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崇尚真朴,反对奢华-近代老学研究成果

崇尚真朴,反对奢华-近代老学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圣人治民,欲同归于浑朴。并将朴实敦厚说成是“道德”,而将声色奢华说成是“礼法”,号召“去彼华薄,取此厚实”,此为崇“道德”而轻“礼法”,崇“俭朴”而厌“奢华”之证。要以真朴之道治世,治理者不仅自己要以诚信修身,而且还要以诚信治人。

崇尚真朴,反对奢华-近代老学研究成果

四、崇尚真朴,厌恶奢华

朴素真实是“道”的主要内涵之一,也是“道”的基本要求。因此,近代老学有很多这方面的论述,如滕云山说:

是以圣人以一真之外无余事,故唯以此治世,是有为法,修心炼性,是无为法。[117]

以真实朴素教民,胜于奢华多欲为佳,试观近今世界,尚多智与多欲,将民间脂膏刮到净尽,以填一己之私欲,不但无益于民而反害民。[118]

圣人治世,所存者神,所过者化。旋转天下而无端,甄陶天下而无迹,故为于无为,治于不治,变化因乎一心,机械泯于众志,则天下治矣。故曰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雕琢得朴,除去巧琢,得归于真,不知有事,无情无为,浑一天下,此皆大同之治也。[119]

从这些话语中可以看出,以道治国就是以真实朴素治国,它包括以真朴治世,以真朴修身,以真朴教民等。以无为之道而治国,就是“治于不治”,使民归于真,返于朴。

黄裳也说:

太上治身之道,即治世之道,总不外一真而已。真以持己则己修,真以应物则物遂,虽有内外之分,人己之别,而此心之真则无或异焉。[120]

即是说,治身也好,治世也好,其最高的法则就是“一真”,“真”之理可适用于任何人,任何物。

高延第则说:

不尚不贵,则相安于朴素,心无拂乱矣。圣人治民,欲同归于浑朴。心主谋虑,欲其清虚;腹主收纳,欲其完实,志尚颛静,故欲柔弱,骨为身之干,故欲坚强。不争乱则虚而弱,归于浑朴则实且强,无知无欲,即同归于朴素之象也。天下大物非一人智数所能胜,以有心治之,反启争乱之端,故不敢为(所谓为者败之也),无为之人,其心虚静,照察始终,故无不治。[121]

治天下者专任智数,不惟不智,适成其愚而已。《后汉书·朱穆传》注引晋顾欢云:道德为厚,礼法为薄,清虚为实,声色为华,去彼华薄,取此厚实。按顾注,声色谓钟鼓羽旄之属,即礼之外饰者。[122](www.daowen.com)

即是说,使民归于朴素,则民无知无欲而不争,不争而不乱,故“无不治”。并将朴实敦厚说成是“道德”,而将声色奢华说成是“礼法”,号召“去彼华薄,取此厚实”,此为崇“道德”而轻“礼法”,崇“俭朴”而厌“奢华”之证。清阳子说: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123]

其意思是说,治理国家首先要治理者具有“道”的品质,“躬行节俭”、“澹然无欲”,这样,人民也就会具有“道”的这些品质,从而使治理“不伤性真”,与道合一,才可大治。

以真朴之道治世,就要求有治理之责的人讲求诚信。故黄裳说:

人能至诚无息,则人之感者亦无息,人或至诚有间,则物之应之者亦有间。盖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修其身而天下自平,丧其真而天下必乱也。太上欲人以诚信之道自修,即诚信之道治人,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在己不知有治之道,在人观感薰陶,亦不觉其自化,而不知其所之,此上古之淳风,吾久不得而见矣。

但非太古之笃实,亦为今世之光华,同一治也。孔子曰:上好信则民用情,倘信不足于己,安能见信于民,此上与下所以相欺而相诈也。惟帝王以身作则,以信孚民,法立而政行,言出而民信,卒至光被四表,功成事遂,如尧之于变时雍,舜之恭己无为,而百姓皆谓我自然,噫,此真信之所及,以视信不足于内者,相判何啻天渊哉。[124]

诚信之根本就是“真”,就是说话求“真”,做事求“真”而不假,不搞欺骗。要以真朴之道治世,治理者不仅自己要以诚信修身,而且还要以诚信治人。这样治者对民讲诚信,民就会对治者讲诚信,诚信布满天下,天下之人才能同心共德,治理才能卓有成效。

高延第论道:

太上以自然之道化民,不为言语条教,故化成可久。在上有道德之人,则所行莫不合于道德,上无道德之人,则所行者皆反道败德,上出于道德之人,亦以道德归之,上出于不道不德之人,亦以不道不德应之,如交游相与我既不以诚信待人,人亦不以诚信待我也。[125]

高氏之论是说,老学自然之道就是真朴之道,也就是诚信之道,因此,只有治者与民都讲求诚信,老子自然无为之治道才能真正实行。

近代也是中国封建统治非常腐朽而人民生活举步维艰的时代,因此,反对奢华而崇尚俭朴是关系民生的需要,也是时代要求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与力量以挽救中国危机的需要,故近代老学的这一思想也是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切相联系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