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

中国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章中国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黏合剂”的重要作用,服务业发展的滞后影响着中国产业劳动生产率、产业附加价值的提高,影响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整体进程,也阻碍了劳动生产力向服务业部门的转移。加快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中的重要环节,而且是中国产业综合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在世界知识型服务业发展大背景下,中国一线城市也开始大力发展知识型服务业。

中国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

第六章 中国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黏合剂”的重要作用,服务业发展的滞后影响着中国产业劳动生产率、产业附加价值的提高,影响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整体进程,也阻碍了劳动生产力向服务业部门的转移。加快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中的重要环节,而且是中国产业综合竞争力提升的关键

第一节 当今世界服务业发展态势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当今世界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态势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使世界服务业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概括来讲,表现为以下几大特点:

(一)知识性特征

20世纪70年代以来高科技的发展产生了托夫勒称的“后工业经济”,后来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又称之为“信息经济”,1990年联合国一研究机构进一步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1996年,世界经合组织发表了一份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报告中首先定义了什么是知识经济,认为所谓知识经济就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之上的经济。而其中所述的知识,包括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的一切知识,最重要的部分是科学技术、管理及行为科学知识。从某种角度来讲,这份报告是人类面向21世纪的发展宣言,即人类的发展将更加倚重自己的知识和智能,知识经济将取代工业经济成为时代的主流。

当今世界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它以知识运营为经济增长方式、知识产业为龙头产业。这种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催生了新的服务业态,即以知识为基础、专业化很强的知识型服务业。美国商务部把知识型服务业(Knowledge-based service industries)定义为在提供服务时,融入科学、工程、技术等的产业或协助科学、工程、技术推动的服务业。主要包括通讯服务、金融服务、商业服务、教育服务及健康医疗服务等。现在得到普遍认可的知识型服务业是指提供与生产经营活动及其过程相关的支持和支撑的服务活动,包括由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等组成的现代金融服务,由互联网信息服务、软件服务、工程勘探设计、规划管理、传媒、咨询、广告知识产权服务等组成的创意设计服务,由会计、审计、资产评估、法律服务、会议、展览、办公等组成的商务服务,由教育、培训等组成的职业教育服务,由运输、储存、配送等组成的物流服务,以及由研发与试验、技术推广、技术中介、计算机服务等组成的科技研发服务。

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地增长和发展,经济结构也开始转型与升级,世界发达国家对知识型服务业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新技术和新经济的发展与兴起使发达国家的传统服务业面临着严峻挑战。凭借现代信息和科技手段的应用、发展和壮大,服务产业内部结构开始分化,推动着服务业向知识型服务业演进。需求的变化、技术的革新、引导人们不断向知识型服务业进行认识和探索。随着知识型服务业的快速兴起,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的作用也变得更加多样性。现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已经被看成是产业结构中最能实现增值的关键环节,它所占的比重也已经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志和象征。2002年,美国知识型服务业所占比重为52%、德国为53%、日本为48%、韩国为37%、中国台湾地区为34%[1]

在世界知识型服务业发展大背景下,中国一线城市也开始大力发展知识型服务业。北京提出要发展七大知识型服务业,即会展与机构服务业、现代金融服务业、研发与技术服务业、专业服务业、教育培训业、文化传媒业、医疗保健业;上海在“十五”期间就提出要重点发展六大知识型服务业,即研发产业、教育产业、文化传媒广告业、软件产业、咨询产业和设计产业。知识型服务业具有高度交换性、高度创新、强渗透和强辐射性等特征[2],这些特征决定了知识型服务业会在区域中心城市集聚。中心城市对于区域经济有着极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其延伸出的工业产业链和服务产业链将带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知识具有传播与扩散的特质,在其扩散的同时也为知识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市场空间。因此,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为区域中心城市提供越来越重要的发展动力,也将成为未来都市型产业增长的核心和未来城市功能提升的重心[3]

(二)现代性特征

服务业的现代性与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规模密切相关,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孕育不同的服务业。大量学者的研究表明,经济发展的历程不同,会产生许多新的服务业,这些服务业具有时代的烙印。以发达国家服务业发展阶段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业化前期的发达国家,服务业在商业和交通通信业等领域领先发展;第二阶段大约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工业化进程加速发展阶段,在工业社会中,服务业主要围绕商品生产活动而展开,以商业服务和运输服务为主。金融、保险业和商业服务业对第二产业起到强大的支撑服务作用;第三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金融、保险业和商业服务业、科学教育事业等现代服务业作为独立的产业快速发展。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来临》一书中详细分析了后工业社会的特征,并突出强调了后工业社会中的现代服务业与在此之前的服务业的区别。后工业社会中,服务业则以技术性、知识性的服务和公共服务为主。美国学者马克卢普在《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一书中,则明确给出了现代服务业的一般范畴和简单分类模型。他认为,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四个行业,即教育、科学研究、通信媒介和信息服务,突出强调了现代服务业的知识性和信息服务性[4]。率先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发达国家,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为发展主体的服务业新格局。目前,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的增长速度超出了传统服务业的平均水平。1970—1986年,美国现代服务业的产值与就业分别增长了173.3%和200.8%,远远高于同期服务业91.0%和85.3%的增长速度,也远远高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增长速度,这使得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日趋上升,优化了服务业的内部结构。1970年,第三产业在日本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47.3%,1988年已升至56.19%。第三产业的总就业人口约达500万人,其中约60%从事商品批发和零售业,30%从事饮食服务业,其余的10%从事金融、保险、不动产、运输和通讯业。1998年到2007年的10年间,日本产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其非制造业收入。这里的非制造业收入主要指除金融和保险行业外的服务业,如建筑业、零售业、运输通信业、其他服务业等。1998年非制造业收入占总收入的61.67%;2001年,非制造业产值在总收入中占比65.21%;2007年,非制造业收入占比56.80%[5],可见,日本经济已从重化工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服务业已成为21世纪日本经济的核心产业。这是发达国家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普遍趋势,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美国、日本等国家制造业发展的一个动力源泉。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社会需要不同的服务业来支撑。发达国家产业演进规律表明,当一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上时,该国产业结构就处于快速变动期,尤其是服务业将处于加速发展的转折点。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产业结构已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趋势。发展中国家普遍进入服务业比重迅速提升的时期,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990年的45%提高到2004年的52%,其中一些国家已实现或接近实现向服务经济的转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重新构建以及服务经济社会的到来,服务业结构也将出现重大调整,大量的现代服务业成为服务业的支柱产业,传统服务业也被现代技术手段所改造,现代的元素大量融入传统服务业中。目前,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其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都有显著提升。

