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江西的产业集群支持体系研究

江西的产业集群支持体系研究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是推进产业集群的具体性措施。中国目前的产业集群或其他中小企业,多数是来料加工、委托加工,赚取极少的加工费。加强对废旧物资回收利用集群污染综合整治,对于排放集中、污染严重的产业集聚区,探索集中治理方式,推广节能减排共性技术,降低企业治理成本。

江西的产业集群支持体系研究

7.1 产业集群支持体系的基本内容

产业集群的支持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包含硬件设施,也包含软件服务,具有动态的、开放的演进特点。其主要内容有:产业政策体系、科技创新体系、金融服务体系、法规调控体系、财税政策体系、信息化服务体系、中介服务体系、企业文化体系、行政管理服务体系、企业管理服务体系等等。这些具体的支持体系的集成,作用力有效的发挥和影响,于无声处地形成了产业集群发展的环境空间和支持力量,它能通过一只“无形”的手托起产业集群,通过“无形”的加油机为产业集群发展注入不懈的动力。

表7-1 有关国家集群政策上的比较

img178

续表

img179

资料来源:王发明等.产业集群政策研究——以浙江为例[J].技术经济,2006.

对于产业集群来说,支持体系的作用只是一种外力,其主要的作用是通过各种工具加速产业集群的发展进程,引导其发展方向;在产业集群带来负的外部性影响且靠市场的力量无法解决时,起到矫正的作用;对于投入要素等方面缺乏规模经济优势、研究与开发的能力有限、无法有效地为一些企业发展的核心环节内部化的企业,提供有效的专业化服务或公开物品服务;培育适应产业集群发展的信任文化、合作文化、区域文化,维持市场竞争秩序,优化信用环境。

一般来说,在支持体系的构建中,政策体系的建立是最初和最关键的一步。由于国情的不同,世界各国对集群政策的制定和政策上支持的力度是不一样的。从宏观面来看,中国对发展产业集群的政策工具更多的体现在各有关方面,作为最直接的指导性政策,还是2007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的《关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文件对全国的产业集群发展提出了方向性的指导意见,是具有权威性和较早的政策体系的一部分。在此引用和评述如下:

1.加强科学规划,优化区域和产业布局。推进东部加工制造型产业集群向创新型集群发展,加快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以特色产业和自然资源为突破口,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健全体制机制,发展专业化协作配套,促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形成一批新型装备制造业集群。在具备条件的中心城市适度发展文化、创意设计等新兴集群,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着力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在同行业中具有较大影响的高技术产业集群。

表7-2 集群政策工具一览表

img180

资料来源:Claire Nauwelaes,Rene Wintjes.SME policy and regional dimension of Innovation: Towards a new paradigmfor Innovation policy?.SMEPOL.final report,Oslo(1999).

这一条对全国的产业集群布局作了方向性的划分,其根据是产业基础、资源条件和区位优势;对处在起步阶段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提出“适度”发展的意见,也是有针对性的,因为此类产业集群和制造业等集群的产生条件有很大的不一样,处在“新兴”阶段,不宜一哄而上。(www.daowen.com)

2.坚持节约发展,提高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率。按照布局合理、土地集约、生态环保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改善交通电力、给排水、污染治理等基础设施水平,加快产业集中区建设。整合提升各类开发区(包括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和工业园区等),促进特色产业集聚发展。依法搞好土地整理,推进土地资源整合,盘活土地存量,用地指标优先向优势产业集群倾斜。合理规划土地使用方向,优先满足环保型科技型企业小规模用地需求,为企业集聚发展提供必要空间。

这一条也很具有现实意义。很多地方前期招商引资受指标任务等硬性规定的驱使,逢商必招且条件随意满足,一些企业在零地价、低地价的优惠条件下,大块圈地,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土地整理、土地资源整合,用地指标优先向优势产业集群倾斜的政策导向,不仅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且还有助于推进产业集群向健康方向发展。

