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术竞赛
武术竞赛为武术界人士提供了交流的机会,促进了各个拳种流派在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的传播。同时,它利用了自身丰富多彩的项目内容吸引了更多群众的眼球,使得更多的人参与到武术运动中来。
清末民初,受西方竞技体育影响,专门的武术运动会拉开了竞技化的序幕。1923年,由马良、许禹生、唐豪等人联络全国武术界人士,在上海举行的全国武术运动大会,是武术竞技化的尝试。由于当时军阀混乱,政局动乱,使许多武术社团和武术名家未能参赛。且大会也未能制定出比赛规则,以及设置评定成绩优劣的大会裁判。所以严格地说,这次武术大会并不具有完全意义上的全国性质和近代体育运动会的性质。(23)但是对武术的传播和推广有一定的作用,可以说是全国武术竞赛的前身。1933年,在南京举行的第二次全国运动大会,武术第一次成为综合性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从旧中国的第三届全国运动会以后,国术就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通过运动会,武术得以有效地扩大了自己在社会上的宣传,引起了社会的重视,对于提高武术的地位,推动武术的传播和普及起到了异乎寻常的作用。
包含武术运动项目的体育运动会有:(www.daowen.com)
江南第一次联合运动会,也称“宁坦学界第一次联合运动会”。江南第一次联合运动会是中国近代早期规模最大的一次区域性校际运动会。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在江南举行。一共有86所学校组队参加,分8类69个项目竞赛,其中武术竞赛仅有击剑、刺枪及柔术三项,只占极少的一部分。到1919年8月31日,上海中华武术会举行大会操,实现了孙中山“富国强种”的体育主张。
华北运动会和华中运动会。华北运动会于1913—1934年间,分别在北京、天津及华北一些省市举行,共18届。第一、二届由北京体育竞进会主办,第三届起由华北联合运动会(后改为“华北体育联合会”)主办。华中运动会于1923—1936年间,分别在武昌、长沙、南昌、安庆等地举行,共6届。(24)
(二)杭州国术游艺大会
除了国术国考外,中央国术馆还组织过一些比较大的武术比赛活动,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杭州国术游艺大会。这次大会于1929年11月16日至28日在杭州举行。此次比赛由浙江国术馆承办。浙江省主席张静江担任会长。参加大会的有19个省市的400多名武林高手。这次大会分比赛和表演,共进行了11天,前4天为武林前辈和各地的拳、械表演,后7天进行散打比赛,在比赛期间仍旧穿插表演。最后比赛决出了优胜者30名,其中最优者10名。这次比赛有助于各派武术的交流,同时也破除了武术的神秘感。但是,受民族危亡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当时的武术竞技十分重视实用价值,主要表现在各种比赛重散手竞技轻套路竞技;重器械竞技轻徒手竞技。因此,从注重竞技价值为主要内容的武术运动过渡到健身价值、竞技价值和实用价值并重的武术运动主要还是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