至错误地把交换夸大为分工产生和发展的根源。尽管亚当·斯密的这些分析有着明显的缺陷,但是他对分工与交换关系的阐述,无疑是有意义的,实际是为专业化分工的研究指出了新的方向和途径。

(2)马克思的分工理论

马克思在他的早期著作中,就已经开始研究分工问题。与亚当·斯密不同的是,马克思是从人们面临的客观物质条件出发来研究分工和交换问题的。1854年,他在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说:“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是由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而自发地或‘自然地产生的’分工”。在论述社会分工的产生过程时,马克思说:“在文化的初期,……不同的社会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因此,它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这种自然的差别,在公社相互接触时引起了产品的相互交换,从而使这些产品逐渐变成商品。交换没有造成生产领域之间的差别,而是使不同的生产领域发生关系,并把它们变成相互依赖的部门。在这里,社会分工是由原来不同而又互不依赖的生产领域之间的交换产生的。”

(3)阿伦·杨格对分工理论的推进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主流经济学的兴起,对分工理论的研究一度中断。针对主流经济学的局限性,1928年,美国经济学家阿伦·杨格(Allyn Young)对亚当·斯密有关“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的论断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他认为“不仅市场大小决定分工,而且分工也决定市场的大小”,“供给和需求是一个铜板的两个面”。阿伦·杨格提出了迂回生产的概念,他认为不但分工水平依赖市场容量,反过来市场是由所有人是否参加分工的决策决定,所以它又由分工水平决定,而其中最重要的分工形式是生产迂回程度的加强及新行业的出现。产业间分工使得迂回生产链加长,也使得市场规模扩大,而扩大的市场会促进分工的进一步扩大。在阿伦·杨格那里,分工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系统阐释。

(4)新兴古典经济学对分工理论的深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罗森、贝克、杨小凯、博兰、黄有光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用非线性规划的“超边际分析方法”,重新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精辟思想转化为经济数学模型,掀起一股用现代数学方法复活古典经济学的思潮。新兴古典经济学认为:每个决策者既可以成为生产者,也可以成为消费者;每个决策者既可以进入要素市场,也可以进入产品市场,厂商或者说企业不是外生给定的,而是在一定专业化和分工格局的条件下内生决定的。他们从分工水平和专业化程度入手,导出需求和供给,使供给和需求分析不但包括资源分配问题,也包括经济组织问题。这里的经济组织形式不但与个人专业化方向和程度有关,而且与社会分工模式、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企业制度的设计、市场发育程度和市场容量的大小、宏观经济周期等均有关系。

(5)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交换的研究

新制度经济学对交换的研究是从引入交易费用概念开始的,为揭示主流经济学中企业“黑箱”的秘密,1937年,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先指出,交易费用是“运用价格机制的成本”。1985年,威廉姆森在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一书中,对交易费用做了进一步的界定,他将交易费用区分为事前交易成本和事后交易成本。前者是指交易发生之前的成本,主要包括对交易的各项条款进行交涉的成本。而后者则是指在交易过程中或交易行为结束后所发生的,为使交易圆满完成的各种成本。威廉姆森认为决定市场交易费用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人的因素和交易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作为引致交易成本的人的因素,主要是人所具有的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和机会主义(opportunism)等性质。威廉姆森认为影响交易的三个因素是不确定性、资产专用性和交易频率。根据这三个因素,威廉姆森提出了治理交易的市场、三边、双边和一体化治理结构。1983年,张五常的《企业的合同性质》一文进一步完善了科斯提出的市场交易成本的概念,尤其对“价格发现成本”的引致因素进行了探讨。张五常认为企业并不是用非市场方式代替市场方式来实现分工协作,而是用要素市场代替中间产品市场。当中间产品的交易费用过高时,企业对市场的替代就会发生。在缺乏企业的情况下,要素所有者直接将自己生产的产品部件和组成部分出售给消费者会产生高昂的交易费用。其中包括:寻价的费用、识别产品部件的信息费用、考核费用、贡献测度费用等。

