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清末民初中国武术文化发展及流派演进

清末民初中国武术文化发展及流派演进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武术拳种流派的演进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武术,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流派,每一种拳种流派,大体都包括拳械技术、徒手的或器械的攻防格斗技术以及相应的基本功,都始终围绕着技击特点不断地革新和创造。从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武术流派与现代武术各种运动形式实质上是对博大武术的不同分类方法。这种拳技的发展,反映了武术力求适应近代社会多方面需要的演进和创新。

清末民初中国武术文化发展及流派演进

第一节 武术拳种流派的演进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武术,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流派,每一种拳种流派,大体都包括拳械技术、徒手的或器械的攻防格斗技术以及相应的基本功,都始终围绕着技击特点不断地革新和创造。凡有成就的武术家或影响深远的诸家流派,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善于广撷博采,熔铸各家练法而独辟蹊径,自成风格,自创新的技术流派。所谓武术流派,是指由于不同的技术特点和风格而形成的武术派别。流派组成了不同的门类,流派延续了古老的技艺,使武术几千年来得以生生不息。从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武术流派与现代武术各种运动形式实质上是对博大武术的不同分类方法。(1)(www.daowen.com)

每一种拳术的背后有多少人为此皓首穷经,随着一种新拳的产生伴随有多少旧拳在谢幕,每一次全新拳术理论的提出更意味着旧有的拳术理论被淘汰。传统武术正是在不断地吐故纳新之后,才在晚清走上了它辉煌的顶点。(2)清代晚期,出现了以哲理阐发拳理的拳术和拳派,如以太极学说立论的太极拳,以八卦学说立论的八卦掌,以五行学说立论的形意拳,这种新拳派的创立是传统武术与传统哲学、传统导引养身术、传统医学交融而成的。在拳技方面,各拳种进一步注重锻炼效果,强调练功、炼气。如姜容樵将其师张占魁自编且常年坚持锻炼的成套气功简化为十二式,作为形意拳的基本锻炼手段;王芗斋以形意拳为基础,创编了以养身桩和技击桩为根本的意拳。(3)另外,融会多家技法,自成一体的拳派,仍有出现,如,以武式太极拳为基础,融入形意拳和八卦掌技法而形成的孙氏太极拳;马凤图以河北翻子拳为基础,融入劈挂、八极和螳螂等招式,而总贯以通背的通透劲,制成了后世广为流传的通背翻子拳。这种拳技的发展,反映了武术力求适应近代社会多方面需要的演进和创新。马良所创造的新武术,大量地融进了西方竞技体育的思想、理念和模式。这种“新武术”现象成为当时社会文化和学校教育的亮点,从中我们也观察到,武术自近代起发生了质的变化,“中西融合”是近代武术发展的新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