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陕西省研究生培养工作推进高质量创新

陕西省研究生培养工作推进高质量创新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规范管理,保证质量,突出创新西北大学从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至今,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经过20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已发展到覆盖9大学科门类,具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2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的规模,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了一大批高质量、高层次的专门人才。我校招生工作始终贯彻“加强管理,坚持原则,保证质量,择优录取”的方针,严格把关,不断提高研究生的生源质量。

规范管理,保证质量,突出创新

西北大学

从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至今,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经过20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已发展到覆盖9大学科门类,具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2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的规模,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了一大批高质量、高层次的专门人才。特别是近年以来,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在诸多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大力拓宽研究生生源渠道,积极吸纳优秀生源,不断提高研究生的生源质量;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大力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加强研究生教材建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积极进行外语教学改革,着重提高研究生外语运用能力;健全和完善质量监督保证体系,强化研究生培养工作质量意识;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改善研究生培养条件;开展素质教育,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为提高培养质量提供保证。总结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实践以及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经验,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上述成绩,关键在于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遵循规范管理、保证质量、突出创新的思路。

一、规范管理

研究生教育管理,就是根据研究生教育的规律,通过合理有效的机制,以制度化、规范化的方法,有效配置各种资源,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实现研究生教育的目标。随着不同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变化,研究生教育的具体目标也随之变化。因此,研究生教育管理也有一个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的问题。

1999年全国研究生培养工作会议以后,按照“深化改革,积极发展;分类指导,按需建设;注重创新,提高质量”的方针,我校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点及时进行了调整。在改革研究生招生,按照新的学科、专业目录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导师的遴选办法等方面,相继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制定和重新修订了一批关于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章制度,如《西北大学关于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及学术论文的规定》、《西北大学研究生阶段考核、中期筛选实施细则》、《西北大学选聘博士生指导教师实施办法》、《西北大学关于硕士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的若干规定》、《西北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西北大学在读硕士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的暂行规定》等。这些规章制度和措施使我校研究生培养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

1.加强招生工作的管理

研究生招生工作是提高培养质量的第一个环节,只有真正选拔那些优秀生源才能保证有良好的培养苗子,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性人才,这是研究生培养的基础。我校招生工作始终贯彻“加强管理,坚持原则,保证质量,择优录取”的方针,严格把关,不断提高研究生的生源质量。我们在入学考试中采取如下措施:对在职人员组织单独考试的外语、政治科目和博士生入学考试的外语科目实行由校外教师命题、阅卷,做到公正、公平,杜绝了不正之风的干扰;为了能较好地测试考生基础知识面的宽度和广度,要求具备条件的学科专业均按一级学科设置专业课入学考试科目;对于同等学力人员报考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除具备基本的条件外,还在复试时加试几门主干课程;严肃考纪考风,由学校有关单位组成巡视小组进行监督检查。我校分别在1997年、1999年两次被评为陕西省研究生招生先进单位,2000年被命名为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规范化考点。

2.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

从1997年开始,我校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颁布的新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组织进行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在修订过程中,我们按照总结过去、面向未来、解放思想、锐意改革、突出创新、提高质量的基本思想,始终坚持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关系,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切实可行的研究生培养方案。

3.进行严格的阶段考核、中期筛选

阶段考核、中期筛选以有效的竞争机制,鼓励优秀、淘汰后进,有效地提高了研究生的学习自觉性,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按照我校制订的《西北大学研究生阶段考核、中期筛选实施细则》的要求,加强对研究生阶段考核、中期筛选工作的管理。通过阶段考核,那些政治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和科研实践能力考核合格的研究生方可进入论文阶段,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少数具有培养前途的优秀硕士生可提前攻读博士学位;那些因政治思想品德差,或学习成绩差,或明显表现出缺乏科研能力,动手能力差,经考核不合格的研究生终止学习。