2.组织理论的发展

国外对组织理论的研究从两个角度展开,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西方学者一方面从人的行为入手,形成了一套从管理学角度展开的组织理论。另一方面,为解决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垄断问题,产业组织理论也在古典微观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得以形成和发展。

(1)管理学领域内组织理论的演变

古典组织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包括两大学派,它们分别是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和以法约尔、韦伯为代表的行政组织学派。其中,泰勒的科学管理学派是站在基层管理者的角度探讨适合于企业日常生产的组织管理模式;法约尔则立足于大公司的高层管理,对企业全部活动进行组织设计;韦伯却从技术层面设计一种普遍适用的理想组织模式。

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行为科学理论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将人在组织中的作用作为研究重点;不仅弥补了古典组织理论的不足,而且对组织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行为科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有梅奥、巴纳德、马斯洛、赫茨伯格、麦格雷戈等人。

至20世纪中叶起,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显著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组织理论又引入了系统论的思想、方法和原理来全面分析组织的内部结构、管理活动与环境的关系等,形成了现代组织理论,也称为现代系统学派或权变学派。其代表人物是霍曼斯、卡斯特、罗森茨韦克和利克特等。该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开放的具有整体性能的社会经济系统,是一个分工有序的子系统的统一体,其界限是柔性的、可渗透的,并且组织具有维持功能和适应功能。

(2)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形成

总体来讲,产业组织理论是以价格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竞争与垄断以及规模经济的关系和矛盾的具体考察分析,着力探讨产业组织状况及其变动对产业内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从而为维持合理的市场秩序和经济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研究。纵观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过程,主要有以下四个学派:

①以梅森和贝恩为代表人物的哈佛学派。1939年,梅森(E.S.Mason)在他的《大企业的生产价格政策》一书中提出了产业组织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向。随后,梅森的弟子贝恩(J.S.Bain)对产业组织理论进行了系统论述,他于1959年出版的《产业组织》一书被认为是该时期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并由此形成了以梅森和贝恩为代表人物的哈佛学派。该学派以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为基础,以实证研究为主要手段把产业分解成特定的市场,按结构、行为、绩效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构造了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简称SCP分析框架),并对市场关系各方面进行实际测量。

②以芝加哥大学教授施蒂格勒(V.Stigler)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形成之后,以芝加哥大学教授施蒂格勒(V.Stigler)为代表的学者们,在对美国反垄断政策的分析和与哈佛学派的论战中,提出了自己的竞争理论和公共政策主张,形成了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芝加哥学派信奉自由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相信市场力量的自我调节能力,认为市场竞争过程是一个适者生存,劣者淘汰,即所谓“生存检验”的过程。他们主张国家应该尽量减少对市场竞争过程的干预,把它仅仅限制在为市场竞争过程确立制度框架的条件上,并认为市场均衡是不能通过人为的政策干预加以实现的,而只能通过市场竞争过程强迫经济主体不断适应这种本身也在不断变化着的市场均衡,尽管这样的市场均衡在现实中难以实现,但是,不受人为干预的竞争过程始终趋向这种均衡。

③以加尔布雷思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新制度学派渊源于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制度经济学。新制度学派承袭了从厂商(公司)内部产权结构和组织结构的变迁来分析厂商行为变异的方法,首次提出所谓“抗衡力量”的概念。该学派认为,以寡头市场为核心的抗衡力量是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取代竞争机制的另一种经济运行的调节机制,这种机制不仅能使资本主义摆脱垄断统治,而且能够消除由于过度竞争带来的破坏性后果。