3.壮大龙头企业,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积极培育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发挥其产品辐射、技术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中的“领头羊”作用。引导龙头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剥离专业化强的零部件和生产工艺,发展专业化配套企业,提高企业间专业化协作水平。支持热处理、电镀等工艺专业化企业发展,加快解决产业链薄弱环节。

这是推进产业集群的具体性措施。现有的产业集群基本上是中小产业集群,核心企业带动性和辐射作用还不是很强,多数园区企业专业化协作水平低,关联度小,影响企业做大做强和产业集群的升级,十分有必要通过政策诱导,推进园区由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方向迈进。

4.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层次。鼓励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等环节采用先进信息技术,提升工业设计水平,大力推广应用先进制造技术,促进传统产业集群加快由委托加工(OEM)向自主设计加工(ODM)、自主品牌生产(OBM)转变;引导企业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标准,主动接轨国际制造业标准体系,推进产品国际标准认证,支持企业参与国家和国际标准制订和修订;鼓励科研院所和产业集群加强产学研联合,积极吸引跨国公司以及优势企业在产业集群设立制造基地、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地区总部;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保护技术创新成果,保护诚实守信者,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创新氛围。

这一条也富有针对性。中国目前的产业集群或其他中小企业,多数是来料加工、委托加工,赚取极少的加工费。有的企业牺牲环境和出卖廉价资源的收益还不够治理环境代价的零头,出现了所谓的外部不经济现象。从国内外产业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来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成果的产业集群,发展步伐快,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5.切实推进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型工业。选择若干产业集群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建立产业集聚区内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网络,发展生态型工业和生态型工业园区。贯彻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节约能源法》等法律法规,通过清洁生产、资源节约、污染治理和淘汰落后等手段,推动高消耗高污染型产业集群向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型转变。加强对废旧物资回收利用集群污染综合整治,对于排放集中、污染严重的产业集聚区,探索集中治理方式,推广节能减排共性技术,降低企业治理成本。

这一条的政策导向也与上一条所针对的问题密切相关,但更多的是侧重于产业集群的科学发展和产业升级。对于现有一些产业集群存在的污染、高能耗和技术落后等问题,的确需要通过实施有关法规、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创新来解决;对于新的企业落户和集聚,要把生态标准放在和经济指标同等的地位来要求,这不仅是产业集群的内在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

6.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培育区域品牌。支持产业集群以品牌共享为基础,大力培育区域产业品牌(集体品牌或集体商标、原产地注册等)。鼓励有关商会协会或其他中介组织提出地理标志产品和出口企业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申请,依法申请注册集体商标。有条件的产业集群可以发展工业旅游和产业旅游,提高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实施品牌战略是现阶段中国工业的重要任务,也是产业集群的本质要求和存在问题的重要对策。中国相当多的产业集群是建立在“三来一补”基础上,没有自己的品牌,就算有品牌也缺乏世界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也是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的短腿所在。通过这一战略实施,目的在于提高中国产业集群的素质,引导企业实现产品的竞争力由价格优势向品牌优势转变。

7.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健全社会服务体系。重点支持研发中心、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构筑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发展一批以特色产业为依托的商品批发市场,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依托产业集群建立职业技术学院和技工学校,引进国内外职业培训机构,加强职业教育。引导和推动在产业集群内依法组建行业协会(商会、同业公会等)。(1)

为产业集群构建有利的成长环境,是中国产业集群制度创新的不懈追求,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更加重要。因为中国是一个还处在工业化中期的欠发达国家,东、中、西部工业布局和发展不平衡,各地能动用的资源不尽相同,而服务业和健全的社会服务体系在欠发达地区有可能得到跨越式发展;从中观层面来看,各省市对工业发展的偏好是相同的,为实现赶超目标,欠发达地区在为工业发展、产业集聚、产业集群建立支持体系方面要有更大的力度、更多的措施和更好的政策,在软环境建设上做到人有我优,应为制度创新的核心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