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重视民众在救世中的作用-近代老学研究

重视民众在救世中的作用-近代老学研究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重民的关键在于减轻赋税与刑罚。治理者重民,就要在保证人民基本生存条件的前提下来取税于民。重民还表现在善于救民。至于救物,也是使一物有一物的用处,就是至毒至秽的物,也没有可弃的,才能以众族并处而不相争,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当然,重民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那就是民主的思想,只有让广大人民充分享受民主,让人民当家作主,才是真正重民。

重视民众在救世中的作用-近代老学研究

五、更加重视民众在救世中的作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近代的民族危机要求有治理天下之责者能调动每一个中国人的活力和积极性,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出力。而近代老学是“救世”的学术,因此,它具有较浓的重民思想。

重民思想一言以概之,就是“民为邦本”。

黄裳说道:“从来民为邦本,食为民天。国无民则国谁与辅,民无食则民何以生,是在为人上者,有以开田辟土,濬其源于未食之先,制礼谨度,节其流于已食之后,而复省耕以辅不足,省敛以助不给。民自家给人足,而无庚癸之呼,饥馑之叹矣。”[126]

滕云山在《道德经浅注》第七十五章中也说:“此章言国以民为主,民以食为天。”

显然,无民就无所谓国,无民也无所谓治,要治理好天下国家,就要按照“道”的要求去训导民。故黄裳又说:“古之治天下者,必因乎民情之所易动,而预为之防,不因人君之喜忧,惟视民情之好恶,顺其势而利导之,所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烦而治。”[127]即重民就要“因乎民情”,“视民情之好恶,顺其势而利导之”。

重民就不能过多地扰民。黄裳说:

盖上以无为为治,下以无为自化,俗不期淳而自淳,风不求古而自古,懿铄休哉,何其盛与!迨其后科条愈设,而风俗益偷,法令频彰,而盗贼弥炽,其在暴虐之君无论矣,甚至英睿之主,奋发自为,励精图治,政愈繁而伪愈多,法愈严而奸愈出,是岂气数之难回,天心之莫易乎,抑以不知穷源固本,而徒求之于末流,不惟无补于民生,反有累于世道焉,盖民心本无事也,而上以政令扰之,民情本无欲也,而上以章程乱之,朝廷多一政令,百姓多一奸欺国,朝廷多一章程,百姓多一奇巧,无怪乎世道之大非民情之日变,而愈治愈难也,惟在上者,端拱垂裳,斯在下者自安分守命,上与下相安于无为之天,不亦乐乎?[128]

即是说,治理者之政令不繁,民自然能安生,上下就能“相安与无为之天”。

重民的关键在于减轻赋税与刑罚。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天。故滕云山说:“老子教治天下者,当以淡泊无欲为本。凡厥有生,以食为命,无论贤愚贫富,是则上下同一命根也。然国家之食,必取税于民。”[129]即是说,国家要靠“取税于民”而生存,而民之所得的用处有二,一为自己及家人的生存;一为交国家之赋税。治理者重民,就要在保证人民基本生存条件的前提下来取税于民。

另外,治理者重民就不能任意对民施以刑罚,即不能代司杀者杀人。

黄裳说:“孟子谓惟天吏则可以杀之,是夫天吏乃可以杀人,是常有司杀人者矣。学者欲去伪存诚,反本归根,其必杜之以渐,守之以恒,庶一窍通而窍窍俱灵,元神安而神听命,人能常清净,天地悉皆归,又曰人能一正其神,则诸邪自不敢犯,此与司杀者从,而杀之不怨,死之亦安,同一自然之道,希有之效焉。”[130]

胡薇元说:“衰世之民,性命轻贱不畏死,奈何不以德视,而惧之以刑罚,若使民生有赖,知耻且格,则从人怀刑,趋奇邪者吾得杀之,熟敢?司杀者士师之职,他人代之为侵官,何异代大匠斩,鲜不伤手矣。”[131]

这就是说重民,就要按“道”的要求治理,是赏是罚,是生是杀,全要符合“道”的要求。

重民还表现在善于救民。救人救物是救世的主要内容,老学要救世,就必须善于救人。故江希张说:

