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根据句法特点校补文章

根据句法特点校补文章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刘师培根据这些句法特点,再结合其他的考校方法,对《老子》进行了校补。本文中的第二十二章有也“敝则新”之句,这些均是“蔽”当作“敝”之证。凡此均证实了《老子》古本原本作“思”。“贵”、“贞”形近,后人据此节王注有“清不足贵”诸文,遂改“贞”为“贵”。

根据句法特点校补文章

三、根据文章的句法特点进行校补

观《老子》全文,可以看出其文简而义奥,且具有明显的两个特点:讲究对仗与叶韵。刘师培根据这些句法特点,再结合其他的考校方法,对《老子》进行了校补。

如对“故能蔽不新成”中的“蔽”字的考校,刘师培在诸多解释中肯定了俞樾的说法:“蔽,乃敝之假字。”“蔽”的本义为“覆盖”,在这里不通,只有通假为“敝”,与“新”对文,文义才通。这是字与字的对仗。为了证实此问题,刘并引证了《永乐大典》引作“敝”。《淮南子》引作“故能弊而不新成”。本文中的第二十二章有也“敝则新”之句,这些均是“蔽”当作“敝”之证。[36]

又如对“少私寡欲”中的“私”的考证,刘师培认为,“私”当作“思”。“少”与“寡”的意思相近,而“私”与“欲”的意义不同,只有“思”与“欲”的意义相近,这样“少思”与“寡欲”才对仗公正。这是词与词的对仗。刘氏并引证了《韩非子·解老篇》中的话:“凡德者,以无为集,以无欲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又引《文选·谢灵运》“邻里相送”中《方山诗》李注引《老子》的话:“少思寡欲。”凡此均证实了《老子》古本原本作“思”。[37](www.daowen.com)

再如对“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的考校,刘师培认为,善、恶相反,而唯、阿二字义同,与善、恶匪一律。故判定“阿”当作“诃”。他引《说文》说:“诃,大言而怒也。”又引《广雅·释诂》说:“诃,怒也。”而“唯”为应词,与“诃”这个责怒之词正好相对,而与下文“善与恶”一律。这是句与句的对仗。因此,刘氏判定《老子》因叶下文“何”韵,以“诃”代“否”。《老子》原本应为“诃”。[38]

叶韵的例子,如对“长短相较”中的“较”字的考校,刘师培引河上公本作“长短相形”。引《文子》云:“长短不相形。”又引《淮南子·齐俗训》曰:“短修相形。”因此,刘氏疑《老子》本文亦作“形”,与“生成倾”协韵。[39]

再举一例:“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刘师培考察上文“天无以清,地无以宁,神无以灵,谷无以盈,万物无以生”。这些句子均承上“以清”、“以灵”、“以盈”、“以生”言。惟此句“无以贵高”与上“以为天下贞”不相应,故疑“贵”即“贞”字之讹。惟如此,“贞”才与“清”、“灵”、“盈”、“生”叶韵。“贵”、“贞”形近,后人据此节王注有“清不足贵”诸文,遂改“贞”为“贵”。又疑“贵”、“高”并文,与下“贵高”二语相应,遂于“贵”下增“高”字。实则“贵”当作“贞”,“高”乃衍文也。[40]此种分析合情合理,有根有据,当为准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