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陕西省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工作巡礼

陕西省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工作巡礼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着眼“打得赢”、“不变质”,努力造就高素质专门人才西安政治学院一、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情况西安政治学院成立于1978年3月,是解放军总政治部直属的一所中级指挥院校,担负着为全军培训政治工作干部、法制干部和培养研究生的任务。建院以来,已为全军输送了2万多名专门人才。

陕西省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工作巡礼

着眼“打得赢”、“不变质”,努力造就高素质专门人才

西安政治学院

一、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情况

西安政治学院成立于1978年3月,是解放军总政治部直属的一所中级指挥院校,担负着为全军培训政治工作干部、法制干部和培养研究生的任务。建院以来,已为全军输送了2万多名专门人才。

学院教学单位设有基础部、军队政治工作学系、军队党的建设学系、军队人事管理学系、军事法学系和刑事侦查学系,设有邓小平理论研究所以及全军惟一的战时政治工作研究所、心理战研究所、军事法学研究所和国际战争法研究所,建有军队政治工作学、军事法学等教学研究中心,形成了以军队政治工作学、军事法学和心理战为主体的学科群,其中,军队政治工作学学科是全军研究生培养单位重点建设学科,军事法学学科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均为全国惟一,上述两个学科已列为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并获专项经费资助。

学院从1988年开始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法律史、军事法学、诉讼法学、军队政治工作学等6个硕士点。从1993年开始,接收陆军学院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军事学硕士学位,1997年获准单独组织考试招收军事学硕士生,并在全军第一批接收作战部队师团职领导干部攻读军事学硕士学位,同年,开始与国防大学联合培养军队政治工作学学科博士生,从2000年起,与军事科学院联合培养军事思想、军事历史、战争法等研究方向的博士生,从1999年开始,在军事法学等学科接受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今年4月,通过了总部组织的检查,被列为全军军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首批试点院校,专业领域为军队政治工作。

截止到2001年9月,学院已累计招收硕士生14期516人,联合招收博士研究生5期11人;毕业硕士生11届231人,其中229人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博士生2届4人。目前,有在读硕士生285人、博士生7人。

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1999年以来,根据《军队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中央军委江主席关于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指示,学院的研究生教育改革认真贯彻军委战略方针,立足“打得赢”、“不变质”和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加大学科建设、研究方向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力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1.不断深化招生制度改革,严把生源质量关

近年来,报考我院研究生的人数不断增加,2000年、2001两年都在600人左右,是招生计划数的9倍左右。在较为有利的形势下,学院不断深化招生制度改革,严把生源质量关,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了保证。从2000年开始,学院不再接受同等学力人员报考研究生,要求考生必须达到国民教育系列或军队院校系列的大学本科文化程度;加大了差额复试的比例,按多于招生人数30%~100%的比例,组织达到国家初试分数线的考生参加学院组织的复试,优中选优。在复试工作中,组织不同学科、专业的专家,成立学院综合复试组,着重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由基础部、专业系牵头,组织本学科、专业的导师成立专业复试组,着重考察考生的专业素质;以两个复试组的复试结果为依据,结合外语和写作能力笔试,综合衡量,确定考生是否达到合格标准。由于招生工作规范严谨,2000年我院首次列为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点,并被陕西省考试管理中心评为规范化考点。

2.实施“三个工程”,培养新一代高素质导师队伍

为培养能够适应新世纪研究生教育需要的学科带头人和导师队伍,近3年来,学院采取措施,加大了导师队伍建设力度。

(1)从2000年起,实施人才培养“三个工程”:

“名师工程”是选拔和培养一批能够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具有较高素质和社会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以提高导师队伍的整体水平。2000年、2001年,已有2批4名导师当选学院“名师”。

“新星工程”是选拔和培养一批思想素质好、教学能力强、科研成果优、发展潜力大的35岁以下的青年教学科研骨干,为导师队伍建设积累后备力量。2000年、2001年,已有2批3名青年教员当选学院“新星”,他们都是我院自己培养的硕士生。

“精品工程”是以科研的精品、名牌成果造就知名人才和学术大师。在学院资助下,已有一批研究成果获全国、全军级重要奖励,产生了比较大的学术影响。

(2)采取超常规措施,以优厚待遇和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吸引博士学位获得者和高职人员来院工作。