凡天下稍有人心的,没有不想救人救物的,有无数想救人救物的,反救不了人救不了物,(那么怎样才能救人救物呢)善救人物的,不著形迹,救人以道不以财,救人以仁不以惠,使天下的人,男有分,女有归,各安各的职业,就是老幼残废的人,也能有一艺自养,就是顽梗不化的人,也能委曲劝导,教他归了正途,自然没有无用可弃的人。至于救物,也是使一物有一物的用处,就是至毒至秽的物,也没有可弃的,才能以众族并处而不相争,万物并育而不相害。[132]

这里江氏说明了救人的方法是“救人以道不以财,救人以仁不以惠”,救人而不弃人,“众族并处而不相争”,天下才能大治。

当然,重民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那就是民主的思想,只有让广大人民充分享受民主,让人民当家作主,才是真正重民。这种思想主要包含在严复《老子道德经评点》等文献中,后面有专题论述,在此暂且不论。

六、提倡自强,反对侵略

近代老学提倡自强,反对侵略的根据就是老子的谦下柔弱之“道”。高延第说:“道以濡弱谦下为德,故以贱下为基本,不敢先人而人亦莫敢先,故贵高犹孤寡不彀,本贱恶之名,非所以为誉也,而能保其贵高,故曰至誉无誉,所谓损之而益也”。[133]

胡薇元说:

至柔气与水,气无达,水无不入。[134]

柔弱主气,坚强主骨,气聚故生,骨立则死,草木生机畅则柔,死则枯矣,故强近死,而柔近生,兵骄恃强不胜,木将槁则不达,而拱根柯大而下枝,叶柔在上,人顾可恃强哉。[135]

清阳子说:

高基于下,贵本乎贱,一阳之所以复,乾之始动也,弱,致柔也,专气致柔,曲能有成。[136]

“柔弱胜刚强”、“曲能有成”、谦下而能为人之先,这些都是说,谦下柔弱因为合道,故能无往而不胜,无坚而不克。可见,近代老学所提倡的柔弱,其实质不是不讲“强”,而是“内强”而“外弱”,是“自强”而对外不示以强,就像“气与水”一样,表面看起来又柔又弱,其实则很刚很强,以至于无孔不入,无坚不摧。

胡薇元也说:“知人之智,不如自知之明,胜人之力,不如自胜之强,知足之富,不如强行之乾健,故得主有恒,与天地同体者,不朽。”[137]即是说,用柔是相对于他人他物而言的,于己则要刚强,有道之人是内含刚强,而外显柔弱,对外求柔弱,对内求刚强,故能合道,“与天地同体”而“不朽”。

从“柔弱胜刚强”、“柔近生,强近死”的柔弱之道出发,近代老学反对恃强凌弱,反对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江希张说:

道学渊源黄帝,我国的文化及兵农制造亦渊源于黄帝,是道学为一切学术的先导,又为治国平天下的大法,治国或除暴,或御敌,不能不用兵,所以道学又为兵学所从出,但道家的兵学,却与后世的兵家不同,道家是以退为进,以不战为战,以不杀人为胜,其大意重在不轻开兵端,致惹起战杀的惨祸。小子细看他的宗旨,也不仅是慈悲仁厚,是他洞悉天道人情,凡好战喜杀的,无论国势如何强,兵力如何勇,末后必归于失败,杀人正是自杀,灭人正是自灭。所以老子说,夫慈以战则胜;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138]

这里张氏认为“道学为一切学术的先导”,但道家之兵学与后世的兵家有本质的不同。前者以“不杀”之胜为胜,以“杀”之胜为败,后者则正好相反。因为万物好生为自然之道,“不杀”与“道”合,“杀”则违“道”。

江氏又进一步解释说:

老子重道德恶兵战,不是迂迂腐腐,也不是妇人的仁,是爱人的国,正所以爱自己的国,爱人的民,正所以爱自己的民,即使他不得已而用兵,也必是伐暴救民,慈悲之师,不是借兵力扩充势力呢。[139]

