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海洋旅游业的建设和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省、市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围绕建设长三角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的目标,紧抓甬台直航、甬舟连岛大桥及甬台温动车组开通契机,积极推进宁波海洋休闲旅游基地和商务会议基地建设。
(一)加大海洋旅游业创新
1.实施品牌形象战略,继续对接上海世博旅游
基本建立宁波旅游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制机制,形成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旅游产品品牌和旅游企业品牌,形成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旅游城市和区域品牌,在国内外旅游市场树立宁波旅游品牌的鲜明形象。“诗画江南、山水宁波”旅游品牌形象是对宁波核心旅游资源的精要概括,构成了江南水乡、文化之邦、名山名湖、海天佛国宁波旅游总体形象的理念基础,对提高宁波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起到了积极作用,结束了宁波旅游长期以来缺少主题形象的历史。
此外,还要进行品牌细分,创立旅游形象,以使旅游形象形成体系,吸引国际市场。一方面,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不同的旅游发展情景,从市场和情景入手,建立旅游形象完整体系,从而增加宁波的旅游竞争力和市场认知度;另一方面,针对国际市场不同地域,设计出多种不同的形象主题,树立宁波旅游在国际市场的鲜明形象,把宁波打造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国内市场,注重形象与市场对应,针对不同市场突出树立商旅天堂,名士之乡、休闲之都等二级形象;面对国际市场特别是欧美市场,要从目前单一的地域和资源形象转变到重要旅游产品形象的营造上来。
强化宁波各市、区的宣传推介,开通世博园区直通车。搭建旅游营销平台,加大宁波旅游形象的宣传力度,重点做好电视、报纸、电台、网络营销,设计制作一批旅游专业读物,并做好在宁波和上海的网络投放和长三角主要城市的交流宣传。
2.重点产品发展
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建成一个布局合理、运行畅通,各旅游城市、旅游景区和旅游点有机连接的旅游线路和网络。加快建设宁波河姆渡——东钱湖旅游区,形成各具特色、分工合作的全市旅游产业布局。此外,还要进一步体现生态特色和地方乡土文化特色,注重开发各种类型和不同档次的旅游商品和娱乐产品,大力发展商务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努力把宁波建设成为诗画山水旅游、商贸购物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以此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和消费需求变化的趋势,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挖掘新的国际市场。
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良好的公共基础设施是海洋旅游发展的平台,要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加快完善旅游配套设施。要根据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整体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以良好的经济生态系统,吸引更多的要素流入。要在政府的主导和协调下,紧紧抓住全国海洋旅游业化发展的战略契机,把加快旅游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经济发展计划。针对当前部分A级景区存在的管理和服务质量下降,服务设施陈旧老化现象,开展景区质量提升活动,督促景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
其主要措施可以是以下几点:逐步完善旅游交通和集散网络,力争开通各区旅游专线;加快高星级旅游饭店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促成一批高星级旅游饭店项目落地景区,提升景区接待能力;推进旅游商品的开发,筹建宁波各区域旅游商品购物中心,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如开通浦东机场至宁波旅游交通专线和上海旅游集散中心至宁波相关县市区的旅游专线;与上海春秋旅行社合作,开通上海至宁波包机旅游专线。
4.推进旅游区域合作
加强旅游企业间的合作。只有做大做强整个海洋旅游业,才能够使自己的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能力,享受集群的商业聚集效应。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形式多样,从信息交流到战略联盟,都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率,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旅游集群的发展,会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旅游集群,并且在集群区域内逐渐完善旅游产业链和旅游产业的支撑产业,使交通运输业、电信服务业、房地产业、各种社会服务机构等各种产业迅速发展。在未形成旅游集群的地市,应该注重促进各关联要素的集聚,培育海洋旅游业示范区。旅游集群的竞争力是旅游企业竞争力的“合力”,除受集群内部企业竞争能力的因素影响之外,还受到企业之间的合作能力的影响。判断一个企业能够持续增长的重要标准就是是否融入区域内社会关系,是否在共生的环境下与其他企业产生信任和合作愿望。
加强与周边省区市的旅游合作。促进与“长三角”其他省、市的旅游企业合作,重点打造“长三角”无障碍旅游区,积极规划推出一批跨省区的旅游产品,与闽、赣、皖的旅游合作有实质性进展。加强省域范围内的多层次、横向纵向的旅游交流与协作,通过联手打造精品线路,包装优势产品,策划整体活动,不断提升区域整体功能和产业素质,增强宁波的区域旅游竞争力。例如,2004年成立了甬台温舟区域旅游合作联合体,合力打造“活力浙东南——中国黄金旅游线”的知名旅游品牌。
5.深化体制改革
积极推进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破部门保护、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加强部门合作,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旅游市场体系;探索旅游资源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推动旅游资源经营权的转让开发。通过产权改造、机制更新等形式,推进旅游企业投资主体和企业组织形式多样化;通过联合、兼并、收购等多种形式,组建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发展的大型旅游集团企业。
