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近代老学研究:《老子》中的民主是反专制政治的产物

近代老学研究:《老子》中的民主是反专制政治的产物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次,近代老学认为,《老子》中的民主是反专制政治的产物。中国未尝有民主之制也。盖太古君不甚尊,民不甚贱,事与民主本为近也。老子者,民主之治之所用也。[123]严复在对老子的乌托邦和孟德斯鸠的原始主义民主作了一番比较后,表示反对孟德斯鸠对古希腊、古罗马民主政体的想象。

近代老学研究:《老子》中的民主是反专制政治的产物

一、关于民主问题

近代老学在将《老子》与西方思想进行比较后,认为《老子》里有近代西方所具有的民主思想。概括起来,有三层含义。

首先,近代老学肯定了《老子》中具有与西方近代社会相同的民主思想。如,严复的《老子道德经评点》就充分论证了《老子》的民主思想。严复说:“黄老为民主治道也。”[115]“纯是民主主义,读法儒孟德斯鸠《法意》一书,有以证吾言之不妄也。”[116]并认为《老子》之民主与西方之民主是不期而合的:“是故居今之言事理也,视中西二俗所不期然而合者。不期然而合,必其不可叛者矣,此中然而西否,或西然而中否。皆风俗之偶成非其至矣。”[117]可见,严复认为,黄老的思想就是与近代西方相通的民主思想。

其次,近代老学认为,《老子》中的民主是反专制政治的产物。如刘师培的《中国民约精义》认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实质上是对君权的限制和对民权的倡导。刘师培说:“《民约论》谓:‘强非真权。’老子言:‘君非真贵。’既知君非真贵,故其言君德也,必以卑下为基。观《老子》一书,一则曰以贱为本,再则曰不敢为天下先,启贤君谦让之风,斥愚主自尊之念。”[118]严复说:“君主之国,未能用黄老者也。”[119]“人主凡一国之权皆是,不必定帝王也。故孟德斯鸠谓伐国非民主事,藉使为之,适受其敝,何则事义相反,不两存也。”[120]即认为,《老子》的基本思想是反专制的,他倡导利用圣人“无为而治”的说教将君主的权力消解到“无”的理想状态。对此,陈鼓应引高一涵的话说:“何以说老子的政治哲学,是反抗当时政治社会情形的呢?因为他看见当时年年打仗,百姓东跑西散,所以才主张去兵。看见当时社会贫富不均,损不足以奉有余,所以才主张尚俭。看见当时暴君污吏,以百姓为土芥,所以才主张无为。看见当时智巧日生,诈伪百出,所以才主张尚愚。这四个主张(去兵、尚俭、无为、尚愚)就是造成老子理想国的入手办法。”[121]可见,老子的民主思想正是他反对当时专制政治的产物。

再次,近代老学认为,《老子》之民主不是近代意义上的民主。严复说:

老子言作用辄称侯王,故知《道德经》是言治之书,然孟德斯鸠《法意》中言民主乃用道德,君主则用礼,至于专制乃用刑。中国未尝有民主之制也。虽老子亦不能为未见其物之思想。于是,道德之治亦于君主中求之,不能得,乃游心于黄、农以上,意以为太古有之。盖太古君不甚尊,民不甚贱,事与民主本为近也。此所以下篇八十章有小国寡民之说。夫甘食美服安居乐俗,邻国相望,鸡犬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如是之世,正孟德斯鸠《法意》篇中所指为民主之真相也。世有善读二书者,必将以我为知言矣,呜呼!老子者,民主之治之所用也。[122]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老子》的民主,是太古时代的民主,与近代的民主思想有本质区别。因此,严复说:“此古小国民主之治也,而非所论于今矣。”[123]严复在对老子的乌托邦和孟德斯鸠的原始主义民主作了一番比较后,表示反对孟德斯鸠对古希腊罗马民主政体的想象。他反对把简朴、自我克制和小块领土看成是近代意义上的民主政体必需的先决条件。他看到,在近代世界里,大规模的代议制民主政体已变成导致富强的引擎,而古代希腊与罗马所提供的只是某种空洞的民主政体观念。[124]可见,严复不赞成《老子》之古代民主。(www.daowen.com)

我们说,《老子》中的民主与近代民主有本质的区别,但不意味着近代老学对《老子》民主思想探求的失败。相反,这种探求有其重大的意义。

第一,近代老学肯定《老子》有民主的思想,这就在中国的“学统”上找到了民主思想的依据,因而具有冲破儒家学统束缚的重大意义。

第二,近代老学将《老子》之民主与近代西方民主相比较,让人们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既扩大了《老子》思想的影响,又宣传了近代西方民主。它是寻求中、西文化交流的一次可贵探索。

第三,《老子》之民主与近代民主都是专制制度的对立物,两者有诸多相通之处,《老子》之民主思想可为中国废除封建制度及建立近代民主政治提供借鉴,故严复评说:“执古二语与孟子求故同一义蕴,科哲诸学,皆事此者也。吾尝谓老子为柱下史,又享高年,故其得道全由历史之术,读执古御今二语益信。”[125]老子能“执古御今”,我们亦能。

第四,《老子》之民主思想产生的背景又与近代老学产生的社会背景相似,近代老学借古喻今,意在论证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的必要,因而,对推动中国近代社会的改革起了促进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