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工业结构调整及其评价

中国工业结构调整及其评价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章中国工业结构调整及其评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整体性研究的基础上,有必要对中国工业结构调整的地区性差异状况进行分析,明确不同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的差距和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各地区工业经济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中国工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一、工业结构调整的研究基础产业结构调整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中国工业结构调整及其评价

第五章 中国工业结构调整及其评价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和核心,农业、服务业的进步都离不开工业的发展,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不仅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内容,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点。近年来,有关工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研究层出不穷,金碚(2011)、张军(2009)、李平(2009)等学者对中国工业结构调整的现状、演进过程和问题,以及工业结构调整后的效率改进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这对于把握中国工业结构调整的整体状况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中国地域发展差距较大,工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和调整后的效果在不同的地区也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在整体性研究的基础上,有必要对中国工业结构调整的地区性差异状况进行分析,明确不同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的差距和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各地区工业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中国工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

一、工业结构调整的研究基础

产业结构调整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美国著名经济学西蒙·库兹涅茨、钱纳里等人通过对世界多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分析,证实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会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而生产力资源从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的转移是造成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在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工业结构的调整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这一点在西方经济学研究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实。从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开始,科林·克拉克、西蒙·库兹涅茨、钱纳里、霍夫曼、罗斯托等人都对工业结构的演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不仅工业的产业结构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即其在GDP中的地位会逐渐被第三产业所替代,而且在工业经济的内部也会发生结构上的变化,如资本品工业的生产会逐渐超过消费品工业(后来的研究大多沿用轻重工业来替代消费品工业和资本品工业);在经济成长的不同阶段,技术水平的发展会推动主导产业发生变化等。从他们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工业结构的调整代表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经济发展阶段的提升,而且由于工业结构调整的主导力量是科技进步,因而,工业结构的调整实际上就是一个地区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通过工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进而加快经济增长的步伐,推动地区的快速发展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李金华(2006)等人的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产业结构已由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演进为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而且服务业也正在平稳增长。部分学者(周振华,1992;苏东水,2000;张立厚等,2000;黄继忠,2002)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他们认为,产业结构优化实际上就是三次产业结构逐渐协调,产业附加价值、科技含量、劳动效率、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有的学者(邬义钧、邱钧,2001)则通过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对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状况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在工业经济的结构调整方面,王岳平(1998)通过对1985年和1995年两次工业普查之间工业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发现轻、重工业内部结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升级特征。吕铁、周叔莲(1999)的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的产出结构具有非常明显的高加工度化趋势,并且这种趋势主要是由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重工业为主支持的。樊福卓(2008)通过对中国1985—2008年的工业结构变动及升级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这一阶段中国的工业结构变动较大,并且结构升级的效应十分显著。而刘楷(2007)运用Michaeli系数考察了中国西部、中部、东部和东北四个区域的工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增速之间的关系,发现中国存在着“地区工业结构变化的速度越快,工业增长的速度就越慢;而地区工业结构变化速度小的地区,增长速度反而较快,过快的结构变化,反而抑制了地区工业的增长”的问题。李平(2009)、金碚(2011)对当前中国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制约性因素等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未来中国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以及相应的促进措施,对把握“十二五”期间中国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以及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从研究成果看,以工业结构调整作为研究对象,一直是中国产业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然而现有的文献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第一,以工业结构调整作为研究对象的成果还较少,大多是对整个产业结构的研究;第二,现有的工业结构调整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多数是从单一的角度进行的,如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或可持续性的研究等,尚缺乏多方面、多层次的研究成果;第三,现有的工业结构调整方面的研究成果还缺乏对全国性及地区性的定量研究,还不能满足对我国工业结构调整认识的需要。为了弥补以上不足,在此以工业结构调整为研究对象,试图构建一个涵盖多方面内容的综合评价体系,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工业结构调整情况进行多维度的比较研究,以求较全面地认识我国工业结构调整的整体情况以及不同地区结构调整的差异性状况。

二、中国工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在对工业结构调整评价体系进行构建之前,先要对工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是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工业结构的调整可以分为主动调整和被动调整,而积极调整结构的国家,将发展得比那些因受到外界冲击而被动改变的国家要好。积极的工业结构调整一方面要遵循产业发展的普遍规律,同时还要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禀赋,解决好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综合现有文献中对工业结构调整内涵的认识,结合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以及目前中国工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结构性矛盾,中国的工业结构调整应体现以下方向:

第一,提高工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动态平衡和产业素质的提高等[1],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影响着资源配置的效率以及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我国,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发展仍将是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工业结构的合理化要解决的主要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与其他产业的协调问题,以及工业经济内部各部门之间发展的协调性问题,一方面,工业结构要适应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需要,要与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另一方面,要能够体现出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的方向,尤其要注重提高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改变中国长期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缺乏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问题。

第二,提高工业经济的附加价值。工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包括了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积极发展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新兴产业,另一方面是用先进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这两大方面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工业经济的附加价值,而一个行业是否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旺盛的生命力,也取决于该行业是否具有较高的附加价值,这同时也反映了工业结构的高度化状况。因此,衡量工业经济的结构是否发生变化,附加价值的提高与否就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如果产业结构比例没有变化,但产业整体的附加值增加了,也可以称为产业升级[2]

第三,提高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工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提升到附加价值的提高,工业结构调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近些年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世界能源稀缺问题的日益严峻以及低碳经济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后,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工业结构调整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目标。公平和效率是可持续发展的两个方面,从工业经济的角度出发,提高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是要进一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工业生产效率[3],节约资源、减少废物排放,其直接表现就是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工业结构的调整促使生产要素从低附加值的产业向高附加值的产业转移,使单位要素消耗后的产出增加,从而减少工业生产对资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使有限的资源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无限的发展需求。

第二节 中国工业结构调整评价体系的构建

根据对前面中国工业结构调整方向的认识,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起较为全面的评价中国工业结构调整程度的综合指标体系,以此对中国不同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的现状进行科学评价。

一、评价体系的构建

基于对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内涵的认识,对中国不同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程度的度量,可以从工业结构调整的合理性、工业结构调整的效益以及工业结构调整的可持续性三个方面展开,同时增加工业结构调整增速的评价,从四个维度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1.工业结构调整速度(ISP)

主要考察一段时期内工业结构的变化速度,由此反映工业经济及其内部结构调整的快慢情况。Karl Aiginger在考察欧洲国家1985—1998年的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过程中,构建了结构变化速度指数作为衡量制造业结构变化快慢的重要指标,其公式为:

其中,ai,t和ai,t-n分别表示了行业i在结束年份t和起始年份(t-n)所占的份额。在此借鉴Karl Aiginger的研究成果,并对其进行一定的拓展,通过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速度指数和工业内部结构变动的速度指数两项指标,考察衡量期内不同地区三次产业结构及工业内部结构调整的快慢状况。

2.工业结构调整的合理性(ISR)

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合理性考察方面,多数是从分析产业的产值与劳动力投入的协调性上入手的,在此用三次产业泰尔指数和工业行业泰尔指数衡量工业经济的产值与劳动力投入的协调性问题。

泰尔指数又称泰尔熵,最早由泰尔(Theil and Henri,1967)提出,于春晖等学者在其研究中将泰尔指数用于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衡量,并指出这一指标避免了产业结构偏离度指标忽视各产业在经济体中重要程度不同的问题。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TL为泰尔指数,Y表示产值,L表示就业,i表示某一产业,n表示产业部门数。当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时,Yi/Li=Y/L,从而TL=0。因此,泰尔指数越大,就表示经济越偏离均衡状态,产业结构越不合理。

此外,本章还选择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新产品产值率两项指标,用于考察工业经济的技术升级及其高度化状况。

3.工业结构调整的效益(ISE)

对工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很多,在此选择了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等几项具有较强代表性的指标。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工业从业人员平均生产效率的相对指标,该指标是工业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工业增加值率指标在近些年逐渐引起学者的重视,该指标反映了工业投入产出的效果,是一个地区工业经济附加价值、盈利水平,以及投入产出效益高低的直接体现。成本费用利润率反映了工业生产中成本投入与利润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是工业经济盈利状况的直接表现,也是工业经济附加价值高低的具体体现。资产负债率反映的是工业企业经营风险的大小,也衡量了公司利用债权人资金进行经营活动能力的大小。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反映的是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越快,利用越好。

