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培养高层次人才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六二三所)
一、概述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又称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二三研究所)隶属于中国航空第一集团公司,是中国航空工业惟一的飞机强度研究中心,具有代表国家对新研制飞机强度进行地面鉴定与验证试验并给出验证结论的职能。
六二三所创建于1965年,现有职工1 800余名,其中技术人员1 000余名(含自然科学研究员58名、高级工程师220余名),1982年以后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中有博士10名、硕士60余名、学士280余名。全所共有8个军品研究室,涉及静力、动力、疲劳与可靠性、复合材料、环境与噪声、计量、情报资料与计算力学等专业。
我所的主要工作为:开展飞机结构强度技术领域的预先研究,为新机研制和改进、改型提供强度设计与分析的关键技术和软件;承担全尺寸飞机结构地面强度验证试验,代表航空工业或国家对新型或改型飞机给出首飞前的强度结论,通过动力试验为飞机颤振边界提供依据;进行飞机结构寿命与可靠性评定,提供试验数据与结论。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六二三所己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技术精湛、能打硬仗的科研队伍;先后承担并完成了300余项行业重点预研课题、8种系列飞机的全机静力试验、4种系列飞机的全机疲劳试验、各种系列飞机的全机地面共振试验90余架次,以及飞机起落架的落震、摆震试验与综合环境强度试验;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40多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50余项,为我国的航空工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授予“航空工业创建40周年重大贡献单位”及其他多项荣誉称号和获得表彰奖励。
航空工业的高速发展,急需大量的科技人才。我所自1981年开始招收硕士生,1986年获“结构力学”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现调整为“工程力学”学科,设结构疲劳断裂及可靠性研究、复合材料结构强度研究、结构动力学研究、振动噪声控制研究、结构热强度研究、结构计算技术研究6个研究方向。我所从1981年起先后与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联合培养硕士生。至今为止,共招收硕士生32名,已获得硕士学位者29名,目前有在读硕士生3名。
二、加强导师队伍建设(www.daowen.com)
我所20多年研究生培养的实践,造就了一支水平高、科研经验丰富的导师队伍和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九五”期间,由于我所20世纪60年代大学毕业的导师相继到了退休年龄,我们及时选聘了一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导师。他们学历高,大多数均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他们在业务上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创新,科研作风严谨,独立工作能力较强,承担着大量国家和部级科研课题,并多次获得省部级成果奖,是我所的科研骨干和学术带头人。我所现有导师6人,平均年龄43岁,其中45岁以下的导师5人。6名导师均为研究员,其中3名为所级领导,3名为副总师兼研究室主任,3名为博士。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国外工作和学习过,经常对外进行学术交流和参加国际合作,是我所各专业技术领域中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硕士生导师中3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5人获省部级奖13项,1人获所级科技奖2项,出版专著3部,译著1部。这样的一批素质优良的研究生导师,为保证我所和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奠定了基础。
三、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成效
我所毕业的29名硕士生均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毕业后留所工作的19人,现已成为我所科研生产、型号试验及经营管理的骨干,其中1人担任所级领导,7人担任中层领导。他们中的大多数担任“九五”重点预研课题和重点型号试验任务的负责人,工作非常认真,经常自觉加班加点,带动了我所的科研工作,近几年来在国家一级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25篇,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其中5篇被SCI收录;9人获省部级奖17项,7人获所级科技进步奖9项。他们的出色表现和创新精神给科研和型号试验增添了光彩,为争取“十五”预研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强化管理、政策倾斜、吸引稳定人才
(1)研究生培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时间要求紧,培养周期长,涉及到国家、单位、集体和个人方方面面的利益。我们在管理工作中,结合我所实际,建立了历年研究生报名台帐、研究生培养档案,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如《六二三所硕(博)士研究生报考管理规定》、《在学研究生科研津贴和奖学金等发放规定》、《六二三所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六二三所硕士研究生管理规定》以及有关研究生的各种生活补贴、奖学金、福利待遇和导师的报酬费用的规定。由于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保证了研究生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为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我们还按照省教育厅和省考试管理中心的统一部署,在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购置了计算机及配套设备并实现了上网,大大促进了研究生的管理工作。
(2)为吸引和稳定人才,我所还相继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如:对于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大学本科毕业的人员,每月给予400元、300元、200元技术骨干奖;鼓励职工求学,稳定职工队伍;所招硕士生在学期间与同年进所的毕业本科生享受相同的待遇;在住房方面即将达到博士住房不低于三室一厅、硕士不低于二室一厅的标准。我们还与西北工业大学联合培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由于我们前期管理工作扎实,加上学员的努力,20名学员在国家组织的基础课的入学统考中,取得了优良的成绩,数学单科在80分以上人员占考生的50%,有些还得了满分。2002年3月23日首批学员已正式入学,开始了课程学习。
总之,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是一项涉及到导师、生源、学科专业、管理部门等多方面、多渠道、多层次的综合性工作。要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就必须严格管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面向未来,结合我所的实际,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的联系、配合和协作,共同努力,为我所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培训中心冯致平、徐锁文撰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