(三)集群化与规模化特征

产业集群的出现和服务业集聚区的打造是服务业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产业集群的形成需要服务业的大力发展与支撑。因此,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要求服务业客观上集约化发展,最大化实现范围经济和规模效应。美国硅谷是世界上比较成功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之一,它的成功与其完善的、集约化的服务体系无不相关,与相互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集聚大量服务企业紧密相关。硅谷集约化与集聚化的服务体系主要由科研院所、商业银行律师业、会计师事务所、行业协会与商会组成。在科研院所方面,硅谷中有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圣克克拉大学及相关研究机构,这些空间上相对密集分布的科研院所为硅谷的成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与硅谷及周边的企业合作开展大量的科研项目,同时也为硅谷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大力支持,向硅谷输送高水平的毕业生,为硅谷高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在商业银行方面,硅谷已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空间集聚的、为高新技术企业服务的商业银行,如美洲银行、富网银行、硅谷银行,其中从本土诞生的硅谷银行最有特色。硅谷银行将业务重点确定为技术型和成长型企业,不仅提供支票账户、现金管理信用证服务,而且为技术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包括为专利、工艺、商业计划等无形资产提供贷款。在律师业和会计业方面,著名大公司和大量中小律师事务所和会计事务所相对集中分布在硅谷的一定地域范围内,它们之间彼此抱团发展,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效应的范围经济优势。在行业协会(商会)方面,正式和非正式的行业协会在硅谷这个高度分散的产业系统中起着联结不同市场主体的纽带作用。行业协会(商会)就像一个凝聚核,为大量中小科技企业服务,把大量中小企业组成一个永不下沉的巨大联合舰队,形成了集聚化和规模化的优势[6]伦敦金融服务业集群规模也很大,1991年银行已达500多家,其中,外国银行有470家,拥有的资本总额达1000多亿英镑;800多家保险公司,其中170多家是外国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保险中心;每年外汇成交总额约3万亿英镑,是世界最大的国际外汇市场,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欧洲美元市场;石油输出国的石油收入成交额有时一天可达500多亿美元,占世界欧洲美元成交额的1/3以上;伦敦股票交易所为世界4大股票交易所之一[7]。可见,在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

制造业在园区经济的发展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其有益的探索为服务业集聚区的打造提供了积极的借鉴作用。随着现代城市服务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发达城市形成了不同种类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比较典型的有:中央商务区、现代物流园、创意产业园、科技创业园、服务外包基地、文化商贸旅游区等。中央商务区以城市经济为核心,以金融、商贸、商务活动为主体,高级酒店、高级零售和高级公寓相配套,企业总部、地区总部集中,处于交通通达性良好的城市中心区域。例如纽约曼哈顿金融商务服务业集聚区,其集中了大银行、保险公司、交易所及上百家大公司总部和几十万就业人口,是世界上就业密度最高的地区。现代物流园以现代物流产业为主体,以物流园区建设为主要形态,一般重点布局在城市规划区和工业开发区内,形成社会化加工、配送、分拣、包装、仓储、运输、货代、信息有效集中的区域。创意产业园主要以研发设计创意、建筑设计创意、文化传媒创意、咨询策划创意和时尚消费创意等企业为主体,以城市内的保护性开发建筑或存量土地为载体,通过创意设计和改造,成为激发创意灵感、吸引创意人才、集聚创意产业的场所。科技创业园以科技创业为重点,以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和产业孵化为载体,为各类中小企业提供各类专业技术服务的集技术检测、技术推广服务、工程和技术研究与试验、成果转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服务外包基地主要由大量接包商(一、二、三级组成)、中介服务机构等组成,将价值链中原本由自身提供的具有基础性、共性、非核心的IT业务和基于IT的业务流程剥离出来,外包给第三方来完成。文化商贸旅游区则可以商业或旅游业为核心,形成集购物、旅游、餐饮、娱乐、休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商业区。

(四)流动性特征

服务业的流动性特征是指国际服务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转移不断加强的特征。近年来,国际服务业产业转移呈现出特定的趋势,主要表现在服务业主导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服务业国际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服务贸易成为世界贸易新的增长点、离岸服务外包方兴未艾等方面[8]。在服务业主导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方面,1950年,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所占比重不到20%;1985年,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已经上升到42.8%,超过第二产业的38.7%;到1990年,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流入量超过第一、第二产业的总和,其比重达到50.1%;2005年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流入量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流量的比重约为70%[9]。在服务业国际转移的规模方面,2000年国际服务业转移项目已达1万亿美元,2001年为4万亿美元,2003年达到5.1万亿美元,2010年达到20万亿美元[10]。在服务贸易方面,20世纪60年代以来服务业的发展带动了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1970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为700多亿美元,1980年为3800亿美元,1990年上升到8660亿美元,2005年又进一步增长到24200亿美元,2010年世界服务进出口总额为71700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8.5%。其中,出口36650亿美元,同比增长8%;进口35050亿美元,同比增长9%,均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长速度[11]。在离岸服务方面,离岸服务外包市场发展很快,在2010年,全球离岸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已达到6000亿美元。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估计,未来5~10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将以30%~40%的速度递增,2020年全球离岸服务外包市场保守估计将达到1.65万亿到1.8万亿美元[12]。另外,服务业的国际产业转移还具有转移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扩展,转移的行业趋向如金融、软件、电讯、电子芯片设计、生物信息等高端服务业等特点。

