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创新经济时代的成果

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创新经济时代的成果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九章创新经济时代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具有“现代性元素”的产业体系。当今世界,创新已经成为发展的主题,构建与创新经济时代相适应的产业体系,应成为中国产业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第一节创新与产业体系的内在关系一、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产业是人类社会分工的产物。对于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目前尚未有明确的界定。创新在日本的经济发展中也始终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创新经济时代的成果

第九章 创新经济时代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

现代产业体系是具有“现代性元素”的产业体系。当今世界,创新已经成为发展的主题,构建与创新经济时代相适应的产业体系,应成为中国产业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深入把握创新与产业体系之间的互动影响以及创新经济时代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有利于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创新与产业体系的内在关系

一、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

产业是人类社会分工的产物。新西兰经济学家费歇尔首次提出了一、二、三产业的分类方法,对于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产业体系的概念,有学者认为,应定位于为完成社会生产任务的一系列产业及其关系的总和。这其中不仅包括了一、二、三产业所形成的产业结构状况,还应包含不同的产业间关联与产业内部竞争合作的关系,以及由此所决定的经济主体行为方式、企业生存方式,乃至产业运行方式[1]。现代产业体系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目的。所以说,现代产业体系的概念是我国首先提出的。对于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目前尚未有明确的界定。广东省委省政府公布的《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将现代产业体系界定为是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自主创新能力强的有机产业群为核心,以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高效运转的产业辅助系统为支撑,以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备、社会保障有力、市场秩序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为依托,并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和可持续性特征的新型产业体系。[2]这一概念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较全面地概括了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支撑体系和主要特征。

国内的一些学者也对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进行了分析。龚绍东认为,现代产业体系一般是指现代元素比较明显的产业构成,主要指第一、第二与第三产业的构成,以高科技含量、高效益、低污染等为主要特征[3]陈建军认为,现代产业体系可以认为是产业体系的一个集合或者子类,即被纳入现代产业体系中的那些产业,应该具有更多的“现代元素”,在中国的语境下,“现代元素”可以被认为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统领一切的理念,符合“两高两低一自主”特征的各类产业,而且由于中国各地区的情况不一样,现代产业体系所包含的内容也不一样,但是都应该有助于实现科学发展和构建“两型社会”的理念,并能够完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体系。[4]张耀新则认为,传统产业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的分水岭不仅体现在经济主体结构和主体行为的变化上,更表现在产业活动方式、关联关系、政府作用及其环境约束的改变上。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适应多样性需求和服务于创新竞争,推动知识创造、知识转化,需要更加灵活的外部协作和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要求快速沟通和流通,经济全球化和政府深度参与,保证低消耗和低污染,具有新型制度保障”等特征,概括来讲,现代产业体系是以知识生产为龙头,以知识转化为基点,以快速反应、快速协调为手段,企业间相互依存程度更高,分工更加细密,信息和物流成为基础,政府充分参与以推动国家创新和保护环境与资源的产业体系。[5]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于现代产业体系虽然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但对现代产业体系的根本认识是具有一致性的,即认为现代产业体系是相对于传统产业体系而言的,是具有一些“现代性元素”的产业体系。因此,何谓“现代性元素”就成为现代产业体系有别于传统产业体系的关键。为此,把握住当今时代的发展特点,构建与当今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产业体系,才是根本意义上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创新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

进入21世纪以来,创新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扮演的作用日益重要,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创新确定为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一个以创新为驱动力的创新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可以说,创新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从瑞士洛桑管理学院公布的《2010—2011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上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新竞争力与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之间密切相关。2010—2011年的创新竞争力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为:日本、瑞士、瑞典、美国、德国、芬兰、中国台湾、荷兰、丹麦和新加坡,而综合竞争力排在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为:瑞士、瑞典、新加坡、美国、德国、日本、芬兰、荷兰、丹麦和加拿大。除加拿大创新竞争力排名第14位,不在前十名之内外,其余的国家和地区都是创新竞争力前十名的。中国在所有国家和地区中的综合竞争力排名为27位,创新竞争力为31位,综合竞争力排名与创新竞争力排名也是级别相当的。

表9-1 2010—2011年度主球竞争力排名情况

续表9-1

资料来源:瑞士洛桑管理学院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2010—2011)

科技竞争力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直接影响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在2007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认识到创新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和巨大意义。为此,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韩国等国相继出台了各自的国家创新战略,将提高科技投入,加快科技创新作为提升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战略目标。2008年,美国将“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和科学知识;改善科技研究的基础设施;立足于保持美国在知识创新领域的优势,在科学方面继续支持基础研究,保证美国在主要的科学领域居于领先地位,并在部分领域保持明显的领导地位”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创新战略总方向。2011年2月,美国奥巴马政府又再次发布了《美国创新战略(2011)》,将教育、科研和基础设施作为今后美国创新战略的重点。奥巴马总统承诺投入183亿美元的研发投入,对三个核心基础研究机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能源部、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提供双倍的经费支持,同时提出要将美国公共和私营部门的研发投资占GDP的比重提高到3%以上等。

