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连:开拓进取,加快建立现代化造船体系
船舶工业是大连市传统支柱产业,也是全市落实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打造现代产业聚集区的重要内容。为加速船舶工业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大连市将海洋工程装备与高技术船舶作为全市“十二五”重点发展的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明确重点研发自升式和半潜式钻井平台、大型浮式储油船等海洋工程装备及配套产品,重点发展液化天然气船(LNG)大型集装箱船、超大型原油船等高科技、高附加值船舶产品。近年来,大连市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通过采取积极的信贷措施,稳定造船订单,化解经营风险;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使大型船舶企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通过加快自主创新,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发展海洋工程装备;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实施的《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使大连市船舶工业平稳较快发展。为了全力打造世界级造船、修船产业基地,大连将科技创新和技术引进相结合,提高独立设计、独立制造现代化船舶能力,重点发展液化天然气(LNG)、大型集装箱船、超大型油轮、大型重载滚装船、深海钻井平台、大型游船、高档游艇等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船舶产品和海洋工程设备。加快船舶配套工业园建设,延伸船舶制造业的产业链条,船舶制造配套企业集群,使船舶配套与船舶制造同步协调发展;加快修船基地建设,在现有修船规模基础上,扩建修船设施,提高修船能力和水平。
1.看清形势,积极应对
“我们及时地分析了大连船舶工业所面临的形势,并结合自身情况,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大连市市长助理、经信委主任刘岩说。“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大背景下,大连船舶工业确实遇到了一定问题。”刘岩告诉记者:“当前,国际船舶市场出现下行趋势,船东询价减少,价格下降,造成新船成交减少,交船难的困难局面已经出现。”同时,随着近期欧元、英镑纷纷贬值,人民币升值依然对出口产品构成巨大压力;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船东和修造船企业面临融资困难的问题;此外,受市场的影响,造船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加快技术进步和新产品开发,重新确立市场竞争优势,船舶工业面临重新洗牌,竞争力不强的造船企业和船配企业将被迫退出市场。“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及时分析了大连船舶工业面临的形势,并结合自身情况,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刘岩介绍说:“一是支持大连的船舶工业企业、航运企业和金融机构贯彻执行国家出台的有关政策。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支持外地船舶工业企业在大连投资建设船舶工业企业或与大连船企合作。培植大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三是推进重点项目实施,抓住国家新一轮增加投资的机遇,促进重点企业加快发展。四是大力开拓市场,引导企业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格局调整机遇,提高国际市场份额。抓住国家发展运输业及淘汰老旧船舶的机遇,积极开拓国内市场。五是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建立以设计为先导、总装造船为核心的现代造船模式。推进总装化造船、数字化造船和精细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六是引导船舶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管理信息化,全面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七是推进企业科技创新,打造产学研联盟。引导企业采用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八是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积极贯彻国家信贷政策,扩大信贷规模,拓宽资金渠道,为船舶工业企业提供投资信贷支持。”
2.加大扶持,进军高端