(五)融合化特征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了服务业内涵和外延的不断延伸,主要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出现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出现颠覆了传统服务业的服务领域和服务功能,呈现出与传统服务业不同的发展特点与趋势。一是关联性。从制造业的整个生产环节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度越来越紧密。生产性服务业是为生产者提供服务投入的行业,如果生产者需要专业化服务需求时,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业就会出现,就会满足生产者服务需求,出现这种情况与信息技术革命分不开。信息技术革命使原来不可分割的服务内容在生产中被分离,让更多的辅助生产流程被再造,形成专业化的服务领域。从世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联度的紧密程度和关联效果看,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效果大。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产业链成为地方经济重点打造的集聚与规模经济形态之一,而生产性服务业越来越成为提升产业链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砝码,生产性服务业贯穿整个产业链,它能通过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形式,把上下游企业连接起来,让产业链每个环节有机地连成一体,形成竞争优势。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既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又使得敏捷制造、零库存、虚拟企业成为可能,最终实现产业链规模和竞争优势。二是融合性。生产性服务业是社会化分工的结果,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催生的产物,是产业链发展的需求。生产性服务业依附于制造业,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各环节中,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不断加强,在制造业的产前、产中及产后环节服务都起着增加价值、实现价值的重要作用。目前,跨国公司把制造业中的制造环节放在生产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而把研发、销售等位于微笑曲线两端的环节放在本国,实现了生产与研发等环节空间上的分离,导致专业化分工的出现,生产性服务业新的业态应声而起。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的行业融合特征也较为明显,并产生出许多新业态。《世界是平的》一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因信息技术的革命而出现的新服务业态。如数字内容是将图像、文字、影像、语言等内容,运用数字化高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整合的服务,它横跨通讯、网络、媒体及传统文化艺术等各个行业,是服务业行业融合的产物[13]。发达国家的经验显示,在现代工业和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服务业的价值链越来越长,服务业所占比重不断提升将是大势所趋。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而且还通过对工业、农业等其他产业部门的融合、渗透,促使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二、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地位

国内外不同学者对服务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研究,这些理论都是基于不同社会阶段的划分来确立服务业的地位,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服务业地位也不同。下面分别从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理论、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和贝尔三阶段理论几个方面,对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地位进行分析。

1.克拉克定理

1940年,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在威廉·配第关于收入与劳动力流动之间关系学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计量和比较了不同收入水平下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的变动趋势,用实证的方法验证了配第在1691年提出的观点,后来 人们把克拉克的发现称之为配第-克拉克定理。

该定理把人类全部经济活动分为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制造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广义的服务业)。经过经济大样本观察,配第与克拉克两位经济学家先后发现,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不同产业间相对收入的差异,这促使劳动力向利润更高的部门移动,结果使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呈现出第一次产业人数减少、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人数增加的格局。配第-克拉克定理揭示了经济发展中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的演变规律,从这一理论中可以看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上升而逐渐提高的,而且服务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2.库兹涅茨理论

库兹涅茨通过对发达国家一、二、三次产业收入和劳动力分配的实证研究,发 现发达国家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然而其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产业劳动力相对比重呈相对上升趋势,但其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不一定与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同步上升,基本上保持不变或略有上升。库兹涅茨的实证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发展,各产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变化呈现以下规律:农业趋于下降,工业趋于上升,服务业变化不明显。库兹涅茨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解释产业结构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首先,就需求方面来说,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人们对各个产业的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增长幅度是不相同的。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会引起消费结构的改变,而消费结构又进一步引起产业结构的改变。其次,从供给方面看,技术的进步影响着产品的生产成本及相对价格,进而影响到劳动力和资本的分配,从而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有很大的差距,再加上农业需求收入弹性低,必然使农业处于低价格、低附加值的处境,从而使农业的国民收入比重不断下降,农业劳动力逐渐向其他产业转移。

库兹涅茨虽然没有对经济发展阶段进行严格的划分,但是与配第-克拉克定理一样,库兹涅茨的研究同样揭示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不断攀升这一规律,所不同的是库兹涅茨的研究是基于三次产业产值结构而进行的,而克拉克的研究则是对三次产业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的概况,不过,这也正好从三次产业产值结构的角度对克拉克的理论进行了补充。

3.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

钱纳里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的9个准工业化国家(地区)1960—1980年间的历史资料,建立了多国模型,利用回归方程建立了GDP市场占有率模型,按照回归模型进一步延伸出标准产业结构。根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不发达经济到成熟工业经济整个变化过程划分为六个时期,涵盖从欠发展阶段到成熟经济阶段的全过程。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经济时期。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没有或极少有现代工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第二阶段是工业化初期。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结构逐步向以现代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化结构转变,工业中则以食品、烟草、采掘、建材等初级产品的生产为主。这一时期的产业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第三阶段是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内部由轻型工业的迅速增长转向重型工业的迅速增长,非农业劳动力开始占主体,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也就是所谓的重化工业阶段。重化工业的大规模发展是支持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因素,这一阶段产业大部分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第四阶段是工业化后期阶段。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开始由平稳增长转入持续高速增长,并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这一时期发展最快的领域是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如金融、信息、广告、公用事业、咨询服务等。第五阶段是后工业化社会。制造业内部结构由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向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 导转换,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发展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第六阶段是现代化社会。第三产业开始分化,知识密集型产业开始从服务业中分离出来,并占据主导地位,人们消费的欲望呈现出多样性和多边性,追求个性特征。可见,按照钱纳里的分析,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开始提升,并最终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4.贝尔的三阶段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提出了“后工业社会”理论,他以“工业社会”为基准,将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在前工业社会中,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导致生产率也低下,劳动力的社会需求有限,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无法向其他领域转移,而且劳动力素质较差,因此,服务业主要为少数个人服务和家庭服务;工业社会是机器大工业生产社会,生产率较高,商品经济发达,劳动力的社会需求较大,大量的劳动力向服务业领域转移,形成了以与商品有关的服务业(商业)为主的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以知识型服务和公共服务为主,与工业化社会差别较大,后工业社会有如下一些特征:一是知识、科技和技术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主要地位;二是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具有突出重要性;三是后工业社会是服务社会。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同时将服务业的发展历程归纳为:个人服务和家庭服务——通讯以及公共设施——商业、金融和保险业——休闲服务业和集体服务业。可以看出,按照贝尔的三阶段理论,服务业在后工业社会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

