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流传着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体育项目。由于少数民族存在地域偏僻、人口数量较少等客观因素,对其传统体育项目的考证也较难。本节简单列举回族武术的发展来以点带面阐述少数民族对武术的影响和作用。
回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种族,回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勇武、强健、团结和不畏强暴的民族性格,也与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回族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发展了一些独特的武术流派,涌现出许多闻名遐迩的著名武术家,如王正谊、马凤图、瑞图、张文广、马金镖、常德清、关秀峰和张鸿玉等,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武术贡献了力量。晚清时期,中国遭遇内忧外患,列强横行,朝廷的软弱无能激起了民间义士的强烈不满,涌现出许多力倡爱国、打击侵略者嚣张气焰的回族爱国武术家,他们的所作所为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他们的事迹至今仍广为流传。(www.daowen.com)
回族武术自明代以后就渐成气候,主要流行散手(现在称散打)、长兵、短兵和拳术等,包括各路拳术、器械和对练共几十种。其中流传最广且独具特色的有查拳、华拳、腿拳、洪拳、炮拳和弹腿。在刀、枪、剑、戟、棍、鞭、锤、钩等器械中,回族擅长使用的杆子鞭(亦名西域鞭)、梢子棍、峨眉刺、索来拐(又名鱼刺拐)等,在汉族中很少见到。至于五虎群羊棍、查刀、查枪等也都带有明显的民族特点。另外,三路腿拳、十路查拳和十趟弹腿均为回族所特有,因此素有“教门拳”、“回回拳”之称。清代中后期,回族武术活动更为兴盛,“教门弹腿”就产生在那时,故民间谚语说:“南京到北京,弹腿出在教门中。”历代回族优秀武术家所创立的弹腿、查拳、劈挂拳、心意六合拳、八极拳、回回十八肘等,均已成为中国武术中的宝贵财富。
以回族作为代表,我们客观地看待其他民族,少数民族的传统武术与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不可分割,有着独特的地域风格。他们的传统武术内容形式多变,多以适用为原则发展演变而来,尽管形式内容或者名称上有着各民族的特色,但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中华武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许多少数民族体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震撼并影响了世界,同时也为挽救岌岌可危的中华民族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今后,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各少数民族武术将如同整个中华武术一样,被世界人民认识并喜爱,少数民族传统武术必将为促进国际交流、增进各国人民友谊作出新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