4.工业结构调整的可持续性(ISS)

主要考察工业发展中土地、资金和能源等的利用效率,工业污染物的排放等情况,为此,选择地均工业增加值、工业能源产出率、工业投资产出率、万元GDP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等作为衡量指标,这些指标分别考察了工业发展中单位资源或能源的产出情况,以及工业污染状况等。其中万元GDP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系指每万元工业增加值主要工业污染物(包括工业废水排放量、COD、二氧化硫、烟尘)的排放量。本评价体系主要考察COD、二氧化硫的排放情况。

表5-1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衡量指标体系

二、测度方法

在测度方法上,选择指标涵义清晰,主因素突出明显,综合解释能力强的加权线性和法来构造一个地区的工业结构调整综合指数,该指数反映了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的综合质量。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IR为一个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综合评价值;λi为一级指标的评价值;n为评价指标额个数;Wi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其研究思路和方法为:第一,对各项指标数据进行同向性和无量纲处理,得出各指标的标准评价值;第二,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各二级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并运用同样的方法确定一级指标的权重;第三,根据已确定的权重得出各地区工业结构调整各维度的评价值和综合评价值,并进行评价分析;第四,对分析结果进行检验。

三、数据来源和权重的确定

1.数据来源及指标处理

对中国工业结构调整状况的考察以全国31个省市区的工业结构调整情况作为研究对象,为保证数据的可比性和可获得性,所用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以及中国科学技术部提供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数据等官方统计资料,数据范围为1999—2009年。西藏自治区2009年的能源消耗情况缺失,在此,2009年西藏自治区的能源产出率根据当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目标测算而得出。

由于各二级指标的数据存在着属性和量纲量级不同的问题,无法对其进行直接的比较和研究,应首先进行一定的变换和处理。在指标属性问题的处理上,对于所有的逆指标均采取倒数形式使其对一级指标和总指标的作用力趋同化。对于量纲量级问题,尽管在因子分析中,对消除量纲量级没有严格的要求,但是,为了尽量消除量纲量级的影响,避免出现公共因子过分偏重于具有较大方差或数量级指标的问题,仍然采取均值化方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2.各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对各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是确定最终评价值的关键。定权时,由于第一维度仅包含两个二级指标,而且难以区分这两项指标的重要性,因此,对这两项指标采取等权重的方法进行定权。对于其他的二级指标,本研究利用因子分析法定权。

因子分析中的公共因子反映了变量间的内在联系,表现了评价指标对评判对象的相对影响程度,因而可以利用该方法从样本中定权。从因子分析的模型中可以看出,因子负荷可以理解为公共因子对变量的重要性系数,与权值意义相符。但为了避免某些变量上因子负荷过小的问题,采用变量的共同度作为定权的依据。共同度表示公共因子f1,f2,…,fm共同对变量Xi的方差所作解释的比例,也就是fm对各变量的全部贡献水平,它考虑了所有公共因子的共同作用,因而可以直接作为定权的依据。首先对各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进行定权,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然后得出各变量的共同度得分,最后将得分进行归一化处理,从而得到各二级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再以同样的方法得出各一级指标的权重。因子分析法得出的各指标共同度及权重情况见表5-2所示。

从测算结果看,四个一级指标的权重中,工业结构调整的可持续能力维度和工业结构调整的合理化维度对总指数的贡献度最高,这说明,在1999—2009年间,中国的工业结构调整更加注重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三次产业之间和工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结构的协调性,注重工业结构向产业链高端环节的延伸及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等。而工业结构调整的速度,以及工业结构调整的效益在总指数中的贡献度相对较低。

表5-2 因子分析法得出的各指标共同度及权重

(www.daowen.com)

续表5-2

第三节 中国工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一、评价结果及其检验

根据以上方法,可以分别计算出全国以及各省份、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工业结构调整各维度的评价值以及综合评价值。表5-3所示为我国各地区的工业结构调整评价值,从表中可以看出各地区在工业结构调整方面的不同差异。

