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近代老学研究:考据揭示无欲之旨

近代老学研究:考据揭示无欲之旨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代老学的考证中往往申此之旨。这样,才符合《老子》像婴儿一样自然无欲的思想。[111]老子强调的是圣人的“无欲”而非婴儿之“无欲”,故有“如”字为是。刘师培认为,“在”和“专”一样,疑“任”字之讹,这样才符合《老子》听任自然之意。

近代老学研究:考据揭示无欲之旨

三、借考据以申无欲之旨

要做到“无为”,首先要去“有为”之心,即要做到“无欲”。近代老学的考证中往往申此之旨。刘师培在考证“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一句时认为:河上本及王本均无“如”字,“于文义未足”,因而肯定了傅奕本中的有“如”字是正确的。这样,才符合《老子》像婴儿一样自然无欲的思想。[111]老子强调的是圣人的“无欲”而非婴儿之“无欲”,故有“如”字为是。又如在考证“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圣人皆孩之”之句时,刘师培引王注说:“皆使和而无欲,如婴儿也。”刘师培认为,“在”和“专”一样,疑“任”字之讹,这样才符合《老子》听任自然之意。对于“歙”字,刘师培先引《说文》:“歙,缩鼻也。又引《释文》:“敛也。”[112]则“歙”乃“敛闭”之义也。此言圣人治天下,约束自己而任凭自然。这里“如婴儿”、“皆孩之”都突显了“像婴儿一样无知无欲”之意。再如对“治人事天,莫若啬”中“啬”的解释,刘师培否定了王注“啬,农夫”和河上注“啬,贪也”的两种说法。他引《韩非子·解老篇》述此文:“书之所谓治人者,适动静之节,省思虑之费也。所谓事天者,不极聪明之力,不尽智识之任。苟极尽,则费神多,费神多则盲聋,悖狂之祸至,是以啬之。啬之者,爱其精神,啬其智识也。”[113]认为“治人事天,莫如啬”中之“啬”,为“省啬”之义,这就申张了《老子》“无欲”之义。(www.daowen.com)

而“无欲”又与“无知”是紧密相联的。故近代老学的考证中也突出了“无知”之旨。如陶鸿庆在勘王弼注:“能无以智乎,则民不辟,而国治之也。”之误时说:“愚案‘国治之’当作‘国自治’。”[114]这里陶氏勘误的依据是“无为”之治。“无为”之治,非人智之治,而为“自治”。故“无以智”之治,是“无为”之治,也是国之“自治”。相反,国之“自治”就是“无以智”之治。即要实现“无为”之治,就要“无知”。陶鸿庆在勘王弼注:“虽有其智,自任其智,不因物于,其道必失,故曰虽智大迷。”时又说:“愚案‘物于’二字误倒,‘不因于物’四字为句。”[115]这里陶氏认为“任其智”,则不能“因于物”,即不能顺物之自然而“无为”,则“其道必失”。故陶氏勘误的中心思想仍是“无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