从以上研究中可以看出,服务业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服务业发展水平不一样,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但是,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

三、服务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美国经济学家R.K.谢尔普(Ronald Kent Shelp)在《服务技术在发展中的作用》一文中指出:“农业、采掘业和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砖块’(bricks),而服务业则是把它们黏合起来的‘灰泥’(mortar)。”Riddle也认为:“服务业是促进其他部门增长的过程产业(process industries)……服务业是经济的黏合剂(glue),是便于一切经济交易的产业,是刺激商品生产的推动力。”他同时指出,服务业并不是“边缘化的或奢侈的经济活动”,而是位于经济的核心地位,正是由于服务业的存在,才将采掘业、制造业和消费者联系起来,并使其能够良好运作。[14]我国学者程大中也认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突出作用就是它的“黏合剂”功能,正是这一功能使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和效率提高的助推器,经济竞争力提升的牵引力,经济变革与经济全球化的催化剂[15]

尤其是随着产业分工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生产性环节从制造业领域剥离出来,发展成为专门的生产性服务业,而其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深远和重大。更多的研究已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双向互动关系。生产性服务业是随着实物生产部门内部服务职能的重要性、复杂性、多样性的发展,而逐渐使这些服务从“内部化”走向“外部化”的结果。这些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一种不断加强的唇齿相依的双向互动关系。制造业的进步会对这些行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同时它们又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从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资料看,二战之后在其服务产出结构中,虽然服务业规模不断增加,但是政府公共服务的相对规模却在不断下降,消费者服务的比例基本保持不变,上升幅度最大的即是生产性服务业。因此20世纪80年代,一些西方经济学家便提出了“产业服务化理论”,认为工业生产将变成“服务密集”的生产,即工业产品的生产会融入越来越多的服务作为中间投入因素。

图6-1形象地说明了与制造业相关的现代服务业的主要内容,同时表明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生产的前期、中期以及后期各个阶段都密切相关。可以看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影响到制造业的整体进程,对于促进制造业的整体升级和跨越式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6-1 与制造业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16]

在我国,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中国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可以从服务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和服务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两个方面来体现。

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8%,第一产业拉动1.6%、第二产业拉动1.6%、第三产业拉动0.6%,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远远落后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1991年开始,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增强,1991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2%,第三产业拉动2.8%,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4.2%,第三产业拉动3.8%,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4.0%,第三产业拉动3.7%,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3.1%,第三产业拉动3.3%,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9%,第三产业拉动2.9%,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0%,第三产业拉动2.7%,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3%,第三产业拉动3.1%,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8%,第三产业拉动2.4%,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6%,第三产业拉动2.8%,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4%,第三产业拉动2.9%,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3%,第三产业拉动4.0%、第二产业拉动3.9%、第三产业0.4%,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拉动首次超过第一、二产业。此后,第二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一直稍微强于第三产业,第二、三产业共同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表6-1 1990年以来三次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情况  单位:%

续表6-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

国民经济主要由第一、二、三产业组成,三次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是指把国内生产总值看作100%,第一、二、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1990年三次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41.7%、41%、17.3%,第一、二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较大,二者相加达到82.7%,服务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不到20%。1991年开始,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开始逐步增加,1992—2000年间,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在25%~36%之间上下浮动,2001年,第二产业贡献率为46.7%,而第三产业贡献率为48.2%,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此后,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一直维持在38%~46%之间,2002年服务业的贡献率为45.7%、2003年为38.1%、2004年为39.9%、2005年为43.3%、2006年为45.2%、2007年为46.3%、2008年为45.0%、2009年为43.6%、2010年为38.5%。2002—2010年之间,虽然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上下有一定的波动,但是其基本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基础地位已经确立,它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第二节 中国服务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服务业走过了崎岖不平的发展道路。建国初期,由于采取了“倾斜式发展战略”以及认识上存在的误区,中国的服务业一直是被压制的对象,在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间,中国服务业几乎处于停滞发展的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服务业得到了全面的进步,在恢复性增长的同时,内部的结构也不断调整和优化,但是服务业的发展仍旧滞后于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对中国产业的整体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制约。

一、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历史演进过程

依据传统评价标准,以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就业比重劳动生产率和增长速度为标据,可把中国服务业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1.停滞发展时期(1949—1979)

改革开放前,中国第三产业长期发展缓慢,比重偏低。按照《中国统计年鉴》数据,从纵向看,1952—1979年,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51∶21∶28变为31∶47∶22,就业结构由84∶7∶9变为70∶18∶13。除个别年份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有所增加外,其余年份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一直处于下降趋势。1952—1957年的5年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由1952年的28%上升到1957年的30%,上升了2个百分点。从1957年开始,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一路下滑,1962年为29%、1967年为26%、1972年为24%、1979年为22%,1952—1979年的27年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952年的28%下降到1979年的22%,下降了6个百分点。同期,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增加缓慢,1952—1957年的5年间,服务业就业比重增加了1个百分点,由1952年的9%增加到1957年的10%,而1957—1967年的10年间,服务业就业比重一直维持在10%。此后1967—1977年的10年间,服务业就业比重非但没有增加反而由1967年的10%下降到1977年的9%,1977年以后,服务业就业比重开始有所增加,由1977年的9%上升到1979年的13%。1952—1979年的27年间,服务业就业比重仅增加4个百分点。从劳动生产率看,1952—1979年,劳动生产率也呈现出缓慢增长态势。1952—1962年的10年间,劳动生产率由1952年的0.1017亿元/万人增加到1962年的0.13亿元/万人,而同期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由0.0926亿元/万人增加到0.1745亿元/万人,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提升速度远远低于第二产业。1962—1972年的10年间,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由1962年的0.13亿元/万人提升到1972年的0.1768亿元/万人,此后1972—1979年的17年中,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几乎没有提升,1972年为0.1768亿元/万人,1979年为0.1698亿元/万人。从横向看,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在1980年仅为13.0%,在世界银行统计的126个国家和地区中排第106位;产值比重在1982年为22%,在93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倒数第2位。