但是,加权线性和法无法避免指标间信息重复的问题,对不同被评对象间指标评价值的差异反映也不大敏感,灵敏度相对较低,有必要运用其他方法对加权线性和法结果的准确性、合理性和可靠性等进行检验。在此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再次对各地区的工业结构调整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法的结果显示,加权线性和法与主成分分析法的结果大致相同,仅西藏、内蒙古、黑龙江三省的排名有一定差距。因此,可以认为综合评价结果是可置信、较为合理的评价结果。

表5-3 中国不同地区工业结构调整评价值

二、中国不同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的差异性分析

根据已经得出的各维度评价值和综合评价值,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聚类分析,从而明确全国不同地区的工业结构调整差距。结果显示,所有评价值均可分为四类,具体情况如表5-4所示,表中的Ⅰ、Ⅱ、Ⅲ、Ⅳ这四类,分别对应了各维度及综合评价值中最高、相对较高、相对较低和最低四个层次。

评价结果显示,在第一维度,即工业结构调整的速度(ISP)方面,调整最快的地区为西部地区,其次为东部、中部,东北部结构调整速度相对较慢,但整体差距不是十分明显。这说明,中国大部分地区在全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以及西部大开发等政策的推动下,工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整体较快。但是相比较西部和东部地区的工业结构调整,其推动力是不同的。西部地区大多为工业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4],处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演进的阶段,其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迅速下降,非农产业产值比重的加速上升,以及工业内部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工业产值比重的快速变化。东部大多数地区已进入到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甚至是后工业化时期演进的阶段,产业结构的调整速度也相对较快,但是东部地区主要集中在服务业产值比重的快速上升,以及工业内部由资本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等方面。

在第二维度,即工业结构调整的合理化(ISR)方面,东部地区明显好于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地区,其中,北京、上海的工业结构合理化程度最高,江苏、广东、天津、吉林、福建、浙江、重庆的工业结构也较为合理,而处于中部、西部和东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工业结构的内部合理化程度不是很高,这与将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和新产品产值率作为衡量指标有较大关系,但同时也反映出这些地区的工业经济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等问题。

在第三维度,即工业结构调整的效益(ISE)方面,东部地区的评价值整体低于中部、西部和东北部,这与我们以往对我国不同地区工业经济整体效益的认识是不同的。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在于以下几方面:第一,对于工业结构调整效益的研究采用的是2009年的横截面数据,中国东部地区的工业经济外向依存度较高,由于受2007年以来世界金融危机以及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影响,整体经济效益有所下滑;第二,近些年东部地区的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能源、土地等成本也不断攀升,导致这一地区工业企业成本上升,资产负债率提高,利润率下降。相比较我国的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乃至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正在逐渐丧失其原有的竞争优势;第三,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新产业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产业的附加价值还难以大幅提高,随着原有工业经济的利润空间被不断挤压,工业整体效益出现下降的态势。

第四维度,即可持续发展情况(ISS)的评价结果显示,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较高,资源利用效率较高,工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相对较低。但是,我国的中部、东北部,尤其是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能力还相对较弱,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工业的地均产出和能源产出率均远远低于东部地区,而工业主要污染物(在此仅涉及SO2和COD)的排放量明显高于东部地区。目前一些研究也证实了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在工业发展过程中,SO2和COD排放呈上升的态势(耿强,杨蔚,2010)。这应当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最后,从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综合指数(IR)的评价值上看,我国工业结构调整的综合质量呈现出明显的扁平型结构,处于顶端的是北京、上海这两个全国最发达的地区,处于第二梯队的是天津、广东,处于第三梯队的地区也只有7个,前三类地区在全部31个省、市、自治区中仅占35%,大多数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的综合指数均较低,而且得分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东部,如表5-4所示。在综合指数的测算中,合理化和可持续性对综合指数的贡献度最高,评价结果显示,中西部和东北部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的合理化和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较弱,这是这些地区的综合指数得分较低的主要原因,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地区应该在提高工业结构的合理化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多做工作。