即重“道”而恶“兵”,不是不“爱国”而不想国家强盛,而正是使国家强盛的一种途径。

清阳子说: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凡属有为,则非自然,故必还也。

道本自然,惟万物自宾,则固无恃于兵也。[140]

即是说,不以兵强天下是符合顺“道”的自然法则的,因此,强盛是必然之理,它无须凭借“兵”的力量。如果要用兵,那也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用。

胡薇元说:

善为治者不得已而用兵,岂专恃勇果,凡物壮则老,不以道持早敝,已之所由敝也。[141]

“不得已,即无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用兵,仍是合道的。这说明老学并不完全反对用兵,而只是反对“专恃用兵”。

近代是中国积贫积弱的时代,也是帝国主义大肆侵略中国的时代,因此,近代老学提倡“自强”,是希望中国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则是要维护中国的国家主权及倡导世界和平。

【注释】

[1]高延第:《老子证义》序。

[2]魏源:《老子本义》第二章。

[3]高延第:《老子证义》序。

[4]高延第:《老子证义》第七十五章。

[5]宗稷辰:《再书庄子后》,《清儒学案》卷二百三,中国书店1990年,第43页。

[6]黄彭年:《老子释序》,《陶楼文钞》卷九,文海出版社1969年。

[7]刘仲华:《清代诸子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47页。

[8]魏源:《老子本义》论老子三。

[9]魏源:《老子本义》第二章。

[10]《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第7页。

[11]《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第257页。

[12]魏源:《老子本义》论老子三。

[13]魏源:《老子本义》第一章。

[14]魏源:《老子本义》第五十七章。

[15]魏源:《老子本义》第六十一章。

[16]魏源:《老子本义》第五章。

[17]魏源:《老子本义》第十六章。

[18]魏源:《老子本义》第二十三章。

[19]魏源:《老子本义》第三十四章。

[20]魏源:《老子本义》论老子二。

[21]《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第258页。

[22]魏源:《老子本义》第五十章。

[23]魏源:《老子本义》论老子二。

[24]魏源:《老子本义》论老子二。

[25]魏源:《老子本义》论老子三。

[26]《二程氏遗书》卷一一,《明道先生语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94页。

[27]魏源:《老子本义》第四十九章。

[28]魏源:《老子本义》第二十五章。

[29]魏源:《老子本义》第一章。

[30]魏源:《老子本义》第十九章。

[31]魏源:《老子本义》第三十四章。

[32]魏源:《老子本义》第三十章。

[33]《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第5页。

[34]魏源:《老子本义》论老子三。

[35]魏源:《老子本义》论老子一。

[36]魏源:《老子本义》论老子一。

[37]魏源:《老子本义》第十八章。

[38]魏源:《老子本义》第二十三章。

[39]魏源:《老子本义》第二十五章。

[40]魏源:《老子本义》论老子三。

[41]魏源:《老子本义》第三十二章。

[42]魏源:《老子本义》第三章。

[43]魏源:《老子本义》论老子一。

[44]魏源:《老子本义》论老子二。

[45]《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第48页。

[46]滕云山:《道德经浅注》序。

[47]滕云山:《道德经浅注》序。

[48]滕云山:《道德经浅注》第十七章。

[49]滕云山:《道德经浅注》第十八章。

[50]滕云山:《道德经浅注》第四十六章。(www.daowen.com)

