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修德修身,养生要诀-近代老学研究

修德修身,养生要诀-近代老学研究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道德而纵盲目之“勇”,则是“取死之道”。积此之德,是修身之要,也是治国之要,有此道与德,则治国“可以长久”,养生则可“长生久视”。“道德”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任何人修得了道德,就会得到道德的佑护。近代老学研究者认为,修道德的主要内容就是修自然无为之道德。

修德修身,养生要诀-近代老学研究

一、修道修德是修身养生的根本

近代老学研究者认为,修身养生的根本是道德,故极为重视修道修德。滕云山说:“修道之士要明道德双修。道无德不立,德无道不成。世人无无德之真人,无无道之仙佛。道为尊,德为贵。老子谓:‘吾有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此皆修德之实证也。”[1]即是说,道、德必须双修,而修德尤为重要,因为“德”是“道”的具体表现,“道无德不立,德无道不成”。而道是宇宙一切事物的根本,自然也就是修身养生的根本,因而修身养生要修道,也要修德。修德的主要内容是: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高延第说:

慈者不毁伤,俭者不攘夺,不为先者不为福,先不为,福始长,谓君长至柔,驰骋至刚,故能勇,知足常足,故能广,善下而不争,故能为群长,世人无道德,但以勇先自处,与乱世争权,取死之道也。[2]

唯道德可以遂其生,助为万物所托命,道德所以尊贵,以其为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待教令,同返于自然,上不任功,下不归德,故其德尤为深远。[3]

道德本以善身,亦可以善世,愈推愈广,所及者大所以然者。天下虽大,人之所积也,人各有身,身各有道,以我视人,递相感发,自然之势也,修之天下亦若是耳。[4]

高氏之意是说,有了“慈”就不会伤害他人他物,因而自己也不会因此而受伤;有了“俭”就不会靠掠夺他人为生,而自己也会富足;有了“不为先”就会懂得“知足常足”的道理,就不会与他人争权争利。有了这些品德也就有了“道”的品德,就“可以遂其生,助为万物所托命”。这样的品德才会“深远”。人修有这样的品德,则既可治世,又可善身,且“愈推愈广,所及者大所以然者”。无道德而纵盲目之“勇”,则是“取死之道”。

清阳子在其德经第九章解释《老子》“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之句说:“此其所以无死之故。”在解释“治人事天莫若啬,夫惟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时说:“此言养身之要,有国即有身,尤贵得其母。”[5]清阳子认为,万物之所以能够得以长生而“无死”,就是因为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人要想修得长生不死,就必须效法万物,也“尊道而贵德”,而“啬”,即“简朴”为“道”之内涵,因此,复归简朴之道,则是积德。积此之德,是修身之要,也是治国之要,有此道与德,则治国“可以长久”,养生则可“长生久视”。(www.daowen.com)

“道德”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任何人修得了道德,就会得到道德的佑护。滕云山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且施而不取,我既善矣,人不与而天必与之,所谓自天佑之。”[6]又说:“做人能处谦下不争之德,故无往而不善。”[7]即是说,天道没有偏私,它不会亲近一些人而疏远另外一些人,它对世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同等对待的,无论是谁只要他具有好的德性,就会得到天道的护佑与赞助。即“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得道得德之人,就是“善人”,善人则必受天之保佑。做人最重要的品德就“谦下不争”,有了这种品德,则足可称为善人。

高延第说:“处世而不入世,故不为世法所累,道之所以为贵也。夫人之处世,不得亲利贵易,不得疏害贱难,庄子曰:知道者必达于理,达于理者必明于权,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察于安危,谨于去就,天在内,人在外云云,此即老庄全生衰世之法。”[8]这就是说,有道有德之人就不会为世俗的名利所累,就不会“亲利贵易”、“疏害贱难”,而这些就是得道之人应有的品德。懂得道德重要性的人,就会权衡道德与名利的分量,重道德而轻名利,就会“不以物害己”,就能“全生”。

近代老学研究者认为,修道德的主要内容就是修自然无为之道德。滕云山说:“凡学道之人,一言一动,总合乎自然,不失其中正之义。”[9]滕氏之意是说,自然无为之道是宇宙运行之规律,无时无地不存在于我们的周围,修道就是要修“自然”、“中正”之道,使自己的言行无时无地不符合自然之道。

江希张说:“圣人顺天地自然,天地也不是有心生物杀物,原来天地间的道理,是一往一来,循环无穷的,天地无心运用,生物也不是爱物,杀物也不是恶物,只是栽者培、倾者覆,听万物的自然。天地若有心爱物,生而不杀,气化便有穷尽了。所以人必要打破一切名色名言,虚心守中,超乎天地以外,才不为气数所颠倒,随着循环往来。”[10]即是说,道之自然就像天地生物杀物一样,“只是栽者培、倾者覆,听万物的自然”,而“无心运用”。人要修自然之道就要“打破一切名色名言,虚心守中,超乎天地以外”,而“不为气数所颠倒,随着循环往来”。

德园子说:“圣人治心之学也。无知则识灭而心虚,无欲则漏尽而腹实,言此虚心实腹之道,贵乎自然,非可用智,能不用智,则无不治。”[11]即要修自然之道,就要抛弃人的主观妄为,从而做到“心虚”,也就是要“无知”、“无欲”而“不用智”,以顺应自然。

要修自然之道还要修清静之道。故滕云山又说:“修道之人,莫若守朴为真,吾人能见素抱朴,是谓真静矣。真静就是无为。何谓无为,以其能过度真静,而心不为万物之所累其真,不以欲念扰其神,则物为外事,道为内真。”[12]其意是说,清静即“朴”与“素”,要修自然之道,还要“见素抱朴”,守真清静。只有修炼成清静之道,才能真正做到“无为”,做到“心不为万物之所累其真,不以欲念扰其神”,才能存“内真”,显“无生之本来面目”,才能成为修身之“式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