表5-4 中国不同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的分类状况

三、研究结论及政策涵义

基于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规律以及中国工业结构调整内涵的认识,在此从结构调整的速度、结构的合理化程度、结构调整的效益和可持续能力四个方面,构建了多维度的工业结构调整综合评价体系,采用1999—2009年的国家官方统计数据,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工业结构调整综合质量进行了全面评价和分析,并得出以下重要结论:第一,中国的工业结构调整由于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各地区调整的速度普遍较快;第二,从调整的效果看,各地区的差异性较大,东部地区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工业结构调整的整体质量要优于中西部和东北部地区;第三,尽管东部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综合质量较高,但调整后的整体效益却弱于中西部和东北部地区;第四,中西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的合理化程度相对较差,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也相对较弱,这是导致这些地区工业结构调整质量较低的主要原因。

上述结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政策涵义:

第一,产业政策导向应由加快推进结构调整速度向注重提高结构调整质量方向转变,由旨在体现速度提高的导向向速度、质量并重的导向转变。目前的产业政策在提高地区工业结构调整速度上效果较为显著,但不同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综合质量的差异十分明显,而且原因各不相同。今后国家的产业政策应重点关注各地区阻碍工业结构调整质量提高的个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差异化产业发展政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缩小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的质量差距,促进各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和质量全面提高。

第二,对于东部地区,产业政策应促进工业结构实现两个转变:即主导产业由传统工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发展动力由劳动、资本等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这一地区工业结构向产业链高端的延伸,构建具有较高附加价值和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促使东部地区工业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

第三,对于中西部、东北部地区,产业政策应避免其在加快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走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严重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在承接国内外工业产业转移时需逐步提高产业进入的技术门槛和生态门槛,提高工业经济的技术含量和结构的高级化程度,减少工业发展对当地环境的破坏和对资源的巨大消耗,提高这些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的合理化程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而提升其工业结构调整的综合质量。

第四节 加快中国工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和建议

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上看,目前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仍旧是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即使在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超过工业的时期,工业也依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和支撑作用。因此,加快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工业结构升级,对于加快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提高中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针对中国工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一、发展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加强产业规划和协调,优化产业组织结构,突出优势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应是今后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在现有产业优势的基础上,一方面要继续提升装备产业、电子产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石油化工等原有支柱产业的竞争力,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产业的附加价值,同时降低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和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等产业的发展,提高对新兴产业的科技投入,加快新兴产业的科技含量,提高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加快培育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要通过招商引资,引入战略投资者,不断延伸和完善现有产业链条,促进优势产业链进一步向下游延伸,同时围绕这些产业发展综合配套,促进技术研发等相关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使技术研发成为支撑我国产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鼓励扶持各重点产业大力发展在产业链条中具有带动、辐射作用的关键环节和关键项目,建立大中小企业协作机制、工贸联动机制,推动集中采购、联合营销等,从而延伸产业链,拓展工业发展空间。不同的地区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在支柱产业的选择上有所区别、有所侧重,避免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

二、优化工业空间布局,提升产业集聚效应

遵循产业梯度发展的规律,加快重点产业板块、工业集聚地的发展,优化工业空间布局。按照区域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存量调整优化,增量集中提升”的总体思路,制订产业集约用地的导向政策,完善产业准入标准,建立项目评估办法和标准,提高投资率、产出率和容积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国家级开发园区的产业集聚程度,引进高品质、具有较高自主创业能力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企业,增强国家级开发园区在中国工业发展上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发展专业性工业集聚区,对专业性工业集聚地主导产业的新办项目,应给予优先支持,积极探索缩短项目建设中规划、用地等审批时间的新办法,对于现有不符合工业园区产业要求的企业,要引导其向专业化工业集聚地搬迁,腾出土地吸纳符合产业集群要求的新企业落户,以促进其集聚发展。鼓励支持建设产业优势明显的特色工业集聚地,各园区的定位和发展要突出自身特点,并严格按照规划的产业定位进行招商,避免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以及由此造成的资源浪费。同时,引导和鼓励现有园区,尤其是国家级开发区的整体升级,逐渐淘汰能耗高、污染严重的企业,完善园区的相关配套设施;鼓励现代服务业的进入,完善园区功能,形成工业园区优化升级机制。

