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近代老学研究:脱漏或衍文问题的考证

近代老学研究:脱漏或衍文问题的考证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据以订诸本之误。今脱此二句则与下文之意不属矣。关于衍文的例子也很多,如俞樾对“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之句考证时说:按“道者”二字衍文也。

近代老学研究:脱漏或衍文问题的考证

三、近代老学对脱漏或衍文问题的考证

老子》传至近代,其脱漏或增衍字、句的情况也常常存在。因此,这也是考证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俞樾考证“下士闻道,大笑之”之句时说:

谨按王氏念孙、《汉书·杂志》曰:“大笑之本作大而笑之,犹言迂而笑之也。”《牟子》引《老子》正作“大而笑之”。《抱朴子·微旨篇》亦云:“大而笑之”。其来久矣。是牟、葛所见本皆作“大而笑之”。今按王说是也。“下士闻道大而笑之”与上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两句相对。傅奕本作“上士闻道而勤行之,下士闻道而大笑之。”盖误移两“而”字于句首。[6]

据俞氏之考,则此句应是“下士闻道,大而笑之”,即此句脱“而”字。

对“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进行考证时,俞樾说:

按唐景龙碑及傅奕本并作“求以得正”与“有罪以免”相对成文,当从之。“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九字为句,乃设为问辞以晓人也。“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言人能修道则所求者可以得,有罪者可以免也。“不曰”字、“邪”字相应,犹言岂不以此邪?谦不敢质言也。下云“故为天下贵”,则自问还自答也。河上公本“不曰”误作“不日”,因曲为之说,曰:“不日日远行求索近得之于身。”失其义矣。[7]

据俞氏之考证,则“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之句应为“不曰以求得正,有罪以免邪?”,即此句脱“正”字。

再如,俞樾对“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之句进行考证时说:

按河上公本作:“何谓宠辱,辱为下。”注曰:“辱为下贱。”疑两本均有夺误。当云:“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河上公作注时上句未夺,亦必有注,当与辱为下贱对文成义,传写者失上句遂并注,失之。陈景元李道纯本均作:“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可据以订诸本之误。[8]

即是说,“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之句中间脱“宠为上”之句,且后句应为“辱为下”。故古本原句应为“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

在对“为天下浑其心,圣人皆孩之”之句的考证中,俞樾说:

按“为天下浑其心”下河上公本有“百姓皆注其耳目”七字。王弼本当亦会有之。故注云:“如此而已。”则言者言其所知,行者行其所能,百姓各皆注其耳目焉,吾皆孩之而已。是可证其有此句也。注有“各用聪明”四字,在“为天下浑其心”句下,正解“百姓皆注其耳目”之谊。而经文夺此句,当据河上公本补之。[9]

即原句应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中间脱“百姓皆注其耳目”七字。

在对“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之句考证时,俞樾说:

按此下本有“是故用其光,复归其明”二句,后人因己见于五十二章而删去之耳。《淮南子·道应篇》引《老子》曰:“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是故用其光,复归其明也。”是古本有此二句之明证。且用其光,复归其明,正见物不可终壮之意。故下文曰:“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今脱此二句则与下文之意不属矣。《文子·下德篇》曰:“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是谓元同。用其光,复归其明。”亦有下二句。[10]

即据俞氏考证,“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后面脱“是故用其光,复归其明”二句。

关于衍文的例子也很多,如俞樾对“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之句考证时说:

按“道者”二字衍文也。本作“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其下“德者”、“失者”蒙上从事之文而省,犹云:从事于道者同于道,从事于德者同于德,从事于失者同于失也。《淮南子·道应篇》引《老子》曰:“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可证古本不叠“道者”二字。王弼注曰:“故从事于道者以无为为君,不言为教,绵绵若存而物得其真于道同体,故曰同于道。”是王氏所据本正作“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然以河上公注观之,则二字之衍久矣。[11]

即“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之句应为“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二句中间衍一个“道者”。

又如,在对“知止可以不殆”之句进行考证时,俞樾说:

按唐景龙碑无“可以”二字,是也。王注曰:“知止所以不殆也。”盖加“所以”字以足句,而写者误入正文。故今河上公本作“知之所以不殆”。此作“可以”者又“所以”之误矣。[12]

即“知止可以不殆”中间衍“可以”二字,本应为“知止不殆”。再如,在对“是谓配天,古之极”之句考证时,俞樾说:

按此文王弼无注。河上公以“是谓配天”四字为句。注云:“能行此者,德配天也。”“古之极”三字为句。注云:“是乃古之极要道也。”然此章每句有韵,前四句以“武”、“怒”与“下”为韵,后三句以“德”、“力”、“极”为韵。若以“是谓配天”为句,则不韵矣。疑“古”字衍文也。“是谓配天之极”六字为句与上文“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文法一例。其衍“古”字者,古即天也。《周书·周祝篇》曰:“天为古。”《尚书·尧典篇》曰:“若稽古帝尧。”郑注曰:“古,天也。”是“古”与“天”同义。此“配天之极”,它本或有作“配古之极”者。后人传写误合之耳。[13]

