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近代老学研究:修心养性,心性合一

近代老学研究:修心养性,心性合一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要求修炼者达到一种“心性合一”的境界。道贵清静自然无为,修心养性亦须与自然同体。修心之要在于“休心”、“无心”,只有“无心而作”,才能“纯任自然”,恢复“吾人之本来面目”之“本心”,即如赤子之心,完全不受世俗的影响,从而使心与“性”合一。可见,高氏的修心方法亦是使心纯任自然,而与性合一。

近代老学研究:修心养性,心性合一

二、修心养性,心性合一

在近代老学的修身养生思想中,修“性”即心神的修炼,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它要求修炼者达到一种“心性合一”的境界。性者,道也。道贵清静自然无为,修心养性亦须与自然同体。滕云山说:“不勤者,无心而行,无心而作,纯任自然。”[13]“不思善,不思恶,就是吾人之本来面目,即如赤子之心是也。”[14]滕氏的这些议论的大意是:“心为一身之主”,要修身首先要修心。修心之要在于“休心”、“无心”,只有“无心而作”,才能“纯任自然”,恢复“吾人之本来面目”之“本心”,即如赤子之心,完全不受世俗的影响,从而使心与“性”合一。

高延第也说:“不自生即庄子所云:常因其自然而不益生也。盖世人于养生,非无故而贼之,即有心而益之,其为伤生一也,圣人不为物先而物亦莫能先之,不益其生而反可以长生,所以然者,皆顺其自然,不以私意造作于其间,而性命之情反得其正,故能成其私。”[15]高氏其意是说,养生非“有心”能益之,有心益之,反“伤生”,“不益其生而反可以长生”。人如果“无心”养己而害物,则物亦不得而害我,则可长生。可见,高氏的修心方法亦是使心纯任自然,而与性合一。

江希张则说:“赤子心和气柔,厚德之象,和气感招,龙降虎伏。且说赤子无私无欲,元气不泄,所以能生生不息。凡物生气发泄于外,虽能畅茂,然盛极必衰,衰老而死。”[16]江氏之意是说,人如果能做到如赤子一样,无知无欲,即做到“无心”,则“元气不泄”,就能“生生不息”。而要真正做到“无心”,就要无意识地看待世间的一切,真正做到“纯任自然”,心中无“善”亦无“恶”,无“是”亦无“非”。江希张还说:“求道的时候,才可以去了知见名象,独存元理,去了再去,归到虚无,由虚无再生出妙有,无所知而无所不知,无所能而无所不能,就是天下之大,也可以谈笑揖让就取了来,不用行一不义,杀一无罪。”[17]即是说,修身养生要做到“无心”,就要在心里将世间一切“名象”都去掉,使“心”达到“虚无”而“独存元理”。

要达到“心性合一”就必须“去欲”,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清阳子说:“啬者,自惜之谓,惜其精神,乃以长久。”“不欲反其本真,不学因其固有。”[18]这里“啬”就是“少欲”、“不欲”之意,“本真”即“性”或“道”。清阳子所讲的,啬“乃以长久”、“不欲反其本真”,其意思是说“不欲”则能养“性”,则可以长生。

德园子说:“《清静经》云: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惟见为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盖即后世道家炼己之功也。又云:真常应物,真常得性,此去得性,佛云见性,即食母也。”[19]德园子之意是说,“无欲”需要“清静”,反过来,清静了,欲望才能不生。最根本的一点就在于“心空”,“心空”则一切皆无,“性”就会自见。即只有真正做到“无心”,才可见“真性”。

“知足”才能“去欲”。滕云山说:“古人云:若厌于心,何日而足,以贪得不止,终无足时。惟知足之足,无不知矣,故常足。”[20]其意思是说,不知足就会贪求不止,就不能“去欲”,“知足”才能“去欲”。(www.daowen.com)

德园子说:“所谓知足,是恐人之不能守静致虚,或将或迎,而有害于自然交泰之道也。佛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可欲者,过去之追思。欲得者,未来之期望。不知足者,则现在耽耽之视,逐逐之欲也。参学人其慎,以此罪此祸此咎为戒哉。”[21]也就是说,“知足”就是保持现有的自然交泰状态,就是守住现存的一种虚静状态。而“不知足”就是“现在耽耽之视,逐逐之欲”,故不能“去欲”。

清阳子也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不欲之欲自然常足。”此“申言多欲之害”。[22]这就是说,“不知足”必“可欲”,必遭祸害。“知足”才能“不欲”,“不欲”才能“常足”。

“无欲”以至于“忘我”才能真正修性养生。清阳子说:“后其身、外其身皆虚中之义,虚中自久。”[23]“人之有患,皆以有身。”[24]即是说,人如果有心顾及自身,就不能真正使人与他物一样合于自然,因而就不能使人与性合一,也就不能长存。

德园子说:“《大通经》云:对境忘境,不沈于六贼之魔;居尘出尘,不落于万缘之化。此后其身外其身之说也。无私者,道也。私者,身也。谓以道修身,以身合道也。”[25]其意是说,“后其身外其身”,即“无身”之意,“无身”才能合“道”,合“道”才可修身,“无身”反而可以“修身”、“长生”。

滕云山说:“世人营营为一身之谋,欲作千秋之计者,身死而名灭,是虽私,不能成其私,何长久之有?惟天地能长而且久者,以其不自私其生,故能长生。谓圣人亦能长生,以圣人效天地而行。圣人不爱身丧道,故身死而道存,道存则千古如生。”[26]这里“营营为一身”,即专顾自身,也就是“有身”,其结果是反而害生,不能长久;相反,“不自私其生”,即“无身”,反而能“长生”。

当然,近代老学所倡导的“无欲”、“无身”,并非杜绝任何需求,也不是不要自身的生存;相反,它是以“无欲”、“无身”为手段来达到人的最大需求,来求得人身长久存在。因此,这里的“无欲”、“无身”是反对不顺应自然的“欲望”与“专顾自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