4.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要求

从1996年开始,我校在陕西省率先实行学位论文双盲匿名抽查评审制,以保证学位论文评审的客观公正性。此项措施出台后,不但引起研究生的强烈反响,极大地调动了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增强了导师的责任心和荣誉感,促进了培养质量的提高。从96级开始对博士、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及学术论文提出明确要求,采取激励机制,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研究生,实行与教师相同的奖励办法。在我校1999年科研奖励中,博士、硕士研究生占获奖人数的半数以上;获科研项目奖占51.4%,获优秀学术论文奖占50.6%。

5.建立和完善导师遴选制度

在研究生教育工作中,研究生始终处于主体的地位,而导师则处于主导地位,起着关键性作用。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导师的督促和指导。我校的遴选导师工作做到坚持标准、宁缺毋滥,对导师的资格条件制定了较为严格的标准,建立和完善了研究生导师、尤其是博士生导师的遴选上岗制度。

二、保证质量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功与否就在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能否得到保证。我们通过对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各项制度、措施的充实和完善,以及这些规章制度的实施,为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建立了一个基础,树立了研究生教育的全面质量观念,加强了对研究生教育的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充实和完善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监督保障体系,强化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意识。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的对学位授权单位学位授予质量的评估检查中,我校前四批批准的10个博士点、33个硕士点全部合格。2001年9月,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的委托,组织专家对第三批28所MBA试点院校进行了教学合格评估,根据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评估结果,我校在这次评估中排名第9位。

1.重视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风建设

研究生处的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专职干部和各院、系党总支负责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品德修养教育和学风建设,教育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对科学事业执着的追求精神、团队精神、协作精神和奉献精神。我校发挥综合大学的优势,在全国率先为研究生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该课程系统而详细地介绍了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精髓及特点,并结合现实进行分析,力图使研究生在更多地认识了解我国几千年来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增强爱国主义精神,端正人生观与世界观。这门课程已成为我校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特色之一,受到原国家教委的表扬,也受到了校内研究生的欢迎。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活跃学术气氛,加强学术交流,我校经常性地举办国内外专家、学者、学术带头人的学术报告,组织研究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例如邀请张岂之教授等为全校研究生作“研究生与人文素质教育”等报告,举办研究生英语演讲比赛,支持研究生会组织和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连续三届成功地举办了“他山石杯”辩论赛。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激励了研究生积极进取的热情,陶冶了情操,提高了综合素质。1995—2000年,我校研究生有2个研究生班集体被评为全国研究生先进集体,1人被评为全国“三好标兵”,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学生干部”,1人获国家“建昊奖学金”,1人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上勇夺一金一银两块奖牌,15人被评为“陕西省优秀毕业生”,研究生在校田径运动会上也有不俗表现。我校生命科学院与国外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全部学成按期回国,报效祖国。

2.修订培养方案,规范培养过程

根据“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修订的研究生培养方案,突出了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按一级(或二级)学科开设基础理论学位课程,做到课程内容既有广博专深的理论,又有前沿发展热点,既突出本学科专业特点,又有相关学科基础知识,体现基础性和科学性;选修课根据二级学科专业的特点和优化知识结构的需要开设,体现其个性与特殊性;讨论课旨在追踪国际科学与技术发展最新动态,列出若干发展前沿热点,师生共同讨论,以期启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提高研究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综合性和前沿性。通过课程学习,使研究生掌握宽厚、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为他们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反映学科领域的新进展和新动态,拓宽知识面,删除陈旧过时的内容。部分专业课程选用外文原版教材,使用外语讲授,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3.进行外语教学改革,提高语言运用能力(www.daowen.com)

外语教学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校进行的外语教学改革,着重以提高研究生外语综合运用能力为目的。在外语教学中采取以下措施:①逐步调整课型和教学内容,将硕士生的外语课程由精读、泛读、听力逐步过渡到阅读、写译、听说,突出阅读能力、翻译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②适当压缩公共英语教学课时,增加专业英语教学课时。使公共英语教学的学时由原来的216学时减少为144学时,留出较多的时间进行专业外语的学习。③建立“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的活动型”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在教学活动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取讨论、主题辩论、简短发言、短小报告、模拟会议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提高研究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④建设研究生外语教学专用教室,创造良好的外语教学条件与环境。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使我校的研究生外语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研究生获取信息能力、写作能力、英汉互译能力、听说能力都有显著提高。