[51]滕云山:《道德经浅注》第八十章。

[52]滕云山:《道德经浅注》第五章。

[53]滕云山:《道德经浅注》第三章。

[54]滕云山:《道德经浅注》第二十七章。

[55]滕云山:《道德经浅注》第三十七章。

[56]滕云山:《道德经浅注》第三十五章。

[57]滕云山:《道德经浅注》第三十九章。

[58]滕云山:《道德经浅注》第七十二章。

[59]滕云山:《道德经浅注》第三十五章。

[60]滕云山:《道德经浅注》第三十六章。

[61]滕云山:《道德经浅注》第三十六章。

[62]滕云山:《道德经浅注》第三十章。

[63]滕云山:《道德经浅注》第三十章。

[64]滕云山:《道德经浅注》第五十七章。

[65]滕云山:《道德经浅注》第三十三章。

[66]滕云山:《道德经浅注》第四十六章。

[67]滕云山:《道德经浅注》第七十五章。

[68]滕云山:《道德经浅注》第十七章。

[69]滕云山:《道德经浅注》第五十三章。

[70]滕云山:《道德经浅注》第三十九章。

[71]滕云山:《道德经浅注》第四十八章。

[72]滕云山:《道德经浅注》第六十五章。

[73]滕云山:《道德经浅注》第二十章。

[74]滕云山:《道德经浅注》第六十章。

[75]滕云山:《道德经浅注》第四十六章。

[76]滕云山:《道德经浅注》第八章。

[77]滕云山:《道德经浅注》第十三章。

[78]滕云山:《道德经浅注》第二十七章。

[79]清阳子:《道德经述义》德经第十一章。

[80]胡薇元:《道德经达诂》第六十二章。

[81]黄裳:《道德经讲义》第十七章。

[82]德园子:《道德经证》第十一章。

[83]德园子:《道德经证》第三十章。

[84]江希张:《道德经白话解说》第七十三章。

[85]高延第:《老子证义》第二十五章。

[86]高延第:《老子证义》第五十九章。

[87]高延第:《老子证义》第六十五章。

[88]高延第:《老子证义》第六章。

[89]高延第:《老子证义》第五十八章。

[90]高延第:《老子证义》第三十五章。

[91]高延第:《老子证义》第五章。

[92]高延第:《老子证义》第二十四章。

[93]高延第:《老子证义》第四十九章。

[94]清阳子:《道德经述义》道经第五章。

[95]清阳子:《道德经述义》道经第五章。

[96]江希张:《道德经白话解说》第三十章。

[97]江希张:《道德经白话解说》第二章。

[98]江希张:《道德经白话解说》第二十九章。

[99]高延第:《老子证义》第十一章。

[100]江希张:《道德经白话解说》第十一章。

[101]江希张:《道德经白话解说》第十一章。

[102]刘鼐和:《新解老》第三十九章。

[103]刘鼐和:《新解老》第五章。

[104]刘鼐和:《新解老》第五十四章。

[105]江希张:《道德经白话解说》第二章。

[106]江希张:《道德经白话解说》第四十章。

[107]江希张:《道德经白话解说》第二章。

[108]黄裳:《道德经讲义》第七十八章。

[109]清阳子:《道德经述义》德经第十章。

[110]刘鼐和:《新解老》第三十七章。

[111]刘鼐和:《新解老》第四十八章。

[112]刘鼐和:《新解老》第三十四章。

[113]刘鼐和:《新解老》第七十三章。

[114]德园子:《道德经证》德经第二十一章。

[115]高延第:《老子证义》第五十七章。

[116]胡薇元:《道德经达诂》第三十七章。

[117]滕云山:《道德经浅注》第五十四章。

[118]滕云山:《道德经浅注》第六十五章。

[119]滕云山:《道德经浅注》第三十七章。

[120]黄裳:《道德经讲义》第十七章。

[121]高延第:《老子证义》第三章。

[122]高延第:《老子证义》第三十八章。

[123]清阳子:《道德经述义》道经第五章。

[124]黄裳:《道德经讲义》第十七章。

[125]高延第:《老子证义》第二十三章。

[126]黄裳:《道德经讲义》第七十五章。

[127]黄裳:《道德经讲义》第七十五章。

[128]黄裳:《道德经讲义》第七十五章。

[129]滕云山:《道德经浅注》第七十五章。

[130]黄裳:《道德经讲义》第七十四章。

[131]胡薇元:《道德经达诂》第七十四章。

[132]江希张:《道德经白话解说》第二十七章。

[133]高延第:《老子证义》第三十九章。

[134]胡薇元:《道德经达诂》第四十三章。

[135]胡薇元:《道德经达诂》第七十六章。

[136]清阳子:《道德经述义》德经第七章。

[137]胡薇元:《道德经达诂》第三十三章。

[138]江希张:《道德经白话解说》第六十九章。

[139]江希张:《道德经白话解说》第六十九章。

[140]清阳子:《道德经述义》道经第五章。

[141]胡薇元:《道德经达诂》第三十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