创新在日本的经济发展中也始终扮演着重要的作用。2011年8月,日本发布了《第四期科技基本计划(2011—2015)》。该计划指出,科技发展关系到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和民生的方方面面,在科技创新方面,要继续成为以科技为立国之本的领先国家,成为开拓未知、探明新知的前沿国家。同时,《基本计划》将科技创新定义为给予科学发展、发明等产生新知识的知识以及文化价值的创造活动,并与经济、社会、公众价值创造相联系的创新。《基本计划》指出,日本要在持续创造出多样且独特性的最先进“知识”财富的同时,将科技创新的人才、研究机构和创新环境上升为文化培育,要让科技创新成为一种国家文化。

俄罗斯早在世界金融危机以前,就已经认识到创新对俄罗斯的重要性,将转变长期依靠资源性产品和初加工产品出口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2008年2月8日,即将卸去俄罗斯总统职务的普京在国务委员会扩大会议上做了《俄罗斯2020年发展战略》报告,第一次正式确立了国家的创新发展战略。2008 年11月,俄罗斯总理普京又批准了政府制定的《2020年前俄罗斯联邦社会经济长期发展构想》以及《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计划》等文件,使俄罗斯的国家创新发展战略逐渐趋于成熟。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俄罗斯的经济受到严重打击,俄罗斯政府意识到,只有摆脱原料化的经济发展模式,才能真正形成能够承受外部风险并有效应对挑战的强大经济。为此,梅德韦杰夫总统提前启动了普京的《2020年发展战略》,并成立了亲自挂帅的经济现代化和技术发展委员会,在2010年拨款1.1万亿卢布,用于基础科学、应用科学研究,并发展高等教育和落实各种创新项目,这一数字占俄联邦全年预算支出的10%,用于优先发展计算机、核技术航天医疗技术和能源效率五大方向的38个项目,并在莫斯科近郊的斯科尔科沃建设新技术研发和商业化的超级科学技术综合体,优先发展能源、IT、通讯、生物医学技术和核能技术等,力争将该地区建设成为“俄版硅谷”。

此外,英国、德国、法国、韩国等国家也相继出台了激发创新的国家战略计划。由此可以看出,世界发达国家普遍对创新给予高度的重视,并希望通过创新刺激经济发展,提高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经济实力。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讲,走科技创新道路,也是它们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必然选择。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快速发展后,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各类要素的成本不断上升,资源环境的制约也越来越强烈,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已经成为中国,尤其是东部沿海较发达城市发展中的必然选择,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更进一步加快了中国向创新经济转型的步伐。面对已经到来的创新经济时代,中国的产业发展同样要以推动创新为出发点,构建与创新经济相适应的产业体系不仅是创新经济下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创新与产业体系发展的互动机理

创新与产业体系之间存在着互为影响的关系。一方面,创新是推动产业乃至产业体系进步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另一方面,产业体系的发展也为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探析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为构建与创新经济相适应的产业体系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一)创新对产业体系的影响机理

1.影响机理一:促使整个产业体系内部结构的变动及新产业体系的形成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对产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会经历“兴起—扩张—减速—收缩”的历程,其中的每一个阶段均与技术创新密切相关[6]。一般来讲,技术创新会产生两方面的结果,即导致新产品的出现或原有产品的改善,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新产品或改良后产品的出现,往往会促使一个新兴产业的诞生,一旦这些产品被人们所认同,其需求将迅速扩大,同时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该产业的生产效率会处于一个加速上升的阶段,从而促使该产业进入高速增长的时期。同样,技术创新的减少和创新速度的减缓也会引起产业部门发展的衰退。库兹涅茨对世界各国产业发展进行的大量分析显示,生产中大多数部门的增长都会经历趋缓的过程,导致产出部门增长趋缓的原因有来自与其他产业部门的竞争、产业扩张资金规模的下降以及其他新兴国家相同产业的竞争等多方面因素,但技术进步速度的缓慢是导致产业增长趋缓的一个主要原因[7]。可见,在技术创新的带动和影响下,一个地区中各产业发展的速度会出现明显的差距,新产业由于具有较高的需求弹性和生产率上升率,能够取得较快的发展,同时通过回顾效应、前向效应和旁侧效应,带动关联产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发展速度的差距最终导致了不同产业优势地位的更迭,促使产业结构随之发生变化。熊彼特把这种不断地从内部革新经济结构,即不断破坏旧结构、创造新结构的过程称为产业突变,当产业突变由局部产业的结构性变化演变为整个产业体系的变革时,新的产业体系就会由此出现。