大连市加大扶持力度,对一批重点造船企业实行重点的帮扶政策。此外,大连市船舶工业企业不断加大自主创新和科技攻关力度,推进船舶制造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的国产化、规模化,行业的综合竞争力得到了极大地提高。目前,大连市已经能够建造30万吨级等各种类型船舶,包括苏伊士型液货船、好望角型干货船、巴拿马型干/液货船、大型集装箱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在内的30余型船舶。“围绕当前海洋油气田开发以及未来海洋矿产资源开发的需要,我们鼓励支持大连船舶企业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投入,培养一支海洋资源开发装备技术队伍,重点研发自升式和半潜式钻井平台、大型浮式生产储油船等海洋工程装备。”刘岩介绍说:“在船舶配套方面重点发展大功率船用柴油机、甲板机械、舾装单元模块、上层建筑总组成品化、推进器、阀门、电缆、舵轴等主要配套设备、材料,提高产品配套率;在玻璃钢船体方面重点发展新式救生艇、高性能玻璃钢艇、休闲游艇和玻璃钢渔船等;同时注重发展高附加值的玻璃钢船体舾装件单元模块等产品。随着造船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大连市船舶工业企业已由单纯追求产量转向追求效益和高附加值。”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荣膺(亚洲)最佳船厂奖及多项国家荣誉。在2009年11月7日的“第十四届中国企业新纪录”评比中,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又创四项新纪录;“首次平地建造400英尺自升式钻井平台”创国内以总承包商身份研制最大、最先进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新纪录;设计制造的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创国内海洋工程重大装备研究新纪录,开展的“超大型油船两/三大段坞内漂浮合拢”工艺研究,使船舶实际建造周期平均缩短2个月,交船期最短5个月,为国内首创;推行质量确定认制,使各型船水下建造周期大同缩短,为国内首创。
大连市造船技术迈上新台阶。2009年11月,继成功交付系列57000吨散货船之后,大连中远船务成功命名并交付首制三万吨多用途重吊船。该船的交付开辟了中远船务特种商船建造的新里程,标志着大连中远船务在奠定“修船航母”地位、跨越式进军高端海工建造领域之后,生产技术又迈上了一个台阶。
3.发挥集群效应,打造三大造船基地
大连2011年重点了打造三大造船基地: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成功建造国内首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300英尺自升式海洋石油钻井平台;中远集团大连中远造船工业有限公司创国内船厂最大吨位散货船制造纪录;STX大连集团33.5万吨超大型浮式储油船成功交付。2012年,大连船舶制造企业不断加大自主创新和科技攻关力度,强势进军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制造水平全国领先。
2012年以来,大连市确定了大连船用柴油机厂低速柴油机改扩建项目、大连中远造船有限公司旅顺造船基地项目、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华锐船用曲轴有限公司大型低速柴油机半组合曲轴二期项目、大连船舶重工集团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修船建设项目、大连船用推进器厂超大型船用螺旋桨生产线建设项目,对这些对全市船舶工业发展影响重大的建设项目加以重点扶持,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围绕海洋工程产业发展,与重点企业一道开展立足本地的配套体系研究,推动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大连嘉林船舶重工建设海工桩腿项目已经竣工,并为大船海工供应了两套海工桩腿,实现了国内首创,替代进口;大连重工・起重集团研发的单点系泊系统关键件,推动钻井船生产能力的提升;大连船舶工业船机配套有限公司船机配套建设项目竣工投产,将为大连船用柴油机厂产能提高到300万马力发挥重要作用。
为发挥集群效应,大连市加快优化船舶工业布局,重点打造大连湾、长兴岛、旅顺三大造船基地,通过落实相应扶持政策、帮助重点园区招商引资等措施,推进产业集群建设,推动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三大造船基地的崛起,高附加值产品渐成主流,使大连市的船舶制造业面临国际市场严寒依然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763亿元,增长8%,大连船舶重工集团、中远船务集团两个船舶制造企业销售收入将超200亿元。
到2011年年底,大连市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的生产能力将达到1300万载重吨,完工量达到900万载重吨;船舶工业营业收入达到870亿元,其中造修船达到550亿元、海洋工程达到100亿元、船舶配套达到200亿元,玻璃钢船艇、铝合金船艇及配套产品营业收入20亿元。
(二)青岛:海洋船舶工业在变革中求发展