表6-2 1952—1979年中国三次产业增加值和就业结构比重

数据来源:《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

2.迅速发展时期(1980—2010)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服务业发展潜力得到了释放,发展相对迅速。这一阶段服务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时期。1980—1991年为第一个时期,服务业开始恢复性发展,从纵向看,1980—1991年,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30∶48∶22变为25∶42∶34,就业结构由69∶18∶13变为60∶21∶19。除1980—1983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保持不变外,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一直处于恢复上升趋势。1980—1983年的4年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一直维持在22%,1983—1991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由1983年的22%上升到1991年的34%,上升了13个百分点。同期,服务业的就业比重也恢复性增长,1980—1991年,服务业就业比重增加了9个百分点,由1980年的13%增加到1991年的19%。从劳动生产率看,1980—1991年,劳动生产率也呈现出恢复性增长态势。1980—1991年的12年间,劳动生产率由1980年的0.1775亿元/万人增加到1991年的0.5928亿元/万人,而同期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由0.2844亿元/万人增加到0.6495亿元/万人,与第二产业相比,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提升速度较快。

1992—2010年为第二个时期,服务业进入平稳增长期,表现为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年均增长较为稳定,就业比重不断增加,超过了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呈现快速提升的态势。1992—2010年,三次增加值结构由22∶43∶35变为10∶47∶43,就业结构由59∶22∶20变为37∶29∶35。除个别年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有所下降外,其余年份一直在增加。1992—1996年5年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由1992年的35%下降到1996年的33%,1996—2010年的15年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由1986年的33%上升到2010年的43%,上升了11个百分点。同期,服务业的就业比重也稳定增长,1992—2010年的19年间,服务业就业比重增加了16个百分点,由1992年的22%增加到2010年的35%。从劳动生产率看,1992—2010年,劳动生产率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1992—2010年9年间,劳动生产率由1992年的0.7144亿元/万人迅速增加到2010年的6.5732亿元/万人。

总之,改革开放后,中国改变了把服务业视为“非生产部门”的传统观念,取消了长期采取压缩“非生产部门”的政策,扭转了服务业的萎缩再生产局面。1980—2010年,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30∶48∶22变为10∶47∶43;就业结构由69∶18∶13变为37∶29∶35;劳动生产率由0.1775亿元/万人变为6.5732亿元/万人。改革开放后,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了22个百分点,就业比重提高了23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提高了64倍。

表6-3 1952—1979年中国三次产业增加值和就业结构比重

续表6-3

数据来源:《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

图6-2 1952—2010年中国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变化情况

二、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

改革开放后,中国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服务业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两个方面。

1980、1990年中国服务业的产业产值比重分别为21.4%和31.3%,10年间服务业的产业产值比重提升了近10个百分点,年均增长率达66%。而同期印度提升幅度为3.8个百分点,日本为1.9个百分点,韩国为2.7个百分点,美国为5.8个百分点,巴西为8.0个百分点,法国为6.5个百分点。中国提升幅度较快,主要原因是服务业产值比较低。1990—2000年的10年间,中国服务业的产值比重由1990年的31.3%提升到2000年的39.3%,提升了8个百分点,同期印度提升幅度为7.9个百分点,日本为10.1个百分点,韩国为6个百分点,美国为4个百分点,巴西为11.5个百分点,法国为4.2个百分点,德国为4.8个百分点,意大利为2.1个百分点,俄罗斯20.7个百分点,英国为3.5个百分点。中国服务业的产值比重提升速度与印度相当,低于日本、俄罗斯和巴西。2000—2004年的5年间,中国服务业的产值比重由2000年的39.3%提升到2004年的40.7%,5年间服务业的产业产值比重提升了1.4个百分点,同期印度提升幅度为3.4个百分点,韩国为1.1个百分点,巴西为13.0个百分点,法国为1.5个百分点,德国为1.3个百分点,意大利为1.5个百分点,英国为2.3个百分点。中国服务业的产值比重提升幅度仅高于韩国和德国,远远低于巴西。

表6-4 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服务业的产业产值比重比较  单位:%

续表6-4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2001年),http://webworldbankorg/WBDIIE/EXTERNAL/DATASTATISTICS

1980、1990年中国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分别为13.1%和7%,10年间服务业的就业比重降低了近6.0个百分点,同期日本提升幅度为4.4个百分点,韩国为10.3个百分点,美国为5.1个百分点,巴西为8.4个百分点,法国为8.8个百分点,意大利为10.5个百分点,加拿大为2.1个百分点。1990—2000年10年间,中国服务业的就业比重由1990年的7%提升到2000年的27.5%,10年间服务业的就业比重提升了20.5个百分点。同期的日本提升幅度为5.0个百分点,韩国为14.4个百分点,美国为3.8个百分点,法国为9.0个百分点,意大利为2.8个百分点,加拿大为0.1个百分点。中国服务业的就业比重提升速度最快,超过了世界上主要经济体国家。2000—2008年中国服务业的就业比重由2000年的27.5%提升到2008年的34.1%,8年间服务业的就业比重提升了近7.0个百分点,同期的日本提升幅度为4.2个百分点,韩国为5.6个百分点,美国为3.5个百分点,意大利为4.4个百分点,英国为4.5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服务业就业比重的增长速度快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国家,但是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相比,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则明显偏低,这在后面还将进行更加详细的论述。

表6-5 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服务业就业比重比较  单位:%

续表6-5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2001年),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劳工统计数据库http://webworldbankorg/WBSITE/EXTERNAL/DATASTATISTICS/0

三、中国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www.daowen.com)

