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宁波用海资源保障,海洋牧场建设现代化

宁波用海资源保障,海洋牧场建设现代化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随着海洋污染的加剧和过度捕捞,宁波市海洋渔业资源严重衰退,专家认为,建设海洋牧场是保护海洋环境、恢复和增殖渔业资源的最好手段,不仅有显著的生态环境效益,也有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宁波用海资源保障,海洋牧场建设现代化

一、做好海洋牧场的建设,保障宁波用海资源

所谓“海洋牧场”,就是在某一海域内,为了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置的人工养殖基地。通俗地讲,海洋牧场就是人为地把鱼贝藻类等海洋生物投放到特定的自然海域里生长,就像在陆地上放牧牛羊一样。宁波海域地处长江口和杭州湾南侧,处在多种海流的交汇处,衔接舟山渔场、大目洋渔场和渔山渔场,是渔业资源最丰富的海区之一。但随着海洋污染的加剧和过度捕捞,宁波市海洋渔业资源严重衰退,专家认为,建设海洋牧场是保护海洋环境、恢复和增殖渔业资源的最好手段,不仅有显著的生态环境效益,也有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20]

海洋牧场是一种生态型渔业发展理念与模式,它颠覆了以往单纯的以捕捞、设施养殖为主的传统渔业生产方式,克服了由于过度捕捞带来的资源枯竭,以及由近海养殖带来的海水污染和病害加剧等弊端,可以说是海洋渔业生产的一次革命。海洋牧场的构想是日本海洋专家在1970年提出的,从世界上第一个海洋牧场——日本黑潮牧场的建成至今,日本已有2/3海域、107处海区建设了海洋牧场。挪威、韩国、美国、英国等渔业发达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把建设海洋牧场作为振兴海洋渔业经济的战略对策。[21](www.daowen.com)

宁波市自2004年以来,已先后在渔山列岛海域、象山港白石山附近海域进行了多次人工鱼礁试验性投放,2010年宁波市有关部门深入各县(市)、区,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海洋牧场、修复近海传统渔场的基本思路及对策,并于2010年启动了象山港海洋牧场试验区建设。与此同时,宁波市一直重视渔业资源的养护和增殖放流工作,2004年以来,已累计在象山港、韭山列岛、渔山列岛等海域放流中国对虾1.5亿尾,大黄鱼等鱼苗3000多万尾,乌贼、梭子蟹等400多万只,底播毛蚶等贝苗近1000万只,具备了海洋牧场建设的各种基本条件。[22]十二五”期间,宁波市已开始在象山港、渔山列岛、韭山列岛以及盘池山岛、檀头山岛、南田岛三个岛屿附近海域,按照各自区位条件和自然基础建设风格各异的海洋牧场。

从地理位置来看,宁波近海可分为杭州湾海域、金塘水道、象山港、象山东部沿岸、三门湾、韭山列岛和渔山列岛等海域,除金塘水道是主要港口区外,其余海域均可建设海洋牧场。在这些区域建设海洋牧场,对恢复宁波的海洋渔业资源起到重要作用,不仅可以通过人工鱼礁、海藻移植等方法,吸引海洋中的自然生物在海洋牧场区集聚,为它们营造一个栖息、索饵、繁衍和躲避天敌的场所,而且面对当今强大的捕捞压力和严峻的生态压力,仅依靠捕捞和设施养殖已难以保证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开展海洋牧场建设,将改变以往单纯“捞海”的渔业生产方式,向“耕海”“养海”的渔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从而实现土地利用最小化,产出结果最大化的目标。[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