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宁波主导产业选择与发展研究:赫希曼理论与经济发展战略

宁波主导产业选择与发展研究:赫希曼理论与经济发展战略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赫希曼的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在他的著作《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了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赫希曼基准突出后向联系意味着主导产业部门的选择以最终产品的制造业部门为主,这样,主导部门的市场需求就有保证。

宁波主导产业选择与发展研究:赫希曼理论与经济发展战略

一、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产业经济辞典》对主导产业界定为主导产业亦称“带头产业”“起爆剂产业”,是一国产业结构中需求价格和收入弹性极高,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先导型产业。从实际应用来看,区域主导产业就是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各阶段居于支配地位的地区专门化产业或产业群,是构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来看,自1996年国家在“九五”计划及未来长远规划中提出要着力振兴机电、石化、汽车以及建筑业四大支柱产业之后,各地方政府纷纷提出要选择和培育自己的区域主导产业。与此同时,从区域经济角度对主导产业的选择研究也成为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对主导产业的应用研究逐步由国家层面向区域层面转移。

(一)罗斯托的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罗斯托(W.Rostow)是最早提出主导产业理论的学者之一,他在《主导部门和起飞》(1998)一书中,提出了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即“罗斯托基准”。他认为,应该选择具有较强扩散效应(前瞻、回顾、旁侧)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将主导产业的产业优势辐射传递到产业关联链上的各产业中,以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罗斯托根据技术标准把经济成长阶段划分为六个阶段: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起飞、成熟、高额群众消费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而每个阶段的演进都是以主导产业部门的更替为特征的。

罗斯托把经济各部门分为三类:(1)主导增长部门;(2)辅助增长部门;(3)派生增长部门。主导增长部门是指:“在这些部门中,革新创造的可能或利用新的有利可图的或至今未开发的资源的可能,将造成很高的增长率并带动这一经济中其他方面的扩充力量。”这些部门按罗斯托的定义就是“主导产业部门”(Leading Sectors)。罗斯托认为,无论在哪一个时期,甚至在一个已经成熟并继续成长的经济中,所以能够保持前进的冲击力,是因为为数有限的主要部门,即主导部门迅速扩大的结果,而且这些部门的扩大,又对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他在研究经济起飞问题时提出,主导产业部门应具备以下特征:一是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获得新的生产函数;二是有持续高速增长的增长率;三是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上游产业乃至所有下游产业的增长起着巨大的影响。以上三个特征反映了主导产业必须具备的能力和作用,它们是有机的整体,缺一就不能称其为主导产业。尤其是扩散效应,是与其他产业区别的重要特征和标志。首先,主导产业部门自身的增长能对其他非主导产业部门产生回顾效应;其次,主导产业部门能对新兴工业、新技术、新质量、新能源的出现起诱导作用,发挥前瞻效应;再次,主导部门能对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旁侧效应。

(二)赫希曼的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在他的著作《经济发展战略》(1991)一书中提出了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他认为,产业关联效应可以促进资本积累并带动市场取得更大的效益。不同区域范围内的主导产业都有一定的共性,就是必须与其他不同产业保持广泛的经济联系和技术支持。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通过聚集经济与乘数效应的作用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国家或者区域的经济腾飞。产业关联[1]效应是进行主导产业选择中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在实际选择过程中,应当选择那些产业影响[2]广度比较大、带动效应比较大的产业优先发展主导产业。关联效应标准具体是指某一产业的经济活动能够通过产业之间相互关联的活动效应影响其他产业的经济活动。关联效应较高的产业能够对其他产业和部门产生很强的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并依次通过扩散影响和梯度转移形成波及效应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内主导产业只有与其他产业具有广泛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才有可能通过聚集经济与乘数效应的作用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关联效应作为区域主导产业的一个重要标准,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当选择那些产业延伸链较长,带动效应大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赫希曼基准的出发点是在不发达国家资本相对不足以及扩大资本形成能力的要求相当迫切的情况下,基础产业的成长要靠市场需求带动收入,在此意义上,可把赫希曼基准理解为以需求带动供给增长的不平衡结构的选择战略。赫希曼基准突出后向联系意味着主导产业部门的选择以最终产品的制造业部门为主,这样,主导部门的市场需求就有保证。因主导部门具有强烈的中间产品需求倾向,这又为支持主导部门增长的中间投入部门提供了市场。因此,主导部门通过需求(或市场)扩大的连锁反应,可带动经济的有效增长。

(三)筱原的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筱原三代平作为日本的产业经济学家,根据日本当时的经济和产业发展状况,1957年提出了规划日本产业结构的基准,分别是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基准。

对于收入弹性基准的理解,主要是以需求收入弹性的系数来作为衡量产业发展的指标和准则,产品的收入弹性,就是指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产业的产品(某一商品)需求的增加率和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率之比。某一产业的产品收入弹性系数=某一产业的产品的需求增加率/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率。通过对收入弹性系数的观察,生产高收入弹性产品的产业由于人均收入的增加对其需求增加将较多,从供求关系同价格的关系看,需求高增长的产业就较易维持较高的价格,从而获得较高的附加价值。这必将使这些产业在产业结构中能够占有更大的份额。一般说,农产品的收入弹性持续低于工业品的收入弹性;轻工业产品的收入弹性又不断低于重工业产品。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不同产业的产品,其收入弹性是不同的。因此产品的收入弹性可以揭示:工业结构在某一时点上变化的趋势和方向;各工业部门在不同时点上的阶段性和结构性的变化。因而产品的收入弹性是一个判定某产业发展前景和对经济牵动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生产率基准的发展是由于生产力发展决定的,因为各个部门生产率存在差异,在价格因素的影响下,生产率高、产业部门技术水平好的产业,因为降低了生产成本,所以能够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给予这种产业更大的资源支持,才可以加快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为主导产业的选择提供依据与方法。生产率上升较快的产业,即技术进步速度较快的产业,大致和该产业生产费用(成本)的较快下降是相一致的。同时这一产业也是投入产生效率较高的产业,其受有限资源的限制也较小,在这种情况下,这一产业就可能在相对国民收入上占有越来越大的优势,资源要向这个产业移动。因此,具有较高生产率上升率的部门将在产业结构中占有更大的比重。一般来说,工业比农业、重工业比轻工业、组装加工工业比原材料工业在生产率上升率上逐渐形成越来越大的优势。因而,“生产率上升率”是主导产业选择的另一个重要基准。

