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研究生培养质量分组调研报告之一
第一调研组
根据陕西省学位委员会、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研究生培养质量调查研究工作的通知”及其有关补充通知的要求和部署,在省政府学位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学位办)的正确领导下,本调研组10多名同志在3位组长的带领下,在各被调研单位认真自查的基础上,自2002年元月8日起至17日间断利用了6整天的时间进行了调研。省学位办孙朝主任自始至终参加了本组的调研活动,省学位办聘请的多位老专家也不同程度参加了本组的调研工作,给本组的工作予以大力的支持和帮助,提高了调研质量与效果。
一、基本情况与主要收获
1.培养单位基本情况
本组进行调研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共17个,其中博士、硕士生培养单位7个,硕士生培养单位10个;不但有研究生教育历史长、规模大的高等院校,有规模较小、历史较短、但学科特色突出的单科类院校,还有研究生教育规模虽小但教育培养过程严谨、管理细致的研究所。
被调研的单位中高等院校9所: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安美术学院、西北政法学院、西安外国语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和陕西省委党校;研究机构8个:中科院光机所、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航天16所、兵器212、205和206所、电信科技4所。
2.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活动,是省学位办把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作为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工作的核心工作并将其放到重要位置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绝大多数单位对本次调研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我们的调研方法,一是听取单位基本情况的介绍;二是听取单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基本情况的介绍,重点是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创新点和存在问题,以及有关建议;三是就有关问题与单位的领导和专家进行座谈交流和探讨;四是参观部分专业实验室与公共设施等。
3.主要收获与体会
(1)培养单位自查工作认真全面。各单位都进行了较认真的自查工作,其中部分单位还结合省学位办的要求在本单位内部开展了院、系一级的全面自查工作。通过自查,对本单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与分析,对主要做法和创新举措做了较详细的归纳,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梳理,对当前和今后我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积极的建议,达到了促进本单位不断改进和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体系、推进创新教育、保证和提高培养与学位授予质量的目的;与此同时,也为省学位委员会宏观规划全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2)以调研为课堂,相互学习与交流,对陕西地区独特的研究生教育资源优势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这次调研是我省第一次较全面地对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培养工作的调查研究。调研组的成员中既有省学位办和各院校负责研究生教育的部门领导,又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的年轻同志,还有部分专家教授,通过12个单元共计6天时间在一起座谈、参观、学习与交流,得益匪浅。因此,本次调研是一次较为系统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学习与实践,尤其是通过对一些研究所的调研,使大家对陕西地区独特的科技、人才、学科优势及其在国防、科技、教育、高技术领域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二、各单位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的基本经验与做法
1.重视学科建设,巩固和加强培养研究生的基地建设
近年来,以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特别是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学科建设的水平和层次不断提高,培养研究生和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的学科数量有了较大辐度的增加。在2002年国家重点学科评审中,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分别有20个、13个、2个共35个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占全省国家重点学科的一半以上。这些高校的主要做法:一是结合国家“211工程”、“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军队的“三重建设”等调整和确立学科的发展目标;二是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优势学科,优先发展新兴学科;三是优化学科结构,鼓励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发展,通过重组形成学科的优势;四是通过国家和军队的重点建设项目,促进学科水平、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再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上采取了一系列加强质量评估、自我完善管理的机制,从第五批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开始,根据国家每两年进行一次学位授权学科申报审核的部署,实行了一年申报学科点、一年进行评估的办法,加强学科建设工作,有力地促进了该校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的建设。
2.适应学科专业目录的调整,不断修订和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
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培养研究生的基本依据。为了满足21世纪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自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新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以来,在省学位办的正确领导下,发挥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的指导作用,各培养单位结合新的专业目录,本着调整、拓宽的原则,在加强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及时地修订和完善了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并就修订培养方案的做法进行了交流,为拓宽研究生的培养口径、提高培养质量、使所培养的人才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奠定了基础。
3.研究生培养层次、类型、方式多样化的格局基本形成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调研的高校中,形成了以全日制学历研究生教育为主,在职攻读专业学位教育快速发展,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学位为辅的新格局;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发展了联合培养等多种方式,改变了培养方式单一的局面,对促进研究生培养的高起点、国际化、增强适应性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种联合培养方式,综合起来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
一是校(院)与所(院)、校(院)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本组调研的8个研究机构,在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上,均采用了校所联合培养的办法,课程学习在相对固定的高校完成,课题研究工作在研究所完成。第四军医大学目前与军内外11个单位的22个学科开展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工作。通过这种联合培养的方式,充分挖掘和利用了研究所、高校和医院的教育教学资源,达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提高培养质量的目的。