④以米塞斯为代表的新奥地利学派。新奥地利学派致力于个人行为的逻辑分析,其代表人物米塞斯1966年出版的《人类行为》一书对其方法论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认为任何经济现象都应该运用人类行为科学的方法,按照“人类行为是实现其目的的合理行动”这一公理通过语言的演绎来予以说明。新奥地利学派从不确定性概念出发,认为完全竞争理论的这一前提不仅是非现实的,而且还会对人们产生误导。实际上,无论政府也好个人也好,都不可能掌握完备的知识和信息,这不仅因为知识和信息是分散在千百万人的脑海中,同时也因为这些知识和信息是千变万化的。因此,经济运营的根本问题就在于如何发现和利用分散的知识和信息,使资源运用于社会有用度更高的方面,而这只有通过竞争的市场才能实现。他们特别强调企业家及其创业精神的重要作用,认为,正是企业家发现了这些市场上已经存在但未被注意的机会,并通过比其他人更好的方式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从而起到了调整市场不均衡的作用。这种均衡是一个试错过程,是通过学习和发现知识来实现的。由于这一过程被认为是有益和必需的,因此新奥地利学派的学者们强烈反对政府对产业的过多干预,认为政府的知识和信息也是不完全的,政府的干预反而会扭曲市场调整过程,最终损害经济绩效。

3.有关产销组织的研究进展

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组织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如何能更好地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并以此得以生存和发展成为了研究重点。西方学者对产销组织的研究也开始从组织外部、内部、内外结合这三个方面展开。

(1)外部环境适应论——市场营销理论

市场营销理论是20世纪初从经济学理论中分离出来的一门应用学科,主要强调企业组织应该通过适应市场环境得以生存和发展。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杰罗姆·麦卡锡提出了著名的4P组合营销理论:认为市场营销的根本问题在于解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销售渠道(Place)、销售促进(Promotion)这四个基本要素。该理论认为,企业只要能够生产出“质量上档次的产品”,并围绕着4P来制定营销组合,产品的销售就能得到保证。但是,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消费个性化、人文化、多样化的特征日益突出,而4P理论着重考虑的只是有限的几个变量,明显表现出不适合于新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环境。

针对4P理论的不足,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劳特朋提出了4C营销理论,即:顾客(Custo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沟通(Communication)。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Don E.Schultz又提出了4R(关联、反应、关系、回报)营销新理论,提出了全新的营销四要素:①与顾客建立关联。该理论认为,在竞争性市场中,顾客具有动态性,其忠诚度是变化的。因此,要提高顾客的忠诚度,赢得长期而稳定的市场,必须通过某些有效的方式在业务、需求等方面与顾客建立关联,并形成一种互助、互需、互求的关系,这样就大大减少了顾客流失的可能性。②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对经营者来说最现实的问题不在于如何控制、制定和实施计划,而在于如何站在顾客的角度及时地倾听顾客的希望、渴望和需求,并及时答复和迅速做出反应,满足顾客的需求。③重视关系营销。在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发生了本质性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抢占市场的关键已转变为与顾客建立长期而稳定的关系,从交易变成责任、从管理营销组合变成管理与顾客的互动关系。④重视营销回报。回报不仅是营销发展的动力,而且也是维持市场关系的必要条件。因此,一切营销活动都必须以为顾客及股东创造价值为目的。4R理论以竞争为导向,将关系营销的思想融入其中,并兼顾了成本和双赢两方面的内容,因此,它更加符合营销的实际。随后,在4R理论的基础上,还相继出现了网络营销、全球营销、关系营销、整合营销等营销新形式。(www.daowen.com)

从市场营销理论的产生和演进过程来看,无论是4P理论,还是后来的4C理论和4R理论,都要求企业必须按照市场的需求组织生产,通过产前的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售后服务、购买者意见反馈、产品的目标市场选择、产品价格、促销决策确定等一系列与市场有关的经营活动,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市场营销理论通过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的综合运用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以此获得最大收益的过程,体现了市场主体必须适应市场发展这一根本理念。

