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江西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研究成果

江西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廖什在其著作中,还研究了最优市场区位的形状、空间结构,分析了空间一般均衡的条件。克里斯塔勒在1933年出版的《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中,也提出了关于城市城镇空间分布和结构的中心地理论,揭示了第三产业特别是商业布局的内在规律。因此,古典区位论可以说是一种微观层次上的静态的资源空间配置优化理论。

江西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研究成果

2.3.2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从19世纪到20世纪的200年中,产业集群研究力量的另一分支是市场学派和产业关联理论。这些理论认为韦伯理论的局限性在于忽视市场对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主张产业布局与厂址选择应接近市场和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来进行。

1.市场学派理论的发展。其中有代表性的人物有德国经济学家奥古斯特·廖什(August Losch)、德国地理学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冯·杜能(Von Thunen)等学者。

19世纪初,德国进行了农业制度改革,农业产业开始向商品化、大型化发展。1826年,冯·杜能根据自己多年从事生产经营实际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开展研究,在出版的《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中提出了农业生产的空间合理布局问题,并运用抽象演绎的分析方法,提出在一个围绕城市的均质平原上,农业生产的单位产品利润V=P-(C+T),其中P为农产品价格,C为成本,T为运费,在P、C既定的条件下,农业生产空间的合理布局取决于T,也就是取决农产品生产地与消费中心距离的远近。杜能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国六层农作物圈层结构设想。(12)

1939年,廖什将一般均衡理论应用于经济空间,指出社会的产业布局应该选择在能够获得最大利润的市场地域。他把利润最大化原则同产品的销售范围联系在一起,认为一个经济个体的区位选择不仅受其他相关经济个体的影响,而且也受消费者、供给者的影响,所以企业的建设应应尽可能接近市场,以缩短产品的运输距离来节省费用。因此,对企业进行区位布局就要去寻找对企业生产、消费和供应最有利区域。城市是企业区位的点状集聚地,企业在大城市布局后,一些企业集聚点会演变为专门化的集聚区(地带)。

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以市场需求作为空间变量,对市场区位体系作出了解释。在此基础上,还有一些学者研究分析了企业间的信息传递成本和企业产品生命周期之间的关联,他们认为处在不同生命周期的产业布局带有其自身特征。还有的学者在分析跨国公司对外投资价值取向时指出,企业在其邻近市场区域布局,就意味他因有更低的产品运输、信息搜寻和劳动力成本,这有利于企业获取较大的市场份额。与韦伯不同的是,廖什从利润最大原则出发分析区位问题,并将这一原则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结合起来。与杜能、韦伯相类似,廖什也在一系列假定条件下运用抽象和演绎方法探讨了企业区位的决定因素。他认为,如果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的主体,那么其合理区位主要是由产品的需求量大小决定的。如果企业建立在能够吸引足够数量的消费者的地点,有足够的消费需求,企业就能获得利润;反之,这样的地点就不能成为合理区位。他还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消费者需求量的种种因素。所以,廖什的理论主要突出了需求因素对企业最优区位的决定作用,被称为古典区位论中的市场学派。廖什在其著作中,还研究了最优市场区位的形状、空间结构,分析了空间一般均衡的条件。(13)

克里斯塔勒在1933年出版的《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中,也提出了关于城市城镇空间分布和结构的中心地理论,揭示了第三产业特别是商业布局的内在规律。这一理论以商业集聚中心为研究对象,在确定个别经济活动的市场半径的基础上,引入空间组合概念,建立了一个关于商业集聚中心的网络等级序列的理论体系(14)该理论还认为从空间集聚角度出发,可以发现产业的空间集聚本身就存在带来外部经济(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的好处,集聚区内企业因能共享基础设施、有关信息和专业化劳动力资源,能大大节约相关成本,促进企业生产灵活性。还有,信息知识共享也可促进产业集群创新及其社会关系网络的形成。此外,空间集聚是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机理之一,各种资源共享及集聚产生的外部经济是产业集群的主要竞争力,这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市场学派在理论上的一个重要建树是在重视企业市场因素的同时,将信息成本引入产业集群分析,并将一些有可能阻碍或干扰企业与市场间信息交流的政治、文化、教育、经济发展基础等因素考虑在其中,这些研究思路开阔了当时人们的研究视野。除此之外,市场学派没有发现企业、社会机构和政府构成的广泛联系,在理论上没有太多的创新,在技术路线上也没有更成功的价值。他们分析的目标中心还是单个企业,研究的角度还是从成本和区域环境出发来分析企业区位选择和产业布局。因此,与这一理论吻合的经济组织只能称为外部力量嵌入式的企业空间集聚,而不是产业集群。

总的看来,古典区位论立足于单个的或某—方面的经济客体(如农业种植地带、工业企业、市场、城镇)的空间分布和区位选择。对单个经济客体最优区位的决策因素进行研究,更多的追求企业成本和运费的最低,且采用的是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即以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价格理论为基础来研究最优区位决策的问题。因此,古典区位论可以说是一种微观层次上的静态的资源空间配置优化理论。(www.daowen.com)

2.产业关联理论的发展。与市场学派同时成长的还有产业联合体理论、增长极理论、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等,这些理论研究基本上是以投入产出分析法和产业关联为基础,所以理论界将这一理论统称之为产业关联理论。