2.影响机理二:影响产业体系生产效率及其整体竞争力的高低

新熊彼特主义者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和地区整体产业竞争力的大小。他们认为,一旦各种各样的经济诱发创新的条件(如市场诱发、科技推动、价格诱发等)导致新兴产业出现时,那些技术水平高、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会纷纷通过自主技术创新向市场推出新产品,这样就在世界范围内导致了国家(地区)之间和国家(地区)之内的两个基本调整过程:一是促使那些技术水平高和技术创新能力强,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和部门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使某一地区的相关产业部门技术平台处于领先地位[8]。由于技术进步可以促使生产效率的提高,即罗默等新增长理论经济学家所指出的,其决定着不断变化的各种投入要素的组合方式,可带来边际生产力递增的无限空间[9],因此这些新兴产业部门中的新技术相对于其他国家(地区)相应传统产业部门中的老技术,形成了明显的“技术平台差距”,促使这些国家产业竞争力提升,使其处于领先地位。二是国际市场上贸易份额的分配产生了调整,那些产业技术水平及其创新能力领先的国家(地区)在世界市场上就会逐步取得更多的份额,从而形成更多的利润。这样就导致了国家(地区)与国家(地区)在经济增长方面的差距[10]

(二)产业体系对创新发展的影响机理

现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创新的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技术推力和需求拉力[11]。前者是由技术发展提供一种创造新需求的可能性,推动人们进行创新,表现为技术→投资→增长。Rosenberg和Dosi等在其“供给推动”假说中指出,创新活动和新产业兴起是由科学知识的发现、技术机会的分布、研发机构的效率、投资的机会成本等供给层面的因素所决定的[12]。1966年,美国学者雅各布-施莫克勒(Jacob-Schmookler)则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提出了市场增长和市场潜力与创新之间的关系[13],认为需求导向、需求规模与盈利能力的变化是促进微观企业研发投入和创新活动最有效的内在激励机制,表现为投资→增长→技术。这一观点的提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些学者随后从不同的角度验证了市场需求对技术创新的拉动作用,Robert Edward的研究还进一步表明:由科技推力引起的创新占22%,由需求拉动引起的创新占78%[14],需求拉动在创新中的作用更加明显。一个地区产业体系的构成也正是从需求拉力和技术推力两个方面影响其创新能力的高低。

1.影响机理一:产业体系的不同导致创新需求拉力上的差异

(1)不同类型产业体系对创新的需求不同

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以及技术密集型产业,由于推动其发展的核心要素不同,从而导致创新需求上的差异,一般来讲,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对创新的需求较大,以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对创新的需求较小。

(2)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创新的需求类型不同

Abernathy和Utterback的 A-U模型显示,企业的创新类型及创新频率取决于企业所处产业的成长阶段,在产业发展的早期阶段,企业的创新焦点在于产品创新;随着主导设计的出现,产业进入过渡阶段,此时企业的创新重点转向了工艺创新;当产业发展进入稳定阶段,企业的创新活动则以渐进性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为主[15]。从而说明,在产业发展的不同时期,会产生不同类型的创新需求,进而导致创新发展上的不同。

(3)产业中的组织结构及其所构成的市场结构影响创新需求的规模

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在垄断性市场结构下,厂商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而在有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厂商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推出新产品,才能生存和发展[16]。这就表明,在不同的产业组织结构和市场结构下,对创新的需求是不同的,垄断性市场结构中的厂商由于缺乏创新动力因而对创新的需求也较小,而处于竞争性市场结构下的厂商对创新的需求较大。

2.影响机理二:产业体系的不同导致产业技术推力上的差异

(1)不同的产业体系通过创新资源的配置影响技术推力的大小

一个地区产业体系的构成实际上决定了一个地区的资源配置状况。如果一个地区的产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那么产业发展所依靠的资金、劳动力、土地、能源等资源就会向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集聚,致使创新的资源投入减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技术创新的发展,导致技术创新成果的减少以及技术推力的降低。

(2)不同产业组织结构下的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不同

熊彼特认为大企业和垄断市场结构在促进创新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17]。而阿罗通过比较垄断厂商和竞争厂商的创新激励,得出了竞争比垄断更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结论[18]。莫尔顿·卡曼和南赛·施瓦茨等人则认为:竞争越激烈,创新动力就越强;企业规模越大,在技术创新上所开辟的市场就越大;垄断程度越高,控制市场能力就越强,技术创新就越持久,最有利于创新的市场结构是介于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的所谓“中等程度竞争的市场结构”[19]。可见,尽管对于哪种市场结构更有利于创新还存在明显的争议,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产业体系组织结构的不同所造成的市场结构的差异与创新动力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是导致产业技术推力不同的重要影响因素。

(3)产业体系内部关联性影响创新成果的多少

产业体系内部的企业关联性以及产业集群等体系的形成,也是影响技术推力的重要因素,地理邻近带来了可以维持并强化创新网络的支撑因素,如文化认同和相互信任等[20],从而促使技术成果不断涌现,促进创新的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在不同的产业体系下,创新发展的动力是不同的,因此,通过合理的产业体系构建,形成较强的创新技术推力和需求拉力,会对一个地区创新经济的发展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节 创新经济下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要构建起符合创新经济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需要对创新经济下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有较为深入的认识。综合来看,在创新经济下,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高新技术渗透广,产业技术密集程度高