(2)内部结构调整论——流程再造理论

流程再造是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和咨询专家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匹在1993年出版的《再造企业》(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一书中提出来的,他们系统地阐述了企业如何发展,怎样适应市场竞争变化的理论与思想,并将业务流程再造定义为:为了在衡量绩效的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改善,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彻底改造业务流程。该定义包括四个关键方面的含义:①企业要对长期形成的分工思想和等级制度从根本上进行重新思考,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进行创造性思维。②流程再造是对企业进行彻底的改造,要摒弃现有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以及陈规陋习。③流程再造将使企业取得跳跃式的进步。④分工理论在决定传统企业流程构造方式的同时,也因为分工过细,导致了组织机构庞大和组织效率低下,这完全与分工出效率的初衷相背离。由于原有业务流程在运行中存在着低效率,所以必须对其进行重新设计。流程再造的原则包括:①明确的共同远景。它告诉流程再造的参加者到底要做什么,而不至于陷入混乱状态。同时,共同的目标能在流程再造过程中不断地鼓舞士气,激励大家朝着这个方向努力。②充分考虑顾客价值。因为顾客可以通过“用钱投票”的方式,决定企业和组织的存亡。因此,企业的组织方式应趋向扁平化,将权力不断向下层(第一线员工)和外层(顾客)转移,以充分考虑现实和潜在顾客的价值。③统一指挥。流程再造不仅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更是一个跨部门的综合性工程。因此,为了确保流程再造的顺利实施,员工必须要服从统一指挥。这一原则也对领导人的素质要求较高。④充分的沟通。由于现状即将改变,这会因为触及某些人和集团的利益而引起抵制。所以,在流程再造从上至下的推行过程中,上下级之间必须保持良好的沟通,使大家能理解再造的方法和目标。⑤与流程再造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念。

在提出流程再造理念十年之后,詹姆斯·钱匹于2002年又在他的新书《企业X再造》(X-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中提出了X再造理念。他认为,再造企业所引发的变革仅仅存在于企业内部,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再造企业的触角必须进一步伸向企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企业的管理者、雇员、客户、商品和服务的供应商以及合作伙伴都应包括在流程再造之中。“X”在这里代表跨越组织之间的各种界限,当相关企业决定将业务流程合在一起时,所有的合作伙伴将共同形成一个有效的、崭新的多企业实体,而这一实体将比企业各自为政时显示出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实现营商绩效的突破性提升。企业X再造描绘出了一张业务流程及身处其中的人们不断进行互动的网络,在这张网络里,以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为主线的各个组织休戚与共,到处充满了协作的气氛,人们拥有任何需要的信息并充分分享各自的观点。为完成X再造,各企业应学会:①创建协调机制。通过在运作方面与客户的进一步协调,在客户最需要的时候以较低的成本准确地供给产品。②更加透明。向客户详尽地展示其业务流程,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增强竞争力。③理解客户的角色。通过与客户交谈以及倾听客户的建议,公司能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为出色地实现客户“拉动”的价值并更为精确地发挥出业务流程的“推动”效应。

在流程再造理论提出后短短的十年当中,就经历了从《再造企业》到《企业X再造》的转变。可以看出,在流程再造理论逐渐完善的同时,其视角也逐渐从企业内部转至企业外部的所有利益相关者。

(3)产销组织优化论——供应链管理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顾客的需求更加趋向于多样化、个性化,企业不仅面临着一个变化迅速且难以预测的市场环境,而且不确定性增加。为了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和满足顾客需要,人们开始将挖掘利润潜力的重点从企业内部的管理过程转向包括产品产、供、销环节的整个供应链系统。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之间合作的趋势日益明显,企业的经营逐渐转向专业化、核心化;各企业都把有限资源放在最擅长的业务上,通过在全球范围内与供应商和销售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一个整体与其他供应链进行竞争。供应链的定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Lin F.R.等认为供应链是包括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在内,涉及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企业网络系统。Steven认为,供应链是通过价值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的整个过程,它始于供应的源点,终于消费的终点。Christopher认为,供应链是一个组织网络,所涉及的组织从上游到下游,在不同的过程和活动中对交付给最终用户的产品或服务产生价值。蓝伯雄认为,供应链是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运输商等一系列企业组成的价值增值链。陈国权认为,企业从原料和零部件采购、运输、加工制造、分销直至最终送到顾客手中的这一过程被看成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这就是供应链。

虽然以上种种供应链定义的表述不同,但供应链管理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和降低总的交易成本,增强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供应链管理体现了以下管理思想和思维方式:

①强调面向供应链整个过程的管理。供应链管理将供应链看成是从供应商到顾客的一个整体,打破部门和企业间的壁垒,通过对整个供应链的优化,将整个供应链上的产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集中的计划和控制,使其更加畅通。通过供应链上各成员之间建立起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供应链中原料在制品、成品的库存,从而降低供应链的总体成本。

②提倡双赢的原则。供应链管理在本质上是建立在合作和双赢的信念上的。供应链上的企业是在保持各自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通过相互间的密切协助来提高最终产品的竞争力。每一个经济主体都从事产品制造和提供过程所必需的一部分活动,他们在通过相互支持、配合和协调来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增加每位参与者的收益。因此,在供应链中,经济主体之间合作化的伙伴关系替代了传统的你死我活的竞争性关系,参与各方的决策偏好和行动目标不是完全集中在价格等短期目标,而是集中在行动协调一致,提高整体效率和产品质量,维系灵活性和整体竞争力等方面的团结合作与共同利益因素,把更好地响应和服务于消费者需求作为行动指南。

③注重优势互补。供应链管理是供应链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之间采取的一种合作性安排,是一种集优的价值共同创造活动。供应链系统的各个企业通过强强联合,集聚供应链中最具市场竞争力的经济资源,通过优势互补,发挥整体效能,将单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融合为整体竞争力,极大地提升整个供应链的市场竞争优势。根据供应链管理所体现的管理思想和思维方式来看,供应链管理在本质上是一种有着多种学术渊源的管理学科,是在理论融合与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管理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新兴分支。正是因为这种多学科交叉的性质,使供应链管理在近年来成为管理视野中的热点。

(4)产销效率提升论——物流管理理论

不同国家或组织对物流有着不同的理解,首先,美国国内对物流的不同理解就产生了四大派别:

管理派。以美国物流管理协会(NOPDM:Natio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为代表,该协会成立于1963年,1985年更名为CLM(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由于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会员大都是美国大学物流管理或相关专业的学术权威或教授、物流管理研究机构的高级专业人员,这样,就使得它的定义明显偏向物流管理方面。

1988年,CLM对物流的最新定义是:“物流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及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我们理解它不仅把物流纳入了企业间互动协作关系的管理范畴,而且要求企业在更广阔的背景上来考虑自身的物流运作。即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客户,而且要考虑自己的供应商;不仅要考虑到客户的客户,而且要考虑到供应商的供应商;不仅要致力于降低某项具体物流作业的成本,而且要考虑使供应链运作的总成本最低。总之,该定义反映了随着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出现,美国物流界对物流的认识更加深入,强调“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并从“反向物流”角度进一步拓展了物流的内涵与外延。

工程派。以美国物流工程师学会(SOLE:The Society of Logistics Engineers)为代表,该协会成立于1996年,1999年更名为“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Logistics”。该协会积聚了大批物流工程师,因而学会的技术背景很强。在发达国家,物流已经成为相当自动化或机械化的行业,这些高科技产品的设计、安排、建设、使用、管理和维护等工作都需要工程师来参与完成,因此物流工程师作为一种专业性工程师,其队伍十分庞大。该协会1974年的物流定义是:物流是与需求、设计、资源供给与维护有关,以支持目标、计划及运作的科学、管理、工程及技术活动的艺术。该定义既考虑了企业物流的需求,同时又兼顾了军事物流的需求。它强调在物流活动的早期要确定物流系统的需求,随后才能进行设计、生产、流通及其相关活动。这种将物流定义为将科学、管理、工程及技术活动集合在一起的一种艺术,旨在对物流有较高的要求。

军事派。物流概念的广泛应用,得益于物流在20世纪的历次重大战争中所发挥的显著作用。一个国家最先进的技术一般是军事技术,一个国家最严厉、有效的管理是军事管理,一个国家最先进的物流是军事物流。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拥有全球最先进的军事物流系统,美军空军(U.S.Air Force)1981年关于物流的定义是有代表性的。其定义是:物流是计划、执行军队的高层调动与维护的科学。按照最全面的定义,物流与军事活动的诸多方面有关:①军事的物资设计、开发、采购、储存、运输、分配、保养、疏散及废弃处理;②军事人员的运输、疏散和安置;③军事装备的采购或建设、保养、运营及废弃处理;④军事服务的采购或提供。

