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医学院是全国首批招收硕士研究生的中医院校之一。20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在广大导师、管理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不断调整学科结构,确立新的研究方向,加强学科建设,完善课程体系。特别是近年来,我们以加强内涵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全面素质为目标,狠抓培养质量,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为国家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中医药高层次专门人才。
一、适度扩大招生规模,加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研究生教育应该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适应中医药事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我院最初招收研究生时,仅有内经、伤寒论、温病、中医眼科学4个硕士点,且招生人数较少。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我们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基础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充实图书资料,改善科研条件,扩大招生规模,使研究生教育得到了较大发展。
首先,增加新的硕士点。截止目前,我院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等13个硕士点的48个研究方向招收研究生,覆盖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一级学科80%以上的学科、专业。
其次,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与开办不脱产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相结合。199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院为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单位,当年我们举办了首次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目前,我院基本形成了覆盖面宽、结构合理,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
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教学管理工作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我们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个中心,不断强化教学管理工作。
1.理顺管理渠道,形成完整的研究生管理体系
我院研究生教育工作,在党委和院长领导下,由1名副院长主管,下设管理机构。为了加强这方面的工作,2000年将研究生科由科研处代管独立出来,成立了研究生部,并任命了1位博士主持部门工作。各系(部)有1名主任主管研究生教育工作,下设专职秘书管理研究生的教学等工作,教研室(研究室)和导师具体负责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和培养工作,使研究生教育工作层层有人抓,管理落到了实处。
2.加强制度建设,使研究生教育管理规范化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步骤。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符合我院研究生教育实际的规章制度;并且根据形势的需要,不断修改、完善现有的规章制度,充实新的内容,使我院研究生教育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保证了研究生的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
3.抓住重点,采取措施,加强管理
由于研究生教育形势发展很快,我院原有的培养模式(文献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特别是医学院校的研究生,如果动手能力太差,就缺乏竞争力。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于1997年底下发了《陕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参加临床实践的规定》、《陕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的规定》的征求意见稿,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1998年初正式下发至各学科指导小组。同时规定研究生在第二学年初依据不同学科,分别填写“陕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计划表”和“陕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计划表”,到考核这两项实践时,再分别填写“陕西中医学院教学实践成绩考核表”和“陕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评定册”,规范了教学实践和临床实践活动,加强了这两个实践环节。
2000年,我院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这表明我院培养研究生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也标志着我院研究生教育的模式转型迈出了新的一大步。我们迅速制订了《陕西中医学院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细则》和《陕西中医学院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实施细则》,详细规定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的具体办法。各系(部)制订(修订)了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具体培养方案,为培养临床医学硕士专业研究生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三、优化课程设置,保证教学质量
科学的课程设置,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多年来,我们始终把合理设置研究生课程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经过几次大的调整,基本形成了合理的课程体系。1978年时的研究生课程基本上是四大经典加政治、外语。1984年以后,我们开始课程改革,在全国中医院校中率先开设了三大方法学课程:即“医学统计学方法”、“中医药科研的基本方法”、“医学动物实验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研究生的欢迎;以后又陆续开设了“计算机在医学科学研究中的运用”等课程,使我院研究生课程发生了质的变化,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①中医课程简约、精炼,②现代医学和现代实验技术方法课程注重基础性、宽广性和实用性,③专业课程纳入严格的管理渠道,④按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设置课程,⑤对于试点学科、专业以外的其他学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根据学科、专业特点,从实际出发进行调整和完善。(www.daowen.com)
四、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教学水平的标志,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几年来,我们采取各种措施,要求教师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1.及时反映学科新信息、新动态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各门课程都要不断地充实新的内容,要增加该学科最新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突出前沿,反映学科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2.根据课程特点,提出不同要求
中医经典课程,由于压缩了学时,精炼了内容,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重视研究方法的训练,通过溯源、整合、排列,直到现代研究进展,把古代的传统医学理论与现代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使研究生学得扎实、掌握得牢靠、用起来得心应手。计算机课程力求讲授计算机在医学研究应用中的最新进展。免疫学课程结合中医药学在免疫方面的最新进展,编写了教材,增加了讨论学时。为了强化英语教学,在原来精读、泛读的基础上,增设了听力课,听力课时约占英语总课时的32%,聘请了外籍教师授课,帮助研究生建立了“英语角”。
3.开展评教评学,促进教学相长
为了提高培养质量,我们根据学院统一安排,狠抓“教学质量年”活动,组织“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评估”,开展教学观摩听课,并且印发了“征求教学意见表”,征求研究生对教学的意见,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五、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导师起着重要作用。导师的政治思想水平、业务能力、医德医风、学风教风,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了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我们坚持每3年进行一次导师遴选。通过导师遴选,促使导师队伍逐步向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低年龄发展,逐步改变导师队伍的学历、学术、能力和年龄结构,以尽快适应形势发展对研究生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六、加强教材建设,逐步规范研究生教材
我们在分析、探讨研究生教材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情况,努力搞好教材建设。一方面,组织导师、任课教师不断充实自编教材,近几年,相继有《内科难治病辨证要略》、《脾胃病临床与进展》、《医学免疫学》问世;另一方面,广泛征求任课教师的意见,做好外购教材的选择和订购工作。
七、开展社会实践,培养高素质人才
社会实践是研究生培养环节之一,它是引导研究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了解改革开放、了解国情和民情的重要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使研究生正确把握自我,增强社会责任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巩固和检验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措施和开展业务训练的重要方式。
医学院校的研究生,社会实践这一环节尤为重要。我院组织研究生去延安、杨凌、袁家村等地进行社会实践,一方面进行义诊,一方面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改革开放以来祖国飞速发展的形势教育,深受研究生的欢迎。我们准备将这方面的工作认真加以总结,结合新形势,不断为研究生创造社会实践的机会,努力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高层次专门人才。
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我院研究生教育有了较大发展,培养质量不断提高。面对新世纪,我们要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立足现实,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使我院研究生教育工作上一个新台阶,为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研究生部杨晓黎、黄广平撰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