创新经济应该是以知识和人才为依托,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经济,是不同于以严重消耗物质资源的“增长型经济”和单纯依靠引进设备和技术的“模仿型经济”的一种新型经济[21]。创新经济是建立在科学知识和创新基础之上,并且善于利用新思想、新机器、新系统和新技术的经济。在创新经济下,传统的物质生产部门大大改变了自己的技术基础,信息技术、计算机系统和高生产技术加速与经济社会部门相结合,微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等技术不断向传统产业渗透,它们在发展中明显改变了信息获取、加工、传递和生产的所有手段,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智力活动的技术化水平(如设计和生产技术准备自动化、生产过程自动控制、财务结算自动化、组织管理活动自动化、多种语言自动转译、诊断和识别图像自动化等)[22],使传统产业的技术密集程度迅速提高。

二、产业分工细,模块化组织模式成为主导

产业分工的不断深入,使一些新兴产业逐渐从原有产业中分离出来,主要表现为在生产等产业链环节嵌入了设计、研发、营销、策划等众多的服务业环节,使原本清晰的产业分工变得模糊。产业分工程度的加深,使企业能够更加专注于自身的核心业务,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同时不同企业之间以模块化的组织方式进行整合,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一个个可进行独立设计和半自律性的子系统(即模块),信息技术以及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把分散在不同领域和由不同主体掌握的信息联结起来,产生积累和互补效应[23],使产业关联从依次传递关系转变为总体集成关系。由于每个模块都具有可独立设计的性能和半自律性,在其总体集成时就相对简单一些[24],进而提高整个产业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大大降低开展技术创新的成本,使产业的研发能力显著提升。同时,由于“隐藏信息”是模块化的关键,这使得在各模块内部多个主体同时开展创新设计竞争成为可能,这种根据“看得见”的系统信息,在遵守共同界面标准的前提下,“背对背”相互独立地完成各自的研发,可以提高自主创新的动力[25],使熊彼特“创造性毁灭”的机理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推动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激增。

三、网络状产业链形成,产业间的关联度提高

在创新经济下,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成为一种主导趋势。周振华等人认为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创新等,促成了信息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26],使不同产业之间的界限慢慢模糊,产业链从上游的原材料供应、产品设计和研发,中游的生产制造延伸到下游的营销和服务领域。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新技术广泛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部门,通过回顾影响、旁侧影响和前瞻影响向外扩散和辐射,带动文化、教育、服务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27]。因此,创新已经不再是某一产业链环节的任务,而成为上中下游共同的努力结果,各创新主体以模块化的生产功能参与到产业链的分工中,不同模块之间的功能联系由线性关联变为复杂的网络状关联,导致原有的产业链由以往的线性模式扩展成为网络状模式[28],形成产业集群化和网络化发展格局,不同产业链节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大大增强,产业间的关联效应提高。

四、资源利用效率高,产业环保性强

传统生产方式要使用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主要以消耗有形的物质为代价,从发展动力上来讲,是一种生产要素数量扩张型的经济。而在创新经济下,传统的生产投入要素(资本、劳动力、土地等)将逐渐退居次要位置,创新资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这一改变极大地降低了能源、劳动和自然资源的消耗水平,降低了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同时由于创新资源的广泛使用,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大大提高,从而减少了产业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根据有关计算,互联网使全球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0%,信息的自由交流和更大范围内的共享,提高了政府、企业、公众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达到经济繁荣、社会公平等目的,由此节约能源近50%。[29]可以说,创新经济是对传统的短视资源经济的否定,是经济增长模式从数量型外延式发展模式到质量型内涵式发展模式的内在的必然要求。[30]用最小的资源代价和环境代价来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创新经济下现代产业体系的主要目标之一。

五、资金投入多,附加价值高

在创新经济时期,虽然高新技术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要素资源的产出率和产品的附加价值,但同时科技的研发投入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很多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也往往是资本高度密集的产业。在我国,资金已逐渐成为制约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31]。不过,创新要素的投入也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一件产品的价值由基本价值和附加价值构成,前者是由生产和销售某产品所付出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所决定,后者则由技术附加、营销或服务附加和企业文化与品牌附加等部分所构成。创新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同时可以改变营销方式,提高营销效率,还可以通过不断的创新树立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因此,创新是提高产品附加价值的有效方式,创新要素的不断融入是产品附加价值的重要体现。

第三节 创新经济下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尤其是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资源的相对稀缺、人口密度的不断攀升以及高投入、高消耗等粗放型增长方式的制约,使这些地区面临着由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迫切要求。构建与创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产业体系,是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同时,中国的东部地区也具有构建这一产业体系的良好条件:一方面经过较长时期的快速发展,这些地区已逐渐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产业体系,产业发展中的一些“现代性元素”特点已经出现,另一方面,这些地区,如上海、江苏、深圳等地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具有发展以创新为核心要素的产业体系的现实基础。针对创新经济下产业发展的特点,以及世界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在此提出“IAGC”产业体系构想。

