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国内产业集群研究的有关论点
近几年来,国内产业集群的研究者认为:
中国目前出现的产业集群基本是小企业集群,这些集群是按照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在某一地域集聚起来的既自主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小企业,其企业组织的架构介于纯市场组织和层级组织之间,比市场组织稳定,比层级组织灵活。在这种特殊的组织架构机制作用下,集群内的小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不一定需要规范的契约来维持,更多的是通过信任和承诺来进行。在这样的企业组织内的每个小企业,都可以获得组织外的企业所没有的交易费用低的成本优势。
产业集群的形成归根于企业为获取成本优势,而成本优势的形成,又源于企业为改善生存环境所进行的“结盟”。这里生存环境可简单地分解为“交易成本”“外部化价格”和“内部化成本”三方面。若交易成本+外部化价格>内部化成本+交换的成本,则所有的生产与交换活动都会被整合到企业内部;反之,如果小企业能与其他相关企业建立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降低交易成本,并使总成本<内部化成本,则企业就不会将有关的生产环节内部化,而会将生产环节尽可能地外部化,因此小企业集群便由此产生。
企业集聚必然导致产业内部的分工与专业化生产,专业化分工则要求交易的频率增加。在市场竞争中进行的产品交易,交易的频率增加会增加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但在一些竞争力强的新产业区内,由于地理上接近的专业化企业之间形成了长期合作的关系,使信任基础得以建立,导致监督成本和机会成本降低,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协作竞争能力增强。(31)
由于产业空间聚集、企业扩张的产业经济效应、企业对经济效益的追逐和政府对企业经济运行的调控等因素的作用,在一定的时期内,企业在某一地域空间集聚、扩张,对该地域经济的发展会产生极化效应等重要的影响。也就是说,随着该地域企业集聚和扩张规模的逐步扩大,该地域经济腹地的不同要素会通过企业集聚形成的经济网络向该地域集中和重新配置,从而形成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中心;其次是扩散效应,即随着区域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极的形成,其要素收益差增长点和发展极要素又将向该地域周围腹地扩散,最后达到要素流动和配置的最佳效应。
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群成长,基本上可以看作是国家宏观环境、集群和群内企业三纬度相互作用的结果,任何一个纬度存在缺陷或者不正常,都将严重影响产业集群的正常成长和持续发展。产业集群的培育要兼顾三个纬度,注意纬度间的协调和发展,才能保证集群的健康发展。产业集群的机制有助于企业实现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后提升自身质量:一方面,企业获得外部规模经济后,增强了企业竞争力,有助于企业的进一步扩张;另一方面,集聚在同一区域的企业,因依赖于同一产业“产业链”而进行的分工协作,容易形成企业的进一步联合,又推进新的外部扩张。
纵观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其理论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两大层面:一是基础性理论和宏观性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产业集群定义的内涵和外延、产业集群生成原因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产业集群的评价及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竞争与均衡等内容;二是实证性或案例性的分析,内容包括对某个国家或某一区域或某一产品产业集群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是否存在集群现象或如何集群方向发展,以及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剖析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当然,以上划分只是一般的、大致的情况。事实上,产业集群研究中有相当多的成果既有理论上的假设和推理,又有实证的详尽分析或比较研究。但这些研究的方法都基本上是采用经济学中常用的均衡、规模经济、外部经济、不完全竞争等分析方法。近几年,理论界越来越关注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并借鉴经济地理、产业经济学等基础理论,不断开拓产业组织等相关理论研究新领域,对产业集群中出现的规模经济、经济外部性、竞争与垄断、产业关联现象进行了重点研究。在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中,对集群内企业有意识地加强前向关联或后向关联,以及提高专业分工的程度进行了较多分析,还提出了许多有助于政府改善和调整产业政策,以促进本地区或本国的产业提高效率等相关政策建议。
图2-5 产业集群生成的影响因素
图2-6 产业集群理论研究层面
在国内大陆学者当中,王缉慈(2001)通过地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跨学科的视角,较为系统地综述了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国内外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进展,并结合中国区域发展与区域研究实际,比较分析了国内外高技术和传统产业集群,提出了以营造区域创新环境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战略思想。
冯之浚(1999)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指由某一地区内的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地方政府构成的创新系统。