在中国新的船舶工业版图中,青岛的位置不容忽视——青岛及海西湾造修船基地被作为三个国家级大型造船基地之一,列入我国《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青岛已从仅能建造1万吨级以下船舶的低端水平,提升到可建造10万吨级以下散货船、油船、多用途集装箱船、军用舰船及海洋工程装备的全新水平。目前正在打造海西湾、即墨、胶南三大船舶基地,远期将形成620万载重吨的年造船能力和年产60万标吨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能力,船舶工业年产值将达到500亿元以上。青岛及海西湾造修船基地作为三个国家级大型造船基地之一,被国家列入《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20世纪90年代末,青岛只有北海船厂、青岛造船厂、灵山船厂等几家企业,仅能修理10万吨级以下、建造1万吨级以下船舶,修造船能力处于低端水平,在国内的位置十分轻忽。这一时期,北海船厂的搬迁,成为青岛船舶工业崛起的标志性事件。青岛没有将这次搬迁仅仅看作简单的位移,而是将其看作产业升级的重要机遇,并由此发端,确立了青岛船舶工业大发展的基调。青岛抓住世界船舶工业转移和北海船厂搬迁的机遇,作出了引入国内外大型造船及配套企业和研发机构,通过集群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决策。而这一发展思路,直接促成了青岛船舶工业的勃兴,促成了青岛船舶工业的大变局。2009年,投资25亿元的712船舶电力所项目、投资15亿元的武汉船舶重工海洋工程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带动了配套产业加快投资,船舶产业迅猛发展。海西湾造修船几滴2艘18万吨级散货船先后交付使用,船用曲轴、柴油机等造船配套企业纷纷投产。其中,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CSIC)、芬兰瓦锡兰集团(Wartsila)和日本三菱重工(MHI)共同组建的青岛齐耀瓦锡兰菱重麟山船用柴油机有限公司(QMD)顺利投产,使已经落户海西湾的青岛北船重工(造修船)、青岛海西重机(港口机械)、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研发及产业化核心产业链,海西湾有望成为实习雄厚的世界一流的船舶生产研发基地。海工装备、专用船舶和“双高”船舶生产逐渐展开,完成产值89.85亿元。2009年8月20日,作为国家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三大基地的重点项目之一——青岛海西湾造修基地项目全面建成。
1.高瞻远瞩,科学布局
根据世界船舶工业发展方向、国家船舶产业政策和全市产业布局规划、资源禀赋和承载条件,青岛统一规划了集造修船、船舶配套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于一体的海西湾、即墨、胶南三大船舶基地,实施集群化发展。这三个基地总占地面积13平方千米,五年规划总投资240亿元,远期形成620万载重吨的年造船能力和年产60万标吨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能力,船舶工业年产值将达到500亿元以上。由此,青岛市船舶工业将形成东西两翼布局、国资民资外资互倚共赢的发展格局。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认为,青岛规划的三大基地,呈现出大中小船型错位竞争的局面,足以表明青岛近年来在调整船舶工业结构的过程中思路清晰。三大基地中,海西湾将成为大型船舶、大型海洋平台、大型船舶柴油机、曲轴等产品的生产基地和大型船舶维修基地;即墨主要生产10万吨油轮和集装箱船、特种船、豪华旅游客船、公务用船、工程船和游艇;胶南主要扩建舾装码头、新建船台、船坞及配套设施,具备10万吨级以下船舶建造能力。这三大基地均是引进重要研发和配套企业,实现集群化发展,成功避免了布局散乱、产业链条不完整等问题。
大约10年前,曾有专家尖锐地指出,国内不少地区引进日韩造船企业后,成立的均为船体分段企业,而非总装厂,故此很可能成为日韩企业转嫁成本的加工厂。同时,不少地区的造船产业布局散乱,产业链条很不完整,不具备持续竞争力。当时这些专家的观点,可谓切中肯綮,而青岛近年来在发展船舶工业的过程中,不仅建立了北船重工、即墨马斯特造船等总装厂,而且随之配备了数量众多的研发和配套企业,促使造修船产业不断丰满,发展张力日益强大,从而使青岛得以科学规划三大船舶基地,成功实现了高起点承接世界船舶工业转移。
目前船舶工业已成为青岛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的产业之一。2007年,全市列入统计范围内的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达到35户,完成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实现利润5.8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56.98%、74.3%,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27.78和34.3个百分点。青岛已从仅能修理10万吨级以下、建造1万吨级以下船舶的低端水平,迅速提升到可修理30万吨以下各类船舶,建造10万吨级以下散货船、油船、多用途集装箱船、军用舰船及海洋工程装备的全新水平。两年来,北船重工成功造出全省首艘10万吨级FPSO(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海西重工造出大型船用柴油机曲轴,中海油海工基地造出重达9382吨的海上采油平台上部模块,使青岛成为国内第3个能够建造10万吨级FPSO、第二个能够制造大型船用柴油机曲轴和目前建造海上采油平台上部模块最大单件的城市。
原先的北海船厂,如今已变身为中船重工集团下属的青岛北船重工公司。中船重工是国内最大的造修船企业之一,在资金、市场、技术、产业链等方面具有强大优势,青岛与其合作后,双方提出把海西湾造修船基地打造成国内最强、国际一流的造修船基地。该基地自北船重工2003年下半年整体搬迁开始大规模建设,先后建成15万吨、30万吨修船坞各一座,并将在2009年前陆续建成30万吨、50万吨造船坞各一座。借助海西湾造修船基地这一平台,北船重工目前手持船舶订单达到316万载重吨,跻身世界造船企业50强。