一、I产业,即信息产业和智能产业

信息产业(Information Industry)是创新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创新经济下的基础性、支撑性、先导性产业。信息产业的发展及其产品和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影响和带动着整个社会向创新经济时代迈进。周振华在《信息化与产业融合》一书中指出,信息产业的发展导致生产力从工业生产力向信息生产力转变,促使产业业态及其发展模式发生改变,产业的创新速度不断加快[32]。同时,信息产业自身的发展空间也十分广阔,一方面,居民对信息产品的消费需求仍在不断增长,另一方面,传感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广泛渗透不断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两化融合、三网融合、3C融合、三屏融合都将极大地拓展该产业的发展空间。

I产业的另一个方面是智能产业,即Intelligent Industry。智能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在其他产业领域中深度应用与整合所形成的产业,其实质是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实现智能化。智能产业应用领域广泛,发展潜力巨大,按产业链可以分为芯片设计与智造、应用设备制造、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环节;按应用领域可以分为智能交通、智能金融、智能医疗、智能建筑、智能安防、智能物流、智能家居、智能商业等领域[33]。从信息化、自动化到智能化是科技发展的必然,发展智能产业,进而从农业、工业迈向智业,更是人类社会形态演化的必然。[34]

这两大产业构成的“I产业”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创新经济下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和支撑,是现代产业体系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二、A产业,即先进制造业

此处的A产业具有两重涵义,其一为advanced,即先进制造业的意思,其二指的是“auto”(自动化)。

制造业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即使在美国这样服务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制造业的核心地位也是无法取代的,在信息化技术对传统制造业的广泛渗透下,传统制造业正在向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生态化的方向发展。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备,在制造业的现有发展基础上,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两化”融合,提高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和附加价值,形成有利于创新成果转化的产业需求体系,应成为创新经济下新产业体系构建的一个主要方向。

“auto”是先进制造业的主要特征之一,高新技术的使用将大大提高传统制造业的自动化程度,使制造业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而且产品的精度、质量等也都会在自动化程度提高的基础上得到提升。可见,“A产业”更加依赖于创造性的知识和技术,也更需要“I产业”对其发展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撑。

三、G产业,即绿色产业

创新经济下的产业是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高效益的产业,简言之,是一种绿色产业(Green Industry)。一方面,发展绿色产业首先要重点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与之相关的设计研发等产业,这些产业以降低能耗,实现循环经济为目的,并将其产业用于制造业生产环节的改造和升级,此外,绿色产业还应包括目前被世界广为关注的低碳产业等。这些产业是今后世界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绿色化”也是所有制造业部门生产方式改进的最终目标,也就是说,要在产品的制造过程中,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节能减排。在长期的发展中,东部沿海地区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严重制约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发展“绿色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已成为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构建以“绿色产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对其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四、C产业,即以知识密集型为主的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是依赖于人类的智力资源以及对它们的充分运用和开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按照创意产业的广义概念,其中包括了电影电视、出版、艺术品音乐、电脑软件开发、动画制作、工业设计等多个行业。

创意产业中的工业设计、科技研发、品牌策划等可以提高制造业的附加价值,促使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化,同时使产业结构趋于柔性化。而且同科技创新相比,创意难以复制,不能够在不同的人与人、国与国之间有效转移,容易形成差别化优势,因此创意经济的发展在整个产业链竞争力和价值的提升,以及形成地区独特的品牌资源和竞争优势等方面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此外,C产业不受能源、土地等物质资源的限制,强调人类创造力的发挥,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东部地区文化产业相对发达,研发实力较强,创意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创意产业的良好基础。

在“IAGC”产业体系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和互动性,其中,I产业是创新经济下A、G、C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I产业发展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其他产业创新能力的大小。同时,I产业与A、G、C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还会催生一些交叉性的新兴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A产业和G产业是I产业和C产业发展的载体,信息技术和创意经济都需要以制造业为实验室,将它们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思想应用于制造业的发展中,这样,A产业和G产业一方面要依靠I产业和C产业的发展而发展,另一方面,又会为这些产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需求空间和资金支持。G产业是A产业在I产业和C产业的改造下应达到的终极目标,同时,I产业和C产业由于污染小、能耗低,本身也成为G产业的组成部分,此外,G产业的发展还会为其他产业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有助于城市创新经济的发展。

“IAGC”的产业体系具有产业融合的特征,打破了二、三产业之间的严格界限,将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融合为一个整体,形成制造业和服务业互动发展、良性促动的发展格局,同时产业体系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发展现状为基础,充分发挥这一地区的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是在创新经济下符合地区产业特点、城市资源禀赋和城市地位需求的现代产业体系。

图9-1 IAGC产业体系的内在关系图

第四节 创新经济下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对策与建议

一、促进产业优势提升及资源整合,激发产业创新能力

(一)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为引领

发展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对环境、资源消耗少,破坏小的先进制造业是今后中国工业发展的方向。先进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最新发展阶段和高端环节,随着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渗入和制造环境的变化,产业发展已经产生了质的变化,先进制造业已经成为以信息技术和知识要素的投入和融合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形态了。