尽管近些年中国的服务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旧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概括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服务业规模较小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产业结构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其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不断升高,与库兹涅茨和钱纳里进行研究的20世纪40年代相比,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高于一般趋势中的第三产业水平,而第二产业的比重则相对较低,同时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第三产业比重差别在逐渐缩小,这一点可以通过表6-6清楚地看出来。表6-6中的数据显示,1965年以来,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同类型国家的三次产业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无论从哪一个类型的国家看,与1965年的水平相比都有所上升,与2000年的水平相比,低收入国家、下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也都有所上升,仅上中等收入国家的服务业产值比重略有下降。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中国的服务业比重目前仍相对较低。2009年中国人均GNP为3590美元,属于中下等收入国家行列。从表6-6中可以看出这类国家和地区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的世界平均水平为45.5%,而中国2008年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仅为40.1%,到2010年也仅为43.1%,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说明,与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相比,服务业的规模相对较小。

表6-6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不同收入国家GDP结构变动情况  单位:%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
注:a为2007年数据。
b为2009年数据。

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的第三产业发展规模也相对较小。从表6-7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在2000年,还是在2009年,中国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均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00年中国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仅为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和韩国的52.3%、59.3%、54.4%、56.9%、52.5%、56.7% 和68.1%,到2009年,分别相当于以上几个国家的62.0%、63.0%、57.3%、 62.9%、56.0%、61.2%和71.3%。虽然较2000年中国的服务业总量有所增加,但是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旧是较低的。而且中国与“金砖五国”[17]中的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相比,第三产业比重也有较大的差距。2009年,俄罗斯联邦、印度、巴西、南非的第三产业比重分别高出中国14.4%、11.2%、22.8%和22.4%。

在人均服务产品占有量方面,中国与其他几个国家的差距更加明显。相比较2000年,中国2009年的人均服务产品占有量虽然有很大幅度的增加,但是也仅相当于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和韩国的5.06%、6.02%、4.88%、5.29%、4.48%、8.22%和12.46%,差距十分巨大。与“金砖五国”中的几个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均服务产品占有量仅高于印度,与俄罗斯、巴西和南非相比均有一定的差距。

表6-7 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三次产业比重情况  单位:%

资料来源:根据世界银行WDI数据库数据、《日本统计年鉴》、OECD数据库数据整理计算而得。
注:①2008年数据。

(二)内部结构仍不尽合理

1978—2010年中国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变化指数为34.8,远低于全国1978年以来三次产业之间的结构变化速度[18],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变化速度相对缓慢。目前,在中国服务业中,比重最大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位居第二,金融业第三。虽然1978年以来,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已由53.8%下降到2010年的36.4%,已经下降了17.4个百分点,但是这三大行业仍旧在服务业中占据着绝对的份额。金融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的幅度较小,从1978至2010年,仅增加了4.3%。包含了计算机服务、教育、科技研发、咨询、商务服务业、文化艺术等在内的其他服务业的比重虽然有明显的上升,而且在2005年时最高曾达到42.0%,但是随后又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到2010年,其他服务业的比重仍低于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从增长指数上看,1978年以来,传统服务业的增长也相对快于计算机服务、教育、科技研发、咨询、商务服务业等服务业。1978—2010年,平均增长指数最快的是金融业(113.4),其次为住宿和餐饮业(112.4),房地产业位居第三(111.8),其他服务业和批发零售业均为111.2。2005—2010年,平均增长指数最快的依然是金融业(118.1),其次是批发和零售业(115.8),房地产业位居第三(111.7),而其他服务业的增长指数为110.1,明显低于批发和零售业,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08.9),住宿和餐饮业(109.5)的增长速度差不多。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服务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而教育、咨询、技术服务等知识型服务业的比重较低,增长也相对较慢,中国服务业的内部结构还不尽合理。

表6-8 1978—2010年中国第三产业构成情况  单位:%

续表6-8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

图6-3 1978年以来中国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化图

(三)国际化程度仍较低

中国服务业的开放起步晚于工业,其整体国际化程度也相对较低。从中国各行业的外商投资情况看,2005年工业利用外资合同项目数为当年合同数的71.11%,实际使用外资额占全部实际利用外资额的74.09%,其中制造业的合同项目数比重和实际使用外资额比重分别为67.36%和70.37%。而服务业的合同数所占比重及实际使用外资额比重仅为26.86%和24.72%。2010年,外商在中国的投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制造业合同项目比重和实际使用金额比重分别为40.31%和46.90%,整个工业的合同项目比重和实际使用金额比重分别为42.42%和50.94%,较2005年有很大幅度的下降,但是仍旧占有相当高的比重。2010年服务业的合同项目比重和实际使用金额比重分别为54.19%和47.25%,合同项目比重已经超过了工业,但是实际使用金额比重还低于工业。目前全球服务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占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已占到三分之二以上,相比较而言,中国的服务业吸收外资比重还较少。

表6-9 中国各部门外商投资情况  单位:%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2010)相关数据计算而得。

同时,中国的服务贸易规模也相对较低。中国商务部的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3624.2亿美元,其中出口1702.5亿美元,进口1921.7亿美元。在进出口总额中,中国服务贸易占比仅为10.9%,仍然较低,落后于19%的国际平均水平。从表6-10所列的数据看,虽然从长期趋势看中国服务进出口额上涨幅度较大,但是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比重始终较低,到2009年,中国服务进出口额占世界的比重仅为4.5%,出口额占世界的比重为3.9%,进口额为5.1%。

表6-10 1985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

数据来源:WTO国际贸易统计数据库(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Database)
注:遵循WTO有关服务贸易的定义,中国服务进出口数据不含政府服务。

图6-4 1985—2009年中国服务贸易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比重

从中国服务贸易的结构看,目前服务出口中比重最高的是旅游业,其次是运输业、咨询和其他商业服务。进口中比重最高的是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可以看出,在服务业中知识含量较高的行业,如通讯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广告、宣传等在中国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均较低。这也说明中国的服务贸易不仅规模较小,而且内部结构也不够合理,知识含量较高的服务业在中国服务贸易中所占比重很少,这些领域的国际化程度要低于旅游、运输等服务业。