在北船重工搬迁的同时,青岛市还引进了中船重工“四厂三所”等重要研发部门,引进大型船用低速机曲轴、船用风机等多种领域的配套企业,推动海西湾造修船基地集群化发展。引进骨干企业,随后引进重要研发和配套企业,实现集群化发展,海西湾造修船基地的这一成功模式,近年来被不断复制。据记者粗略统计,青岛市已先后引进中船重工及“四厂三所”、中海油、中石油、韩国现代等国内外造船和研发、配套企业以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投资亿元以上的船舶重点项目达到12个,总投资198亿元,这些项目已于2010年前后陆续建成投产。目前,海西湾造修船基地大型修船坞、大型船用曲轴、中海油海工基地等5个项目的一期工程已投产;海西湾造修船基地大型造船坞、中石油海洋工程基地等6个项目已开工;即墨马斯特造船项目、青岛造船厂搬迁改造项目已启动;胶南董家口大型修造船基地项目已形成初步规划。
2.吸引配套,集群效应
没有强大的配套业,就没有强大的造船业。船舶工业是技术密集度最高的产业之一,它集中了航天航空、自动化、卫星导航、通讯、微电子等诸多高新技术门类,涉及水声、光学、电子、激光、自动化、信息化、新能源、新材料等300多个专业学科。如此高的技术密集度,对于配套的要求之高可想而知,而正因如此,一个地区船舶工业配套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其整个产业水平的高低。青岛市将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船舶配套企业和产品,将以中船重工集团驻青企业和淄柴博洋、青岛船用锅炉、青岛风机等本地企业为主体,以大型船用柴油机及曲轴、舱室机械、港口机械、系泊锚链、船用电缆等船舶配套产品为重点,密切跟踪国际船舶及同类配套产品技术发展动态,采取技术引进、中外联合设计、自主研发等多种方式,提高船用设备研发、设计、制造水平,逐步掌握核心技术。(www.daowen.com)
对于船舶配套产业的发展,青岛采取的同样是海西湾造修船基地模式,即“坚持船舶工业基地与船舶配套产业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坚持国内外企业引进与本地企业发展并重,坚持现有产品扩大规模和新产品加快研发并重,大力延伸船舶产业链”。早在建设海西湾大造船项目之初,青岛就同步规划引进了中船重工集团的“四厂三所”,包括武汉重工铸锻公司、宜昌船舶柴油机厂、武汉船用机械厂等“六厂”,以及725研究所、719研究所等有关研发机构新增的科研系统集成、大型船用配套总装能力,近年来,“四厂三所”不断向青岛转移,青岛市以其为依托,逐步建立了大功率低中速柴油机总装基地、大型船用曲轴制造基地和甲板机械总装基地。依靠这些配套产业在技术和设备上的强大支撑,海西湾造修船基地的远期年造船能力将达到468万吨,成为国内最强、国际一流的海西湾造修船基地。
在即墨,马斯特造船项目的开工建设,以及青岛造船厂实施的搬迁改造,使数十家船舶配套企业纷纷到即墨落户,就连当地上百家原先经营五金行业的商家,也迅速转行,专门经营船舶绞车、舷梯、通导设备、甲板机械、防火隔热材料、船用门窗等船舶专用设备与辅件,据初步估计,仅当地已接手的十多亿美元造船订单,即可为这些船舶配件服务商创造逾千万利润。
而在胶南,除了青岛现代造船公司吸引了上下游大批配套企业外,该基地还吸引了青岛北船重工胶南配套基地建设项目前去落户,该项目总投资5.2亿元,主要生产船舶配套产品。项目建成后,年可生产各类船舶配套产品960万吨,实现产值约9.92亿元,不仅可以为北船重工配套,还可满足周边地区乃至韩、日等周边国家的船舶配套需求。
目前青岛规模以上的船舶配套企业已达19户,中小型配套企业不可胜数,规模以上企业主要生产大型船用低速机曲轴、船用航行数据记录仪、船用通讯导航设备、船用管道连接系统、恒电位仪、FPSO上部模块、船用中速柴油机等20余种船舶配套产品,其中,船用锅炉、船用风机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
3.技术竞争,后发优势
船舶业是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我国的劳动力密集为造船业提供了比较明显的优势;船舶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金融上给予支持就会极大促进船舶业的发展;在“技术密集”上做文章,将是国内造船业保持长久竞争力的关键途径。青岛在船舶工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提出,要加快中船重工科技大厦、防腐防污重点实验室、舰船涂料重点实验室、舰船动力研发和船舶及海工装备研发中心建设,推进船舶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建立人才发展平台,全面提高船舶及配套产品研发设计能力。
根据目前手持订单推算,我国在世界造船市场的份额2009年有望达到35%左右,真正与日韩形成鼎立局面。但三足鼎立,并不表明在技术上可以旗鼓相当。尽管进行了多年努力,国内骨干船厂的生产效率仍比日韩企业低4倍左右,这除了国内企业在管理上与日、韩存在差距外,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在技术水平上的差距。国防科工委船舶行业管理办公室司长张相木称,随着竞争的加剧,中、日、韩正面交锋的焦点也将由产能和规模转向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上。
就国内船舶市场的竞争而言,在不久的将来,技术上的竞争将不容置疑地成为主旋律。例如,在山东省确定的青岛、烟台、威海三大造船基地中,青岛目前造船能力达到80万载重吨,到“十一五”末有望达到220万载重吨;烟台目前达到50万载重吨,到“十一五”末有望达到180万载重吨;威海目前达到50万载重吨,到“十一五”末有望达到200万载重吨,综合各种因素,到“十一五”末,三城市在规模、资金、劳动力成本甚至管理方面的差异都不会太大,在此前提下,未来是否拥有技术优势,将成为决定青岛造船业未来竞争力的首要因素。