我国应发挥大国经济发展的优势,即产业体系齐全的综合性优势,大力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在制造产品的系统集成上形成强大的专业化生产能力。以高新技术带动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改变过去能耗高、污染大、消耗多、经济效益低的状况,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走以知识密集型工业为重点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促进中国工业的内部结构调整和优化,提升中国产业结构的层次。同时,不断增强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制造业生产链的控制与管理功能,提高制造业的附加价值,促进制造业向产业链两端的延伸。

(二)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全面升级(www.daowen.com)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低,服务业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产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水平提高的一大障碍。我国目前已经认识到服务业发展滞后所存在的问题,并将发展服务业,促进服务业整体升级作为“十二五”期间我国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的战略措施,提出“要将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为此,首先要加快服务业相关政策制度的改革力度。可重点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创新:一是要在服务业增值税改革、进出口税收征管以及税收激励制度上有所创新,降低服务业发展成本;二是要在服务业监管上有所创新,改变多头监管、条块分割、交叉监督等现象;三是要在市场准入制度上有所创新,尤其要加快社会服务业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开放程度;四是要不断完善服务业统计制度,为政府部门全面准确地掌握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创造条件。

其次,要加快中小型服务业企业的发展。在我国,服务业领域的垄断现象较为普遍,中小型服务企业发育不够充分,而且层次低、品牌影响力低、竞争力低等现象较严重。为此,应加快中国服务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中小型服务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培训、资金等的扶持力度,通过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市场竞争,减少服务业领域的垄断。同时要加强在中小型服务企业规范经营、诚信经营等方面的监管,帮助和促进这些企业形成具有核心技术和较强竞争力的服务品牌和产品。

第三,要进一步完善服务业的市场体系建设。要逐步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推进人力资源、资本、技术等要素市场的建设,加强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能力,进一步完善以市场为基础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建设一批现代化的市场交易平台,为服务业参与市场竞争提供条件。

第四,加快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人才是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我国应努力为服务业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创造良好的制度和社会环境。各地区应逐步完善服务业的人才培养系统,提高服务业的服务质量和层次。加强世界服务业人才的引进力度,为这些人才的回国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应在高校、职业技术学校等学校开设相应的课程,为服务业的发展培养专业人才。

(三)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融合是在信息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产业发展模式,是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渗透力的不断增强,逐渐出现的不同产业边界逐渐消失,不同产业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新的融合产业的现象。产业融合是在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模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厉无畏,2002)。这一现象的出现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发展,刺激了一些新兴产业的出现,拓展了高科技产业的生存空间,而且提高了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因而,首先应关注已经具有融合现象出现的产业领域,为这些行业和部门的发展提供扶持;其次要改革现有的产业监管制度,放松对这些行业和部门的市场监督,为其发展创造宽松的制度环境;第三,要加快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平台的建设,为产业融合创造技术上的良好条件;第四,要加快培养具有多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改变目前人才培养专业性分割严重的问题,为产业融合提供人才扶持。

二、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创新型产业体系

(一)基于产业链的三个维度系统推进产业创新

产业创新是产业链上的某一环节的创新所引发的整个产业创新,是以产业链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和政府、社会之间建立一种联系网络,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产业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达到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提升竞争力的目标。产业创新决定着产业的知识扩散和技术创新能力,关乎产业和国家、区域和城市的竞争力,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环节之一。

第一,确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业内新技术的产生。企业作为产业创新的微观基础,可以结合自身优势,从制度和技术两个方面展开创新,推动产业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一方面,通过改革过去不规范的产权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建立适应市场要求的委托代理关系,形成有利于创新的组织形态和激励约束机制,提高组织与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以市场的潜在需求为出发点,增加研发投入,优化组合产业内的资本、技术和人才等各种要素,统筹内部研究、开发、制造及营销等各个环节,加快技术知识的学习、消化、吸收和积累,增强资源组合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以最小的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实现产品或过程创新。

第二,以产业链为基础,使产业内具有相关业务和互补业务的企业或是企业集团组成水平创新链,具有投入产出关系的上、中、下游企业或是企业集团组成垂直创新链,推动产业内新技术的转移和扩散。产业内的这种水平或垂直式的创新链,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加强了企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推动了产业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转移和扩散。

第三,产业内水平创新链、垂直创新链与外围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社会组织共同形成产业创新网络。这个创新网络实际上是在技术创新成果与市场之间建立一种能够相互结合的关系,它发挥着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等重要功能,它使技术创新和市场转化交互作用,形成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循环往复,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二)进一步营造有利于产业自主创新的外部环境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创新体系。要营造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强化企业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争取国家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直接投入,提高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加快建设一批重点领域的共性技术开发平台,为企业竞争前的研发提供服务,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支撑;促进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的互动支撑,鼓励研发、生产、应用上下游各环节的企业建立战略联盟,联合创新,加快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步伐。

(三)积极推动重点产业和产品领域的技术创新

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为契机,加快推进技术及成套工艺研发,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促进重点产业发展,加强对基础技术、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研发的政策扶持,支持骨干企业突破关键配套件的产品技术,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和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四)加强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和标准的结合,形成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已成为高端产业市场竞争的新游戏规则,跨国公司往往通过控制标准的制定或造成事实标准,保持优势地位,获取稳定而且高额的收益。要引导企业围绕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强自主创新、专利申请和标准制定的结合,以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支持标准的制定,以标准促进产业的发展,使技术创新、知识产权、标准和产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三、提升现代产业体系的外向度,建立国际化的产业体系