企业派。生产、销售、物流及相关企业关心的是企业内部与外部物流,大型跨国公司,比如《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排名前500家大企业,绝大部分都有公司自己的名词术语定义,比如美国的零售企业Wal-Mart就有自己的名词术语标准。首先,美国一家著名物流公司Exel Logisticsco.1997在《物流术语词汇集》(Glossary of Logistics Terms)中给物流下了三个定义:①物流是与计划和执行供应链中商品及物料的搬运、储存及运输相关的所有活动,包括废弃物品及旧品的回收复用;②物流是围绕物料管理和实物流通所发挥的功能;③物流是对动态和表态库存的管理。

其次,欧洲物流协会(ELA:European Logistics Association)1984年发表的《物流术语》(Terminology in Logistics)中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在一个系统内对人员及(或)商品的运输、安排及与此相关的支持活动的计划、执行与控制,以达到特定的目的。

从该定义不难看出欧洲物流协会将物流定义为两维矩阵:第一维是物料流,由采购、物料管理和实物配送三个业务功能组成;第二维是工顺流,由顾客服务、运输、仓储、物料搬运、物料计划与控制、信息系统与支持以及管理等六个学科构成。

其三,日本日通综合研究所1981年在《物流手册》上对物流的定义是: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求者的物理性运动,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从物流的范畴来看,包括: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诸种活动。如果不经过这些过程,物就不能移动。

4.小结

上述所有理论都从不同角度论及了本书所要研究的果品产销组织,尤其是分工与交换的理论研究,已为果品产销组织研究奠定了基础。西方的组织理论、市场营销理论、流程再造理论、供应链管理理论都从不同角度对产销组织进行了较为深刻的解析。但是,从我国国情和果品产销组织存在的实际问题来看,西方学者的上述理论并未为我们提供一个完整而可行的理论框架。

首先,交易费用理论除了其理论体系仍存在不完善之处以外,它将研究的视角集中在了单个的微观产销主体之间,通过交易的三个影响因素:不确定性、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来分析如何对不同的交易进行治理和规制。交易费用理论虽然对产销之间的交易现状做了富有说服力的解释,但是,该理论并没有将产销之间在交易中的博弈关系予以考虑,并且,也没有从宏观和中观的角度对产销间特定市场结构对交易的影响进行分析。

其二,管理学角度的组织理论、流程再造理论都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产销组织内部,管理学的组织理论对人行为进行的研究将其局限在了单个组织,尤其是产权一体化的企业内部,没有将视线放在产权独立的各交易主体组成的组织上。流程再造理论虽然已经将研究的焦点从企业内部转移到企业与其利益相关企业之间所形成的互动网络上,但是,这是一个一厢情愿的想法,由于产销间交易费用的影响,流程再造理论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很多障碍。此外,市场营销理论主要研究企业组织如何适应外部市场环境,企业组织内部依旧被看作一个“黑箱”。

其三,供应链管理理论强调企业或产销链之间的协作关系,它对双赢的提倡和对优势互补的关注,使其显得更加适合产销组织目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但是,该理论对产销之间通过何种机制才能形成优势互补的协作关系并没有阐述,供应链管理理论强调的协作关系对于我国现实中的果品产销组织来讲似乎成了空中楼阁。

其四,产业组织理论的SCP分析范式,对我们理解行业竞争态势下组织的结构、行为、绩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重点是在同一产业中生产同质产品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上。从果品产销组织的角度来看,产业组织理论的SCP分析范式还需要进一步推广到同一产业内部生产同质产品的企业之间,这些企业与他们的供应商之间,以及供应商与供应商之间的结构、行为、绩效。

虽然上述理论在被用来解释和分析果品产销组织时各自都多少存在着缺憾和不足,但是我们不能期望某一个理论能解释所有的问题。实际上,上述理论在各自所研究的领域内都进行了精彩论述的同时,也为我们对果品产销组织的研究提供了分析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