当下,北船重工、海西重工等企业已在技术方面提供了典范。北船重工通过运用国际先进的三维设计软件系统,使其造船设计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为中海油建造的5号钻井平台工期仅为369天,创造了国内同类产品生产最好纪录,并凭借技术优势成功建造了亚洲最大的3万吨导管架下水驳、10万吨级FPSO等高端产品。2007年,青岛海西重工公司研制生产船用大功率低速柴油机曲轴11根,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制约瓶颈。
即使是新生的船舶配套企业,也可以依靠自主创新在市场上分得一杯羹。成立于2005年的青岛海德威船舶科技公司,近年来自主研发生产黑匣子、货舱进水报警设备、舰船用LED照明灯、雷达卡等船用配套产品,其研发的上浮式黑匣子单元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已经在美国、希腊等多个国家船舶上安装。该公司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单位进行技术合作,研发成功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计划于2009年投产,80%销往国际市场,预计到2013年可实现净利润20.7亿元。
(三)舟山:做强做精,稳定发展
船舶工业是舟山的传统产业。2007年船舶工业产值达到192.87亿元,首次超过水产品加工业,成为舟山第一支柱产业。改革开放30年来,舟山船舶工业的发展大致经历起步阶段(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末)、崛起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20世纪末)和跨越发展阶段(20世纪末至今),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立足于竞争优势、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舟山发展船舶工业的优势:一是拥有沿海其他地区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舟山位于我国南北航线中点,是南北海运与长江水道“T”型交汇口的要冲;面临日本、韩国以及东北亚环太平洋经济带,可与世界各大港口通航,是西太平洋航运网络的重要枢纽;境内的佛渡航道、双峙航道和虾峙门航道是我国通航条件最好的航道,东南亚各国每年从中东、南美、澳洲运送油料和矿砂的大型船舶大都从这些航道通过,具备了发展船舶工业的区位优势。二是拥有众多可供建造大型船坞的天然良港优势。全市港口资源丰富,具备了发展船舶工业的资源优势。适宜开发建港的岸线总长1538千米,其中水深10米以上岸线183千米,水深25米以上岸线8215千米。航道众多,4条主航道可直接通向国内沿海地区及亚太地区的各大港口城市,深水航道数量超过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港。港池面积约1000多平方千米,水深12~30米,大大超过鹿特丹港5~22米的深度。可供大型船舶锚泊使用的水面119平方千米,可同时容纳数千艘万吨级以上船舶锚泊。三是拥有比较完善的船舶工业体系优势。船舶工业是舟山的主导产业,现已基本形成了集船舶设计、船舶建造、船舶修理、船用配件制造、船舶及船用品交易于一体的产业体系。目前,全市拥有50余座万吨级以上船台和30余座万吨级以上修造船坞,其中,5万吨级以上船台9座,30万吨级以上船坞6座。浙江船舶交易市场是全省最大的船舶交易市场,中国(舟山)船用商品交易市场也初具规模。金海重工、扬帆集团、常石集团2008年进入全球船企30强行列。四是做强做精船舶工业的软硬环境不断改善。从政策环境来说,国务院审议通过的船舶行业调整振兴规划主要致力于解决国内造船行业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和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在全球航运业萧条的形势下,为我国船舶产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利好消息。为做强船舶工业,优化船舶产业结构,保护船舶岸线资源,舟山市在2009年提出后3年内将不再审批一般性(即普通型)造船新项目。这些都为舟山市做强做精船舶工业提供了政策保障。舟山发展硬环境不断改善,舟山跨海大桥正式贯通,水、电、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口岸开放和港口建设步伐加快,临港产业硬件功能完善,都能够满足做强做精船舶工业的需要。2009年,金海重工、常石集团、扬帆集团等产值在5亿元以上的主要造船企业生产势头良好,共实现造船产值295.6亿元,占全市船舶工业总产值的68%。其中金海重工产值超百亿元,实现100.04亿元。
2011年,舟山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态势总体平稳,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增长,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升级,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提升。同时,受到造船产能结构性过剩、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综合成本快速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接单难、交船难、融资难风险显现,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加大。船舶工业产值稳中有升。2011年舟山的船舶工业实现总产值666.4亿元,与2010年相比增长21%,占到全市工业产值的46.3%;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593.2亿元。目前,全市规模以上船舶修造与配套企业超过60家,船舶工业已成为舟山工业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1]舟山市的“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船舶工业产值达到1200亿元,年造船完工量达1000万载重吨,修船产值占全国份额的20%,5家企业进入全国20强。市船舶局相关负责人说,这也意味着届时舟山的船舶工业产值可占全国的10%。