4.加强研究生课程及教材建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为主动适应21世纪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需求,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和推动研究生学位课程及教材建设,进一步完善研究生课程及教材体系,我校从1999年起设立了西北大学研究生学位课程教材建设专项经费,并于2002年把研究生学位课程及教材建设列入我校“211工程”建设项目。在1999年至2001年教育部“研究生教学用书”的评选中,我校先后有彭树智教授的《二十世纪中东史》、耿信笃教授的《现代分离科学理论导引》、张岂之教授的《中国思想史》、彭树智教授的《阿拉伯国家简史》4部教材入选,成为西部地区入选数量最多的研究生培养单位,也是我校研究生课程及教材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5.强化学位论文质量管理,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专业知识、理论素养、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其质量是衡量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为保证学位论文质量,我们要求研究生必须做好文献阅读和开题报告,提倡和支持研究生参加导师承担的国家级、省部级或有重大意义的横向科研项目,在完成论文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接受科研训练并做出高水平的成果。博士、硕士研究生已成为我校科学研究的一支不可低估的生力军。张国伟教授主持的国家“八五”重大项目“秦岭造山带研究”,先后有45位博士后、博士生和硕士生参加,获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舒德干教授在《Nature》杂志上发表的6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均有研究生参加研究工作,其成果分别入选1999年和200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国家组织验收由高鸿院士作为主持人之一的“八五”重大项目“生命科学中的分子光谱分析法和电化学分析法研究”,专家评价“特优”、“达到一流的学术水平”,研究生是完成此项目的一支重要力量。耿信笃教授主持、研究生作为完成主体的“重组蛋白药物示范生产线及关键设备的开发生产”已由国家计委批准立项,总经费达2 200万元。《西北大学关于硕士、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及学术论文的规定》要求硕士生在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以上、博士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以上,并要求研究生为第一作者,以此作为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和授予学位的前提条件。从1996年起,我校实行了研究生学位论文“双盲”评审的抽查制度,由研究生处按比例随机抽取部分应届毕业生的学位论文,隐去学位论文作者及导师的姓名,送外校甚至外省相关学科专业的专家进行“双盲”评审。这两项制度的实施,强化了质量意识,引起了研究生和导师对学位论文质量的高度重视。通过对学位论文的严格要求,促进了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全过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薛祥煦教授指导的2篇博士学位论文,1999年、2000年先后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另据统计,从1997年至2001年12月,全校被SCI、EI、ISTP收录的298篇论文中,以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达188篇,所占比例为63%。1999年我校被SCI收录的论文中,由研究生为作者发表的占了一半,为我校此项指标在全国高校学术排名跃居1999年的前30位做出了贡献。

6.加强导师队伍建设,重视发挥导师作用

学校加强对中青年业务骨干教师的培养,更新知识结构,转变教学观念,在进修、深造等方面提供机会和条件,鼓励他们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创造优秀成果,促进新一代学术带头人脱颖而出。1999年我校又把硕士生导师审核遴选权下放到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我校现有博士生导师101名、硕士生导师400余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近年来有显著增加。我校重视并充分发挥导师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的关键作用,在研究生中期筛选及开题报告工作中,充分重视由导师组成的考核审查小组的意见,并不定期地组织专题座谈会征求导师意见,对导师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保证主管部门与导师之间的信息畅通。

7.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增加研究生培养经费

经费问题一直是影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问题之一,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校一直努力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加大经费投入力度,1999年经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我校研究生的业务费由以前的硕士生人均每年550元增加到900元,博士生由人均每年1 000元增加到1 400元。

