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融合媒体受众采纳行为研究:媒介融合内涵解析

融合媒体受众采纳行为研究:媒介融合内涵解析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在媒介融合的内涵的一般性界定关键是找到不同定义的共同点。因为在媒介融合的实际发展中,常常表现出多因素的共同变化,包含产业组织的合并与联盟、技术之间的整合以及不同需求的集合,因此在媒介融合的界定中应包含这三大要素。

融合媒体受众采纳行为研究:媒介融合内涵解析

3.1.1 媒介融合的内涵

尽管目前对媒介融合的界定非常的多,但是实际上国内外学者对其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由于媒介融合在技术和产业发展方面的结果的可见性,大多数的学者往往从技术(产品)和产业的视角对媒介融合进行界定。技术(产品)视角往往强调技术之间汇集以及产品的整合,如普尔(1983)认为融合就是“历来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聚合,……所有的传播形态融入到一个大的体系中”;罗杰·菲德勒(2000)认为媒介融合就是指“各种技术和媒介形式都在汇聚到一起”;Yoffie(1997)将融合定义为“采用数字技术后原本各自独立的产品的整合”。而产业组织视角往往将媒介融合界定为不同媒介产业边界模糊化现象,或者不同媒介产业组织的整合化,如Andrew Nachison(2006)将融合界定为“不同媒介组织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Kevin Maney(2007)认为传统大众传媒业、电信业、信息(网络)业都将统合到一种新产业“大媒体”(mega-media)之下。

还有少数学者从受众需求的角度进行界定,这种视角往往是融合的动因或者内在机制进行探索。例如Mueller(1997)提出,数字融合的实质是改变了受众获得信息的时间和空间及其成本;尹莉和臧旭恒(2008,2009)认为融合实质上就是消费者“一整套解决方案”的需求融合。同时还有一些研究从综合视角进行界定,如欧洲委员会在1997年的绿皮书中指出,融合是指“产业联盟和合并、技术网络平台与市场等三个方面的融合”。

在众多的媒介融合界定中,哪一个视角是合理的?哪一个界定是最符合媒介融合的本质?实际上,每一个定义都有其合理性,很难直接否定某个界定。就从目前媒介融合的各个理论和实际发展来看,无论是技术视角、产业视角还是需求视角,都显现其合理性。因此在媒介融合的内涵的一般性界定关键是找到不同定义的共同点。

从媒介融合的文献综述来看,尽管不同界定的文字表述各不相同,视角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共同反映以下的共同点:(www.daowen.com)

(1)反映媒介融合不仅仅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动态过程;

(2)这个动态过程主要指的是不同的技术或者产业或者需求,向同一个技术或者产业或者需求转变的过程,这个转变过程往往用“边界模糊化”、“整合”、“融合”或者“汇集”等表述。

因为在媒介融合的实际发展中,常常表现出多因素的共同变化,包含产业组织的合并与联盟、技术之间的整合以及不同需求的集合,因此在媒介融合的界定中应包含这三大要素。对于动态过程的表述,用“融合”来界定“媒介融合”缺乏解释性,而“整合”和“汇集”容易使人联想“合多为一”的结果,笔者认为边界模糊化更能体现融合的动态过程。

鉴于此,结合各个视角的合理性,媒介融合可以界定为:不同媒介组织、技术和市场需求的边界模糊化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