(四)国内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1.梯度推移模式(www.daowen.com)

梯度推移模式认为,由于不平衡的区域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所导致的经济梯度;高梯度地区的创新,在市场驱动下由于扩散效应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转移方向依照梯度最小律原理向具有较高接受创新能力的地区转移;主导产业的发展状态决定区域经济的发展状态,较强的创新能力是主导产业的主要特征。梯度推移模式局限性在于,作为区域经济不均衡开发模式,由于扩散效应远低于极化效应及回波效应之和,反而会拉大地区间发展差距;对梯度划分以及对不同梯度或相同梯度间经济发展内涵的理论界定与纷繁复杂、情况各异的现实相去甚远,尤其是在像中国这样的大国,高梯度地区有低梯度特征的局部而低梯度地区也会有高梯度特征的局部,因而在实施中存在理论障碍。对该模式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空间推移理论,如:反梯度推移模式、跳跃模式等。这些开发模式主要是对平行、常规推移发展的观点提出了“修正”,运用后发优势,实现超越发展。

2.增长极模式

增长极模式有别于其他模式的是强调“经济空间”。认为经济增长是在非均匀空间情况下,以不同强度的创新水平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围绕推动性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工业,他不仅本身能快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增长。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空间产生不同的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自创新,而经济中的主导产业是创新的源头;具有高创新能力、高关联度和高增长性特征的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极相关联。与模式关联的增长极的数量、起始规模、内部产业结构等一系列技术性问题是增长极模式具有的一定局限性,增长极所处区域的生产要素供给结构的限制性条件尤其严苛,因而不易实施。点轴开发模式(强调“点”即增长极和“轴”即交通干线相关联的作用)、圈层结构开发模式(主张以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逐步向外发展)是对增长极模式的延伸。

3.产业集群模式

产业集群模式认为,大量相同产业或关联性很强的产业、社会组织和机构通过专业化的社会网络根据纵向专业化分工以及横向竞争和合作的关系在空间上集中,以创新、合作、竞争为基础形成互动机制与路径依赖,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共同产业文化背景下,以互信为基础的经济网络关系,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创造了和谐的市场秩序;专业化分工以及横向竞争和合作的关系使知识与技术不断创新,同时扩散也有了基础,从而实现产品的持续创新。产业竞争力源自生产成本、基于质量基础的产品差异化、区域营销以及市场竞争优势等,主导产业是由市场依据产业市场竞争力进行判断、筛选,由主导产业集合的核心竞争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载体,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

4.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1)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理论综述

国内区域经济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主要沿袭比较优势理论、产业关联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筱原三代平准则的相关内容。表3-1总结了目前国内学者给出的主导产业选择的各种基准及关键的指标体系。其中代表性的有周振华提出的“增长后劲基准、短缺替代弹性基准和瓶颈效应基准”;关爱萍的六基准:持续发展基准、市场基准或需求基准、效率基准、技术进步基准、产业关联基准和竞争优势基准。此外,有的学者还提出边际储蓄率基准、高附加值基准、货币回笼基准、就业与节能基准等。

表3-1 国内主导产业选择理论一览表

img19

(2)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的分类比较分析

主导产业选择是一个典型的多指标、多决策的问题,国内关于主导产业选择常用的方法是综合评价法,主要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指标体系的选择,一个是权重的赋予。其中王宏伟(1994)建立了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模糊优选模型;蔡艺(2001)选用主成份分析方法;张根明、刘韬(2004)采用了非参数的DEA方法确定主导产业;王旭(2008)基于钻石理论,结合DEA模型和AHP方法构建了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模型;赵永刚、王燕燕(2008)将模糊系数与AHP相结合;王艳秋、朱兆阁(2009)采用了灰色关联度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王敏晰、李新(2010)基于粗糙集方法对国家高新区主导产业选择模型进行了分析。

综合来看,众多学者的选择方法可以分为两种:(1)以区位商、产业贡献率、集中指数、关联指数等单个指标进行计量。(2)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定权聚类评估、数据包络、成本—利益分析、主成分分析、BP神经网络法等复合指标进行研究。在实际应用时,一般参照区域经济环境特征及数据精确程度进行选择:当数据欠缺或数据质量不高时,一般用区位熵、层次分析法、模糊分析法、BP神经网络法、钻石模型、灰色关联分析法;数据库完备,数据质量高时,常用投入产出法、SSM、DEA、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加权求总法;对区域各产业做深入研究时,用比较客观、精确的分析方法,包括投入产出法DEA、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大体了解区域产业概况时,则用简单易行的区位熵法、SSM、加权求总法。

笔者在对上述各类方法进行深入对比后发现:钻石理论则适用于产业原始数据较少、部门不全的劣势区域的主导部门选择;DEA模型能较客观精确地分析区域主导产业,但对数据要求比较高;灰色聚类分析可以较好概括出区域的差异性特征;AHP在数据缺乏情况下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主成分分析法一般不能进行指标层次处理,比较适合单层指标体系的分析;投入产出表法、SWOT分析方法在层次性和权数处理上都存在不足,比较适合作为主观评价的决策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