(3)选送综合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的年轻教员到军内外大学深造,培养导师后备队伍。现有20多名教员正在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占教员总数的12%。

(4)学院每年挤出20多万元经费选派导师出国考察和进修。

高强度的投入,全方位的培养和扶植政策,促使导师队伍产生了新的飞跃。1998年以前,学院只有49名硕士生导师,而且没有人具有博士学位,只有2人具有硕士学位。到2001年9月,导师人数增加到75名,从中产生了5名博士生导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导师分别达到11、14人,平均年龄下降了近10岁,梯队结构趋于合理,导师在教员队伍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确保研究生政治合格

我院是军队院校,而且是一所政治院校,培养出来的研究生,都要做政治工作,为党的军事工作服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确保研究生政治合格是我们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着力要抓的一项根本性工作。

研究生入学后,都编在研究生队,实行系、队两级行政管理体制。系有党委,队有支部,班有小组,这些党组织和导师一道,组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通过党团活动、时事政策教育、谈心等形式,不断对研究生进行革命人生观、价值观和献身精神的教育。

新从地方入伍的研究生,都要在学院高塘军事训练基地参加为期2个半月的封闭式强化训练,打牢政治思想和军事素质基础,实现由地方学生向合格军人的转变。只有军训和政治审查合格,才能正式成为我院的研究生。第一学年结束后,还要组织他们到部队当兵锻炼一个月,亲身体验战士的生活,加深对部队的了解。

进行延安革命传统教育是我院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和优势,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院建有延安教学基地,所有研究生都要参加为期一周的延安现场教育,学习革命英烈的光辉业绩和崇高精神,净化灵魂,陶冶情操,打牢献身国防的思想基础。

4.实行研究生与导师的双向选择,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在以往的招生工作中,通常是组织导师参加相应的专业复试组,导师挂牌招生,对报考自己的考生进行重点复试,提出是否录取的意见。这种方式有一定的好处,但也存在一定弊端,主要是: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导师难以对考生的专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等进行深入的了解,有的导师为能招到研究生,有“保考生过关”的现象;由于差额淘汰的比例较大,考生为了能被录取,对研究方向和导师方面的考虑较少,要求较低,只求有导师带就行。通过这种方式确定导师,盲目性较大,不利于教学相长,也存在不公平现象。

有鉴于此,从2001年起,我们实行按学科招生,考生在报名和复试时不填报研究方向和导师,改为在研究生入学3个月后,通过双向选择确定研究方向和导师。入学后,研究生通过查阅导师简况表和科研档案等途径,增进对本学科、专业现状的了解,提出拟选择的研究方向和导师;导师根据自己研究方向的特点,通过比较,确定有较好专业基础、有较大发展潜力的研究生作为自己指导的对象。实行双向选择后,由于没有了入学和录取问题的压力,导师的教学科研成果、学术声誉、敬业精神,研究生的专业基础、发展潜力等成为双方考虑的主要因素,从而能做到教学相长,实现了导师与研究生的良性互动,双方都比较满意。这一改革,也给无人报考的导师带来了压力和动力。

5.改革研究生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大创新能力培养力度

(1)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改善和加强学科建设。2001年修订后的研究生培养方案,按照江主席提出的新型军事人才的三条标准,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能创新”的人才素质要求。从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要求出发,设置了“三个代表思想研究”、“心理战的理论与实践”等一批新的研究方向,设置了一些跨学科、专业的课程。

(2)强调研究生培养要围绕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历史使命,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根据军队政治工作和法制建设需要,围绕理论前沿和重大现实问题,开设了军事斗争准备中的政治工作、“三个代表”思想研究等相关专业课程。

(3)把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列为各学科研究生的必修课;研究生要参加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国语课程要参加国家、陕西省相应等级考试,拿不到合格证,就拿不到硕士学位证。

(4)着眼军事斗争准备,开设了“联合战役”、“师团战术与战时政治工作”、“心理战”、“武装冲突法”等课程,强化研究生的军事素质。

(5)打破学科及研究方向的限制,允许研究生在全院200门选修课中任意选修3~4门,拓展知识面

(6)在构建新课程体系的同时,重视更新教学内容。通过参加部队联合战役演习、参加部队科技大练兵现场会、与部队联合召开理论研讨会等途径,及时把部队的新鲜经验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来,把部队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研究生科研攻关的重点,实现教学科研与部队实际的交流互补,教学内容改革与知识创新的有机结合。