三、加快技术进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完善技术进步动力机制,将企业的技术研发投入、拥有的专利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发展情况等作为企业享受政府扶持和重点服务的条件,推进有条件的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培育技术创新优势企业群体,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引进能弥补技术链条薄弱环节的关键技术和先进技术,实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程。重点加强电子产业、航空航天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研发设计能力。大力推进各类研发机构、高校与企业之间,以及企业自身之间实现更紧密的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尤其是关键技术、专利技术的产业化,不断提升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推动中国产业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以技术进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产业能效指南、资源效率和技术水平准入制度。大力推广工业废弃物及生产过程余热、余能回收利用,大力发展资源再生技术,实现清洁生产,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

四、培育名牌产品,提升产业品牌竞争力

推进名牌战略,不断提升产业的品牌竞争力,应成为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要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和市场开拓力度,不断促使企业从做工厂向做品牌转变;加强工业名牌产品培育和保护工作,提高产品的专利技术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含量。深入挖掘地区特色,进一步加快区域品牌建设,有效带动产业的集聚发展。各地区应对企业的品牌建设进行必要的扶持,进一步完善服务、联动推进,通过政策倾斜和举办各种形式的会展活动,向外推介地区名牌,促进名牌产品的大发展;各地区应强化联席会议的统筹协调作用,各司其职、合力推进;完善工业名牌奖励制度,对创立、拓展和保护名牌产品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的地区,给予奖励。此外,可以采取虚拟经营的方式集成世界资源迅速把名牌做大做强,形成知名度高、名牌密集的优势产业。

五、实施人才战略,提升产业内在实力

产业竞争最终在于人才竞争,要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抢占人才战略的制高点。要有针对性地在创新实践中识别和培育企业管理、科研专家、高级技工、策划专家、营销专家等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不断建立和完善企业家市场形成机制,壮大企业经营人才队伍,加快职业经理人的认定、评估、信用体系建设。高度重视市场营销和技工队伍建设,积极推动一线工人队伍向技能型、智能型转变,不断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智力环境和区内环境,以重点产业、重点科研基地和重点项目为依托,吸引更多的国外优秀人才来中国发展。

六、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可持续发展,优化整合工业发展的空间资源和生产要素,实现工业进步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是工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一方面,各地区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降低消耗,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切实保护工业发展的后续资源。另一方面,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环保产业,推进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一,加强土地集约利用。根据产业、土地资源和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的原则,推进工业用地的规模化和集约化使用。当前发展要为长远发展留有空间。各开发区、工业园建立科学的项目准入门槛,为企业做大做强留下发展空间。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估考核体系,提高土地配置效率。大力推行土地投入强度指标衡量准入制度,根据开发区的实际情况,确立土地投入强度门槛,坚决抑制大规模低价圈地现象。

第二,加强环境保护。加强对“三废”排放的治理和管理,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等防治措施,提高工业区周围的环境质量。一是加强水环境治理。加快开发区、工业园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建设,严格控制化工和化学原料制造等行业有机毒物的排放,确保达标排放,保护水系水质安全。二是加强大气环境治理。在加快发展的同时,积极推广先进的烟气脱硫等清洁生产技术,加强点源治理,严格控制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三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开发区、工业园的布局和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与区域生态环境相适应,并按环保有关要求建设绿色生态区,在化工园等重化工业区周围建设生态防护带。开发区内要合理布局居住区和工业区,并设绿色隔离带。四是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从工业布局上控制污染源,对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工业企业要加强管理或实行关停并转。对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工业项目,严格推行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禁止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以及经评价可能导致环境质量恶化的项目建设。建立环境保护的预警机制,实时监控重点防护区域,消除环保高危因素,提高处理突发性重大环保事故的能力。

第三,发展环保产业。大力发展可直接用于改善本区环境污染的环保产业,如水污染处理、烟气脱硫等装备以及环保材料和药剂等产品。建立环保产业服务体系,规范和培育环保产业市场,运用引入“合同能源管理(EPC)”机制发展节能服务产业,重点开展环境工程总承包服务,包括融资、设计、设备成套、安装、调试和运行服务,大力发展环境污染治理服务和专业化环保设施运营服务,发展环保技术、管理和信息服务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环境投资及风险评估等咨询服务。

【注释】

[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90

[2]张耀新.产业创新:新经济下的产业升级模式.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

[3]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报告(2011)

[4]对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划分参见陈佳贵等.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经济研究,2006(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