即是说,“是谓配天,古之极”之句应为“是谓配天之极”,中间衍“古”字。(www.daowen.com)

四、近代老学对字义的考证

考据学中对“字”的考证是最基本的考证,也是最多最重要的考证,而考证的方法又主要是从形、音、假借等几种情形进行的。

对字形的考证有,如对“夫佳兵者不祥之器”之句进行考证时,王念孙说:

三十一章“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释文》:“佳,善也。”河上云:“饰也。”念孙案善、饰二训皆于义未安。古所谓兵者皆指五兵而言,故曰兵者不祥之器,若自用兵者言之,则但可谓之不祥,而不可谓之不祥之器矣。今案“佳”当作“隹”,字之误也。隹,古唯字也。唯兵为不祥之器,故有道者不处。上言“夫唯”,下言“故”,文义正相承也。八章云:“夫唯不争,故无尤。”十五章云:“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又云:“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二十二章云:“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皆其证也。古钟鼎文,“唯”字作“隹”,石鼓文亦然。据此则今本作“唯”者,皆后人所改。此“隹”字若不误为“佳”,则后人亦必改为“唯”矣。[14]

在这段考证里,王念孙认为“夫佳兵者不祥之器”之句本应为“夫唯兵者不祥之器”,隹、佳因形近而误。而“隹”即古“唯”字。故“佳”应为“唯”字。

又如,在考证“古之善为士者”之句时,俞樾说:

按河上公注曰:“谓得道之君也。”则“善为士者”当作“善为上者”,故以得道之君释之。“上”与“士”形似而误耳。[15]

即士、上因形而误,“古之善为士者”之句应为“古之善为上者”。

再如,在考证“善有果而已”时,俞樾又说:

按河上公本作:“善者,果而已。”当从之。王注曰:“果,犹济也。”言善用师者,趣以济难而已矣。是其所据本亦作“善者”,故以“善用师者”释之。今作“善有”,以形近而误。[16]

即是说,有、者因形近而误,“有”应为“者”才是。

对字音的考证,如对“为天下正”考证时,王念孙说:

王弼本三十九章“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河上公本“贞”作“正”,注云:“为天下平正。”念孙案《尔雅》曰:“正,长也。”《广雅》曰:“正,君也。”《吕氏春秋·君守篇》:“可以为天下正。”高注曰:“正,主也。”“为天下正”,犹《洪范》言“为天下王”耳。下文“天无以清,地无以宁”,即承上文“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言之。又云:“侯王无以贵高。”“贵高”二字正承“为天下正”言之。是“正”为“君长”之义,非“平正”之义也。[17]

即贞、正因音近而误,作“正”者是,而作“贞”者非。

再如,对“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进行考证时,俞樾说:

按“哀”字无义,疑“襄”字之误。《史记》:“梁惠王卒,襄王立,襄王卒,哀王立。”据《竹书纪年》无哀王。顾氏《日知录》谓:“哀、襄字近。”《史记》误分为二人。又按秦哀公陈哀公《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皆作襄公,是二字之相混久矣。襄者,让之假字。《释文》曰:“襄音让,本作让。”是古襄、让通用。上文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敢进寸而退尺。”即所谓“让”也。故曰:“抗兵相加,让者胜矣。”亦即七十三章“不争而善胜”之意。因假襄为让,又误襄为哀,故学者失其解耳。[18]

这里,据俞氏之考证,襄、哀因形而误,而襄、让同音,故“让”先通假为“襄”,再形误为“哀”。原句本应为“故抗兵相加,让者胜矣”。

对假借字的考证,如对“谷神”的考证,徐鼐说:

《老子》“谷神不死”。河上公章句云:“谷,养也。”人能养神则不死也。王弼注云:“谷神,谷,中央无谷也。无形无影无逆无违,处卑不动,守静不衰,谷以之成,而不见其形,此至物也。”陆德明《释文》云:“谷,中央无者也。”与王注同。鼐谓:据河上注训“谷”为“养”,则当作“榖”。《诗·毛传》郑箋《广雅·释诂》俱云:“榖,养也。”盖“榖”与“谷”通,间同义假借也。《庄子》:“臧与榖二人牧羊。”崔撰本作“臧与谷二人牧羊。”其证也。又按《释文》云:“谷,河上公作浴。云:浴者,养也。”与今本异。洪适《隶释》载老子铭云:“或有浴神不死。”则是古本自作“浴”也,盖“谷”为“榖”之假借,“浴”又“谷”之假借也。[19]

据徐氏的考证,“谷为榖之假借,浴又谷之假借”,即“浴神”本应“榖神”。

又如,对“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之句考证时,俞樾说:

按《说文·皿部》“盅,器虚也。”《老子》曰:“道盅而用之。”“盅”训“虚”,与“盈”正相对。作“冲”者,假字也。河上公训“冲”为“中”,失之。第四十五章:“大盈若冲。”“冲”亦当作“盅”。又按“或不盈”。唐景龙碑作“久不盈”,久而不盈所以为盅,殊胜今本。河上公注曰:“或,常也。”训“或”为“常”,古无此义,疑河上本下作久也。[20]

即“冲”为“盅”之假字,如此才能达老氏“道虚”之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