2011年船舶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特点:其一,海工项目启动,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升级。舟山市加快推进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促进船舶产业调整升级。一批重大海工项目实质性启动,其中太平洋海工项目已经基本建成投产,并成功接获415WC(世界级)可移动自升式起重平台、铺管船及钻井平台修理等海工订单;万泰海工项目已开工建设,惠生海工项目、长宏国际海工项目加快了建设进度。其二,新船订单多样化,产品结构优化提升。年初以来,舟山船企适时调整经营策略,接获包括多用途集装箱船、油船、化学品船、液化石油气船、大马力拖轮、工程作业船、鱿钓船等多种新船型订单,其中金海重工接获阿联酋船东2+2艘VLCC订单和“3+3”艘2000TEU集装箱船,欧华造船接获8艘3.1万吨多用途集装箱船和6艘4800TEU环保型集装箱船,扬帆集团新承接了4艘1100TEU集装箱船,东鹏船厂新承接了6500立方和3700立方常温全压式LPG船,岱山蓬莱船厂承接17000立方耙吸式挖泥船。散货船订单占全部手持订单比例从上年的90%以上下降至76%,特种船舶订单占比达到5%,订单结构得到较大改善。其三,技改项目投资进度加快。仅在2011年1—6月份,船舶工业投资完成48.5亿元,同比减少4.9%,主要是现有修造船企业的技术改造以及船舶配套项目的实施,其中技术改造投资额比例占到55%。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骨干船舶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开发新型高附加值产品,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一方面,企业主动“走出去”收购国外的研发机构和设计团队,加强新船型的设计研发能力;一方面,企业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校的产学研合作,金海重工与浙江工业大学、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英国劳氏船级社分别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扬帆集团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泛吸纳船舶研究设计方面的优秀博士进站从事研究;欧华造船与德国设计公司合作,开发设计4800TEU环保型集装箱船。
当前,舟山的船舶工业已有一定的规模,未来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做强做精和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上。船舶工业既是为交通航运、海洋开发和海防建设提供主要装备的战略产业,又以其广泛的产业关联度,影响和带动着冶金、机械、电子、化工等100多个行业,被誉为“综合工业之冠”。同时,其又是航天、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和自动化等多种学科最新技术成果应用的理想领域。许多临海国家,在实现本国工业化过程中,都把船舶工业作为“重中之重”,大大地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和科技水平的提高。
1.抓住机遇,快速发展
舟山发展船舶工业的自然、环境资源极为丰富。进入21世纪以来,舟山抢抓全球船舶工业重心东移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深水良港多、海岸线长等地理优势,着力打造船舶修造产业基地,船舶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成为浙江省最大、中国重要、国际知名的船舶工业基地。坚持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相结合。由“渔港景”到“港景渔”的转型发展之路,伴随着舟山产业的升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过程。“渔荣俱荣,渔衰俱衰”是过去舟山经济发展的典型特点,在突出“港景”这两大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之后,船舶工业成为新时期舟山重点扶持和优先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同时舟山加快发展以港口、航运、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巩固调整渔农业,初步形成了以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海洋旅游、海洋渔业为主要支撑的具有海岛特色、有较强竞争力的经济结构体系。坚持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结合。一方面坚持多管齐下,合力推进船舶工业做大、做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全面评估船舶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船舶工业发展划出一条“环保警戒线”,使船舶产业戴上“紧箍咒”,加以环保控制,实现船舶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2.多极带动,集群发展