二是以课题研究为中心的联合培养方式。随着对外开放、学术交流的日益增多,在国内校际间、校所之间以及跨国的校际间、校所之间,因课题研究的横向联合而形成了诸多的协作与合作关系,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课题研究工作因而得以借助对方的条件和指导力量而完成。如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每年都要选拔优秀的研究生到国外高水平的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掌握国际研究动态,使研究生培养与国际接轨,有利于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和工作能力,同时推动了研究所的发展。
4.高度重视规章制度建设已成为一种共识,规章制度基本完善,使培养过程基本规范化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规章制度是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培养目标、培养计划与要求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保证。本着不同的发展目标和要求,高校和科研院所都十分地重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规章制度建设。
在研究机构中,由于研究生的数量相对较少,管理人员一般也只有1人,而且多为身兼数职,而具体的管理工作十分繁琐,不但要对研究生的业务培训进行管理,而且还有思想政治工作和行政管理。因此,科研院所中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规章制度建设,主要是为了使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206所在这一方面较为突出,工作规范、细致。
高等院校中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规章制度建设有着更深层次的目的与任务,那就是,要建立起能够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教育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肩负着管理手段与管理思想创新的使命。重点高等院校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管理工作还应为其他单位起到示范作用。如西安交通大学不但不断制定和完善一系列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规章制度,还制定了有关硕士生培养质量跟踪调查、硕博连读生的培养计划与资格考核等规定。
5.适应需要,采取措施,推进创新教育
为了进一步促进研究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重点高等院校均不同程度地开展创新教育的研究和实践,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注重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适应需要,加速形成创新性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氛围。如西安交通大学实施了弹性学制、完全学分制、讲座与学术研讨制、转换导师制、学位论文风险选题制、博士学位论文创造性成果评价制和奖励优秀制,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注重博士生的个性化培养,努力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以利于创新性人才的成长。
6.导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导师队伍的质量与水平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各单位在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上采取了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一是加强导师遴选工作。对在一定时期内无课题、无经费、无论文者,不能聘为研究生导师;对于年富力强、承担有国家或省级重点或重大课题、经费充足、在近期内论文与成果丰硕者,破格遴选为博士生导师。二是加强导师队伍的管理。在导师队伍中开展了评选优秀导师的工作,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形成激励机制。三是实行连带责任制。凡是研究生在读期间发生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者,导师必须为之担负责任。四是加强导师的培训。采取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学习班,请著名导师介绍经验,由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负责人或专家介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规章制度和有关情况等。
7.强化过程管理,使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1)规范招生工作,努力吸引优秀生源(www.daowen.com)
经过20多年的摸索,各单位的研究生招生工作已在导师遴选、制定招生专业目录、报名、命题、考务组织、阅卷、复试、录取等程序上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制度。与此同时各培养单位还在吸引优秀生源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生源质量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所在,生源竞争已经成为高校竞争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和研究所为了争取到优秀生源,改变了过去那种凭借学校的声誉和地位,或仅靠刊登招生广告让考生自由选择的办法,而是采取通过网络和派人到现场进行宣传等多种办法,争取考生。如205所等单位,为了吸引优秀生源,组织人力到相关高校的院系向本科生进行宣传,组织部分本科生到研究所参观、座谈。凡考取这些研究所的研究生,均给予了较高的物质待遇,每人配发一台计算机等。高校为了扩大和提高生源的数量和质量,不仅把眼光放在省内,而且面向发达地区,努力拓宽生源。如第四军医大学在2001年硕士生招生报名考试前,组织人员到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地区的40余所高校和医院进行宣传,使当年考生数量和质量较上一年有了较大增加和提高。
(2)课程结构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材建设得到加强
课程教学是研究生特别是硕士生培养的主要环节。近几年来,随着各单位根据新的学科专业目录对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完善,各高等院校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一是课程不断更替;二是课程内容不断更新;三是调整课程结构,使之更加适应于培养适应性强、具有创新思维与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研究所在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上不仅仅依赖于高等院校,也不同程度地自行开设了部分专业基础课或选修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教材建设方面,高等学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一方面自我编写出版研究生教材,另一方面十分重视引进国内其他高校或国外原版教材。如西安交通大学到目前为止,已编辑出版了64本研究生系列教材,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第四军医大学正在负责主编4本国家卫生部规划的研究生用教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结构工程重点学科连续有2本研究生教材选为教育部推荐研究生教学用书。
(3)加强实践环节,提升实践能力
调研的部分单位中,有些学科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在研究生培养中还十分重视实践环节。如在临床医学学科中,不论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还是科学学位研究生,不论是博士生还是硕士生,都对其临床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培养过程中指定有相当资历和水平的专家、教授专人带教,培训结束时还要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考试,计入学分。有些院校对研究生还提出了必须承担一定学时数的本科生教学任务的要求,并作为一个必修环节,计入学分。这对于其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和工程实践有着极大的帮助。
