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海洋旅游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在海洋旅游的研究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前,海洋旅游的开发主要集中在海洋环境影响及其评价上,90年代后,海洋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得到重视,海洋旅游研究进展较快,特别是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产品决策和管理方面的研究。目前国外学者主要是从海洋环境科学、市场学、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海洋环境科学的研究为海洋旅游的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海洋资源评价问题上Morgan(1999)选择海洋开发程度、自然、生物、人文四类共50个评价因子构成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能给游客提供较多的海洋旅游信息。从海洋旅游的发展历程来看,旅游的发展与市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市场学的理论指导着旅游产品及结构的开发和优化(Salmona,2001)。可持续发展通过保护海洋旅游环境,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海洋旅游开发管理模式及手段,Hall等提出加强海洋生态旅游建设等途径。
国内海洋旅游发展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还不成熟。研究成果多以积极和正面影响为主的战略研究。国内学者周国忠以浙江省为例,研究了海洋旅游的调整优化问题,在分析浙江海洋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一核、两带、三中心、四品牌、五区块”的海洋旅游格局等对策。潘海颖在分析浙江旅游资源及市场的基础上,从客观和微观两方面阐述了海洋旅游产品的开发思路。另外,郭鲁芳及胡卫等,分别研究了海洋旅游产品深度开发及舟山海洋旅游品牌的构建及对策问题。陈飞永对宁波海岛旅游业带来的积极效应进行了述评。
海洋旅游的国内外研究来看,国外学者侧重研究海洋旅游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国内学者研究重点放在海洋旅游的结构优化和开发原则、开发问题和对策上,研究内容基本停留在开发的战略研究层面上,缺乏针对海洋旅游产品的2D空间向3D空间延伸的政策需求和市场现实需求,研究海洋旅游业的发展。根据海洋旅游产品3D空间延伸的政策需求和市场现实需求研究海洋旅游是实现海滨到海洋的转变,促进旅游市场和海洋旅游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带动海洋旅游相关企业,促进宁波海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www.daowen.com)
宁波拥有发展海洋旅游业的优越环境和丰富文化,宁波《“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把海洋旅游列为予以重点发展的海洋产业,宁波《打造国际强港行动纲要(2011—2015)》中提出了海滨旅游资源转化成海洋旅游资源的整体构思。从“海滨”到“海洋”不仅仅是视野的变化,更是质的飞跃。充分利用“港、桥、渔、滩、岛、景”等资源优势,推动滨海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建成我国海洋文化和休闲旅游目的地是宁波发展海洋旅游业的首要任务。宁波海洋旅游业的发展中旅游产品开发作为海洋旅游发展重要环节,也是海洋旅游策划和市场营销的前提,作用不容忽视。宁波海洋知识博物馆、海上运动项目、海鲜美食项目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海洋旅游多以观光和商务旅游产品为主,结构单一,相关旅游如休闲度假、体育娱乐、修养型等专项旅游项目并没有完全开发出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无法保持强劲的竞争力。所谓“海洋旅游(Marine Tourism)”就是指在陆地、岛屿以及大海等空间、发生的所有休闲观光旅游行为。海洋旅游的发展应从海洋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着手,逐渐向海上、海中、海底等空间领域扩张,应从海洋旅游的主体、客体、政府服务和管制的角度加以进行研究。也就是说,过去的海滨旅游产品只是停留在2D(平面)空间的设计与规划,如今的海洋旅游则是在3D(立体)空间的产品设计与规划。在海洋经济发展的新背景下,如何与旅游产品开发相结合率先提出海洋旅游发展的新理论,提出海洋旅游业发展方向是宁波发展海洋旅游业的前提。
本章将在研究现阶段宁波滨海旅游业的发展基础上,对国内外海洋旅游开发经验和开发模式进行分析,针对海洋旅游产品的2D空间向3D空间延伸的政策需求和市场现实需求,从海洋旅游开发设计的主体角度、客体角度、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角度研究海洋旅游业的发展,提出海洋旅游的相关对策,以期能够对宁波市海洋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明确思路,促进旅游市场和海洋旅游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带动海洋旅游相关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国际化,同时也促进海洋旅游理论体系的深化与发展,促进宁波海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