表6-11 中国服务贸易内部结构情况  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
注:遵循WTO有关服务贸易的定义,中国服务进出口数据不含政府服务。

(四)发展软环境尚需改善

有学者指出,服务业的发展是建立在高度分工和专业化基础上的,由此带来经济运行中市场主体之间更为复杂的合作联系和更为多样的交易关系,再加上服务活动本身具有无形性、多样性和信息不对称性以及事后评估的特点,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可能性更大,决定了服务经济发展需要更为严谨、高效的交易制度安排,更加规范、严格的商业规则和服务标准,以及更加有效、公正的法治环境[19]。换句话说,服务业更需要科学、规范的制度安排。但是从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上看,制度恰恰是制约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最主要障碍。概括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思想上的不重视和观念的落后,导致了对服务业制度建设的忽视。目前,中国有不少干部仍存在“重工业、轻服务”的观念,尚未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发展服务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我国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促进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没有认识到服务业对其他产业发展的贡献作用。在服务业的发展上,仍旧采用与制造业相似的手段和方式,靠项目引进来拉动地区服务业的发展,而没有意识到服务业的发展重要的是市场的建设、制度的完善及其科学化。

第二,在税收方面,服务业存在重复征税的问题。在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征税方式是不同的,制造业领域征收的是增值税,服务业领域征收的是营业税。增值税是扣除部分成本后进行的征税,营业税则会导致重复征税,而且越是专业化程度高的经济活动和部门中,重复征收的频率就越高。在服务业领域,由于服务业缺乏进项抵扣,因此在营业税等方面呈现严重的重复征税现象,由此造成服务业的营业税比制造业的增值税大约高出1/3左右,极大地制约了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例如,在服务外包领域,服务外包企业不仅要缴纳17%的设备款增值税,还要缴纳5%的营业税,而且不可享受抵扣,制造业企业也会因为把某些环节外包到第三方后导致成本的增加,使中国的制造业企业不愿意将原本应该剥离出去的环节外包给第三方来做。在印度,软件产业早已实现了零税收。高税率的状况已经成为限制中国服务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第三,服务业行业垄断较严重,市场准入受到限制。在我国,服务业的垄断现象十分突出,银行、保险、电信、民航、铁路、港口等公共服务领域,都存在着严重的垄断现象,在煤、电、水、气等公用事业领域,服务的垄断也十分普遍,行业的准入门槛十分高。一些领域,如金融、保险、通讯、铁路、民航等,几乎是由半官方的机构所垄断。由此造成了行业的价格虚高、竞争意识较差、风险意识不强、经营效益低下、竞争力也较弱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中国服务业的发展。

第四,在服务业的监管方面,多头监管、交叉监管现象较为突出。相比较制造业的多头管理情况,服务业的多头管理、交叉管理的问题更加突出,往往一个行业由多个部门管理,效率低下、相互推诿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行业监管缺乏公正性和透明度,监管机制较为僵硬且缺乏社会化管理手段,监管过度与监管缺失并存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对于目前已经出现的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现象,也尚未制定监管的合理方式,多头管理、交叉管理的现象更加突出,已经制约了很多新兴产业的发展。

第五,统计手段落后,统计数据缺乏准确性和公正性。服务业由于行业门类涉及面广、企业分散,而且新兴产业和部门层出不穷等特点,导致统计的难度较大。同时,因为认识上的问题,一些在世界其他国家进入统计的项目在我国尚未统计在内。此外,在服务业的统计门类设计上,也明显滞后于服务业的发展,对一些新兴的服务产业,如商务服务业、创意产业等均缺乏科学的统计。服务业统计的滞后一方面导致了漏计、少计在中国的普遍存在,使中国服务业存在较为严重的低估现象;另一方面也难以客观准确地衡量中国的服务业发展状况,使政府部门无法全面准确地把握服务业以及一些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难以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同时现有的统计数据公开度不够,也不利于相关研究部门对服务业进行深入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借鉴。

第三节 促进中国服务业发展的战略举措

针对服务业领域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中国的服务业发展应从加快技术进步、集群化发展、融合化发展,推动服务业领域的制度改革,以及加快国际化进程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一、加快服务业领域的技术进步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以及高科技在服务业的广泛使用,服务业的技术含量也不断提高,加快服务业的技术进步,对于促进中国服务业的全面发展,提高其整体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改变服务业发展的传统观念。世界服务业的发展呈现出知识性的特点,技术进步也相应成为推动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手段。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崛起,改变了传统服务业的发展内涵,使服务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技术进步成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第二,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中国服务业劳动效率低于第二产业,提高服务业生产效率的潜力和空间较大,要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使传统服务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第三,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伴随工业化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具有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效率的服务业态,主要包括金融、物流、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目前在制造业发达的国家,以制造服务业为主的生产性服务模式已占服务领域总额的50%以上,欧盟达到53%,日本超过了54%,现代制造服务业已成为引领制造业产业升级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服务业内部发展不平衡,传统服务业占比重较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应通过实施有效的科技政策,实现技术进步与现代服务业的相互融合,以技术进步加快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动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而提升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质量。

二、推动服务业的集聚发展

从当今世界服务业发展的趋势看,集聚发展不再仅是制造业关注的重点,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同样成为提高其外部性,提高服务业规模效益的有效途径。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促进服务业向集群化发展。经济全球化后,制造业的资源配置由一国扩展到全球,制造业在国家间的分工引发了专业化生产组织的变革,产业集群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组织形态之一。产业集群的出现使国家的竞争优势不再体现在某个产品或某个特定产业上,而是体现在产业链中所占据的环节或工序上。在产业链某环节上的竞争优势体现为系统整体协作性,需要生产性服务业的集群化发展。因此,我国的服务业也应采取特色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协作模式,大力发展服务业产业集群。为此,应在全国进行服务业集群发展的规划研究,制定完善的区域规划政策。第二,促进服务业向集聚区化发展。从国际上看,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大城市的中心区都已由过去的“工业中心”转型为“生产性服务业中心”。都市中心区已成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集聚地[20]。中国区域中心城市应积极培育生产性服务业,逐渐推动工业中心向生产性服务业中心转型。用发展制造业园区的模式规划发展服务业集聚区,让大量中小型服务业集聚在特色园区中,形成规模和范围优势。