胡志坚、苏靖(1999)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由区域内参加新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以及政府组成的,为创造、储备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的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
潘德均(2001)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指地方内有关部门和机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创新的网络。
周亚庆、张方华(2001)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区域范围内科技体系、教育体系、资金体系、文化、政府和企业等为科学技术而努力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系统。(www.daowen.com)
黄鲁成(1999)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指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主体要素(创新的机构与组织)、非主体因素(创新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网络。
对于区域创新系统的机构模式,张敦富(2000)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应包括创新结构、创新资源、中介服务系统、管理系统四个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的主要组成部分。
罗利元等(1999)指出创新网络的特征是开放的、动态的、平等互惠的、交流上是多渠道的、多层次的结构,而非固定的、不可变的、等级的协议。
谭清美(2002)则指出区域创新系统空间网络结构的非层次性和统一性,认为区域性网络对于传递可编码的规范化信息和不可编码的隐含信息在实现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周亚庆、张方华(2001)认为应该包括教育子系统、科技子系统、资金体系、政府子系统和文化子系统。
潘德均(2001)认为主要包括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创新技术扩散系统三个主体系统和创新人才培育系统、政策与管理系统、社会支撑服务系统三个支撑系统。
黄鲁成(1999)则认为应由创新主体子系统、创新基础子系统、创新资源子系统和创新环境子系统构成。
杨小凯和黄有光(1991,1993)等利用超边际分析方法来分析分工作为一个角点均衡的产生和演进过程,并系统建立了依托于专业化分工基础之上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其模型研究结论为:1.如果交易效率和收益递增程度都非常低,经济的动态均衡是自给自足;如果交易效率和收益递增程度都非常大,经济的动态均衡是完全专业化分工;中间情形下,即当交易效率和收益递增程度既不是非常大或非常小,劳动分工将逐渐演进。2.劳动分工的演进导致人均实际收入的增长,当分工演进到一定水平时,收入增长率将上升;当分工的潜力耗尽时,收入增长率就下降。3.伴随分工的演进,市场容量、贸易依存度都将上升。杨小凯利用分工与专业化理论解释了产业集聚和经济发展过程,他们认为,产业空间集聚能够实现企业报酬递增而不是收益递增。实际上,企业集聚必然导致产业内部的分工与专业化生产,专业化分工则要求交易频率的增加。在市场竞争中进行的产品交易,交易频率的增加会增加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但在一些竞争力强的新产业区内,由于地理上接近的专业化企业之间形成了长期合作的关系,使信任基础得以建立,导致监督成本和机会成本降低,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协作竞争能力增强。
中国台湾地区学者陈慧娟、关秉思(2000)运用社会关系网络理论来解释台湾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他们认为,中小企业之间紧密的产业网络关系是台湾地区经济蓬勃发展的基础,而网络成员之间彼此的承诺与信任则维系整个中小企业的协作网络。
中科院地理所庞效民1995年在IGU工业空间组织委员会学术年会上,以中国乡村工业区为例探讨了中国新产业区问题。
河南大学李小建(1997)针对新产业区概念的国际争论,提出以形成时间、规模、部门结构、联系程度和根植性五大因素作为研究产业区的定性或定量指标。
刘有金、黄鲁成(2001)认为产业集群中的产业概念不是指广义上的产业,而是指狭义上的产业,如个人计算机产业、大型计算机产业、传真机产业和医疗器械产业等。
徐康宁(2001)认为产业集群是指相同的产业高度集中于某个特定地区的一种产业成长现象。
有学者认为企业网络在本质上类似产业集群。如慕继丰、冯宗宪、李国平(2001)指出企业网络是指一批具有相互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在某些地理区域的集中,是许多相互关联的公司或企业及各类机构为解决共同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持续互动而形成的发展共同体。企业网络包括三类相互联系、持续互动的组织:某类相似或相关的企业;政府有关部门和机构及其他中介机构;高水平研究机构和大学。
林金忠(2001)认为,聚集经济本质上是空间意义上的外部规模经济。他把规模经济分为如下两类:单个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众多企业在局部空间上的集中而产生的聚集经济。同时他还提出了3种聚集经济的类型:多层次聚集(企业之间横向联系而形成的聚集);企业纵向关联而形成的聚集(工业综合体和产业链);区位优势指向而形成的同一产业或不同产业的众多中小企业的聚集。对于产业集群,本研究比较认同波特的观点。事实上,产业集群通常是基于企业在技术、产品和营销方面的协作和竞争而存在的。(32)(33)(3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