(4)中期检查与管理不断加强
我国研究生的培养分为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课题研究工作两个阶段。在课程学习阶段,由于相对集中且其学习与考试、考核方式与本科教学无太大区别,因此管理工作相对容易。但在进入学位论文课题研究阶段后,研究生高度分散,管理起来比较困难。在这两个阶段的转换期各单位均安排一次中期检查,其重要性已形成共识。中期检查的内容主要有:一是强调开题报告的重要性,有的单位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先在小范围、再在大范围内进行评议;既请本单位的专家参加、也注意吸收外单位的专家参与,既请本学科领域的专家参加、也邀请其他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参与。各研究所十分重视研究生学位论文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环节。课题研究密切结合研究所承担的科研任务,课题研究内容应用性强,通过结合科研任务课题培养研究生。一个研究生的开题研究报告,吸引所内众多的专家参加,集思广益。二是抽查开题报告,检查其格式。三是一些单位还对研究生进行外语、计算机、综合科目的考试,并将其成绩视之为能否进入课题研究阶段的重要依据。
(5)毕业和申请学位答辩的要求严格而明确
学位论文质量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各培养单位都结合各自不同的学科情况有严格的毕业和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要求,如均要求在不同等级杂志或刊物上发表一定数量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论著,凡未达到要求者均不能申请答辩。西安交通大学目前要求博士生毕业时,应在国内外正式出版的学术期刊上至少发表3篇论文,对无外文论文者还要另追加1篇论文。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1.学科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1)抓好申报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工作
本组调研的少数文科类高等院校,其硕士生培养已有20年的历史,培养质量较好,基本具备了培养博士生和授予博士学位的条件,需要周密计划,认真准备,多方宣传,力争在第9批学位授权审核中获得授权,以改善陕西地区文科博士生教育滞后的局面。
(2)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的建设要有亮点
把握好已有学位授权的学科与拟申报学位授权的学科的关系,处理好学位授权学科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经过8次学位授权审核,多数单位已具有了相当数量的硕士或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由于当前学位授予单位人力、物力、财力所限,相当数量的单位非常重视拟申报学位授权学科的建设和管理,相对来讲忽视了已有学位授权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必须集中有限的资金,对这些学科就其学科方向、学术队伍、培养条件等方面加强建设,在本单位、在陕西地区形成一批在国内乃至在国际具有先进水平的特色与优势学科,形成亮点,力争有更多的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奠定陕西地区从研究生教育大省向研究生教育强省转变的根基。
2.培养质量特别是博士生的培养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有专家指出,在院校的发展中,学科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水平是标志。具体到研究生培养单位,其教育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别是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在当前我国对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社会评价体系不尽完善的的现状下,仅教育部每年一次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就足以说明问题。在本组调研的单位中,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有若干篇论文入选,而入选论文的数量与院校的声望、地位还不够相称。各单位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还需要全面系统地落实,进一步加强培养过程管理,加大国际联合培养的力度,努力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3.加强研究生培养单位间的交流与合作
(1)加强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
由于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普遍较少,大部分时间主要忙于事务性工作,又由于各单位学科的差异,在管理经验和具体措施方面的交流还不多。因此建议:研究生培养单位以设有研究生院的单位为依托,开展经常性、专题性的研讨与交流,互相取长补短,提高管理水平。
(2)院校与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本次调研中发现,研究机构有充足的经费、很好的培养条件、较强的导师队伍,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本地区的教育资源,加大高校与研究所的学科与学科、实验室与实验室之间的联系,做到优势互补,走联合培养研究生之路。如可以编印一本陕西地区高水平学科与实验室的简介,发给全省的每位研究生导师,以促进更为广泛的联系,达到在研究生的培养中互相取长补短、加速发展的目的。
4.研究生培养工作需要进一步明确思路,科学规划,形成特色
在2000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提出了“深化改革,积极发展;分类指导,按需建设;注重创新,提高质量”的研究生工作的基本方针,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单位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热衷于上规模、上层次,对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宏观规划还很不够,投入的精力不足,工作多是随大流,推着走,上面重视什么,就抓什么,上面要求什么就做什么,缺乏具有本单位特色的发展思路、规划与具体实施计划,这势必会影响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但也有一些单位已十分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如西安交通大学在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同时,提出了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发展思路,并采取了相应的具体措施与办法。
5.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工作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应予以高度重视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在人类历史上已经有了百余年的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已日渐成熟,但目前在我国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越来越明显的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以及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数量、规格、类型、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带来了新的要求。我省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肩负着为西部大开发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如何适应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培养更多能适应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人才,应高度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实践和交流。
(调研组成员:孙 朝 王铁军 郝际平 扈国栋 曹庆年
王五岳 王 炜 金红梅 张 波 敖灵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