此外,可以建立跨部门的、层次高的、权威性高的、协调指导能力强的、利于整合要素资源且符合大旅游产业发展的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旅游、城建、渔业与海洋、国土、环保、财政、交通、工商、税务、公安、农林、水电等部门组成,具有资源保障、规划建设、行业协调三大职能。如实施综合管理的新体制,研究和协调解决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政策等重大问题,组建旅游专家咨询委员会等。
(二)实施人才强旅工程
以“大旅游教育”理念促进旅游教育发展。大力实施人才强旅工程,善育人才、善纳人才、善用人才,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勤政廉洁的高素质旅游队伍,重点培养高层次旅游经营管理者、旅游策划营销人员和导游人才。
一方面,宁波要充分发挥各类旅游院校、培训机构、旅游协会在培养旅游人才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导作用。充分利用大宁波范围内的大学和科研院所,为旅游企业提供咨询、培训员工、输送人才;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扩大旅游教育规模,使之成为宁波旅游旅游中高级管理人才培养和旅游科学研究的基地。因此可以重点建设宁波大学、浙江万里学院和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等旅游院校(系)专业,加强对旅游教学、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和理论创新,为旅游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有利条件。此外,办好各级旅游培训中心,建立和健全市、县(市)区二级立体旅游培训体系,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例如,企业可以建立基本培训制度,实施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鼓励在岗人员参加脱产专业学习、业余时间专业学习,实现旅游区旅游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相结合的目标。一些大型旅游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旅游中心城市和旅游目的地城市应该成立培训中心,承担中小企业培训工作。(www.daowen.com)
另一方面,企业和政府应出台激励人才的有关政策,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对旅游企业人才资源开发、使用和管理的指导,构建旅游人才创业的平台,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旅游行业主管部门要联合各相关部门,会同旅游企业,处理好旅游人才使用过程中的吸引人、使用人、留住人三个关键环节。例如,为旅游专业人才引进创造条件,包括人才档案、户口、住房、子女就学、家属工作安排、安家费、工作条件等在内的各项优惠政策,为引进高级旅游管理人创造条件;建立人才创新激励制度,不断开展各项竞赛活动,提高整体业务水平;建立完善的旅游人力资源信息库,同时定期举办各种级别的旅游人才交流会,为人才流动创造条件。
所以,整个旅游行业都要进一步倡导科教兴旅、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努力营造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环境,加快建立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机制,建立和完善符合国际惯例“来去自由、待遇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主动吸纳、及时重用的人才引进机制,目标明确、综合激励的人才培养机制,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人才使用机制,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人才市场服务机制。
(三)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1.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政策扶持
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宁波海洋旅游业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行业指导和市场监管,使其更加有效地发挥在培育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环境、规范市场秩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全市各级各部门,围绕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目标,主动配合,积极履行职责,切实形成推动旅游发展的整体合力。在旅游产业总体规划上,政府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完成《宁波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加强省级旅游规划与各级城市规划的协调,加大对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以进一步发挥规划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指导和调控作用。此外,还应加强规划实施监督,防止盲目开发和重复建设。
另外,政府可制定扩大旅游市场发展和有利于海洋旅游业发展的政策,以推动集群建设、拉动旅游消费、鼓励旅游。大力支持旅游建设用地,对三大旅游经济带、十大旅游区规划范围内的旅游重点建设项目给予优先供地。进一步加大政府对旅游业的投入,发挥政府投资的积极导向作用,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旅游业。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逐步把公务接待推向市场,采取公开招标方式委托旅游企业代理。对于居民和员工,要鼓励带薪旅游、福利旅游,企事业单位可采用奖励旅游、跨区域修学旅游的激励政策来拉动旅游产业发展。
2.加强法制、标准建设
