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3 生态经济区内城市群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发展
从鄱阳湖的大区域经济角度出发,进行城市群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构想,要以有利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经济整体优势的发挥,有利于加强城市间内在经济联系,有利于环鄱阳湖城市整体利益最大化等角度来考虑。
1.打造以鄱阳湖为中心的城市群和产业集群。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较为发达,城市化率也较其他区域高,但与沿海发达地区比,经济社会发展仍有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在于生态经济区二元结构突出,导致相对发达的工业和落后的农业并存。要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根本途径在于突破二元结构,推进城市化,完善城镇体系,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目前,江西省正在编制和组织论证的《中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有加大对城市、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专项资金扶持倾斜,加大培育产业集群的力度等内容。关键在于今后能把握和落实好以城市群、产业集群为主线的发展战略,这是实现城市群与产业集群互动的关键环节。
2.强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群集聚功能,使之成为引导产业集聚的主要载体。在进行城市功能定位时,既要考虑自身的特点和需求,更要站在整个区域发展的高度,使得区域内城市的产业集聚优势功能成为整个区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利用城市群各自的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发挥城市群的系统层次的有机性、经济联系的有机性、社会文化的有机性等引导产业集群;同时结合目前的产业基础着力构建有区域特色的城市群产业体系,形成不同的群内产业分工。如南昌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汽车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九江重点发展石化、纺织、建材、造船业、旅游业等;景德镇重点发展陶瓷、航空、现代家电业等;鹰潭重点发展铜冶炼业及加工、物流、旅游业等。重点支持高成长型的骨干企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产业链延伸与配套,形成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关联度大的大企业、大集团,形成一批生产要素集中、众多企业集聚、配套协作程度高的产业集群。(www.daowen.com)
3.全力挖掘优越的区位优势,形成有特色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群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优势在于交通发达和工业基础相对雄厚,因此要主动出击,既当好“长三角”的配角又当好江西的主角。树立循环经济理念,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尤其要利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物多样性、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的机会,在搬迁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工矿企业中推进产业集聚;要在强化中心城市极化与扩散效应同时,加快现代化都市型产业体系建设,加速培育支柱产业;依托目前市场份额高的城市核心企业,发展关联配套产业,形成产业集中度高、关联强、区域特色明显的支柱产业群。一方面,应高度关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有雏形的产业集群的发展;另一方面,要促进更多产业集群的兴起。除了进一步完善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通讯外,更重要的是应提供配套的生产服务设施,以利于增强企业的根植性。除了提供高效的政务环境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新的举措为推进区域内企业间、企业与科研机构、企业与中介机构间的长期合作。
4.以产业集群为纽带,协调城市发展。产业集群的运行机制具有为城市要素集聚奠定基础、增强城市效应、推进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密切城市间关系和加快城市群形成的功能作用。因此,培育产业集群是发展壮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群的有效途径。要利用好国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政策支持,推进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培育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产业集群。此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进程,要为今后产业集聚、产业集群的扩张留有充分的发展空间。
5.以产业集群引导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群一体化。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群内的工业园区、开发区多数解决了产业集中和集聚问题,但还没有形成产业集群;尽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群内交通发达、联系紧密,但没有解决区域空间、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旅游、生态环保等一体化问题。为此,要在继续推进城市工业化、工业园区化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化和城市群一体化的步伐。一是要加强电子信息和家电、汽车、医药、石化、新材料、钢铁、铜、食品、纺织等优势行业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群工业园中的规模扩张和产业链延伸,以提高产业集群对城市群的支撑力量;二是利用南昌、九江、新余、鹰潭等的科技优势攻克重要行业的关键技术,推进城市群内工业园区之间产业链的整合与结构升级,以此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群与产业集群在空间上的高度耦合,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群空间一体化;三是城市群内的园区要按照自身的产业定位,变被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为主动承接,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变无目标地漫天招商为围绕园区产业链上下游有目的地招商,使园区内企业做到生产上配套,营销上互补,资源上循环;四是按产业集群的要求形成企业间的网络联系,形成一体化的生产性服务与生活性服务,使产业集群带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集聚,促进城市群的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市场开拓、交通运输、商务服务、营销策划、人力资源、社区服务等各联动互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