开放性是创新经济下产业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还应进一步加快产业的开放力度,提高现代产业体系的对外开放程度,建立国际化的产业体系。

(一)优化进出口结构,加快转变外贸经济增长方式

在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方面,可以借鉴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采取的产业政策,提前对未来的进出口产品进行规划,确定未来重点进口的产品和服务项目,以及重点出口的产品和服务。针对目前中国的进出口产品现状,可以继续鼓励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机电产品的出口。坚持以质取胜的策略,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价值,改变单纯以价格取胜的市场营销策略。二是加强能源、资源类产品的进口。在金融危机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幅回落的情况下,抓住有利时机,加大对能源、资源类产品的进口和储备,尤其是在合适的时机加快进口石油、有色金属等稀缺物资。三要大力支持中国成熟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对外输出,加强中国产品的品牌建设和宣传力度,提高中国产品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二)扩大技术进口,提高区域技术能级

利用当今世界技术转移明显加快的趋势,借鉴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期的经验,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节约技术开发成本和技术开发时间,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科技差距。一要继续扩大技术引进的规模,并不断优化引进技术的结构,同时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实现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创新开发”的技术引进路径。二要积极鼓励国外跨国公司在国内设立研发机构,利用技术溢出效应,带动和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三)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融入世界经济产业体系

要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在国外设立生产型企业和研发机构,加入跨国技术联盟,积极嵌入世界产业价值链体系,有效整合国际科技资源。优化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产业结构,从过去单纯的制造业领域拓展到服务业和文化领域,加快中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服务业部门,尤其是零售业等流通领域“走出去”的步伐,通过零售业的海外投资,增强中国经济控制世界经济、资源等的能力。由于境外市场规模大,资本市场再融资条件好,因此,要鼓励有条件的中国企业在境外“上市”,通过国际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四、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随着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资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我国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过程中,必须要继续实行节能减排,关注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城市产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

(一)开展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发展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大资金投入,通过资金扶持等,促进优势研发资源向节能减排关键技术集中,争取攻克一批节能减排的关键和共性技术。大力发展绿色设计技术,处理好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之间的矛盾,在产品设计和制造环节中,尽量不产生或少产生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危害的物质,不使用或尽量少使用有毒有害材料。研究、推广适合的清洁生产技术,加快组织开发和示范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等,一方面实现生产过程的无污染或少污染,另一方面减少产品在使用和最终报废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损害,实现生产过程的零排放和制造产品的绿色化。重视研究废物利用技术,如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处理技术、再制造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以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实现产品废弃物和生活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加强研究消除污染物质的技术,通过重点研发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治理、燃煤除尘脱硫、汽车尾气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理等重大关键技术,建设废弃物净化装置等来实现有毒害废弃物的净化处理。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同时要积极培育节能服务市场,推进节能服务的产业化发展。

(二)完善节能减排政策体系,促进工业绿色增长

体制上的不健全是影响节能减排的根本原因,因此,要消除影响节能减排的制度性障碍,建立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完善的政策体系。加大节能减排在各地区、各部门经济综合评价体系中的指标分量,通过约束性指标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落实。建立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明确生产者应依法承担其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利用、处置的责任。改革资源产权管理制度、资源定价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提高资源使用税费,建立并完善资源初始产权有偿分配和使用权交易制度,根据资源稀缺程度、供求关系和环境成本来制订资源价格。完善对重点企业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定额管理制度,加强对石油化工、钢铁、电力、有色金属、建材、建筑、造纸、纺织、食品等主要工业行业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监管。

(三)建设生态经济开发区,加快绿色产业发展

生态园区的建设是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我国一方面应加快对现有园区的更新升级,促进现有园区的绿色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快生态型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在园区内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进行设计,对引进项目采取严格的环保审批,加大园区内的执法检查力度,同时加强对园区的水污染、大气污染的防治,以及生活垃圾的处理。园区内的产业应体现生态绿色的发展目标,应加快引进和发展能够体现绿色、环保理念的新型产业,如培育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以及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此外,要加强园区的规划和对现有园区的整合升级,改变布局分散、规模经济效益不高等情况。

五、以制度创新和人才建设为抓手,形成现代产业体系的有力 支撑

(一)加快制度创新,用政策引导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产业发展的支撑系统包含很多因素,其中政府的制度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制度内生于经济体系,制度建设是产业实现升级的依托和内生要素,制度的创新决定了经济的发展。政府一方面需要通过制度建设,为重点产业的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另一方面要通过产业引导等方式,促进创新资源向重点产业的转移和集聚等。对此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加大对重点产业、支柱产业的关键技术的政策扶持力度,应根据我国的产业特点、产业的行业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以及国际技术发展的趋势,尽快完善现有的产业自主创新战略,包括进行自主创新的重点产业、自主创新的模式、自主创新的支持方式等,及早出台重点扶持企业专利实施、产业化的政策措施。同时加大对产业自主创新的公共财政投入力度,设立产业研发基金,对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设备的研发提供一定的支持。