(7)改革研究生学位课程考核形式。从2001级研究生起,除外国语、科研指导课外的公共基础课、一级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等,均采取闭卷考试和撰写课程论文相结合的考核形式,总分以百分计,闭卷考试分值为40分,课程论文分值为60分,着重考察研究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和创新能力。

6.重视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以科研能力的提高带动培养质量的提高(www.daowen.com)

(1)为研究生普遍开设科研指导课,打牢科研工作基础。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就由科研部组织院内外不同学科的专家,采取专题讲座形式,向研究生讲授科研工作的基本规范和技能,为研究生的科研活动打下理论基础;从第二学期开始,由导师向研究生系统介绍本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的学术研究动态,传授科研方法,使研究生能很快站在学科前沿。导师每年都要为研究生开设一次学术前沿问题的讲座,研究生要提交学术报告并记入本人成绩。

(2)组织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拓展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学院每个月都要邀请全国不同学科的知名学者来院举办学术报告会,著名教育家、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前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院士,著名经济学家魏杰教授,著名哲学家李德研究员等都曾应邀来院。组织研究生参加学院举办的民族宗教问题与国家安全理论研讨会、军事斗争准备中的法律问题研讨会、心理战研讨会等,并提交论文。鼓励研究生举办学术报告会,介绍本学科的前沿和研究综述,展开学术讨论,交流科研工作的心得和体会。学院还出资选送相关学科研究生出国参加国际战争法研讨班。

(3)加强对研究生科研工作的引导。提倡导师按科研课题招生,选择合适的研究生一同搞课题研究。要求导师下功夫指导研究生科研论文的选题,选题要有创新点,要有知识的生长点。

(4)把研究生的科研工作纳入考核和奖励范围。在对研究生进行综合素质中期考核时,科研工作与课程学习同等重要,各占50%;如果科研工作一项考核不合格,即为量化考核不合格,要进行警示,研究生需限期拿出改进措施,否则可予以淘汰。研究生每年都要写出一篇本学科、专业的学科前沿综述,由导师评阅后,记入本人科研成绩。实行论文发表数量最低要求制度,即研究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时,必须已经公开发表至少2篇相关学术论文,达不到要求的,不能参加学位论文答辩。申请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的,则必须已经在中文核心期刊或军事学重点学术期刊公开发表3篇以上的学术论文。研究生在中文核心期刊或军事学重点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的,按与本院教员相同的标准给予奖励。

在学院的积极引导下,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不断提高,科研成果不断涌现。近几年的毕业研究生在校期间每人平均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和军事学重点学术期刊上的约为3篇;不少研究生的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具有填补军内、国内空白的意义,发表后引起较大反映。

7.加强部队实践、教学实践和科研实践

每个学期结束后,研究生都要深入部队和社会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实践活动,并写出调查研究报告;3年学习期间,研究生可以有3次、每次不少于1个月的外出调研,调研前要写出调研提纲,调研回来后,要写出调研报告,交导师批阅。学院在步兵某师等单位建立了研究生教学基地,研究生每年都要到总部机关、科研机构或教学基地代职、实习,加强与部队、社会的联系和交流,锻炼了综合素质。在毕业前,研究生要参加20课时的教学实践,在导师的指导下,为研究生、本科生讲授本学科、专业的前沿理论或相关知识。

8.立足现代教育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学院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加大硬件建设力度,不断改善教学、科研条件。

(1)适应军事训练和军队政治工作网络化的需要,投资200多万元建成了校园信息网,并接入全军军事训练信息网和国际互联网,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了便捷的信息渠道。

(2)建立了战时政治工作模拟演练专修室、军事司法信息专修室和电子阅览室,研究生专用小教室和多媒体教室也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

(3)改造充实了全军重点建设学科军队政治工作学信息资料中心,为每个系新建一个教学资料中心;研制的军队政治工作、军队法制建设两个大型信息数据库,达到全军数据库建设优等质量标准;自建了“三个代表与新世纪党的建设”、“以德治国”、“民族宗教问题与国家安全”、“研究生论文数据库”等4个特色数据库。