三、促进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当今世界,服务业和制造业、农业之间的融合现象越来越普遍,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服务业已经越来越深入地嵌入到制造业的各个环节之中,制造业的中间投入中服务业投入大量增加,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产业界限日趋模糊,一方面,服务业需要借助制造业进行发展,提高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拉动作用;另一方面制造业更需要服务业的嵌入延伸原有产业链,提高附加价值。由此产生了制造业的服务化趋势和“软化”趋势,推动着制造业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也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和许多服务业新兴产业的出现。加快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首先,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作为支撑。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服务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载体和手段,物流网、云计算、泛在网等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出现和发展,将推动服务业以更加有效、快捷的方式和手段融入到其他产业的发展中,从而加快产业之间的融合现象。其次,要加强和完善制度的科学设计。虽然早在20、30年前就出现了服务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雏形,但是产业融合仍旧是一种新兴事物、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相关的制度设计尚未健全,现有的一些制度甚至阻碍了产业融合的发展,对此,应该加大对服务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深入研究,研究这一现象出现后的产业发展模式、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服务业嵌入的具体环节、领域,以及融合后产业发展态势的转变等,并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制度措施,为加快服务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创造优良的制度保障。第三,在工业集聚区内有重点地发展一些服务业部门,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形成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式产业集群。第四,要加强相关人才的培育力度,为服务业的嵌入式发展提供智力上的支持。

四、加强服务业制度创新力度

在我国,制度是制约服务业发展的最根本问题,针对目前中国服务业发展中面临的制度障碍,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积极探索服务业税收制度的改革政策。在已经推出的“营业税转增值税试点措施”的基础上,可以继续扩大试点城市的范围,选择服务业发展较好,在区域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城市进行试点,同时及时总结试点城市在运行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在保证不对地区经济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的基础上,通过税收制度等的改革加快中国服务业的发展。第二,放松市场准入条件,加大对垄断行业的改革力度,改变过去过多依靠政府投资的现状,积极鼓励、引进民间资本进入服务业,尤其是公共事业领域。放宽对非公有制企业在经济范围、经营方式上的要求,实行公开、透明和宽准入、严管制的政策。第三,加强行政执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形成统一、开放、公平、有序的大市场,规范市场准入制度和行业管理、技术标准,构筑各种要素合理流动的市场运行机制,营造制度化、规范化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第四,减少对服务业企业准入的审批手续,压缩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等。

五、提高服务业领域的国际化程度

近些年外商对我国服务业领域的投资不断增加,服务业正在逐步发展成为吸引外商投资的最主要领域,但是,服务业在外商投资中的比重还低于工业。对此,我国应继续加大服务业领域对外资的吸引力度,尤其要积极引进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先进管理经验的外商企业。要吸引外商逐渐向通讯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文化、教育、广告、宣传等行业进行投资,逐步优化服务业领域的外商投资结构。扩大服务贸易规模,加快对重点服务产品的引进,加强国内服务产品的品牌建设,提高我国服务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鼓励国内有一定实力和品牌竞争力的企业到国外进行投资,整合国际服务资源,尤其要加强对国际技术、咨询、金融保险、教育等资源的整合。

六、加大服务业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在创新经济时期,人才已经成为地区竞争的焦点。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知识性、技术性较强的产业部门,更加需要人才的支撑。我国要加强对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尤其要关注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电脑软件和信息技术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加强服务业的相关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建立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共同培养机制,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探索与国外高校合作,进行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发挥社会办学机构的作用,建立高校、企业与社会办学机构直接的联合,采用市场化机制为企业定向培养所需服务业人才。同时,要为服务业人才的成长创造优越的环境,完善服务业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建立健全人才评估和激励体系,促进服务业人才的成长和发展。

【注释】

[1]徐小波.台湾高附加价值知识型服务业推动计划.台北全球营运高峰论坛,2003

[2]李红.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特征剖析.情报杂志,2005(8)

[3]沈超.发展知识型服务业健全中心城市功能.广州日报,2003-12-30

[4]朱晓青.现代服务业的特性.中国财经报,2007-06-19

[5]张楠.日本现代服务业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现代财经,2011(2)

[6]陈利华.国外典型产业集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经验.浙江经济,2006(15)

[7]杨亚琴,王丹.国际大都市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比较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05(1)

[8]潘鸿.国内发展国际服务外包的新趋势及对策分析.时代金融,2011(2)

[9]冼国明,欧志斌.服务业全球化与大学生就业来源.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0)

[10]李慧莲.中国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挑战与对策.中国经济时报,2004-9-1

[11]刘东升.当前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特征.国际经济合作,2004(7)

[12]霍建国.发展服务外包促进经济转型.第四届(2011)全球外包大会主旨演讲材料

[13]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生产性服务业研究”课题组.生产性服务业及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http://tradeinservices.mofcom.gov.cn/local/2008-05-26/40142.shtml

[14]Shelp & Riddle.The Role of Service Technology in Development.Praeger Publishers,1984:268

[15]程大中.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黏合剂”作用.财贸经济,2004(2)

[16]盛世豪,朱家良.产业结构演变模式与专业化竞争优势——简论粤苏浙三省产业结构演变特点.浙江社会科学,2003(5)

[17]“金砖五国”的是在“金砖四国”概念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金砖四国英文是“BRICs”,是由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四国的英文名称首字母缩写而成,由于“BRICs”发音与砖块(bricks)相似,故称为“金砖四国”。后来由于南非(South Africa)的经济发展强劲,因而金砖四国“BRICs”变为金砖五国“BRICS”。

[18]中国三次产业的结构变化速度见本书第三章第二节内容。

[19]周振华.改革与完善有利于服务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文汇报,2010-09-22

[20]欧清铭.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趋势探析.商场现代化,201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