依据新《旅行社条例》和《旅行社等级划分与评定》,全面推进旅行社的品质评定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旅行社的管理。同时,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旅游管理有关法规规章,出台《宁波海洋旅游管理条例》和《宁波海洋旅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并抓紧修改和启动各种旅游管理条例,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全市旅游法规体系。规范旅行社审批和后续管理制度,强化对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从业行为监管,加强对旅游企业经营行为的检查,严管重罚,规范旅游行业的秩序环境。发挥旅游执法支队和联合执法办公室的作用,加大对“野导”、“黑车”的集中整治力度,构建长效管理机制。
加强全市旅游标准化工作,加快制定和实施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和旅游信息化的地方标准,研究旅游汽车和游船标准、旅游度假区标准、工农业旅游标准等,建立健全全市旅游行业服务标准体系。加强省、市和重点旅游县(市)、重点旅游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与省内相关旅游热点城市旅游质监联动机制,建立健全旅游投诉制度,保障旅游者的合法权益,确保旅游投诉处理率100%。建立综合执法的长效机制,强化法律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和公众监督作用,广泛开展诚信旅游企业活动,加大旅游市场整治力度和监管能力,优化旅游大环境。进一步完善旅游安全监管体系,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建立突发性事件危机预警系统和灾难应急系统,形成高效的风险防范控制系统和严格的风险预警制度,提高危机事件的信息传递和应对能力;落实各项安全责任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确保全年无重大旅游安全责任事故。
3.积极发挥旅游行业协会的作用
政府要大力支持旅游行业协会的建设,旅游企业也应积极参与行业协会的活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发展海洋旅游业中的作用。在我国经济的转型过程中,政府几乎统揽和包办了一切社会事务,使得市场转型过程中我国的行业组织力量非常弱小。很多地区产业集群中没有协会,或是行业协会名存实亡,或是存在一些官方派出机构的协会,对内不具有约束力,对外不具有代表性,自身的发展不独立,使他们难以在城市型海洋旅游业中发挥实质性作用。因此,各级政府在加强管理、规范的同时,引导和推动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建立,促进旅游行业协会的建设。而行业协会的主体是旅游企业,海洋旅游业内全部或大多数旅游企业组成的行业协会是企业协作的主要标志,旅游行业协会代表其成员共同承担责任。所以旅游企业应积极参与行业协会的活动,把建立和维护行业协会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以增加企业在区域的植根性和对地方经济的参与性,在行业协会的发展上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宁波可以借鉴国外和国内其他地区行业协会发展的经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沟通政府企业、制定行业标准、规范行业秩序、协调行业纠纷、保证行业公正等方面独有的作用。行业协会应向其成员提供各种服务,如旅游产品开发、市场营销、游说、劳资谈判,以及举办论坛和提供信息等,在所有或大多数企业的意愿下真正建立和维持这一特色化行业协会,使其真正富于生命力并体现自身存在的价值。
(四)拓宽筹资渠道
旅游企业要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开拓新的旅游产品,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企业资金投入方向主要有4个:
1.优化饭店投资结构。宁波一些新兴旅游地区的饭店建设还比较薄弱,需要改造升级,少数地区的饭店投资应向度假饭店、家庭旅馆、青年旅馆等特色饭店建设转移。
2.加大旅游景区的投融资力度,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把丰富的旅游资源转化为一流的旅游产品。
3.重视专项旅游产品的发展。加快发展产业旅游和新型产品,如农业观光、工业旅游、会展旅游、生态旅游等。
4.提高员工工资与福利,并加大培训投入,以提高员工素质。企业筹资方式总的来说有两种:一是企业将自己的留存收益和折旧转化为投资,二是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资金,以转化为自己投资。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单纯依靠第一种筹资方式已很难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第二种筹资方式已逐渐成为企业获取资金的重要方式,主要有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银行借款、商业信用、融资租赁、吸收直接投资等。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规模、能接受的风险程度、生产经营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筹资方式。同时,旅游企业应落实诚信机制,吸引其他企业、银行及民间资本的投入。例如旅游企业应该加强与银行的沟通与联系,解决银企之间融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并主动向银行展示自己的项目优势,从而从银行获得企业发展的资金。
政府应加强有利于宁波海洋旅游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培育海洋旅游业竞争力。积极研究完善旅游相关税收政策,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如就业专项资金可按规定用于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小额贷款贴息等;完善金融支持政策,拓宽旅游企业融资渠道,对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或项目提供信贷支持,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就业信息网络、培训基地、服务场所以及旅游景点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一批功能完善、特色突出、就业潜力大的旅游项目和旅游综合服务设施;积极提供旅游就业资金援助,有关部门应对有条件发展旅游业的就业困难人员较集中的地区给予必要的扶持和帮助。温州苍南县2009年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增加到1000万元,并将在以后按比例逐年增加,这使长期束博景区旅游开发的瓶颈得到缓解,其经验值得宁波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