(4)对导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资助每位导师8 300元购置微机、打印机和扫描仪,并接入国际互联网。

(5)按照教育部规定的研究生住宿标准,自筹经费建成了面积近9 000平方米的研究生公寓。研究生两人一个房间,面积近20平方米;房间内装有电话,每人配发一台电脑,并接入全军军事训练信息网,极大地改善了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条件。

9.加强和改进研究生管理工作,提高正规化管理水平

(1)制定了《西安政治学院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程序》,规范了研究生招生工作,确保公开、公平、公正,把好入口关。

(2)制定研究生教材选用规定,确保教材的先进性。

(3)实行中期考核制度,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作风纪律、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和身体素质5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优秀者予以表彰,不合格者进行警示,限期拿出改进措施,否则,可予以淘汰。截止2001年,已有1名研究生被淘汰,3名研究生被警示。

(4)实行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和双查(查创新程度、查有无抄袭剽窃)制度。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后,学院聘请院外专家对论文进行匿名评审,判定论文是否达到答辩要求。如果有两位专家同时认为论文没有创新点或有抄袭剽窃现象,即取消答辩资格。2001届58名毕业研究生全部实行了这种评审办法,有1名研究生因学位论文创新程度不够未获得硕士学位。

(5)严格学位论文答辩组织程序,加强对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的质量控制。从2000届毕业研究生起,一律取消预答辩制度,在答辩过程上,实行导师回避,以增强学位论文答辩的真实性、学术性。在学位论文评价体系中,论文的创新程度是一项根本性的评价指标,答辩委员会专家中如有一人认为论文没有创新之处,即可判定论文不合格。

研究生队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要求,管理规范,被评为兰州军区基层建设标兵单位。

10.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提倡研究生的科研活动要关注军队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提倡以调查报告、专题研究的形式提交学术论文,提倡学术论文向部队战斗力的转化。为增强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针对性和为部队建设服务的功能,由研究生处组织,公开向总部机关、各大单位、作战部队等征集论文选题,供研究生选择。重大选题经批准予以适当资助。

(2)推出学位论文查新制度。研究生在进行开题报告时,要同时提交一篇查新报告,就自己所要研究的课题的来源、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学位论文将达到的研究深度及其创新程度等提交报告,充分论证开展本学位论文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创新程度不够,不能开展学位论文工作。

(3)严格限定研究生提前答辩的条件。研究生申请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除需具备正常答辩的条件外,还必须通过国家英语六级考试,在中文核心期刊或军事学重点学术期刊发表3篇以上学术论文,并且院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学位论文有创新性,且质量较高。

三、加强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打算和建议

我院的研究生培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军事斗争准备和部队思想政治建设的需要来看,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主要是:导师队伍中缺乏有较高知名度的学术带头人,博士、硕士学位人员比例偏低,年龄偏大;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拔尖人才还比较少;学院还没有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制约了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为此,我院提出进一步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初步打算:

1.抓好“三个工程”的落实,加快导师队伍建设的步伐

一是继续以优厚条件招聘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博士学位获得者,充实导师队伍后备力量;二是继续选送年轻教员到军内外高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尽快改善教员队伍的学历结构,通过5年时间的努力,使10%的教员取得博士学位,60%的教员取得硕士学位,95%以上的教员掌握一门外语并达到计算机二级以上水平;三是加强导师队伍的培训和建设力度,积极推进研究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推广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四是加强师德学风建设,完善师德、学风建设的监督制约机制,以师德学风建设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2.更新研究生教育模式,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以开展军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为牵引,推动研究生教育由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和指挥应用型人才并重转变。

3.继续改革研究生培养工作,不断提高培养质量

学院每年都要召开有关研究生工作的会议,研究分析研究生教育面临的形势,提出发展研究生教育的思路和措施。我们将追踪军事高科技发展的步伐,密切关注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不断改革研究生培养工作,提高培养质量。

4.积极争取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努力提高办学层次

我院积极开展申请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军队政治工作学、军事法学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工作。从2001年下半年起,学院已展开先期准备工作,在学术队伍、科研工作、工作条件等方面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大建设力度,力争申报成功。

(研究生处供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