(1)产业联合体理论。该理论于1956年由美国科学家艾萨德(Isard)提出,他认为产业联合体可以看作在一个特定区位上的一组相关经济活动,由于在这些活动之间存在着技术、生产、分配等多方面的联系,因而联合体必然是有效率的。他还认为集聚的外经济效应会带来市场结构的改变并产生垄断利润,通过分配带动生产要素价格提高、造成要素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因阻止外来企业进入等因素,也会导致产业联合体创新能力的削弱。

产业联合体理论强调企业之间稳固和正式的投入产出联系,其原则是企业之间可观测的空间交易成本最小化。学界认为这一理论也存在许多不足:首先,产业联合体理论的企业区位选址行为是基于可观测的空间交易成本;其次,把产业联合体看作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这种封闭的投入产出系统割裂了地区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其三,由于产业联合体过于强调企业之间垂直的产出联系,这必然导致联合体内企业之间横向联系和竞争不足,从长期来看,这种产业联合体的经济组织模式将导致地区产业的衰退。(15)(16)

(2)增长极理论。1955年,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rancois Per-oux)首次提出了增长极概念。他认为经济空间在成长过程中,总是围绕着极核进行,空间发展如同部门发展一样,增长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这种影响具有正、负两种效应,即“扩散效应”与“回波效应”,前者基于产业集群企业与周边地区在生产过程中的购买原材料、吸收剩余劳动力以及投资等作用而体现;后者则是由于发达地区有效率的生产者通过竞争抑制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活动,一般产业集群的有效性就在于其扩散效应压倒回波效应而刺激经济增长。在此研究基础上,还有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增长极是位于城市区域的一组正在不断扩大的产业,它通过对产业的周边地区和相关产业的影响而诱导区域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增长极理论还将推动性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增长联系起来,认为政府植入的推动性产业会产生里“昂惕夫乘数效应”和“极化效应”,形成围绕该产业的集聚,从而带动地区经济增长。(17)

理论界认为这种理论的缺点也是相当明显的:首先,增长极时常表现为“空吸泵”,造成周边地区的贫困;其次,增长极的扩散效应是基于投资的乘数作用和产业的垂直联系,这与内生于规模报酬递增的产业集聚的本源意义并不是同一回事;其三,增长极的成功强烈地依赖于推动性工业的竞争力,如果地方所设置的推动性产业并不具备竞争力,增长极的前景将是脆弱的。(18)(19)

3.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地域生产综合体(Territorial Production Complex简称TPC)是在前苏联创建并得到广泛采用的区域产业组织形式。巴朗斯基(БapaHckun)是前苏联最有影响的地理学家和经济地理学区域学派的奠基人之一。他强调经济地理与自然地理的结合,重视自然条件的研究,提出“地域生产综合体”的思想,重视区划和综合分析,强调区域观点在经济地理中的运用。著作有《前苏联经济地理、国家计划委员会洲区概况》《前苏联经济地理》等。他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了“地域生产综合体”的概念,并认为它是经济区形成的基础和核心。1941年,前苏联经济地理学家科洛索夫斯基(N.N.Kolosovskiy)系统地论述了地域生产综合体的概念,他提出“在一个工业点或一个完整的地区内,根据地区的自然条件、运输和经济地理位置,恰当地(有计划地)安置各企业,从而获得特定的经济效果,这样的一种各企业间的经济结合(相互制约的结合)就称为生产综合体。”该定义表明了“地域生产综合体”的重要特征。美国学者艾萨德接受了综合体的概念,并把其作为阐述他的区域科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艾萨德认为地域生产综合体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它能比企业单独布点带来更大的聚集经济效果,它不是企业简单地地域聚集,而是使生产上相互补充、经济上密切相关的企业在地域上有序结合布局,产生明显经济效果。他还阐述了关于在一定地域以一定的专业化部门为核心,能够充分发挥专业化部门在整个地域的生产联系的生产地域经济体系的形成机制与过程,该理论主要优点体现于在有限的空间为核心集中投入资源,而且能够形成生产要素的地域性集中,最重要的是它注重于产业之间发展的和谐性。(20)

总的说来,以空间区位结构为出发点来研究产业集群的这些理论视角和思路与古典经济学主义理论相比,研究的角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由过去以单一企业为中心,从区位到企业的单一线条的分析思路转变为由区域和关联产业整体出发,继续注重区位因素及其与企业、产业关系,在重点分析区域间、产业间相互作用的同时,揭示了集群内企业间的利益相关性;二是以辩证的思维和发展的眼光去分析产业集群,这有助于人们更客观地把握集群发展的规律性,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其中的潜在问题;三是这类理论还注意到了政府的作用,为后来研究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开了先河。但一些学者也认为该理论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对企业关系的认识主要集中在以产业链、价值链为纽带的垂直关联性上,缺乏对水平分工企业关系的深入分析;区域非均衡发展思想和由此理论指导下带来的区域差距的扩大也受到了经济学界的猛烈抨击;这一理论对区域间相互作用的分析只看到了加速发达地区发展的作用力,忽视了推动落后地区发展的扩展效应,这也容易造成集群永恒、区域分工格局永恒的错误观念。(2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