8.加强学科建设,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保证

我校是一所综合性大学,现有的博士、硕士点覆盖了9个学科门类、25个一级学科,具有多学科、综合性的优势,为培养综合性人才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与环境。“211工程”立项建设以来,我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成立了学科建设办公室,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对我校各学科的状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经过充分研究和论证,制定了西北大学学科建设规划,利用“211工程”建设项目经费,加大对学科建设的投资力度,切实加强了一批博士点和硕士点的硬件建设,不断完善现代化的实验设施和教学手段,建立了专门的研究生阅览室,大大改善了教学和科研条件,改善了研究生培养的条件和环境。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学校设立的研究所成为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的重要基地。我校毕业的研究生中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和厅局级以上领导干部。毕业硕士生考取博士生的比例逐年提高,例如:物理系本硕连读班第一届和第二届毕业硕士生32人中,除4人因家庭困难参加工作、另有2人因工作需要留校任教外,其余26人报考博士生,全部被国家一流科研院所和重点高校录取。数学系2000年毕业硕士生15人中,13人报考博士生,有11人被录取。

三、突出创新

创新是面向21世纪对我们提出的新的时代命题,其含义非常深刻,内容也非常广泛。

21世纪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备过硬的综合素质。研究生教育要重点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全面提高研究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我校在研究生创新教育方面,在管理制度、培养模式、尊重人才的个性发展上,正在不断地积极实践和探索,把培养创新型高层次人才作为研究生教育追求的目标。

研究生培养方案使研究生的培养遵循规范的要求健康发展,但必须考虑到,同一学科专业而背景、兴趣爱好不同的研究生均必须按培养方案的统一要求完成学业,共性方面的教育受到广泛重视,个性方面的教育却被忽视,而个性的丧失也会使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多方面、全方位的要求。忽略个性教育和个性发展的缺憾就是会压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从而会背离我国目前提倡的提高研究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宗旨。

我校在2000年4月修订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中,主要对学位课程做出了规定,对非学位课程没有提出硬性要求,为研究生留出了更多自由选课的空间,鼓励研究生跨院系、跨学科选课,为培养综合性创新型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校在新修订的培养方案中优化课程50余门,新增课程136门,而且注重研究生能力和素质培养,把理论学习、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创业精神的培养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

我校经常性地举办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及学术带头人的学术报告活动。学术报告更贴近科技最前沿、更反映学科发展趋势,更引起研究生的兴趣。近几年来,全校的学术交流活动非常活跃,例如我校城市资源与环境学系几年来坚持举办研究生学术报告年会,特别是2001年以来,学术报告会在内容、形式、手段、交流范围上都有了新的发展。

我校在研究生创新教育方面,不仅限于创新教育的实践,还对创新教育进行了一些理论研究和探索。我校彭树智教授对我国实行博士生教育以来的实践经验作了具体深入的总结,通过对他20年来培养研究生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思索,从人文科学、主要从历史科学角度对博士生的学术个性化培养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他以《略谈博士生的学术个性化培养问题》为题撰文,文章中提出了以下主要观点:①创新的关键在于学术个性化的培养,这是由创新的本质要求所决定的。②创新是理性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等思维方式的综合体现,是治学的高层心理状态。它要求把个性教育深入到学术品格的心理层次,把博士生的个性发展和学术上的创造性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具体、多样化于管理体制和培养工作的全过程之中。③学术个性化培养,在教学内容上要有学术前沿性的创新智能,使博士生在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的前提下,提高理论和知识的再生能力与科学研究的广泛适应能力。④学术个性化培养,主要是为博士生创造一个多样的成长环境。⑤学术个性化是研究生培养工作中一个重要问题。它涉及到人文科学和教育科学的学术研究,关系到现代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教材建设和学科建设等一系列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同以高尚道德人格为核心的教育观念、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以及多样化的人才质量观有密切联系。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创新教育、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长期的、复杂的任务,需要认真思考、探索、求解。

(研究生处王方修、党高潮、傅建成撰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