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 劣势分析
1.经济总量小,江西经济基础薄弱欠发达地区的地位还没有改变。如前所述,尽管近几年江西发展较快,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潜质。但是,其经济总量依然偏低,人均水平也较低,尤其是基础弱、发展后劲和内在增长动力不足的局面未根本改观,欠发达地区的地位也没变。
2.能源、原材料等供应与工业化进程的需要极不协调。江西的煤炭年产量只有1200万吨,且资源日益衰竭,产量逐渐下降;油气资源少,水力资源开发潜力有限,能源供给形势较为严峻;电网建设欠账多,总装机容量不足,高压电网覆盖面小,稳定水平低,配网薄弱,容载比不足,随着江西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用电的不断增加,供求矛盾日益突出。江西传统产业多是钢铁、冶金、机械以及建材等高消耗型产业,加之目前江西正在打造全国的制造业基地,制造业发展十分迅速,能源、原材料的需求矛盾与日俱增。大量的制造设备需要通过外地购买,中间产品的加工能力偏弱,以采掘业、原材料和粗加工为代表的重工业资源密集型特征明显。在这些行业中,资源型产业所占比重明显偏大,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一旦国际原材料价格或产品价格出现较大波动,将对江西工业经济和综合竞争力产生较大影响。
3.工业经济运行质量还不高。从总体看,江西工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低、产业链过短、产业配套能力差、竞争力弱、企业负债高、行业专业化程度低、生产装备落后,企业生产效率在中部地区和全国都处于较低水平的不足还没有大的改观。目前江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相当于河南的32%、湖南的65%、湖北的61%、山西的65.4%、安徽的75%。与沿海发达省市相比差距更为明显,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为江西的7.57倍、7.34倍、3.99倍和2.22倍。此外,与排名在江西前一位的吉林相比,仍相差近120亿元。改革开放之初,江西工业品市场占有率为1.65%,相对较高,此后逐年上升,1988年达到最高点2.04%,到2001年前后达到最低谷1.04%,只有最高年份的50%;2006年江西工业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1.33%,低于全国3.23%的平均水平(以全国为100,31个省市的平均数),不到排名第一位广东省的1/10,只有9.6%。近年来江西轻、重工业保持了同步增长,但规模仍然较小,轻工业总量仅相当于重工业的50%左右。
4.产业投入后劲乏力。投入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江西最近几年虽然工业投入增速较快,但基数低、绝对值很少,与产业集群发展的要求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多年以来,江西产业发展从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少、银行间接投入的资金逐渐下降、各级地方政府财政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工业投入多元化格局还没有形成。
5.高新技术产业没有形成规模。从总体上看,江西的高新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气候。不仅与沿海发达省市相差甚远,与中部其他省市相比也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高新技术的产业特征不明显,附加值、效益、高技术密集程度等都很低。全省技术水平差,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科技攻关能力弱,普遍缺乏自主开发、创新技术的能力。现有的高新技术企业中真正属于国内领先技术的份额还很低,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小,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缺乏自主创新,与科研力量合作不紧密。从高新技术产业看,虽在2006年总体水平全国排第16位,中部第2位,但总量刚过1000亿元,比安徽少1000亿元。(www.daowen.com)
6.企业家队伍不强大。企业家是工业发展的重要保证,高素质的企业家更是实现江西工业在中部地区崛起的一支重要生力军。目前具有敢创新、争一流精神的企业家群体不强盛;高素质企业家成长的环境和氛围不浓厚。浙江之所以经济能发展迅速,就在于那里形成了个个想做老板、人人要当企业家的环境和氛围。如果一个地方缺乏培养企业家的沃土,必然影响中小企业的生成,也将直接制约着该区域产业集群的形成。
7.环境改善仍有较大差距。从硬环境看,重大的工业项目少对江西发展的制约是明显的,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改善的空间仍很大。从软环境看,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的发展,江西的经济发展环境大有改观,但依然有待进一步改善、优化。近年华东交通大学曾做过一项问卷调查,其中“当地政府已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认同度只有27.3%,而“政府行政不作为使企业经营难”和“企业过多精力放在与政府协调关系上,影响了经营管理能力的发挥”的认同度分别为86.2%和63.8%,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政府职能转变还未到位、企业交易成本高的实际情况。此外,产业集群条件差、产业配套能力弱,尤其是金融业等现代生产型服务业发展滞后,日益成为制约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掣肘”。
8.理念和文化还存在封闭的缺陷。经过多年思想解放运动的熏陶,江西开放性理念和文化的树立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但是,与沿海地区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多方面:①“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还很稳固。在很多人的眼中,做官是人生的最高目标和要求,因为这样能光宗耀祖,经商产业是没有啥用的人;②“一口吃成胖子,一夜暴富”的想法还在很多人脑中根深蒂固。这些人眼高手低,不愿挣小钱,看不起挣小钱的人,总想一夜之间就成为暴发户,这种现象是一些人怕吃苦又爱面子的结;③“小富即安,好日子先过”的做法比比皆是。在外挣一点就很满足,要不做新房,要不吃好穿好,很少想到积累资金去创业或习惯于看摊守业,缺乏勇于争先创大业的勇气和志气,缺乏敢于超前的气魄;④“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观念还很浓厚。自己做不了,也不愿让人家做,我赚不到,你也得不到,要穷一起穷,这些观念在对待外来投资商来投资时,反映特别明显;⑤“螃蟹文化”还很普遍。谁有所作为,就被人盯上,想尽办法不让你有出头之日,或时不时地告你的状,让你防不胜防。
此外,还有相当多的人害怕失败,怕担风险,经不起挫折,缺少百折不挠、永不言败的勇气和精神。思想观念的封闭性一来影响创新创业氛围的形成,二来影响投资环境的优化,所以解放思想是欠发达地区永恒的主题是切入实际的。
9.科教体系支撑力量不足。首先是教育事业发展滞后,主要反映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农村教育等方面,院士和博士点数量远不如外省一所著名大学,每年从国家争取的教育科研经费也极其有限,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远远满足不了工业化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其次是科技事业发展水平不高,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滞后。据2007年《中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披露,2006年江西R&D经费占GDP比重0.75%,低于全国1.49%的平均水平;在中部排第三位;在创新人才数量上,江西从事R&D活动人员为2.58万人/年,其中科学家工程师为2.00万人/年,而全国的平均水平分别为4.58万人/年和3.95万人/年;在科研平台条件方面,江西省大型科学仪器入网设备678台,原值3.7亿元,仅相对于一个国家级大院大所的设备原值。科技实力的不足,不仅影响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也极大地制约了江西经济进一步发展。没有持续的区域创新能力,产业竞争优势最终无法形成,区域优势也会慢慢就随之消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