舟山依据区域特色,合理规划船舶产业布局,着重推进六横—虾峙、小干—马峙、盘峙及周边岛屿、秀山—岱西—长涂和舟山本岛北部等五大区块船舶工业集群化发展,重点规划新港、岱西、六横三个船配业发展集聚园区。同时,在每一集聚区块内,注重龙头企业的扶持、培育,充分发挥它们的产业带动力、辐射力和竞争力,从空间布局上实现多极带动。作为后发地区,舟山立足于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在经验借鉴、技术引进、资金、制度和资源等方面的后发优势,成功实现了船舶工业的崛起。为了培育修造船业更快发展,舟山市政府专门成立“船舶修造管理服务局”,明确将船舶工业确定为“十一五”期间的主导产业,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同时民营企业家积极响应,形成了民营资本投资和政府推动的互动模式。这不仅激发了舟山船舶工业发展的活力,也促进了船舶工业规范有序地健康发展。坚持外延扩张和集约发展相结合。与日本、韩国、上海、江苏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之间所存在的差距,决定了舟山船舶工业的发展实行外延扩张与集约发展相结合。在起步阶段企业以外延扩张为主,属于资金—劳动力密集型,重在扩大产业规模,而在跨越式发展阶段则以集约发展为主,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重在提高产业发展技术水平,实现产业升级。
3.做强做精,转型升级
从当前舟山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看,做强做精船舶工业成为必由之路。随着海洋经济发展步伐加快,港口物流、水水中转、远洋运输等临港产业迅猛发展,往来舟山的船舶特别是大中型船舶日益增多,也迫切需要一个强大的船舶工业作为支撑。船舶工业的产业关联度非常大,船舶业的发展,大大提升了舟山海洋工业发展水平,带动了全市船舶机械配件、海运及船舶交易等产业的同步发展,优化了工业结构,吸引了大批技术人才,有力地转变了经济发展方式。随着渔民转产转业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舟山市的就业压力增大,做精做强船舶工业可以大量吸纳社会劳动力,缓解当地的就业压力。从现代国际港口的发展来看,国际航运中心除了必须具备良好的水域、陆域、广阔的经济腹地和配套的铁路、公路、空中运输体系外,同时还必须有强大的航运保障条件,其中配置规模相当的修船基地,为到港船舶提供维修保障是现代国际港口重要和必备条件之一。这就给在长三角城市中港航资源最有优势的舟山带来了契机。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深入推进,浙江省港航强省战略以及浙江海洋发展带的实施,迫切需要舟山做强做精船舶工业,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港航强省服务。
在做精做强方面,舟山市船舶工业是规模经济效应比较突出的产业,而舟山修造船企业小而散,产业集中度还不够。在造船方面坚持常规船舶建造和特种船舶建造并举的方针,在努力提高常规船舶产量,做大规模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建造高技术、高附加值特种船舶的比例,实现舟山船舶工业量和质的提升。积极与新加坡吉宝等的合作,紧紧依托现有太平洋、惠生、大新华、中远等项目布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合理集约利用岸线,加快推进以海洋石油平台为主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做强舟山船舶工业大型化、规模化优势,建立船舶工业技术研发中心,加大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支持骨干船舶企业开展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发和生产设备的技术改造,大力开发和突破海洋科技调查船、大陆架海上石油勘探船、海洋工程船、大型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海上浮式储油轮等建造技术,并逐渐向海上石油钻井、生产、集中、处理、储存、输送等产业链延伸。
在转型升级方面,经济投入不断加大,加大对设计、绘图、生产过程、放样等“软技术”的投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积极鼓励舟山市船舶科研机构与国内外船舶设计公司合资组建研发机构,建设异地开发设计平台,共同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加大对技改的投入和扶持,加快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提升改造传统技术的步伐。同时为了满足对海洋专业人才的需求,根据船舶工业发展的新趋势,调整浙江海洋学院、浙江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设置,加强海洋工程专业、船舶专业等师资队伍建设,着力为舟山市培养一批急需的船舶设计、生产和科研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