第二,从技术需求的角度拉动产业自主创新。需求和供给是影响技术创新的两大因素,在现行的科技政策体系中,对如何激励企业、个人进行创新已出台了一些相应的政策,但缺乏从技术创新需求的角度拉动自主创新的政策,现有的创新需求政策单一,除政府采购外,尚无相关的刺激消费需求向国产新产品倾斜的政策,同时对于进行自主创新的国内企业也缺乏足够的政策扶持,这势必影响各产业中企业的创新动力,也制约了产业创新能力的提高。

第三,加大对产学研的政策鼓励。政府要重视科技政策、产业政策在促进产业自主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广泛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有益经验后,尽早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相关政策。鼓励有条件的科技企业优先上市,拓宽这些企业的融资渠道。在制定战略时要注重加强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为我国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引导作用。

(二)加快人才机制的创新,形成产业创新的有力支撑

新产业体系构建和充分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支撑因素便是人才,人力资源是经济要素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根本因素,人力资源的水平代表着生产力的水平和经济的发展潜力,是实现产业向高端化发展的有力支撑,事实上,产业发展只有依靠人才,才能不断形成技术优势、创新优势和竞争优势。目前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产业体系的发展方向是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针对这样的产业发展方向,需要紧扣产业发展布局拿出切实有效的人才对策措施,促进人才结构优化以支撑产业高端化发展,要加强人才开发的产业导向,根据产业布局,优化人才资源的空间结构,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人才向企业汇聚的政策,实现以企业和产业为核心的人才资源整合;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开发体系;加强环境建设,培育和谐的人才生存和发展环境,以广阔的事业空间和优美的生活空间吸引高端人才的落户,推动中国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注释】

[1]张耀辉.传统产业体系蜕变与现代产业体系形成机制.产经评论,2010(1)

[2]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南方日报,2008-7-28

[3]龚绍东.产业体系结构形态的历史演进与现代创新.产位评论,2010(1)

[4]陈建军.关于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思考——以杭州为例.浙江经济,2008(17)

[5]张耀辉.传统产业体系蜕变与现代产业体系形成机制.产经评论,2010(1)

[6]苏东水.产业经济学.高教出版社,2004:286

[7][美]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商务印书馆,1985:189

[8][意]G.多西等.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132

[9]王多祥,曾尔曼.求解索洛余值:自主创新技术进步的政治经济学.厦门科技,2008(1)

[10][意]G.多西等.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244

[11]参见K.库姆斯,P.萨维奥蒂,V.沃尔什.经济学与技术进步.商务印书馆,1989:84

[12]Rosenberg N.Science,Invention and Economic Growth.Economic Journal,1974(3):51-77
  Dosi G.Sources,Procedures and Microeconomic Effects of Innovation.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88(26):1120-1171

[13]Jacob-Schmookler.Patents,invention and economic change.Data and Selected Essays.Lond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2:208

[14]Roberts Edward(Ed).Management of research,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y based innovation.Cambridge:MIT Press,1999

[15]Abernathy W J,and Utterback J M.Patterns of innovation in technology.Technology Review,1978,80(7):40-47

[16]S.Greenstein and G.Ramey.Market Structure,Innovation and Vertical Product Differenti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1998(16):285-311

[17][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商务印书馆,1972

[18]Arrow K.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62(29):155-173

[19]Kamien M I.and Schwartz N L.Market structure and innovation:a survey.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75,13(1):1~37

[20]Baptista,R.and Swann,P.Do firms in clusters innovate more?.Research Policy,1998(27):525~540

[21]洪银兴.迎接新增长周期:发展创新型经济.学术月刊,2010(1)
  吴晓波.浙江省创新型经济运行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技术经济,2008(10)

[22]倪霞辉,方辉,顾镜清.创新和创新经济.世界科学,2008(11)

[23]张彤玉等.技术进步与产业组织变迁.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3)

[24]周振华.产业关联深化的新变化、基础及其结构平衡.东南学术,2005(1)

[25]胡晓鹏.从分工到模块化:经济系统演进的思考.中国工业经济,2004(9)

[26]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中国工业经济,2003(4)

[27]马继红.新经济下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的研究.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5)

[28]芮明杰,刘明宇.模块化网络状产业链的知识分工与创新.当代财经,2006(4)

[29]李飚.文化经济跨越增长的极限.思想战线,2007(1)

[30]戚文海.创新经济:经济转轨国家经济发展道路的新取向——以俄罗斯为研究重点.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7(6)

[31]殷醒民.中国工业与技术发展.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69

[32]周振华.信息化与产业融合.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34

[33]第四次浪潮:智能化——我国新兴智能产业群的崛起及投资主线.安信证券行业分析报告,2010

[34]王飞跃.迎接智能产业的兴起.科学时报,2010-8-3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